陸生健保折騰六年 臺善意何在(看臺絮語)

2020-12-24 臺灣頻道

  簡直如同「狼來了」的故事:包括大陸學生在內的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上周四、周五,這周二,在臺北連續召開3次記者會,都是呼籲不要調漲境外學生的健康保險(簡稱健保)費,讓大陸學生比照現在的僑外生繳費納入健保。為什麼記者會開了一次又一次?因為有消息說,這份涉及陸生入健保及境外生保費全自付的草案,要在臺灣「立法院」審議表決。但「立法院」近來事兒多,排得上、議不上,「明天審」就像「狼來了」一樣,次次都是假消息。

  實際上,關於陸生健保問題,「狼來了」喊很久了。從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時起,就不斷有人呼籲讓陸生參加健保,至少在這個基本保障上不要歧視陸生。但涉及大陸的問題在臺灣就是照妖鏡。平日裡滿口自由、平等、人權的政治人物,此時都可以肆無忌憚地歧視、污衊加誹謗,連「假求學、真看病」這種沒常識的話都講得出來。已經沒什麼理由反對時,又提出陸生可以加入健保,但要全額付保費;為了避免被批不公,外籍生也不再享受補助,一律全自付。如今,境外生權益小組針對的就是這份方案。

  如果說以前陸生的待遇是「不公平」,那麼,這份全額自付的方案則是「不合理」。目前除陸生之外的境外生,每月繳納保費749元新臺幣(以下均為新臺幣),當局補助500元。以去年為例,根據臺灣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數字,境外生人均花費健保每月不到400元,境外生共盈餘保費1億元。這些青年學子不是臺灣健保基金的消耗者,而是貢獻者。在這種情況下,草案卻將他們改為全額自付,保費漲到每月1249元——相當於臺灣民眾月收入8.7萬元的參保標準,不客氣地說,形同盤剝。而將陸生納入健保與提高其他境外生保費捆綁在一起,也是帶著權謀的「善意」。

  不論「不公平」還是「不合理」,如此對待陸生,臺灣當局到底想幹什麼?一般說來,開放學生到本地讀書,絕不僅僅為掙點額外學費,而是希望加強兩地青年交流、密切彼此感情。還有什麼比生活學習在一起,更能快速而深入地了解對方呢?然而,臺灣開放陸生就讀6年,「三限六不」百般刁難,還因諸如健保爭議,羞辱無辜陸生。臺灣當局到底是要增加陸生對臺灣的好感,還是想給陸生一場「震撼教育」,使陸生真切感受善良臺灣表象下的政治惡意?

  老實說,來來回回談了6年,還有動力和精力繼續爭取的陸生都是勇士。以臺灣不準打工、不準就業等一系列限制來說,所有陸生都是過客,2年、4年或者更長6年後都要離開,臺灣當局希望他們帶走什麼樣的回憶呢?曾經他們滿懷美好想像來到這裡,卻因為臺灣政治人物的偏見,屢遭歧視和羞辱。陸生將是未來大陸最了解臺灣的社會中堅力量,如果連他們都灰心失望,臺灣當局的所謂「善意」豈不是笑話?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的「善意」?耍「嘴炮」陸生無感!
    臺灣《旺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每當臺當局要向大陸展示善意姿態的時候,陸生就成為很好的工具,就刻意強調陸生對增進兩岸相互理解的正面價值。今年的10月10日演說,這一幕再度上演,蔡英文除了重複「新四不」的制式論調以外,為了呼籲大陸珍惜兩岸30年來的交流成果,也學馬英九把陸生搬了出來,認為兩岸年輕人可以一起生活學習,相處的過程中,能理解彼此的差異、培養默契。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陸生健保全自付是最不公平的納保2017年4月27日,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會、臺灣護理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如果讓境外生全額自付每月繳交1249元的健保費用,堪稱最不公平的納保。    境外生權益小組成員張鬱說,「我們樂見陸生納保,但是若將境外生的保費從現行自付六成的749元改為全額自付的1249元,將相當於月薪87600元受僱者的保費。」
  • 臺灣「健保」 開源有方(看臺絮語)
    臺灣的醫藥衛生體制又名健保,即「全民健康保險」,覆蓋率超過99%,健保醫院也超過90%。臺灣健保總體保費低廉,公務人員、私企員工、農漁民更只須交正常保費的三成,低收入戶的保費全由「健保局」支付。「健保法」還規定了完備的管理、救助條款,實施全過程基本能做到有章可查,有法可依。  然而,臺灣健保的發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 大陸在臺學生納臺灣健保等待臺灣立法審議
    健保問題始於「三限六不」  大陸學生加入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其實從開放陸生來臺的第一天就成為現實的議題。  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臺之後準備宣布開放陸生來臺修讀學業,民進黨卻堅決反對開放陸生赴臺讀書。在政治的牽扯下,2011年馬英九政府宣布允許陸生赴臺讀書,但必須符合「三限六不」的規定。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陸生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含交換生63%陸生被排除在外蔡英文在10月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拍板將陸生納入健保,但保費全部自付
  • 【「六保」「六穩」執行專項行動】善意文明執行 強制騰退房屋
    固鎮法院積極發揮執行職能作用,致力穩經濟、保民生,紮實推進「六保」「六穩」執行專項行動的開展。同時也了解到,申請人與被執行人曾達成和解協議,被執行人固鎮縣湖溝某置業有限公司建設承諾於2016年7月31日前償還申請人固鎮縣某設計院設計費10萬元、於2016年8月31日前償設計費12萬元。但被執行人卻在和解協議達成後以各種理由推脫不願償還設計費且逃避執行。承辦法官經過線上線下查控,查詢到被執行人固鎮縣湖溝某置業有限公司名下有房產,承辦法官立即依法進行查封並張貼公告告知被執行人。
  • 貴州法院開展「黔山雷暴之『六穩』『六保』」專項執行行動
    「全省法院黔山雷暴之『六穩』『六保』專項執行行動現在開始!」』『六保』」專項執行行動是全省法院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發揮執行職能、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專項執行行動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全省法院「發揮執行職能、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專項執行行動的重要內容。
  • 臺灣「立院」初審通過:每月補助陸生4成健保費用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臺灣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在臺海外籍學生,自付6成,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臺當局補助。
  • 貴州省高院啟動「黔山雷暴之『六穩』『六保』」專項執行行動
    今天(9月23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全省法院啟動「黔山雷暴之『六穩』『六保』」專項執行行動扣劃938.3萬元查封被執行人房產、土地12030.6平方米查封、扣押車輛44臺本次專項執行行動按照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部署,將從今天起持續到2021年春節前
  • 東臺法院開展服務「六穩」「六保」專項集中執行行動
    【江蘇消息】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貫徹公正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依法及時實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根據上級法院工作部署和要求,10月15日,東臺法院組織參加全市法院「六穩」「六保」專項集中執行統一行動。
  • (看臺絮語)
    她豈能不知,就在其上臺前不久的2015年11月,兩岸領導人實現的歷史性會晤,離不開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更離不開「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是兩岸雙方長期共克艱難、積累政治互信才終於換來的水到渠成。   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一再空言「維持現狀」和奢談「善意」,卻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 臺陸委會神邏輯:大陸學生納保全額自付是很大優惠
    臺陸委會神邏輯:大陸學生納保全額自付是很大優惠 2016-10-27  據臺媒報導,張小月今天針對陸生納保一事受訪談到,考慮到臺當局財政負擔,保費必須學生全額自行負擔。  現場媒體隨即提問表示:此前陸生均希望比照在臺就讀外籍學生,納保時可享有40%保費補助(自費60%,臺當局補助40%),如今卻要全額自付,陸生會覺得比較優惠嗎?這能算是代表對大陸的「善意」嗎?對此,張小月回稱,這是很大的優惠。
  • 體育館看臺座椅cad_2020年體育館看臺座椅cad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內容簡介 大型體育館座椅、活動看臺採購及安裝合同,WORD格式,共7頁。   建築總用地面積63883 m2,總建築面積25659 m2,其中地上23931 m2,地下1728 m2。容積率0.40,綠化率32.7%。包括4167席綜合比賽館,539席遊泳館,地上部分主體單層,兩側看臺局部有夾層,主館比賽場上空淨高21.3米,訓練館淨高11米,遊泳館淨高9.5米,地下一層,層高4.5米。
  • 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原標題: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臺灣「健保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外籍生,自付6成保費,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公家補助,按照原條文計算,6成自付額每月約749元(新臺幣,下同);公家補貼4成每月則約
  • 求美國人幫忙說項 蔡英文打錯了算盤(看臺絮語)
    急不擇言之際,臺「外交部」公開稱,已經請「我們的好朋友美國」和歐盟幫忙。美國學者葛來儀日前出面透露,蔡英文不會追求獨立,大陸應少要求蔡英文,要容忍更多的模糊性。那意思是,蔡英文做得還不錯。  邀請函來了,不過上面白紙黑字載明「一中」前提,讓臺新當局愛恨兩難。也是,正因為民、共交流通道不暢,臺灣在島外話語權和能量都有限,才試圖拉來洋說客撐腰。葛來儀們似乎也甘於熱心配合。
  • 【服務「六穩」「六保」】馬鞍山中院打響「六穩」「六保」夜間攻堅戰
    為深入貫徹落實安徽省高院「發揮執行職能、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專項執行行動部署要求,11月2日晚,馬鞍山中院開展夜間專項執行行動,集中執行涉民生民企、涉黑惡財產刑等五類案件。自9月下旬「六穩
  • 臺灣教授談大陸在臺學生納入健保:難道不值得嗎?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當局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拍板大陸在臺學生(陸生)可納入健保(健康保險),未來僑外生、陸生健保費都需全額自付。臺大教授李茂生說,如今臺灣允許包含陸生在內的外籍生加入健保,不過當局不予以補助,貌似超越了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但日本現在是允許加保,而且其政府一視同仁予以補助。
  • (看臺絮語)
    或許在民進黨當局眼中,之前兩岸8年良性互動已經陳舊過時,與臺灣發展的方向不符,需要調整更新。   但跟臺商搏感情,跟對岸放「善意」,類似的努力大多泥牛入海。此前,陸委會也提出「兩岸互動新模式」、海基會會長田弘茂邀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訪金門等,卻沒有迎來臆想當中的點讚和認同。估計當局也是滿腹委屈,為何大家都批我路數不對?問題出在哪裡?
  • 保安全 優服務 護民生——南寧市青秀區法院護航「六保」「六穩...
    7月18日(星期六)廣西法治日報以《保安全 優服務 護民生》為題,大篇幅報導了青秀區法院護航「六保」「六穩」工作紀實。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法院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工作,聚焦市場主體最困擾、人民群眾最關切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創新完善司法舉措,護航「六穩」「六保」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善意執行保民生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青秀區經濟發展被迫按下「暫停鍵」,許多被執行人企業陷入經濟困境。
  • 陸生納入臺灣健保的無奈:遲來的不公平政策,也算有點意義
    這一切都在由蔡英文親自主持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對陸生健保議題拍板定案之後發生。但當我看到「執政決策會議拍板,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這個標題的時候,第一反應竟是覺得它來得太突然。雖然之後仍需走完修「法」過程,但在這蔡英文冒著違「憲」風險召開的,直接協調並整合決策的「一條鞭」平臺上形成決議,幾乎已被視同「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