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亮我們的生活丨起名可以任性嗎?網名會受保護嗎?
那麼,給孩子起名是否可以隨意而不受限制呢?這個話題涉及民法典人格權編對姓名權的規定。有一天李先生發現,王先生用和他一樣的網名,在另一平臺發布內容,並且從評論區發現很多網友以為這就是李先生本人的帳號,而王先生也一直沒向網友們說明真實情況。李先生表示,王先生有盜用自己網名圈粉並謀取利益的嫌疑。因此,李先生提出了問題,他的網名是否受法律保護,他是否可以維權?注意了,民法典對此有規定。
-
民法典小課堂第12講——筆名、藝名、網名、譯名等受法律保護
大小新聞客戶端9月7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任雪娜)民法典對姓名權、名稱權進行了「擴張保護」,不僅明確了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受法律保護,還增加了對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的保護。法條連結《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條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號、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法條簡析該規定將簡稱納入名稱權的保護範圍。
-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四)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 民法典...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四)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 民法典:安排!民法典亮點及解讀(四)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民法典:安排!你是想「笑死」我然後繼承我的花唄嗎?這本是網絡上的一句玩笑話但現在看來也不完全是調侃,為何?
-
【解讀民法典】使用他人網名、藝名算侵權嗎?
姓名與名稱的擴展保護你的微博帳號小有名氣,結果有人跟你起了一樣的網名在《民法典》草案人格編中,就對姓名與名稱的擴展保護做出了規定。根據民法典《人格編》第1017條規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號、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
民法典|離婚時的經濟補償請求權
民法典,人民之典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規定包含了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社會活動社會關係的每一個細節,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每日一「典」 | 聲音也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每日一『典』」欄目,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二十三條。惡搞、偽造聲音構成侵權嗎?
-
每日一「典」:聲音也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二十三條。惡搞、偽造聲音構成侵權嗎?
-
【每日一「典」】:聲音也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二十三條。惡搞、偽造聲音構成侵權嗎?
-
民法典「抖」來學|個人信息是否受法律保護呢?
民法典「抖」來學 今天的主題是 《個人信息是否受法律保護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
-
【每日一「典」】聲音也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二十三條。惡搞、偽造聲音構成侵權嗎?「聲音權」納入法律保護第一千零二十三條對姓名等的許可使用,參照適用肖像許可使用的有關規定。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
【民法典】每日一「典」:開啟個人隱私保護的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開啟個人隱私保護的新時代適應數字時代發展態勢為個人信息保護確立方向【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私人生活安寧 納入隱私權」】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圖說·民法典】知名的「網名」受保護 不要隨便蹭熱度
網絡時代,網名是人們網絡社交的數字名片然而,網名的隨意、易變,讓它很難像姓名一樣直接指代一個人。因此,民法典在將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納入姓名權和名稱權的保護範圍時,也為其設定了一個前提條件——需要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
-
「普法專欄」每日一「典」丨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一十七條。
-
民法典關於房、快遞、婚姻及繼承等相關知識普法七
民法典關於房、快遞、婚姻及繼承等相關知識普法七歡迎來到《民法典關於房、快遞、婚姻及繼承等相關知識》第七期01小麗在一家公司上班,上司經常在網上聊天時發色情圖片給她,這讓她感到困擾、反感,上級這種行為算性騷擾嗎?公司有什麼責任?答: 屬於性騷擾,公司要承擔相應責任。《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共學民法典(七)!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民法典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帶頭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加強檢查和監督,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 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能力和水平。
-
【民法典每日一課】54·受欺詐實施了民事法律行為,應如何維權?
【案例】小麗欺騙小王與之籤訂了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小王發現受欺詐後,應如何維權?如果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說法】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何國科:民法典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
何國科:民法典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 2020-06-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文梅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實施後,將會對中國公益組織運行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
共學民法典(四十五)!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一起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婚姻、繼承、隱私、住房……民法典標註著每一個人一生的權利。如今,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正向14億中國人民翻啟書頁。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民法典將會在我國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發揮核心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國的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人民權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將獲得本質的提升。」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民法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 法學家們如何看待「民法典時代...
民法典保護中國人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涵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保護的權益範圍相較於之前的單行法也更加廣泛。中國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法學家們如何看待我們的民法典時代?作為「民法典首代公民」的我們該怎麼做呢?民法學家、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王利明: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保護公民權利的一部重要法律。
-
每日一條 | 民法典之代理的適用範圍
每日一條 | 民法典之代理的適用範圍 惠州信訪 惠州信訪微信號 hz_xinfang 功能介紹 做好惠州市信訪宣傳活動等公益服務 收錄於話題第一百六十一條但一般認為,一些與合同密切相關的準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和程序行為,如要約邀請、要約撤回、訂約時樣品的交付和受領、辦理合同公證等,也允許代理。但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行為都允許代理。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下列三類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1.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2.依照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