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和我---Steven悠悠馬

2021-03-02 MagicBean

幾周前,當日曆委員會決定在公眾號裡定期推送一些文章時,我就自告奮勇地報名了。

主題《老友記和我》,字數文體不限。似乎這對於我來說,如同讓Monica做個沙拉、讓Chandler講個笑話一樣簡單。

但幾周的時間匆匆而過,我卻依舊隻字未寫。

拖延?不是。

沒有思路?不是。

不會措辭?也不是。

似乎是想說的太多,又不知從何說起。

就這樣,我再一次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而也就是這樣,老友記再一次幫我找到了答案(文章後面解釋)。

老友記對於我來說,是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2007年,我到弟弟家玩,進屋的時候發現他正在電腦上看劇。

「什麼片兒?」

「老友記。」

專注的他沒有給我多講,我也沒有再多問。這就是我與老友記的初識。

 

2012年,那個時候的我,還「奮鬥」在公安工作崗位上。與很多人想像中不同的是,大部分時間裡等待我去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成疊的案件,而是如何去消磨時間。就在那個時候,我翻出了之前下載的老友記全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最初對於老友記的喜愛,也是老友記這個寶藏中的第一層:好劇。

精彩的劇本以及精湛的演技,如此生活化的劇集,卻能夠找出如此多的笑點。演員們的呈現也是不著痕跡,無懈可擊。The best acting, is living. 這一切都給了我理由去二刷、三刷、五刷。。。

 

就這樣,時間走到了2016年。一次意外的北極之旅,仿佛在我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又或者說,是撬開了一直在我心裡發芽的那顆種子上,最後一塊硬土。對於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與相關事務的好奇,讓我看到了外面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慘不忍睹的英語水平。回國之後,依舊還是公安的工作崗位,依舊還是靠老友記來消磨時間。

但這次,我開啟了老友記這個寶藏的第二層:英語。

出於已經不知幾刷的基礎,我已經不再專注劇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臺詞上。看劇過程中跟著劇情複述臺詞、同步默念臺詞、提前背出臺詞;下載mp3格式的老友記,從看劇改為聽劇,再來一次跟著劇情複述臺詞、同步默念臺詞、提前背出臺詞。。。

就這樣,十刷、十五刷。。。因為後期聽劇是隨機播放,所以,至少有個別集數聽了不下幾十遍。而就是在這種「沉浸式」學習中,我的語感在慢慢得增強。雖然單詞量是永遠跳不過去的檻,但當我在一段時間後與人交談,隨口而出一些常用口語句式時,那種驚喜和小小成就感,足夠在我心裡留下一顆核心記憶球了。

2017年,是我人生一段新旅程開始的元年。不僅因為換了新的工作環境,更因為在生活中尋到了組織,找到了一樣喜愛老友記的大家。那種被知己圍繞、被共鳴轟炸、被興奮洗刷的感覺,就好像Joey住在Supermarket裡,或是Ross到了Barbados的學術研討會,或是Rachel在參加soap opera roof party,又或是Chandler在奧克拉荷馬的辦公室裡與員工一起抽菸。

而這,就是老友記給我的第三個寶藏:朋友。

從每天與大家在微信群中聊天,到參加各種線下活動,到協助參與一周年活動的籌辦,再到自己跟好朋友一起組織英語角,最後到完全參與日曆工程和組織聖誕活動。一步步走過來,跟很多老友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朋友們也慢慢變成了一個社群。我希望我的生活就是老友記,我希望我和我的朋友,能像他們六人一樣相處。

Frank Buffay說過:「Isn't sex better when it's with one person that you really care about?」同樣:「Isn't life better when it's with people that you really like?」

當然,這也跟老友記本身是一個主題三觀正確、有愛向上的劇集有很大關係,也因此大家對於彼此都有一個基本的肯定。沒有冒犯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美恐的粉絲們是否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至交?至少不會,也不可能是像劇中那樣相處和生活吧?!

思緒回到2019年1月,我寫這篇推文的時間。那麼現在,老友記對於我又意味著什麼呢?

之前有看到老友記的編劇們在1993年寫下的關於這部劇的定位:

「It’s about sex, love, relationships, careers, a time in your life when everything is possible, which is really exciting and really scary. 

It’s about searching love, commitment, and security. And the fear of love, commitment, and security. 

It’s about friendship, because when you are young and single in the city, your friends are your family.」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同時,也冒出了想用自己的話,表達對老友記的喜愛的想法。直到去年的一次活動中,我才第一次完整的說出來:「老友記是一部生活劇,幾乎包含了現實生活中能出現的各種人、事、物:父母、子女、伴侶、情侶、朋友、同事、陌生人等等;戀愛、結婚、離婚、友誼、在職、辭職、失業、創業等等;承諾、背叛、爭執、原諒、祝福、懺悔等等。。。而很多情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處理起來時,都是非常棘手、甚至非死即傷的。但劇中的每次處理,都很圓滿,至少是不會在彼此的關係和內心中留下無法復原的創傷。這讓我很羨慕,也很嚮往。我喜歡他們對待自己、對待彼此、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我嚮往能有像他們一樣的朋友,也嚮往能夠像他們一樣生活。這就是我喜歡老友記的原因。」

如我所說,這兩年中,在很多場合與很多老友交談過,當話題涉及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時,我總願意從老友記中借鑑橋段、尋找答案。這種從影視作品中的引用,看似非常不切實際,但是在老友粉這個群體中,卻屢試不爽、十分受用,而且最終,我每次都從劇中獲得了想要的答案。

這也就是老友記給我的第四個寶藏:生活。


Someone says life is hard,

Someone says easy. 

Maybe it’s just easy for us to think that life is hard,

but it’s hard for us to think that life is easy.

所幸我在群內age排序名列前茅,經歷了一些很多人註定要去經歷,卻還沒經歷的事情;也所幸我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複製人」,在很多經歷中沒有選擇那條「理所應當」的路;更慶幸在我做出這些選擇的時候,有老友記一直陪伴,不離不棄,充當我的良師益友。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單純的二選一。我自己沒有那樣活,也希望我的朋友們,能夠在生活左右為難時,嘗試jump out of the box,總是會有第三條路可以選的。

 

這些年來,老友記一直沒有變,but it has too many levels. 在我的生活中,它分別充當過娛樂工具、學習工具、社交工具和生活工具的角色。但是,它的寶藏絕不止於此,我也會繼續對它進行挖掘開採。

2019年1月11日,北京CP,英語角,一位老友提出了一個問題,讓我開始回憶自己是如何與老友記一路相伴至今,也因此確定了這篇推文的思路。

這個老友的問題是:「If today is your last day in the world,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remembered by others?」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想了一會之後,我給出了我的答案:「I would like to be remembered as a person that my friends could go to, or ask for, whenever they got troubles or tangled with personal issues; I would love to be remembered as a person they trust.」

是的,我喜歡信任的感覺,也希望自己能夠被信任,而信任,就是一種「連結」。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後真相時代」。在很多人的價值觀裡,沒有所謂普遍存在的真理,也沒有信仰;自己信入的,就是真理,就是信仰。網絡構建的虛擬世界可以給予我們欲望所求的一切,但卻需要用我們與周圍一切事物的「連結」作為籌碼來交換。漸漸的,人們不再見面,不再交流,甚至不再群居。微信以及其他社交軟體是如此的便利,但在很多人數目耀眼的好友名單中,卻是無數個死群在匍匐,無數個幽靈好友在飄蕩。


當一切唾手可得,當一切觸手可及,一切也就難以再得,難以再及。

我很慶幸,老友記是一部與現實無限接近的生活劇,讓我在享受的同時,避免了沉溺在虛擬與幻境中。我也很感恩,這個群體中的老友們都是那麼的nice,讓我有機會去過自己嚮往的生活。

老友記對於我早已不是一部劇,我希望能夠在自己之外,用對它的詮釋和理解,用對它的信入和連結,來幫助更多的朋友。

這也就是我希望能從老友記那裡獲得的第五個寶藏:信仰。


2018年,我立下並完成了與50位群內沒見過面的老友線下見面的new year resolution, 2019年,我立了新的new year resolution: 分別與群內20位老友,進行不低於1小時的有意義的對話。這些會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願意去做,也樂在其中,因為這就是我想要的friendship和life(歡迎找我單約哈)。

文章最後,雖然我已經在各種場合表示過,但這裡還是要再一次地,向chichi、絨絨和其他老友記群體的創始人表示感謝,感謝組織了第一次以及後面那麼多精彩的線下活動,感謝將老友們腦海中的烏託邦變為了現實,感謝將所有老友從屏幕後聚到了現實中,真正地見面,真正地互動,真正地交友,真正地活著。

 

Friends and I, to be continue…

 

相關焦點

  • 張滿堂和他的曲藝「老友記」(2)
    新華社照片,寶豐(河南),2019年2月16日張滿堂和他的曲藝「老友記」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99歲的藝人餘書習(右一)在書會現場演出。700多年來,這一傳統一直延續,稱作「馬街書會」。2006年,馬街書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街書會的傳承延續,離不開馬街村人的奉獻。通常正月初九開始,全國各地的藝人就在馬街村匯集。村民們會為藝人們無償提供食宿等幫助,這其中就包括66歲的張滿堂。
  • 「老友記」隔離時刷《老友記》,看到原因我笑壞了
    不過,已經等待了這麼多年,全世界的老友記迷表示:等得起!說起來,六位老友在疫情的時候是怎麼度過的呢?原來,不光寇妮和飾演「瑞秋」的詹妮弗·安妮斯頓是生活中的好朋友,疫情期間其他人也有暖心互動。「我最喜歡的是感恩節系列,尤其是第一季的時候。那一集大家開始回憶起過去的日子,我有機會演大號的莫妮卡!」寇妮說她很喜歡飾演大號莫妮卡,「我很自由,可以跳舞,也沒有人在意。」讓人想起穿上胖胖衣飾演減肥前的莫妮卡種種可愛的瞬間。
  • 獨家對話"喜劇老友"馬特勒布朗 "《老友記》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
    光陰荏苒,《老友記》已完結十年有餘,然而馬特·勒布朗的道路仍在向前延伸。  當時光網採訪馬特·勒布朗時,他剛剛憑藉《劇集人生》獲得人生中第7個艾美獎的提名。48歲的馬特沒有喬伊的那種呆萌,而是沉穩而風趣。他與我們分享了《老友記》大結局那天的感受,被上千粉絲圍追堵截的經歷,還有《劇集人生》裡「自己演自己」的酸爽體驗。
  • 我心中永不過時的美劇,只有《老友記》
    安妮斯頓第一條ins兩周後的10月30日,在做客《深夜秀》節目時,安妮斯頓表示:「幾天前在《艾倫秀》,我說《老友記》的重聚可能會發生,接下來網上很熱鬧了,我現在再說一遍,有些事情確實在發生,但我也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
  • 安妮斯頓告別《老友記》新片劇情天馬行空
    美國熱門電視劇集《老友記》(Friends)大結局後,六位主角有何新動向?最近得到有趣的消息,六人中名氣最響的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老友記》中的Rachel)即將接演一部喜劇片,天馬行空的編劇竟然設想片中女主角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家庭正是名片
  • 專訪《老友記》導演:我覺得《愛情公寓》很好看
    專訪《老友記》導演:我覺得《愛情公寓》很好看中國為什麼拍不出《老友記》?羅傑·克裡斯蒂安森或許是最懂中國影視業和中國文化的《老友記》劇組人。2004年來到中國工作、生活,3年後,他曾籌備拍一部給中國人看的中國版《老友記》,因為沒有「有錢一起賺」,結果泡湯了。
  • 老友記,喬伊和菲比應該在一起嗎?
    我想《老友記》的粉絲不止一次的想過這個問題,以至於頭都要大了。可這個問題不是我們觀眾們所能決定的,當然,也不是演員們能決定的。10年《老友記》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回憶,結局是完美的嗎?羅斯和瑞秋經歷了十季的時間終於走到了一起。錢德勒和莫妮卡成了最早在一起的一對。當大家都期待喬伊和菲比在某天早上一起走出房間的時候,故事卻給了我們一個失望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菲比最後嫁給了邁克(蟻人的扮演者:保羅.路德),當然對於菲比這個結局大家是祝福的,很高興她能找到真愛。但對於喬伊是否公平呢?
  • 悠悠歲月情 初心如馨 願蒙古馬恆在,願蒙古馬精神恆在
    悠悠歲月眷眷光陰寸寸初心歲月的長河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品味展覽感受歷史帶來的永恆魅力你的信念永遠巍峨蒙古馬,勇敢,強鍵,平和,忠誠,千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愛蒙古馬,贊蒙古馬,畫蒙古馬的故事從未間斷。既描繪其雄鍵風骨,更讚美其內在精神!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視察內蒙古時提出『我們做事創業就需要有蒙古馬這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並始終激勵著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萬馬奔騰—蒙古馬精神贊書畫展》,經過三個月的緊張籌備,終於在扎賚諾爾博物館拉開了帷幕!
  • 再見,老友記
    扮演羅斯的大衛·施威莫認為,結束後三個月內是真正困難的時候,「我離開了,『喔,我不會回來了』,我是說,我的夥計都在這兒」。難過的還有全世界60多個國家的6000萬觀眾,他們要跟同行了10年的《老友記》說再見1994年9月22日,第一季《老友記》開播,羅斯一出場就是一副非常喪氣的樣子,他的妻子卡羅昨天搬出去跟另一個女人同居了。
  • 馬老師,你還記得我嗎?
    你是我的小學老師,你當了我兩年的班主任,還好遇見你。我是一名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小學也是在村裡面上的。那裡的孩子總是無憂無慮,與昆蟲作伴,沒有城裡孩子的各種補習班。很多老師的教育方式就是學不好就體罰學生,所以很多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緊張,後來直到遇見了你。
  • 十六年後《老友記》重聚,他們和我們都老了
    當這一消息傳開後,網民們更是對版權方發出了抗議之聲,為了能夠在家天天刷《老友記》,該劇的數字版本和實體版本的銷售量突然增加了三倍。卡司之一的珍妮弗·安妮斯頓不久前在社交平臺Instagram的首發帖就獲得當天就爆粉100萬粉絲,上面的照片就是《老友記》全體卡司的合照。這張照片更是讓卡司重聚的傳聞坐實,也讓老友記的粉絲們再次感嘆:我們和劇裡的人都老了。
  • TVB《一屋老友記》逆襲 靠本土風味怒刷存在感
    對於自己的喜劇表演功底,歐陽震華早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時候說:「其實我不是一個喜劇演員,我是一個很生活化的演員,我不會特意去引人發笑,對白和劇情需要我,我就去豐富它,我不會特意去做一些無釐頭的事情,我們拍的都是有根有據的。」生活化,或許就是觀眾喜歡歐陽震華的原因。
  • 克洛普:通過《老友記》學英語 我可能最像喬伊
    中新網客戶端8月7日電 經久不衰的美劇《老友記》被視為螢屏經典,不少人通過它練習聽力、學習英語,幫助利物浦重奪歐冠冠軍的德國籍主帥克洛普也是其中一員。資料圖:克洛普成為利物浦復興的關鍵日前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克洛普透露,他是通過觀看美劇《老友記》學的英語,「情景喜劇的語言比較容易懂,看電影是下一步的事,因為電影中會講一些方言,發音不太正規,垃圾話也不好懂。對德國人來說,《老友記》的英語最好懂,都是簡單對話,每個詞都能懂。」
  • 《老友記》25年:這六個人,比我的親人還親
    「十四五歲時我經歷了抑鬱期,與朋友翻臉,情緒像坐上了過山車。唯一能讓我停止哭泣的,是那6個陪伴我成長的紐約人。」上幼兒園時第一次看《老友記》的米歇爾·塞魯蒂到了現在依然會抱著《老友記》的DVD進行一次又一次地回溫。這麼多年來,全球各國出現了如此多的情景喜劇,但都沒有《老友記》這麼家喻戶曉。
  • 老友記|我的天!房間隔音效果不好簡直尷尬
    視頻來源:美劇《老友記》S03E0111. be my guest 別客氣;請便If anybody wants
  • 走過20年的《老友記》
    只是時不時會想,如果,我當初沒有聽我哥哥的建議,從來都沒有認識這六個可愛的老友,我的人生會失去多少。換言之,我從老友記獲得了太多。不僅僅是快樂。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到目前為止也是最後一次)被老闆炒魷魚後,躲在被窩裡哭泣不敢告訴爸媽。不知所措的我,打開電腦看老友記。它的治癒力是驚人的。幾集老友記下來。不知不覺眼淚已經幹了,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 我還在看《老友記》的N個理由
    我生平由此第一次聽到《老友記》這個劇名。青春靚麗的老師顯然是一個死忠粉,不厭其煩地向我們「兜售」這部作品:首先臺詞簡單,對白明了,主要以一些短句為主,特別適合口語初學者,既能練習聽力,看上幾遍,句子也能背下來。其次它還是一部「偉大的劇」,毫無疑問當屬美國情景喜劇的鼻祖,裡面大咖雲集,堪稱史上最強客串陣容。有多經典,你們自己好好去體會吧!
  • 《老友記》錢德勒與小22歲製片人訂婚,街邊擁吻,莫妮卡送祝福
    :「我決定訂婚,她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女人,我感到非常幸運」。自戀愛以來,兩人就非常低調,前段時間馬修和莫莉深夜現身西好萊塢用餐,當晚他穿著休閒,一頭花白的頭髮惹人注目,而一旁扎著高馬尾的莫莉一臉寵溺地看著未婚夫,眼神裡充滿了愛意。馬修現在已經完全成為街頭油膩大叔,從側面看啤酒肚非常明顯,不修邊幅的樣子和《老友記》中的錢德勒判若兩人。
  • 25周年,情系《老友記》
    道理雖然都懂,但還是在聽到電臺播放《smelly cat》和看到青蔥皮特和安妮斯頓照片的時候又笑又哭。《Friends》開播25年,I will be there for you。資深狂熱粉絲收集的25份記憶,可能會有一個打動你。請說出你和老友記的故事。】
  • 和我一起看老友記學英語吧 - 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 (001)
    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而美劇中的英語每一句都是從實用場景中來的,所以說看美劇學英語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友記會不會太老了?我諮詢過專業英語老師,也問過我美國的同事,他們都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老友記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美國的用語習慣和表達方法,是一個不會過時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