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是企業管理軟體的核心,包含人力、採購、庫存、生產、銷售、維修、資金、成本和財務等功能。
經過二三十年發展,在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已佔據大半市場:2018年,用友、浪潮、金蝶三家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已達到78%。
不過,在高端ERP領域,卻呈現出了不同的情形:2018年,SAP、Oracle、微軟等國外廠商市場佔比超過了60%。
相較於普通ERP軟體,高端ERP軟體功能強大,適合跨國集團、國內大型企業和集團等。由於大型企業對ERP環境配置、實施的個性化要求高,在選擇廠商時往往注重品牌與專業經驗。因此,高端市場往往被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外廠商佔據,後來者進入困難。
目前,大型企業核心系統自主可控正成為大趨勢,而ERP軟體往往涉及大量核心業務及數據,直接關係到政企事業單位的正常運營。因此,國家正在逐步推進該領域國產替代,諸如石油、能源、核電等高端市場,開始成為國內ERP廠商的必爭之地。
然而,要與SAP、Oracle等發展成熟的國際廠商同臺競技並非易事,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更需要有啃「硬骨頭」的決心和毅力。
在國產ERP發展的浪潮中,相比於用友、金蝶等將主要精力放在進軍市場空間廣闊、需求相對輕量級的中小企業市場,博科資訊則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專注於高端ERP市場,經過多年研發,基於自主可控的低代碼開發平臺,打造出了Yigo-ERP產品。目前該產品已經在能源、信息通訊、醫療、物流運輸、製造業、航運、航空航天、集成電路、裝備製造、軌道交通等行業的大型企業中取得了眾多成功案例。
那麼,能從巨頭口中搶奪市場,博科資訊技術究竟有何優勢?近日,億歐科創採訪了博科資訊董事長沈國康,與其就目前高端ERP市場現狀,以及博科資訊在該領域的布局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二十年磨一劍,進軍高端市場
國外信息管理軟體發展歷史悠久,該領域的國際巨頭SAP、Oracle等均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其產品在實踐中已經多次迭代,蘊藏著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形成了規範的業務流程,能適應大型企業發展與管理的要求。高度的集成性和功能的全面性,保障了企業信息充分共享,以及各業務口信息獲取暢通。
反觀國內,企業信息化起步相對滯後。上世紀90年代左右,用戶的信息化需求剛剛萌芽。彼時,客戶需求主要是部門級別的財務管理需求,用友、金蝶等眾多軟體廠商開始布局財務軟體和進銷存軟體。
邁入21世紀,客戶的信息化需求逐漸由部門級上升到企業級別,企業開始重視生產製造等業務信息化。軟體廠商也開始逐步由提供傳統的財務軟體,轉向提供綜合的信息管理軟體,其中ERP軟體便是核心。
順應信息管理軟體發展浪潮,博科資訊迅速成長。其成立於1998年,最初以自主開發的財務管理軟體、審計軟體進入信息管理軟體領域。
2001年,用友網絡上市。博科資訊董事長沈國康意識到如果沿著財務軟體繼續探索,形勢將會很嚴峻:用友上市後,將具有大量資金鋪設銷售網絡,在財務軟體領域與其正面競爭,並不明智。
基於此,博科資訊開始轉向物流供應鏈管理。當時,國內物流信息化管理處於一片混亂狀態,博科資訊在該領域佔據先發優勢,積累了眾多信息化經驗。除此之外,沈國康主持編寫了全國第一套現代物流教程,成立了上海現代物流培訓中心,獲得了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肯定。
2005年左右,博科資訊開始針對政企事業單位的信息管理需求,開發特定領域的信息管理軟體產品,包括供應鏈解決方案、電子政務解決方案、審計解決方案、財務管理解決方案等。同時,著手向信息管理軟體領域的關鍵產品ERP攻堅。
不同於市面上許多ERP產品,仍以財務軟體為核心主導,博科資訊參照國際巨頭SAP的思路,以業務為主導。沈國康表示:「以財務軟體為主的ERP,與以業務驅動財務的自動化ERP,完全是兩回事。國內企業進軍高端ERP市場,重要的是思想和方法。」
近日,在某大型企業選擇國產品牌替代SAP系統選型過程中,博科資訊從眾多國產廠商中脫穎而出。那麼,在向高端ERP市場進軍的過程中,博科資訊究竟如何樹立起競爭優勢?
業財一體化,構建核心壁壘
美國信息管理系統專家諾蘭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管理系統進化的階段模型,即諾蘭模型。其對信息管理軟體系統的成熟度劃分為初裝、擴展、控制、整體化、數據管理、信息管理六個階段。
在數據管理階段,企業意識到信息戰略的重要性,信息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這一階段,企業開始選定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各部門、各系統基本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
為了應對數位化轉型需求,企業的需求從數據管理需求發展至信息管理需求,這就要求信息管理系統需滿足從簡單的事務處理,至支持高效管理決策等各個層次的要求,實現多組織架構下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統一。
所謂財務業務統一的ERP系統,需要做到採購到應付、銷售到應收、生產到成本等業務數據到財務數據的集成打通。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即使是其下屬部門,業務需求都非常複雜,軟體企業實施難度較大。
「在企業信息管理軟體中,財務報表只是反映業務情況的一個結果而已,當業務完成了,財務數據應該要自動生成。」沈國康表示,「這其中的難點便是梳理出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邏輯關係,並進行標準化。」
目前,國內高端ERP市場,SAP等國際巨頭通過多年來技術積累,地位難以撼動。而國內大多數ERP軟體的設計體系,都以財務為出發點,對企業運營提供的支持有限。
隨著軟體國產化推進,諸如能源、石油等核心系統,未來將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因此,國內倘若能誕生一款真正的以業務驅動財務的ERP軟體,未來將擁有廣闊市場空間。
博科資訊專注於高端ERP領域,2015年開始,針對特大型、大型企業核心信息管理軟體,推出了能真正實現業務驅動財務的Yigo-ERP。2019年,博科資訊憑藉Yigo-ERP先後被國家電網、中國石油選為戰略合作夥伴共同研發其核心業務系統,正式進入了具有極高行業壁壘的特大型企業核心信息管理軟體領域。那麼,從技術體系看,Yigo-ERP究竟有何獨特優勢?
低代碼開發,助效率提升
隨著企業對於信息管理系統個性化和自主化需求激增,信息管理軟體不但要具備強大的功能,而且要梳理出某一業務場景下,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邏輯關係,實現快速定製、柔性升級。
沈國康表示:「過去軟體工程方法主要以系統架構師為主導,倘若一個5000人的團隊打造ERP產品,其中差不多500人要為架構師。這500位架構師不僅需要對某一局部業務知識非常了解,還需要非常豐富的IT實施經驗。」因此,在企業需求規模、複雜性劇增下,大量依靠人力的傳統代碼開發方式正面臨巨大挑戰。
在這一背景下,軟體工程自動化逐漸成為ERP開發的主要方式。軟體工程自動化是一種低代碼開發技術,將有效壓縮軟體開發環節,能夠避免手工編碼容易出錯和開發效率低下的問題。
Gartner2019年底發布的《Low-Code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Evaluation Guide》預測,到2024年,45%的大型企業IT應用開發和自由開發者都將至少使用4種低代碼開發工具,軟體工程自動工具將佔軟體開發活動比例超過65%。構件復用開發平臺是目前ERP軟體工程自動化的主要方法,其通過模塊化、標準化和插件化管理,提高軟體開發的效率。但該開發平臺也有其缺陷,其在軟體開發和運行過程中依然沒有擺脫底層代碼語言,更無法支撐軟體全生命周期的開發和運維工作,因此在適用性、系統錯誤率、運行穩定性方面仍不盡如人意。
針對上述問題,博科資訊將「Yigo技術體系」作為信息管理軟體開發和運行環境,從而實現ERP領域軟體工程自動化,提高了開發的效率和可靠性,擺脫了對具備行業管理知識的高端編程人員的依賴。
並且,該體系具備自主可控的特性,摒棄了對基礎軟體環境與硬體系統的依賴,實現了對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等國產基礎軟體的支持,可應用於在國民經濟佔重要地位的大型、特大型企業。
博科資訊二十年磨一劍,打造出Yigo-ERP產品。未來,其將堅持以業務驅動財務的核心邏輯,進一步拓展高端ERP市場。隨著國產軟體自主可控不斷推進,博科資訊將具備廣闊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