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新食品原料受理情況盤點,呈現出哪些趨勢?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來源:unsplash

      截至目前,衛健委共通過彎曲

乳桿菌

、明日葉和

枇杷

花三種新

食品原料

。從首次受理時間上看,彎曲乳桿菌位2015年受理、明日葉為2016年受理)、枇杷花為2017年受理。

3種獲批新食品原料

1、彎曲乳桿菌

      彎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屬於乳桿菌屬,從傳統發酵肉製品中分離得到。該菌種已列入歐洲食品安全局資格認定(QPS)名單的推薦生物製劑列表中,並列入國際乳品聯合會公報(Bulletin of the IDF 455/2012)的「在發酵食品中有技術必要性的微生物品種目錄」中,在丹麥列入「用於食品的微生物列表」,用於肉製品、乳製品和魚類製品的加工。含有彎曲乳桿菌的發酵肉製品已在歐美多國銷售多年。此次申報的彎曲乳桿菌擬用於發酵肉製品、發酵乳及乳製品,但不包括嬰幼兒食品。

      根據《

食品安全法

》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彎曲乳桿菌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鑑於彎曲乳桿菌在嬰幼兒人群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嬰幼兒不宜食用,標籤及說明書中應當標註不適宜人群。食品安全指標應當符合我國相關標準。

      彎曲乳桿菌2015年12月申報新食品原料,受理編號為衛食新進申字(2015)第0009號。

2、明日葉

      明日葉(Angelica keiskei)是一種原產於日本的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已在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地區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有資料證明,我國部分地區自2008年開始引種明日葉,現已在山東、海南、江蘇、四川、貴州、雲南、廣東、遼寧等多省種植。民間通常用其嫩莖葉涼拌、炒食、榨汁、汆湯,或以炒茶、幹磨粉的方式食用。此次申報的新食品原料為明日葉的莖和葉,鮮品推薦食用量為≤50克/天,幹品推薦食用量以鮮品折算。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明日葉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鑑於明日葉在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標籤及說明書中應當標註不適宜人群。

      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有關蔬菜的規定執行。

      明日葉正式受理時間為2016年10月28日,並於2018年8月7日通過專家技術審查,公開

徵求意見

。至近日正式獲批新食品原料身份,前後近2年半時間,這在新食品原料審批中已屬於較為順利的。

3、枇杷花

      枇杷花為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花,在我國浙江、上海、福建、廣東、江蘇、江西、湖南、四川、廣西、雲南等省(區、市)有廣泛種植。枇杷花在我國上海、福建、廣東、浙江等省(市)局部地區有食用歷史,以煲湯、熬粥、燉菜及泡飲等方式食用。本次申報的新食品原料為枇杷花經去梗、清洗、烘乾等工藝製成的幹品,推薦食用量為≤8克/天。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枇杷花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鑑於枇杷花在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標籤及說明書中應當標註不適宜人群。

      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有關幹制蔬菜(葉類蔬菜)的規定執行。

      枇杷花在2017年7月申報受理新食品原料,2018年11月通過技術審查,到近日獲批,不到兩年的時間,申報之路非常順利。這得益於枇杷花除了作為中草藥使用外,在我國民間的日常生活中也一直作為食材食用。

      此外,國家

食品安全風險

評估中心還對4個新食品原料進行了徵求意見分別是β-1,3-

葡聚糖

、瑞士乳桿菌R0052、

嬰兒雙歧桿菌

R0033和兩歧雙歧桿菌R0071,其中三種為

益生菌

菌種,可見益生菌市場的火爆程度。

4種新食品原料徵求意見

1、β-1,3-葡聚糖

      β-1,3-葡聚糖是以蔗糖為主要原料,由普沙根瘤菌(Rhizobium pusense)發酵、醇沉、過濾、分離、乾燥、粉碎等工藝製成。本申報產品主要成分為β-1,3-葡聚糖,是由 7個β-1,3- D-葡萄糖和 2 個 α-1,3- D-葡萄糖相互連接而成的9個D-葡萄糖為重複單元構成的直鏈多糖。

      由酵母、燕麥、大麥等來源的 β-葡聚糖目前作為食品添加劑或食品原料已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被批准使用。我國也於2006年批准以 β-1,3-葡聚糖為主要成分的可得然膠可作為食品添加劑,2010 年和 2014 年分別批准酵母 β-葡聚糖和燕麥 β-葡聚糖為新食品原料。β-1,3-葡聚糖的推薦食用量為≤3 克/天。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 β-1,3-葡聚糖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鑑於 β-1,3-葡聚糖在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標籤及說明書中應當標註不適宜人群。

      該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按照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GB28304 中可得然膠相關規定執行。

2、瑞士乳桿菌R0052等

      R00712010 年瑞士乳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和兩歧雙歧桿菌已列入我國《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瑞士乳桿菌 R0052(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從乳製品中分離得到,嬰兒雙歧桿菌 R0033(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R0033)從嬰兒腸道分離得到,兩歧雙歧桿菌 R0071(Bifidobacterium bifidumR0071)從成人腸道分離得到。三種菌株粉性狀均為米色顆粒狀粉末。瑞士乳桿菌 R0052、嬰兒雙歧桿菌 R0033 和兩歧雙歧桿菌R0071已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為一般認為安全(GRAS)物質。含有這三種菌株的產品已在加拿大、波蘭、澳大利亞被批准用於嬰幼兒。國內外開展的多項嬰幼兒臨床研究證明,該三種菌株具有較好的食用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瑞士乳桿菌R00522、嬰兒雙歧桿菌R0033 和兩歧雙歧桿菌R0071 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

      三種菌株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應符合我國相關標準。

轉載自健康原料在線 

註:文章及圖片來源於網絡資料整理或實際拍攝,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想要了解更多的新品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食品飲料創新研究

相關焦點

  • 2020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及審批信息盤點
    2020年是新食品原料穩步發展的一年,年度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共受理10種新食品原料的申請,發布了4種新食品原料的批准公告並對7種物質給出了終止審查的結論;此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7種新食品原料的徵求意見。食品夥伴網整理了2020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及審批相關信息,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 2019上半年,食品巨頭投資又引領了哪些飲食新潮流?
    食物作為人類獲取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其功能意義開始回歸本源,人們的飲食理念早已不再是簡單地滿足口味的需求,作為工業化的食品飲料巨頭們,他們的投資新風向又引領了未來食品的發展趨勢,益生菌、生酮、赤蘚糖醇、奇亞籽、低GI等新鮮詞彙成為潮流食品飲料的新標籤。
  • 2019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21,373件,解決332,885件,投訴解決率
  •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上半年12315電話受理消費者投訴...
    一、12315消費維權總體情況2019年上半年,全省12315投訴舉報中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58788件,比去年同期53549件增加5239件,增長9.78%。二、12315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情況及熱點(一)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全省12315投訴舉報中心2019年上半年共受理投訴12392件。其中商品類8014件,佔投訴總量的64.67%;服務類4378件,佔投訴總量的35.33%。從投訴反映的內容看,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新食品原料知多少
    2013年10月1日,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修訂實施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將「新資源食品」修改為「新食品原料」,並修改新食品原料的定義,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以及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我國烘焙食品原料行業未來的幾個發展趨勢
    隨著烘焙技術的普及以及烘焙模具、烤箱等烘焙設備的家庭化,烘焙食品在人們日常飲食中的比重將逐步上升。下遊市場的迅速擴張將推動烘焙食品原料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了我國烘焙食品原料行業未來的幾個發展趨勢。  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選擇烘焙食品時更加注重安全、營養和便捷,新的烘焙食品層出不窮。
  • 陝西省2020年上半年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發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陝西省市場監管局網站獲悉,根據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省各級消費者協會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160件,解決4225件,投訴解決率81.88%,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426300元,其中消費者遇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7件,得到賠償的20110元,接待投訴諮詢及來訪人員24330人次。
  • 2020年上半年國產保健食品備案情況盤點及分析
    今年的疫情是否對保健食品的備案產生影響,2020年保健食品備案情況如何,食品夥伴網註冊部為小夥伴們整理了2020年上半年國產保健食品的備案情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統計範圍:目前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廳)官網公示的保健食品備案產品。部分省份因未公示相關信息,故未進行統計。
  • 國家衛計委發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修訂解決了什麼問題?  (一)修改了新食品原料定義、範圍,進一步規範了新食品原料應當具有的食品原料屬性和特徵。新資源食品的名稱是《食品衛生法》中提出的,為與《食品安全法》相銜接,將「新資源食品」修改為「新食品原料」。  (二)進一步明確了研發新食品原料的目的。
  • 上半年規上方便食品企業利潤增長12.8% 方便食品何以逆勢上揚?
    商務部將方便食品等重點商品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建立日報監測和異常情況報告制度,及時掌握方便食品在各地市場供應情況。依託九省聯保聯供協作機制,各省區市將大量方便食品向湖北調運。三全、思念、雙匯等食品企業將大量火腿腸、速凍湯圓、速凍水餃等通過鐵路運往武漢抗疫一線。  「受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影響,2020年1-5月方便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
  • 玻尿酸獲批成為食品原料!龍頭放量暴漲,邏輯是什麼?
    消息面上,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即透明質酸,也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公告中稱,我國於2008年批准透明質酸鈉為新資源食品,使用範圍為保健食品原料。食品級玻尿酸原料市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銷售國。2018年、2019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的總銷量分別佔據全球總銷量的86%、81%。而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全球玻尿酸原料銷量達580噸,其中食品級玻尿酸原料銷量280噸,2015-19複合增速為24.4%,高於化妝品級(16.1%)、醫藥級(20.2%)增速。
  • 玻尿酸獲批成為食品原料 龍頭放量暴漲 邏輯是什麼?
    消息面上,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即透明質酸,也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 公告中稱,我國於2008年批准透明質酸鈉為新資源食品,使用範圍為保健食品原料。華熙生物此次申報的食品級透明質酸鈉原料HAPLEX PLUS則將這一使用範圍擴大到普通食品,包括乳及乳製品,飲料類,酒類,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製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不包括嬰幼兒食品。
  •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將實施 審查後方可生產
    將《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修訂為《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  (二)修訂新食品原料定義和範圍。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不包括轉基因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上述物品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 年中盤點:五大關鍵詞量度2019年上半年成都樓市
    &nbsp&nbsp&nbsp&nbsp2019年轉眼過半,與2018年上半年成都樓市的「風起雲湧」相比,2019年上半年可謂「波瀾不驚」。但在表面的平靜下,實則也有暗流湧動,值得去總結與回味。為此,本報特別策劃了2019年上半年成都樓市年中盤點系列稿件,以《市場篇》《區域篇》《房企篇》《樓盤篇》呈現。
  • 【政策解讀】新食品原料終止審查的各類情況分析
    各類原料的執行標準要求如下:   新食品原料:執行標準按照已公告的有關內容執行,衛生安全指標按照我國相關標準執行。   各種終止審查的原料依據什麼進行分類管理?帶著這個問題,食品夥伴網註冊部對終止審查的原料名單進行了分類分析:   一、被判定終止審查,按新食品原料管理的情形   與已公告的新食品原料實質等同。
  • 新食品原料目錄大全
    01 新食品原料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新食品原料名單再添新成員—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通過審查
    時隔一年,新食品原料名單再添新成員——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公布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3種新食品原料通過審查成為新食品原料。一、明日葉明日葉正式受理時間為2016年10月28日,並於2018年8月7日通過專家技術審查,公開徵求意見。至近日正式獲批新食品原料身份,前後近2年半時間,這在新食品原料審批中已屬於較為順利的。早在2013年,「明日葉提取物」就開啟了新食品原料的申報,但至今未果。這是為什麼呢?
  • 2019的產業網際網路趨勢,呈現出了九大關鍵詞
    當主體從一個個可計量的C端轉向複合機制的B端時,企業內部成千上萬的基因將會被打亂重組,其固有的模式也將不再適配新的經濟引擎。有人定義自己為網際網路拓荒者,有人認為自己是產業原住民。對前者而言,斷臂求生是熬過寒冬為數不多的法門;於後者來說,被顛覆的危機已經成了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2020全球十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
    01 概覽:Innova Market Insights 2020食品飲料行業十大趨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今年Innova Market Insights食品飲料行業十大趨勢都有哪些。清潔標籤的植物基產品意味著純素、完全天然原料和清晰簡單的原料標籤。 趨勢三:可持續浪潮(The Sustain Domain)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消費者近年來對可持續發展的期望超出以往,這推動企業優先生態效率方面的工作。據Innova消費者調研,表明「希望企業能夠投資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消費者佔比從2018年的68%上升至2019年的87%。
  • 2019食品飲料TOP 10風味趨勢:全新發現,非「常」體驗
    年上半年,消費者們一如既往地對天然、清潔標籤和更健康的食品飲料保持著強烈的訴求,與此同時,他們對食品飲料的風味也表現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食品公司順勢而變,針對消費者的新需求不斷嘗試推出新口味的產品。 根據市場諮詢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對全球食品飲料的發展情況及消費者的調研結果,新式、新異、新奇的風味是2019年的主要發展趨勢。在該公司最新發布的TOP 10風味趨勢中,「全新發現」位居榜首。未來一年,這些風味趨勢是否會繼續領跑並影響全球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