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少國內用戶來說,購買機票、預訂酒店基本首選就是攜程,而之前網際網路不少服務型公司都出現了殺熟的情況。
近日,有網友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
對此,12月22日,@攜程客服回應: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此前,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曾回應該話題:「在價格方面,攜程以前的規則太複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但現在規則更加透明化。」
按照之前的規定,大數據「殺熟」將在10月1日之後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其實,這並不是攜程第一次被曝殺熟。早在2019年年初,就有網友爆料稱,在攜程購買機票時,原價17,548元的機票,重搜後提示無票,並且價格變成18,987元。但航空公司官網還顯示有票,其他平臺只需16,890元。而攜程當時回應稱:此事是系統Bug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攜程將賠償所有受損用戶。
在今年8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規定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同時,在線旅遊經營者應當保障旅遊者的正當評價權,不得擅自屏蔽、刪除旅遊者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不得誤導、引誘、替代或者強制旅遊者做出評價,對旅遊者做出的評價應當保存並向社會公開。
大數據是數字時代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並不意味著平臺可以藉助大數據針對性報價!
對於攜程殺熟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