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泰國的社區型淡水保護區取得顯著成功

2021-01-15 騰訊網

圖為淡水鯉魚——薩爾溫江高須魚(Hypsibarbus salweenensis),非常適應保護區的環境。它們的成功繁殖表明,即使是很小的保護區也足以保護一些魚類度過完整的生命周期。

攝影:AARON A. KONING

撰文:RACHEL NUWER

1998年,在泰國西北部一個安靜的村莊Na Doi,人們注意到附近敖河的漁獲量正在減少。他們捕到的魚也越來越小。Na Doi村的75個家庭決定一起嘗試一個解決方案:他們將劃出一小段河域,嚴格禁止捕魚。

近25年之後,這項實驗取得了成效。在敖河的保護河段,河中遍布大䰾魚和馬西爾鯉魚,村民們在保護區外的漁獲量顯著增加。保護區項目的共享產權使村民們更加團結和和諧,還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益處,心理也更加健康,Na Doi村的55歲農民Nok Wa說。

「很多時候,村民們感到不安時,就會去看魚,」他說。「有時小孩子問我們為什麼不能吃那些魚,我告訴他們,『我們的胃不能吃那些魚,但我們的眼睛還能吃。』」

Na Doi村是敖河谷採用這種開創性淡水漁業管理方法的第二個村莊。自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至少有50個村子也採取了這一措施。根據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總體而言,完全由草根階層管理的保護區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泰國的案例研究提供了可能是最真實的概念性驗證,表明漁業保護區不僅可以使海洋受益,還能使淡水水體受益。

「就維持自身資源和保護魚類而言,這些以社區為基礎的小型保護區可能是一種真正有效的管理策略,」內華達裡諾大學全球水資源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國家地理》探險家Aaron Koning說。「這是第一批證明這種方法在淡水水體確實有效的科學證據,說明我們或許應該開始將其作為一種保護工具。」

急需保護

我們迫切需要這類方法。淡水動物的減少速度是陸地和海洋動物的兩倍還多,但卻一直被忽視。淡水動物在許多河流中的棲息地受到無數威脅的影響:水壩和引水灌溉、汙染、採砂以及入侵物種。

雖然淡水保護區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在魚類種群面臨壓力的地方,淡水保護區可以給魚類提供急需的呼吸空間,幫助它們恢復數量,最終使它們能夠更好地抵禦其他環境威脅。與小規模種群相比,大規模種群滅絕的可能性更小,而且由於遺傳多樣性更豐富,其適應能力也更強。淡水保護區提供了「一種工具,可以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讓我們有機會考慮嘗試更大規模的保護戰略」,Koning說。

東南亞河流和湖泊的漁業捕撈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時這裡還有悠久的自治淡水保護區歷史,淡水保護區通常作為宗教寺廟周圍的神聖水池而建立。第一個敖河谷社區保護區於1992年建立,後來,其他村莊看到鄰居取得成功後,紛紛開始效仿。

淡水保護區的規則通常很簡單:在旗幟或標誌劃定的約定區域內禁止任何形式的捕魚。對違規者的懲罰各不相同。舉例來說,在Na Doi村,不管魚的大小,每條魚的罰款至少為17美元。如果再犯,罰款數額還會增加。在另一個村莊,違規者必須用12瓶威士忌和一頭豬作為祭品安撫神靈。

偶然的保護網絡

2012年,當時還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生的Koning開始調查敖河谷保護區,看看保護區到底有多普遍,是否真的取得了成功。在接下來的8年裡,他花了18個月的時間與當地的社區生活在一起,期間他共記錄了大約50個不同的保護區。他選擇了其中23個進行了深入研究,採訪村民,和研究合作者Martin Perales一起在保護區內外的水域浮潛,計算魚的數量,測量魚的大小。

Koning發現,毫無疑問,時間更久、規模更大的保護區更成功,因為它們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包括種類更多的棲息地,便於普通魚類和稀有魚類恢復。不過,即使是在過去幾年建立的保護區也顯示出了明顯的益處,避免魚類面臨巨大的捕撈壓力。Koning說,距離村莊更近的保護區往往更具優勢,可能是因為村民能夠更好地執行保護規則。

「保護規則在海洋保護區得到了更充分的發展和證明,但我們認為這可能也是我們在研究中看到的成功的原因,」 Koning說。

他說,雖然有些保護區「小得可笑」,只有兒童遊泳池那麼大,但相對都靠得比較近,不經意間為在河流及其支流巡遊的魚類提供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網絡,當然還有那些停留在原地的魚類。

圖中的魚池是泰國的社區保護區之一,其中有幾種不同的魚,照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史氏新光唇魚(Neolissochilus stracheyi),當地人稱其為nya bla。這個魚池是保護區網絡中最古老的保護區,大約建於1993年。社區將保護區的規則張貼在建於魚池上方的供人們觀賞魚的觀察臺上。

攝影:AARON A. KONING

Koning說,總體效益之大「真的令人驚訝」。他和同事們報告說,與未受保護的河段相比,保護區擁有的魚類總數是前者的兩倍多,魚類總重量是前者的20多倍,大型魚類幾乎只棲息於保護區內。

「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如此備受矚目的定量研究,直接衡量了淡水保護區的效益,」全球漁業和環境諮詢公司FISHBIO的漁業生物學者Erin Loury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事實上,當地社區在幾乎沒有外部支持和資助的情況下獨自做到了這一點,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我們可以期待的最好情況。」

難以發現的成功

在後續的研究中,Loury希望看到對促進社區取得成功的社會因素的深入分析。例如,她想知道,如果村民們可以親眼看到魚群在清澈的河水中遊弋,是否會促進他們建立保護區。當淡水水體變得渾濁(許多水體的確如此)時,限制捕撈的好處可能更難發現。

自從這項研究發表以來,Koning已經收到了馬來西亞、印度和納米比亞採取類似舉措的報告。環保主義者也聯繫了他,希望他能在南美和東南亞的許多國家複製泰國案例研究的成功方面。與此同時,他已經開始研究2013年柬埔寨的洞里薩湖設立的八個大型、政府管理的禁捕區的效果。洞里薩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漁場,報告顯示該湖的捕撈量越來越少,捕撈的魚也越來越小。

通過比較全球各地不同的系統和方法,Koning和同事們希望找出能夠適用於不同河流和湖泊的魚類保護的共同因素。「關於這些保護區是如何和為什麼起作用的,還有很多謎團,但最重要的是確實有效,」 Koning說。

這也是Nok Wa完全支持的經驗。「如果我們沒有設立保護區,我們的孩子可能就看不到魚,我們也沒有魚吃了,」他說。「如果一個社區建立一個保護區,他們肯定會得到更多的魚。」

(譯者:流浪狗)

相關焦點

  • 泰國紅樹林保護與管理
    MFF計劃通過推行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方法,保護以紅樹林為代表的健康海岸生態系統,為所有依賴海岸生態系統的沿海社區提供繁榮而安全的未來,並使這些社區的恢復力得到加強。目前已有來自亞洲和非洲的12個國家成為MFF的正式成員,10多年來,MFF已在多個國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國際合作參與生態保護的典範計劃。其中泰國是MFF計劃實施最成功的國家之一。
  • 【創視角】淡水社區大學:立足社區 回饋社區
    世界各國為發展社區,響應社區民眾學習的需要,都有不同的考慮:有的著重為大學學科的高等教育功能;有的著重技術及職業訓練的繼續教育功能;有的著重服務弱勢成人的補校教育功能;有的著重藝術人文知性成長的通識教育功能;有的著重服務社區,促進社區發展的社區參與、服務的功能。
  • 淡水中心參加緬甸伊洛瓦底江伊河海豚調研考察
    淡水中心參加緬甸伊洛瓦底江伊河海豚調研考察2019-05-17 17: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緬甸伊洛瓦底江是伊河海豚(Orcaella&nbspbrevirostris)淡水種群3個主要棲息地之一,現有數量約為72頭(WCS,2019),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曼德勒(Mandalay)至巴莫(Bhamo)。
  • 高黎貢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順利完成第二次十年評估
    評估座談會後合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對高黎貢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近十年來在保護、支撐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高黎貢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在我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安全保護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希望高黎貢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以本次評估為契機,總結經驗,繼續前行,以更好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展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就。
  • 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取得外交突破—新聞—科學網
  • 淡水老街簡介
    臺灣淡水最擾攘的一條街,乃是集美食、小吃、老街為一身的中正路,近年來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藝品店進駐,也營造出民俗色彩與懷舊風味。    素有「東方威尼斯」美名之稱的淡水河畔,風光幽美、歷史人文特色豐富,白天、黑夜,甚至一年四季均呈現不同的面貌丰姿。位於這美麗河畔旁的淡水老街,是北臺灣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     時興到淡水找舊情。儘管新式樓房林立,但位於淡水捷運站西側的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老街一代,猶可見許多的古早式磚造店鋪。
  • 魔聲堡英語---社區型英語學習中心
    導入「多元翻轉學習法」,以社區服務為支點,通過便捷的上下課和樂趣的互動教學,讓學習過程輕鬆愉悅。圍繞中小學校園真實場景展開教學,聽說讀寫綜合能力與英語應試成績同步提高。並且引入美國DynEd多媒體英語學習教材,將英語學習科技與人文教育完美結合,培養全新的英文思維。
  • 三個案例看如何打造優質又成功的社區型購物中心?
    如何打造優質又成功的社區型購物中心?
  • 泰國當地的一種淡水蝦,受到了國內外人的一致好評!你吃過嗎?
    泰國當地有一種淡水蝦,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你吃過嗎?這種蝦現在已開始大量的養殖!大家都知道,泰國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海產品自然也是很豐富的。可能我們平時見到的龍蝦個頭都比較小,而泰國出現了這種淡水蝦大小竟然可以達到了110釐米,吃貨們聽了之後,是不是感到很振奮人心呢!
  • 淡水驚現「獨棟」花園泰式餐廳,把整個泰國都搬來了……
    據說這家的泰國料理一點都不簡單 藏匿於體育館附近的「獨棟民居」裡 一到飯點就擠滿了人 多年研發東南亞菜式 只為把正宗的泰味搬來淡水…
  • 六大關鍵詞讀懂思明五年「幸福清單」 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
    全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依法治區水平顯著提升。率先全省實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就職向憲法宣誓制度,創辦「思明政協講談」,勞動法庭、無訟社區等創新工作贏得好評,「法治思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全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公共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精心打造城市義工志願服務、價值觀論壇、社區書院等品牌,建成前埔健身公園、青少年校外體育運動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
  • 惠州淡水新樓盤---馬克社區---房價最新動態
    馬克社區樓盤概述:      馬克社區是光耀集團旗下藝術居住計劃區品牌又一力作,光耀集團一直致力於開發將藝術、建築、生活相結合新型住宅產品,為深惠地區的客戶提供一種經過藝術設計的精緻生活。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去年首次推出第一期作品:DADA的草地,該項目一舉成為深圳東最受關注的住宅項目,I』MMARK(馬克住區)是經過一年多的市場研究後的升級力作,該產品除了提供齊全的配套設施,更為業主創作了藝術精裝修產品,讓業主輕輕鬆鬆拎包入住深圳東。
  • 大豐麋鹿保護區——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海之濱,保護區總面積 78000公頃。保護區接待了來自40多個國家近100萬人次的遊客,其中國內外青少年38萬人次,佔遊客總數的40%,為開展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的科普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聲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惠陽區淡水街道壩尾社區很不一樣的夜晚……
    10月20號晚上惠陽區淡水街道壩尾社區舉行2020惠陽區文體惠民系列活動《百姓歡樂舞臺》歡樂百姓舞臺在壩尾社區的號召下,周邊的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眾多有文藝的青年和老年同時參與本次的百姓歡樂舞臺晚會,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漸漸也多了觀眾!
  • 給新手養殖淡水蝦的一點技巧幹貨,讓你少走彎路
    養殖淡水蝦是一個有利可圖的項目。淡水蝦養殖主要適合在較溫暖的地區養殖,在很多方面類似於海蝦養殖。大部分蝦是在亞洲養殖,約佔世界養殖蝦的75%,特別是在泰國和中國。另外25%是在拉丁美洲國家,如巴西,墨西哥和厄瓜多。
  • 廣州成功培育淡水紅樹林 可用於治理內河汙水
    可以在淡水中生長的番禺紅樹林。記者顧展旭攝「吃鹹」的傳統紅樹林轉為「吃淡」 可用於治理內河汙水、美化兩岸環境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有「汙水清道夫」之稱的紅樹林在我國一直是在鹹淡水環境中生長,不過這個「宿命」已經被打破。
  • 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保護區裡的年輕人⑾)
    目之所及,珠江口混合著鹹淡水的淡黃色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緩緩流動,視野開闊。這裡就是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總面積460平方公裡的保護區裡,生活著被稱為「海上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今年30歲的高廣銀是保護區管理局的一名海洋生物工程師,同時,他還是保護區鯨豚救護小組的隊員之一。
  • 泰國將2021年中國春節定為法定假日,你會去泰國「過年」嗎
    泰國首都曼谷的唐人街泰國華僑華人眾多,當地華人社區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素可泰是泰國第一個王朝(13世紀和14世紀暹羅第一王國)素可泰王朝的首都,位於泰國中央平原,素可泰及鄰近歷史城鎮有逾百佛寺佛塔及逾千尊佛像。阿瑜陀耶,華人習慣稱其為「大城」,坐落在曼谷以北的平原上。它是泰國歷史上阿瑜陀耶王朝的故都,距今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
  • 泰國動物保護區,男子為一群老弱病殘大象彈鋼琴曲,真相讓人動容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的發生,會讓我們覺得匪夷所思的,據社交媒體爆料,近日在泰國一家動物保護區,男子為一群老弱病殘大象彈鋼琴曲,真相讓人動容,那究竟為什麼呢?筆者帶大家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