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翻譯成熟了,還學什麼英語?

2021-02-25 leaf老師


看《星際迷航3》的時候其中有個場景印象非常深刻,一個被俘虜的外星人,沒有人聽得懂它說啥,然後人類打開了翻譯機器,外星人說的話就全部變成了英語。看到這裡我感到背後一絲涼意,電影裡的場景也許在未來就會實現。到那時不管我們聽什麼語言,打開機器就可以直接變成中文。

 

那像我這種教英語口語的人還有飯吃麼?

 

我比較嚴肅的思考了這個問題,最近大致想明白了,得出結論:有的,而且還挺多

現在我們不如把這個問題換個問法

假如機器翻譯成熟了,學英語還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會說英語的作用有三

 

1、  很爽

2、  還是爽

3、  裝逼

 

好的,眾所周知,Leaf老師是很嚴肅的一個人。下面我們來嚴肅的論證一下上面三個點。

 

1、為什麼會說英語爽?

這個問題我都不屑回答,為什麼會彈鋼琴爽?為什麼會畫畫爽?為什麼會衝浪爽?

 

爽就是爽,沒有為什麼!等你會了你就知道了。

 


圖片來源「浪事兒」公眾號

我學鋼琴的時候,有個有錢人跟我說,你學這個有啥用?你應該掙錢,等你有錢了可以請世界上最好的鋼琴家為你演奏。當時我想的就是MDZZ自己彈的和聽別人彈得能一樣麼?而且我自己要是世界上最好的鋼琴家,有個不會彈琴的土豪花錢請我給他演奏,花多少錢我也不想去,

 

10億美金可以考慮一下

但是!你買的到我的肉體,卻買不到我的靈魂, 因為我的內心一定是拒絕的。

 

我很喜歡和外國人聊天,不光是為了練英語,而是因為我真的很享受使用另一門語言交流的感覺,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候有個人拿著一個機器跟我說:「這個東西可以幫你說話。」我會說:「你丫有病吧,我發明一個機器幫你吃飯好了,你每天打營養液就完了。」

 

2、  為什麼第二點還是爽?

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爽」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在未來是剛需

 

《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開篇第一章說到,Most people rarely think about it, but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we have managed to rein in famine, plague and war. 大多數人沒有想過,過去幾十年人類已經控制住了饑荒,疾病和戰爭。(這本書中文版剛上市,我沒搶到,這段是我的個人翻譯)。

 

思考一下自己現在的生活和10年前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到底是因為自己的努力還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在美國1%的人口可以滿足全國人的基本糧食需求,未來這1%可能都會被機器取代。也就是說未來所有人都可以不工作就有飯吃。

 

別說未來了,想想現在有多少人已經是這樣了,北歐的很多國家儼然已經過上了共產主義生活;中國的很多拆遷戶,靠房租可以過一輩子;我的朋友從大理回來告訴我,那邊有佛教組織每天一日三餐免費發食物。

但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每個人都嚮往的麼?

 


至少我不嚮往,因為在未來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活著,是為了活得更有意義

 

對於一個衣食無憂的人而言,一年之內掌握英語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未來可能所有人都衣食無憂。

 

3、  為什麼裝逼很重要?

這個我還是不屑於回答,裝逼不重要,那為什麼會有奢侈品?真的是因為阿瑪尼古馳穿起來會更暖和?

 


 

不排除那些運氣好的,但是上層社會的人大多是由精英組成的。精英大多是高度自律,而勤奮的一群人,如果連一個『一年就能學會的技能』都掌握不了的話,一定會受到鄙視的。在機器翻譯技術成熟之前(也就是現在),中國社會精英裡,會英語的人的比例會越來越高(不可否認,目前的先進思想和技術大多來自英語國家),等到機器翻譯成熟了,他們大多也不需要機器。

 

在精英聚會中你好意思不會講英語麼?

 

嚴肅總結一下吧

 

1、  語言終究是用來表達的,機器翻譯能代替說外語的實用性,不能代替說外語時的體驗。

2、  未來的時代,體驗的價值遠遠大於實用。

3、  不管時代如何改變,上層社會的人的比例是不會變的,而英語能力可能是未來上層社會的基本功。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我們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從小學「學」英語的第一天開始,就在「使用」中文學英語,或者說,「學」英語無非就是為了「懂得」英語「中文什麼意思」。換句話說,沒有中文,我們就根本「不懂」那句英語「什麼意思」。可是,我們別忘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有著強大的英譯漢翻譯機器,如「百度翻譯」,如果你僅僅是「想知道」那句英語的「中文是什麼?」,你根本不需要「懂」英語,直接複製粘貼,一切「不懂」的英語通通搞掂。因此,我們還需要用中文學英語嗎?
  • 把英語留給機器翻譯?
    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經過:花花:「學習英語沒用,大部分人生活中都用不到」聰聰:「見識短淺」花花:「你看看你爹,再看看你」聰聰:「不要挑事,有事說事」花花:「好,英語學習有翻譯軟體就行」相關微博截圖那麼英語學習到底有沒有用?英語只需小部分精英學習?機器翻譯代替人去學習到底可行嗎?
  • 學界| 對比神經機器翻譯和統計機器翻譯:NMT的六大挑戰
    作者:Ozan alayan機器之心編譯參與:蔣思源、Smith本文總結了最近發表的論文「神經機器翻譯的六大挑戰(Six Challenges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並希望讀者能看到神經機器翻譯的不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 機器翻譯、詞典與英語學習
    2) 機器翻譯也許會替代一部分人工翻譯,但不能因為機器翻譯的發展而停止語言學習,因為機器翻譯尚不能嵌入在我們的大腦中,我們必須要通過長時間刻苦學習才能掌握一門語言。3) 機器翻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得學習語言,但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語言學習質量。4) 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要查詞典,了解文字背後更為豐富的知識內涵。
  • 人工智慧翻譯逐步取代人工 那還用學英語?(雙語)
    在未來,機器可能會實現多少?為了何種目的,到了什麼程度,日本人應該發展他們的英語技能嗎?   我們諮詢了一名在大學教英語的美國譯者以及一家專注這些問題的機器翻譯公司的總裁。   直到現在,機器翻譯已被用作讀寫英語之時的一本字典,但它無法理解或編輯更大幅度的文本。
  • 機器翻譯會是人力翻譯的終結者嗎?
    ,機器翻譯時代已悄悄來到我們身邊。國際經濟交流頻繁的澳門,在商務領域,還需要大量中文、葡語和英語的相互轉換工作,因此,基本只有精通中英葡三語的人才才能在澳門遊刃有餘,這給人才引進也製造了不低的門檻。  李向玉還有一個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他以更全局的角度發現,像葡萄牙語這樣的小語種導致的語言障礙在全國性的商貿活動中隨處可見。
  • 機器翻譯簡史
    所以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科幻電影中,人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機器,讓人不學外語也能暢快溝通。隨著技術進步,這個夢想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來自俄羅斯的Ilya Pestov,最近寫就了一篇《機器翻譯簡史》,較為完整地回顧了人類過去幾十年來在機器翻譯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 對話百度王海峰:機器能翻譯,還需要學外語嗎?
    ↑ 百度翻譯APP手機界面  王海峰又對著手機錄入語音「請問附近有餐廳嗎?」,然後讓百度翻譯APP的語音翻譯功能分別翻譯成英語、韓語、以及廣東話,也都翻譯得挺不錯。  「還可以自動識別圖片來翻譯。」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機拍了一張寫著中文的紙,然後選取其中的一句話,手機屏幕上馬上就出現了這句話的翻譯,「點擊這裡,還可以用語音將翻譯結果讀出來。」
  • 機器翻譯正走入現實生活 未來還需要人工翻譯嗎?
    在這方面,就像在其他許多方面(包括觸屏技術和語音指令)一樣,《銀河系漫遊指南》具有可怕的先見之明:2017年穀歌推出了藍牙翻譯耳機,這是一款能夠用智慧型手機實時翻譯40種語言的耳機。萬能翻譯器來了。神經機器翻譯是一種仿照人腦、預測詞序可能性的人造系統,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使俄語-英語之間的翻譯準確度達到90%。
  • 機器翻譯+人工翻譯,認識翻譯之美
    每年9月30日是國際翻譯日,是全體從事翻譯工作者的節日。在以往,人工翻譯佔主流,如今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世界範圍內的翻譯工作。全語通翻譯機在機器翻譯沒有成熟之前,只要涉及到跨語種,只能依靠人工。機器翻譯成熟之後,則將人類解放了出來,只需要在法律、金融等專業垂直領域依靠人工來完成工作。有人說,機器翻譯搶了人類的活,但是從另外一種角度考慮,正是機器翻譯的出現,才逼迫人類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 B站「不靠譜」翻譯大賽:機器翻譯,還遠不能取代人工翻譯
    在國內知名的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上,很多up主上傳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機器翻譯視頻。網友們把一些影視劇、動漫或者其他著名場面中的臺詞用谷歌翻譯重新加工。如果只是翻譯一遍的話,可能效果還不理想——它們錯得還不夠精彩。於是,網友們把谷歌翻譯的結果再翻譯成第三種語言,然後再翻譯成第四種語言,最後再用谷歌翻譯回中文。
  • 還學什麼英語啊,Skype給你當同傳啦
    同時,您可收聽到較高音量的語音翻譯,對話方本身的語音信息呈現出較低音量,所以您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語音翻譯上即可,這可以保證翻譯信息的收聽流暢。 ·語言翻譯靜音功能您可以任意開啟或關閉語音翻譯的聲音,並直接讀取文字翻譯。
  • 科大訊飛陷翻譯造假 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9月21日,科大訊飛董秘、高級副總裁江濤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道:「儘管機器翻譯獲得發展,明年能達到英語專業8級的水平,但依然沒辦法代替同傳。科大訊飛沒有提到AI同傳,並沒有造假吹牛,目前的情況是一個誤會。」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的確,參與其中的朋友們從奓著膽子承接生疏任務到主動探索新的發展之路,從單純傳授雙語轉換技能到積極擁抱翻譯智能技術,從堅守學者型獨立翻譯空間到參與規模化項目資源管理,從各校各學科各語種獨自開發到跨校跨學科跨語種的聯盟運作,從文字翻譯單一教育到語言服務整體規劃,從西學東漸型譯介到外向型中國文化外譯,從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到包括學碩博的翻譯教育體系全覆蓋,這個複雜過程中的每一步無不浸透著翻譯教育者和語言服務從業精英們的執著
  • 學界| 機器翻譯新突破:谷歌實現完全基於attention的翻譯架構
    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吳攀、黃小天、李亞洲近兩年來,機器翻譯的突破讓人目不暇接,從去年穀歌的顛覆性突破開始到一個月前 Facebook 的全新 CNN 翻譯技術,人工智慧的巴別塔正越建越高。近日,谷歌再次宣布又在機器翻譯上更進了一步,實現了完全基於 attention 的 Transformer 機器翻譯網絡架構,並且還在 WMT 2014 的多種語言對的翻譯任務上超越了之前 Facebook 的成績,實現了新的最佳水平。機器之心對這篇研究論文進行了摘要介紹。
  • 挑戰CET6翻譯考試的機器翻譯系統
    說它特殊,是因為「考生」只有一個,而且是一套機器翻譯系統。考題來自三天前剛結束的大學英語六級(CET6)考試,評分的是兩位具有六級閱卷經驗的高校資深專家。「考生」一口氣做了三道翻譯題,每道題滿分15分,它得到13分的均分,每題用時只有5秒。「這套機器翻譯系統的表現讓我們驚喜,翻譯得很地道。」對於成績,專家的鑑定是:優秀!
  • 機器翻譯的前世今生
    機器翻譯,簡稱「機譯」,是利用計算機實現從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文本到另一種或多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文本的翻譯;而用以翻譯的軟體叫做機譯系統。機譯涉及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數學等多個學科,是一門前沿交叉學科。這一充滿挑戰的研究領域,被列為21世紀世界十大科技難題的第一位。
  • 機器翻譯思想提出71周年|破土而出的機器翻譯
    原標題:機器翻譯思想提出71周年| 破土而出的機器翻譯1949年7月15日,利用計算機進行語言自動翻譯的想法被提出,機器翻譯的種子從那時起生根發芽,逐漸枝繁葉茂。如今,我們更是常常躲在它的樹蔭下,享受著技術帶來的便利。
  • 翻譯機器通過六級英語考試,達到英語六級優秀水平
    其實這次考試的目的是測試一套翻譯機器系統,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場測試更為貼切。測試翻譯機器人的試卷考題出自於前幾天剛結束的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簡稱(CET6),而為它評分的是兩位來自高校資深6級英語閱卷老師,都具有相當熟練的英語經驗。該考生也就是翻譯機器人,一口氣連續做了三道選擇題,每道題為15分,最後它獲得13分的優異平均成績。
  • 對話搜狗口語機器翻譯團隊:國際冠軍的誕生
    IWSLT針對語音翻譯實際應用面臨的難題,每年會設定一些研究任務,並向外界提供公開的數據集合和評測交流機會。今年的比賽包括兩個主要任務,一是英語到德語演講場景下的語音翻譯任務,二是巴斯克語到英語的低資源文本翻譯任務。其中,英語到德語演講場景下的語音翻譯任務又分為Baseline Model(基線模型賽道)和End-to-End(端到端賽道)兩個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