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院」初審通過:每月補助陸生4成健保費用

2020-12-24 東南網臺海頻道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臺灣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在臺海外籍學生,自付6成,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臺當局補助。按照原條文計算,6成自付額每月約749元(新臺幣,下同),臺當局補貼4成每月則約500元。

按照民進黨團所提修正意見,除了陸配、外配等身份人士可享4成補助外,其餘包括陸生、外籍生、持工作證的專業經理人等都應該自付全額。但是國民黨則認為,現在很多學校要靠陸生「救命」,因此應該給予部分補助。

兩方意見僵持3個多小時仍無法取得共識,最後由會議主席田秋堇宣布記名表決,以國民黨「立委」8人同意補助多過民進黨5人反對,最後維持原條文,臺當局每月將補貼陸生4成健保費用。(中國臺灣網王思羽)。

相關焦點

  • 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原標題: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臺灣「健保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外籍生,自付6成保費,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公家補助,按照原條文計算,6成自付額每月約749元(新臺幣,下同);公家補貼4成每月則約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臺灣八仙樂園塵爆的498名傷者中,241人是學生,包括2名大陸學生。臺「衛福部」表示,所有傷者的醫療費用將先由「健保署」墊付,事後再向業者求償。醫療康復費用高,臺灣健保的優勢體現了出來。但對至今仍沒有搭上健保列車的陸生來說,受傷後醫療康復費用如何解決?仍然沒有清晰的答案。
  • 陸生納入健保三年未果 歧視大陸最終耽誤臺灣
    回顧陸生納保進程,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兩年後的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籍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 張方遠:拒絕陸生入健保,不是說臺灣是個講人權的地方嗎?
    11月27日,臺灣「立法院」國民黨團原定在此會期推動將陸生納入健保,但因臺聯黨團反對,佔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團選擇退讓,「暫不予處理」,使得陸生納入健保再度流產。 11月18日,國民黨「立院」黨團今由「中央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書記長林德福、副書記長王育敏和「立委」吳育升行在黨團辦公室召開「蔡英文看人給人權 陸配陸生無人權」記者會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在臺陸生納保議題延燒時久,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 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還要等多久?
    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綠營總阻撓 遲遲通不過依據臺灣相關規定,在臺求學的外地生(包括僑生、外籍生)都納入健保,其中自付保費六成,臺當局補助四成。從2011年起,臺灣有限度開放陸生來臺讀大學,但陸生不能參與當地健保。如有大病或意外,陸生將承受巨大經濟壓力。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他說,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並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綠營總阻撓 遲遲通不過  依據臺灣相關規定,在臺求學的外地生(包括僑生、外籍生)都納入健保,其中自付保費六成,臺當局補助四成。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修「法」前已在臺僑外生由臺當局補助4成保費不受影響,各機關也可視個案,自行編列經費補助。    臺衛生福利部門官員蔡森田說,這次的政策方向是將陸生也納入健保,居留時間比照外僑生的6個月,但陸生需全額負擔保費,同時也取消外僑生的4成保費補助,未來有意願納保者,每月需自付1249元(新臺幣,下同)的健保費。 >>詳細
  • 陸生納入臺灣健保的無奈:遲來的不公平政策,也算有點意義
    回想過去多少年,從國民黨執政一直到民進黨執政,陸生健保案令各黨派、團體及社會大眾數度爭論不休,幾次看似有望通過,又在不同的關卡遭遇種種阻攔。而今突然在一個協調會議之後波瀾不驚地被開了綠燈,就像是突然打了個電話通知我:「喂,陸生嗎?你有健保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問個清楚,電話又掛斷了。 我看到有學弟稱:「都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 臺灣數家民間組織呼籲陸生等境外生健保全自付將是最不公平的納保...
    記者孫立極 攝 人民網臺北4月27日電 (記者孫立極)「每月人均花費不到400元,卻要調整到每月保費1249元」「反對民進黨調漲境外生保費,陸生應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保費納保!」27日,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會、臺灣護理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如果讓境外生全額自付每月繳交1249元新臺幣(以下均為新臺幣)的健保費用,堪稱最不公平的納保。
  • 民進黨阻撓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馬英九:缺乏民主素養
    目前就讀於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的陸生張逸帆發文,怒批臺灣「鳥籠民主」。嘴邊常掛「民主」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首度鬆口,表示支持陸生納健保。不過,「總統」馬英九並不買帳,稱民進黨、臺聯黨持續技術性杯葛,缺乏民主素養。
  • 臺民間團體:支持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納入健保
    涉及在臺灣就讀大陸學生權益的一項「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案28日將在臺「立法院」表決。數個民間團體27日在臺北呼籲民進黨撤回該草案,並表示支持大陸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學生納入健保。  當天,境外生權益小組(境外生,是對港澳生、僑生、陸生、外籍生等非臺灣本地學生的統稱)聯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等四個團體召開記者會。
  • 大陸在臺學生納臺灣健保等待臺灣立法審議
    日前,臺灣行政機構通過草案,將赴臺求學的1000多名大陸學生的在臺狀態從「停留」改為「居留」,以便依法方便大陸學生加入臺灣地區「全民健康保險」。保費和在臺求學外國學生等同,每年繳納近9000塊新臺幣,當局補貼6000元。目前,此法案已經提交臺灣立法機構等待審議通過。
  • 蔡英文贊成陸生納保 回歸人性還是耍"空心菜"?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主席暨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盡然「開金口」支持陸生納入臺灣健保了。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5日聲稱,民進黨支持大陸學生納入健保。但大陸學生跟其他外來學生的待遇應一致,健保補助應結構性檢討,根本性處理,不光是權宜性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條文。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而且,新納入的人只有一千人,繳納的費用比支出費用還多,健保是穩賺不賠(這個情報,後文會打臉)。綠媒也來了:危機!「中」配用健保生孩子實際上不僅政治人物加入這場戰鬥,不少媒體也積極扮演角色。小眾綠媒美麗島就批判了一大堆民進黨支持者的特權心態。
  • 臺行政部門通過陸生健保草案 月保費約160元人民幣
    中國臺灣網10月11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會」今日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陸生將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函請臺未來陸生赴臺就學居留6個月以上,就可加保,扣除補助後,每月保費749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60元),在臺陸生1800人將依此受惠。臺當局「健保局長」黃三桂表示,依年輕人及僑外生醫療費用評估,陸生納保不影響健保財務。  臺當局「陸委會」官員表示,現行在臺陸生約1800人,依健保規定,外來人口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以其在臺灣地區領有居留證明文件為要件。
  • 「健保」,風雨飄搖的「臺灣奇蹟」
    人民網記者 孫立極攝   這幾天,臺灣正在討論一部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法案「二代健保」——1995年3月,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此,「看不起病」在臺灣成為歷史。  雖然臺灣民眾談起「一代健保」,可以講出種種不足,但「健保」令臺灣民眾普遍受益卻是不爭事實。臺灣醫療費用不低。2008年,一位大陸記者在臺灣摔倒,兩處皮膚擦傷,到一家小醫院做包紮處理,開了3天消炎藥,花費700多元新臺幣(5元新臺幣相當1元人民幣,以下均為新臺幣)。如果受傷的是「健保」參保人,只需自付50元掛號費、20%的醫療及醫藥費用,不超過200元。
  • 外籍新生兒可望納入臺灣健保 每年近百人受惠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18日初審通過健保法修正草案,未來合法在臺居留的外籍人士,如在臺灣居住期間生寶寶,新生兒出生後不必等6個月,可直接納入全民健保,每年近100名寶寶受惠。
  • 疫情當下綠營炒作「健保」欲一箭雙鵰?
    從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時起,陸生健保問題一直就是藍綠攻防的焦點。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支持陸生比照僑生納保,考慮到年輕人生病比較少,即便是當局補貼四成,一樣有收益。而「在野」的民進黨則以「損害臺灣人利益」為名,堅決反對陸生納保,甚至編造出「假求學、真看病」這樣無恥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