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詩人露易斯·格麗克!瑞典學院再度給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
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露易斯·格麗克以「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獲得今年的榮譽,瑞典學院認為她「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露易斯·格麗克生於1943年,其祖父是一位來自匈牙利的猶太移民。雖然在血緣上屬於猶太民族,但格麗克認為自己的詩和語言之根是英語及其文化傳統。格麗克的母親不僅熱愛文藝,而且對兩個女兒都有熱切希望,一旦看到她們表現出某種特長,就會引導她們發展,甚至不惜「拔苗助長」。格麗克三歲就開始閱讀,在小學就開始寫詩。從1968年開始發表《頭生子》開始,格麗克迄今已發表了10餘部詩集。她的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寓言詩,另一類是深度剖析自己的自白詩。
露易斯·格麗克曾獲美國桂冠詩人稱號(2003-2004),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波林根獎等,代表作為獲得普利茲詩歌獎的《野鳶尾》。《野鳶尾》可以看作詩人創作的一個分界。在之前的幾本詩集《頭生子》《沼澤地上的生活》《下降的形象》《阿基琉斯的勝利》《阿勒山》中,寓言詩比較少,典故只是生硬地「鑲嵌」在詩中,自我剖白的內容佔了主宰的地位。而《野鳶尾》則以寓言詩為主,詩人在其中不僅化身為野花野草,而且化身為「季節之靈」「時光之靈」和「萬物之靈」,以萬物的立場講述它們自己的寓言化命運。
2016年,格麗克的詩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出版。《月光的合金》收錄了格麗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草場》《新生》《七個時期》,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完整收錄了格麗克的《阿弗爾諾》和《村居生活》兩本詩集,並收錄早期五本詩集《頭生子》《沼澤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裡斯的勝利》《阿勒山》的精選之作。
繼2019年得主彼得·漢德克後,這是世紀文景連續第二年命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露易斯·格麗克此前並未出現在媒體和博彩公司的熱門預測人選之中。去年,中國作家殘雪首次進入熱門候選人名單,引發國內書迷不少熱議。在今年英國博彩公司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殘雪再次入榜前十。此外,熱門人選中依然包括了長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9月獲得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卡夫卡獎的米蘭·昆德拉也被視作熱門人選。但瑞典學院意料之中地跳過了這些一貫的熱門人選。獲獎的露易斯·格麗克是繼去年頒發的2018年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之後的又一位女性得主,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的又一位北美詩人。
在所有諾貝爾獎中,文學獎可能是大眾熱情最高的,同時,文學獎也是最難以預測的。儘管每年博彩公司都會發布一連串賠率榜單,開獎之前,關於哪些作家「獲得提名、入圍諾獎」的消息總是傳得沸沸揚揚,但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並不公布所謂提名、入圍名單。「提名」是由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各國文學評論家、大學中文系教授等提供名單。比如,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就在領獎時邀請了提名他的復旦大學教授、文學評論家陳思和同行。
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構是瑞典學院,每年文學獎揭曉時間一般固定在10月第二個周四的北京時間19時。1786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模仿法蘭西學院創立了瑞典學院,宗旨為保證瑞典語言的「純潔、力量和莊嚴」。1901年起,瑞典學院被委派了一項重任,那就是負責評選和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院士現有18人,終身制,各院士歷史和背景均不同,並非都是文學背景出身。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流程為每年從18名院士中產生5人擔任諾貝爾文學獎初選委員會,評委會每3年換屆一次,也可連任。去年10月17日,瑞典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馬悅然去世,因此,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近30多年來首次沒有熟悉中國文學的評委參與的一屆。
中國網友形容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常會調侃「瑞典學院那幫老頭」,但其實瑞典學院院士有男有女,年齡不一。2018年,瑞典學院發生一起醜聞導致當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未能頒發。為恢復諾貝爾文學獎的聲譽,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經歷了自1901年以來的最大調整。評委會中增加了5名外部專家,他們在評選過程中也擁有發言權和投票權。最終,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
諾貝爾文學獎官網明確寫著只有在50年後才會公布當年的決選名單,因為這一點,反而給了「漫無目的」的預測空間。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媒體、專家、博彩公司都會根據國別、洲別、性別、年紀、語言種類、政治傾向等方面綜合考慮,預測誰是最終獲獎者。這些預測有時會成真,比如中國作家莫言2012年獲得諾獎時,就處於賠率榜前列。但大部分時候,賠率榜只是博彩公司的一種工具。比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揭曉前誰也沒想到的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又比如常年在賠率榜單上「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又為中國讀者引入了一位過去不太熟悉的詩人。鑑於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帶動出版的效應,祝賀慧眼識珠的上海出版人!
讀一讀新晉諾獎得主的詩吧——
繁花盛開的李樹
春天,從繁花盛開的李樹黑枝條上
畫眉鳥發出它例行的
存活的消息。這般幸福從何而來
如鄰家女兒隨意哼唱
卻恰恰入調?整個下午她坐在
李樹的半蔭裡,當和風
以花朵漫浸她無瑕的膝,微綠的白
和潔白,不留標記,不像
那果實,將在夏天的烈風裡
刻上鬆散的暗斑。
神話片斷
當那位固執的神祇
帶著他的禮物向我追來
我的恐懼鼓勵了他
所以他跑得更快
穿過溼草地,一如既往,
讚美我。我看到讚美中的
捕獲;冒著他的琴聲,
我祈求大海裡的父親
救救我。當
那位神祇到達時,我已經消失,
永遠地變成了一棵樹。讀者啊,
同情阿波羅吧:在水邊,
我逃脫了他,我呼喚了
我那看不見的父親——由於
我在那位神祇的雙臂中變得僵硬,
關於他那無處不在的愛
我的父親不曾
從水中流露任何表示。
責備
你已背叛了我,愛洛斯。
你已經給我送來了
我的真愛。
在一處高山上,你製造了
他清晰的凝視;
我的心沒有
你的箭矢那麼硬。
一個詩人
怎麼會沒有夢想?
我躺著,醒著;我感到
實在的肉體在我上面,
想讓我緘默——
外面,黑暗中
那些橄欖樹上空,
幾顆星星。
我想這是一個惡毒的侮辱:
說我更願意
走過小徑交織的花園,
走在河邊,看河水
閃爍著一珠珠
水銀。我喜歡
躺在河邊溼草地上,
或是逃離,愛洛斯,
不是公開地,和別的男人,
而是秘密地,冷冷地——
整個一生
我都膜拜了錯誤的神。
當我觀察
另一邊的那些樹,
我內心的箭矢
像它們中的一棵,
搖擺著,顫抖著。
不可信的說話者
不要聽我說;我的心已碎。
我看什麼都不客觀。
我了解自己;我已經學會像精神病醫生那樣傾聽。
當我說得激情四溢,
那是我最不可信的時候。
真的很傷心:我一生都因為我的智慧,
我的語言能力,洞察力而受讚揚。
最終,它們都被浪費——
我從沒有看見自己,
站在正面臺階上,牽著妹妹的手。
這就是為什麼我無法解釋
她手臂上、靠袖口處的擦傷。
在我自己頭腦中,我是無形的:這就是為什麼我是危險的。
人們喜歡我這樣看起來無私的人,
我們是跛子,說謊者;
我們屬於,為了真實
應該被剔除的人。
當我安靜,那才是真實顯現之時。
一片晴空,雲朵像白色織物。
下面,一座灰色房屋,杜鵑花
紅色,亮粉色。
如果你想知道真實,你必須禁止自己
接近那個大女兒,把她遮起來:
當一個生命被如此傷害,
在它最深的運轉中,
所有功能都被改變。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可相信。
因為心的創傷
也是頭腦的創傷。
冬天結束
寂靜世界之上,一隻鳥的鳴叫
喚醒了黑枝條間的荒涼。
你想要出生,我讓你出生。
什麼時候我的悲傷妨礙了
你的快樂?
急急向前
進入黑暗和光亮
急於感知
仿佛你是某種新事物,想要
表達你自己
所有的光彩,所有的活潑
從來不想
這將讓你付出什麼,
從來不設想我的嗓音
恰恰不是你的一部分——
你不會在另一個世界聽到它,
再不會清晰地,
再不會是鳥鳴或人的叫喊,
不是清晰的聲音,只是
持續的回聲
用所有的聲音表示著再見,再見——
那條連續的線
把我們縛在一起。
花園
我再不願做這事了,
我再看下去要受不了——
在花園裡,明亮的雨中
那對年輕夫婦正在種下
一排豌豆,仿佛
以前從沒有人做過這件事,
這巨大的困難還從來沒有人
面對、解決——
他們看不見他們自己,
在新泥裡,開始,
沒有前景,
他們身後,淺山淡綠,花團錦簇——
她想停下來;
他想繼續做下去,
做到結束——
看她,正撫著他的臉頰
表示停戰,她的手指
帶著春雨的涼;
在細草裡,紫色番紅花炸裂——
甚至在此,甚至在愛的初始,
每次她的手離開他的臉
都成為分別的意象
而他們認為
他們可以隨意忽略
這種悲哀。
銀百合
夜又轉涼,像早春的
夜晚,又安靜下來。是否
講話讓你煩擾?此刻
我們單獨在一起;我們沒有理由沉默。
你能看到嗎,花園上空——滿月升起。
我將看不到下一個滿月。
春天,當月亮升起,就意味著
時間是無盡的。雪花蓮
張開又閉合,楓樹的種子
一串串落下,黯淡的堆積物。
皎潔復皎潔,月亮升起在那棵樺樹上空。
在彎曲處,那棵樹分叉的地方,
第一批水仙的葉子,在月光中
柔和而微綠的銀色。
現在,我們一起朝著盡頭已經走了很遠,
再不用擔心那盡頭。這些夜晚,我甚至不再能確定
我知道那盡頭意味著什麼。而你,你已經和一個男人在一起——
在最初的叫喊之後,
難道快樂,不是像恐懼一樣,再無聲息了嗎?
別離
夜不黑;黑的是這世界。
和我再多待一會兒。
你的雙手在椅背上——
這一幕我將記住。
之前,輕輕撥弄著我的肩膀。
像一個人訓練自己怎樣躲避內心。
另一個房間裡,女僕悄悄地
熄滅了我看書的燈。
那個房間和它的石灰牆壁——
我想知道,它還怎麼保護你
一旦你的漂泊開始?我想你的眼睛將尋找出
它的亮光,與月光對抗。
很明顯,這麼多年之後,你需要距離
來理解它的強烈。
你的雙手在椅背上,撥弄著
我的身體和木頭,恰以同樣的方式。
像一個想再次感受渴望的人,
他珍視渴望甚於一切別的情感。
海邊,希臘農夫們的聲音,
急於看到日出。
仿佛黎明將把他們從農夫
變成英雄。
而那之前,你正抱著我,因為你就要離開——
這些是你此刻的陳述,
並非需要回答的問題。
我怎麼能知道你愛我
除非我看到你為我悲傷?
忠誠的寓言
此刻,曦光裡,在宮殿臺階上
國王懇求王后的寬恕。
他並不是
表裡不一;他已盡力
正好做到誠實;難道還有別的方式
誠實地面對自己嗎?
王后
掩著臉,某種程度上
她由陰影支撐著。她哭泣
為她的過去;當一個人生命中有了秘密,
這個人的眼淚永遠無法解釋。
但國王仍然樂意承擔
王后的悲痛:他的
寬大的心胸,
在痛苦中如在歡樂中。
你可知道
寬恕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
這世界已經有罪,這世界
必須被寬恕——
(摘自《世界文學》2014年第4期,柳向陽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