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作為澳大利亞僅次於雪梨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它與雪梨一起被稱為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雙核動力,引領著全澳的經濟增長,然而目前,墨爾本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5年損失5473億,墨爾本將流失7.9萬個工作崗位
據澳洲財經見聞9月10日消息,墨爾本目前正遭遇一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普華永道(PwC)的建模分析顯示,未來5年,墨爾本CBD將面臨110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5473億元)的損失,佔該市GDP總量約30%(2019年為3690億澳元)。墨爾本為何損失慘重?主要可從兩大方面分析。
其一,受疫情期間封鎖措施的影響,遊客驟減。墨爾本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外,還連續7年被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評為評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也因如此,墨爾本的旅遊業十分興盛,甚至成為其支柱性產業之一。
數據顯示,得益於墨爾本旅遊業的興盛,該市所在的維多利亞州每年在旅遊業上可創收20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95億元),創造超20萬個工作崗位。然而疫情以來,澳洲財經見聞7月29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訪澳旅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降了44%。
其二,就業崗位的流失。同樣是PwC的建模分析,未來5年,墨爾本CBD總計將由7.9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其中,住宿和食品行業約有22990個、教育業約有6800個、金融服務和保險業約有8000個、零售業約有2300個。另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維多利亞州便有1.28萬人失業,為上世紀90年代經濟衰退時期的3倍。
兩大城市「陷落」,澳經濟衰退成定局?
現階段的墨爾本深陷困境,然而疫情前,其已具備了挑戰雪梨澳洲第一大經濟城市的實力,疫情不僅衝擊了其經濟發展,也中斷了它的「上位」。
從對澳洲的經濟貢獻來看,SGS經濟與規劃公司(SGS Economics and Planning)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19財年,墨爾本的經濟為全澳經濟總增長貢獻了40%,而雪梨只貢獻了約33%;從經濟增速來看,墨爾本的GDP增長為4%,雪梨的僅為2.6%,創2012-2013財年以來雪梨最低經濟增速;從人口總量來看,澳媒預測至2026年,墨爾本人口將超越雪梨。
需要注意的是,墨爾本的「上位」遭中斷,雪梨的經濟也難言樂觀。從就業市場來看,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賓友4.4%的就業崗位消失;在雪梨市中心,這一比例約為8.5%。
上文提及,墨爾本及雪梨是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和雙核動力,然而目前雙核都不轉動了,澳的經濟神話是否還能延續?估計很難。根據澳洲財經見聞9月2日消息,數據顯示,澳6月份的GDP下降了7%,創1990-1991財年以來首次衰退,且在過去12個月內,澳經濟已萎縮了6.3%,該國官方不得不承認,澳29年的經濟繁榮宣告終結。
可以說,在兩個頭部城市皆「陷落」的情況下,澳經濟的復甦路途艱難。
文 | 李銀蘇 題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