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墨西哥克雷塔羅州自治大學研發出一款芒果糖,幫助解決普遍困擾墨西哥兒童的肥胖問題。
現在的「小胖墩」就是以後各種慢性病的「後備軍」。要想防治慢病方,就要從娃娃的體重抓起。在去年舉行的中國營養與健康創新論壇上,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目前我國慢性病的死亡率已經佔總死亡率的86%,慢性病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頭號問題」,而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我國20%的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他們在成年期更易罹患各種慢性病。
楊月欣介紹說,從1995年的2014年之間,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和消瘦得到了明顯改善。生長遲緩的檢出率從8.1%下降到2.4%,消瘦檢出率從7.5%下降到4.1%。與此同時,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從5.3%上升到20.5%,增長了近5倍。嬰兒期與學齡前期是超重或肥胖的高發階段,超重及肥胖的高發階段正好與脂肪組織發育活躍期及重聚期相吻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兒童肥胖都以輕度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度、重度肥胖逐漸增多,重度肥胖出現在3歲以後。從性別來看,男寶寶多於女寶寶。
兒童的營養狀況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深遠。楊月欣說,從近期來看,兒童的營養狀況會影響大腦發育,體格發育以及生理和代謝,比如血糖異常、血脂異常等。從長期來看,兒童營養狀況會影響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增加罹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腫瘤的可能性。以慢性病為例,超重兒童發生高血壓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3倍,肥胖兒童發生高血壓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9倍。肥胖兒童成年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人群的4.3倍。
楊月欣說,肥胖兒童必將成為慢性病的強大後備軍。在12歲以上青少年中,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成年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7倍,冠心病風險增加1.3倍,腦卒中風險增加1.06倍,兒童期超重肥胖還會增加成年期早死的風險。因此,慢性病的防控,必須將關心前移到青少年時期。楊月欣說,家長一定要重視控制孩子的體重。同時,從宏觀層面也要講兒童體重控制融入到所有政策,健全國家兒童體重控制監測系統,開展兒童體重控制三級預防。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社、北京晚報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