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房地產的泡沫到底究竟您的觀察是什麼?中國房地產有沒有泡沫?這個回答是一定的有泡沫,但是是不是泡沫大到像一些西方的經濟學家斷言中國馬上就要崩盤,或者很快要崩盤,我覺得沒有必要,這個肯定是不真實的。那麼而且按照咱們國家的規劃,每年要增加一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15年左右,咱們城市化要提到70%,你每年就有差不多1500萬人左右要進城,還不包括城市的新增的自然增長的這些人口,所以對房地產是有真實需求的。
只不過局部看有的地方局部泡沫比較大,比方像溫州,比方說像常州,可能局部泡沫比較大,整體看我覺得中國房地產泡沫沒有到嚴重到說馬上崩盤的可能度,這完全是西方唱空中國的聲音不不能完全看作他們是唱衰中國。還有一點就是不了解中國,他們是站在中國以外看中國,和我們站在中國看中國是不一樣的。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舉動,比如說李嘉誠,也包括近期的SOHO,他們都會有一些賣出國內資產的動作,是不是以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觀點,我覺得過於杞人憂天了。中國的城市的房地產價格,特別是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我一直認為10~15年內還依然是一個上漲的態勢的。很簡單,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0年以後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作為像北京、上海、廣州這種數千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他的房產價格不要說跟東京香港完全一致,至少要達到其中相當比例的高度,比方相當它總的房價的70%或者這個比例是應該有的,這個是大家看得很清楚的。
所以李家先生套現是為了他自己認為更好的經濟收入,搜狗的套現根本就不能與之一提了。所以我覺得不能因為一兩個企業,比方萬達可能也不排除在什麼時候也賣一些資產來套現,然後用現金我們投資,我們更願意投資領域,但是不能把它過度解讀到這個是不是一些特別這些人物,因為所處的身份地位影響力就認為是不是中國的房價就開始要往下跌了,我不認為走我能不能請您做一個大膽的預測,10年之後以北京為例,北京的房價會怎麼樣,我不是預言家,我不能說它一定多少,但我可以給一個趨勢,15年內中國大中城市的房價一定是上漲趨勢,上漲的幅度速度不會過快,為什麼呢?
現在國家已經認識到房價過快上漲帶來危害,是吧?吸收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領域,不能支持實體企業,而且使我們的泡沫風險泡沫愈累積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理由都不能支持房價過快上漲,所以今後我覺得應該是一個緩慢上漲過程,緩慢的標準會是緩慢,比如說跟GDP同步,這就是標準,跟我們的人均收入跟我們GDP相適應,其實今年已經大大超過我們 GDP的增長幅度和人均收入增長幅度,你看北上廣都是20%以上,全國其他城市基本上都超過10%,其實有點過快了,允許民營資本辦銀行是金融改革的最核心的之處所在,但是您之前也說過萬達不考慮做民營,倒沒有說我沒說不考慮,我說我暫時不考慮為什麼?
第一,民辦銀行現在沒有明確的一個指導性文件細則出來,你比方說民營辦銀行,存款怎麼保證?現在老百姓不用怕,因為現在是國家信用保證,你只要存款一定不會丟的,即使某個商業銀行倒閉了,城商行倒閉了,我相信一定財政會兜底,國家財政會兜底或者地方財政兜底,會保證大家存款,但民營企業是不是這樣?國家信用不可能拿來為民營企業作擔保的。如果比方要推舉存款保證金制度,要保多少,可能就有一個細則,向西方一點10萬以下的全賠,50萬得賠多少,100萬得賠多少,超過多少萬的就不管了。
如果要這樣的話,你吸收存款就很有困難了。第二個,萬一破產怎麼辦?現在據說有一個辦法就是民營銀行的大股東財產要作為最後的最終的無限責任擔保,如果真是這樣,那風險就更大了。如果這些細則最後明確以後,我才來決定我是不是要涉足金融。因為萬達涉足金融這個方向是一定的,但是我不希望在什麼不清楚情況下,我就貿然邁出這一步。如果要這麼去辦,我還不如乾脆等等。
改革合適了,我收購一個地方銀行不是更好嗎?但是如果凡事都等看清楚再做的話,會被別人搶佔先機,這個不要緊的。如果很簡單給你舉一個例子,如果存款利率自由化以後,現在的1000多家城商行農商行生存危機了。所以說現在只是貸款利率自由放開了,存款利率沒有放開,如果存款利率一旦放開,老百姓存款一定會選有信用大銀行肯定現在這1000多家地方銀行馬上面臨一個能不能活得下去的問題。可能我相信中國如果存款利率放開,如果民間允許隨便辦銀行,銀行倒閉這種西方經常見的實際現象,一定會在中國出現的,到時候會有民營銀行送上門來等著你去收購,這不排除很多人,包括現在很多的中小銀行的牌照,可能那個時候已經不太值錢了,現在有人在跟你接洽這方面的事情嗎?
是有好幾個地方組建民營銀行,希望我來作為股東參加,我都婉拒了。
好幾個城市布都要組建民營銀行,希望我作為其中一個股東,甚至作為大股東,我都跟他講,我說我還是等民營銀行細則出臺以後,我再決定是我自己申辦一個新銀行,還是我準備去收購一個城市商業銀行,如果收購的話,你會是全資的收購嗎?
收購肯定是希望作為大股東,在整個金融的大的創新趨勢當中,我們看到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最近兩年也很熱叫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前兩天三馬賣保險的新聞非常熱,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您覺得網際網路在整個金融創新當中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其實現在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跟傳統金融是沒有實質性的創新和改變的。無非就是現在所謂網際網路金融炒得比較熱,是過去傳統的金融不需於做,比方說1000塊錢以下的存款或者1萬塊錢以下的存款,不屑於做1萬塊錢以下的貸款。
而網際網路金融無非是撿了這些漏,只不過現在這種吸收小額存款,比方說像餘額寶,還有很多這一類的,還有什麼平臺貸,各種各樣平臺貸,只不過現在監管層還在看,還在看究竟它吸收多大的存款。我相信比方說他吸收到1萬億,或者更多存款餘額的時候,監管層一定會出手的。像這種平臺貸,如果不加監管跟過去的亂集資有什麼區別?網際網路的金融是一定會對傳統金融造成巨大衝擊和一個模式,要麼就是衝掉傳統的金融,要麼就是衝擊傳統金融,再回頭來改革,進入網際網路變成金融網際網路。
總而言之對老百姓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和小的帶存款或貸款會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