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 中國傳統插花約定俗成的美

2021-01-17 網易新聞
徐文治 《瓶花之美》 徐文治 著 九州出版社 油印小冊子《瓶花》
說起插花,我們第一反應是「花藝」或「花道」,而在中國傳統插花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瓶花」才是自宋以來中國插花藝術約定俗成的稱謂。而且,「瓶花」跟廣州也有淵源。在「瓶花」這一稱謂中斷多年後,1976年,廣州有人編了一本油印的小冊子,就叫《瓶花》。這讓《瓶花之美》的作者、資深藝術媒體人、策展人徐文治先生特別感慨。他非常重視這本小冊子,認為它是個非常重要的史料,但遺憾一直沒有找到編著者,希望這次通過本報的報導能找到當年的執筆人。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珺

悟瓶花之淵源,窺見中國傳統插花脈絡

徐文治介紹說,中國傳統插花,在一千年的歷史傳承中,一直約定俗成總稱為「瓶花」。「瓶花」這個概念在北宋時就有了。到了明代,有三篇很重要的「瓶花」理論著作: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袁宏道的《瓶史》。這是關於中國「瓶花」最經典的三篇著作。而對於文學青年來說,「瓶花」散見於古代文學名著中。《紅樓夢》裡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去拜見王夫人:「椅之兩邊,也有一對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備。」《儒林外史》裡也有:「魯編修見瓶花爐幾,位置得宜,不覺怡悅。」沈復的《浮生六記》:「餘閒居,案頭瓶花不絕。」

1976年,廣州有人編了一本油印的小冊子,就叫《瓶花》。 「這本冊子裡所有的插花都套用傳統的瓶花的概念來說,非常專業和全面。」徐文治感慨道: 「有這本冊子,說明我們的傳統插花自宋代以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都叫『瓶花』,不叫花道。」

瓶花體現了中國文化最高明的地方

那麼,「瓶花」與花藝、花道的區別是什麼呢?首先,瓶花概念涵蓋的範圍要廣,不是僅僅停留在技法層面。「關注這門藝術或這門技藝背後的審美,這才是中國文化最高明的地方。」

在徐文治看來,瓶花是把所有東西糅合到一起呈現出來的這件作品和人的交流過程,是感情、情緒、審美等內在的外化。這和日本的花道是不一樣的。日本花道講求「型」,教你怎麼去模仿老師的「型」。花道,比起隨心所欲的潑墨山水,更像嚴格按照設計圖組合排列的塑膠模型。「談『瓶花』談的是它背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傳承。通過瓶花,我們可以進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統。」 徐文治說。

對話徐文治

廣州編的小冊子《瓶花》遠超當時觀念

廣州日報:您從喜歡趙樸老的茶詩開始涉獵於茶事,從那時才知插花之事。在您看來,由茶入花這個過程,賦予了您什麼樣的美學體驗呢?

徐文治:中國文人在賞花和茶的關係上沒有與酒的關係密切,大量的詩詞裡都提到喝酒賞花的樂趣。茶和花真正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從袁宏道的《瓶史》開始的。具體可以看《瓶花之美》裡的「茶寮」一章。

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是很講究的,比如潮州「功夫茶不在茶之本身「,它講究的是「器具搭配之精良與閒情逸緻之衝泡。」器具精美不是指多昂貴,而是主人的品位和審美。閒情逸緻之衝泡不是指怎麼出湯等技術,而是你享受這個過程。在這個背後更多的在於跟什麼人喝茶,在什麼環境裡喝茶,喝茶時什麼心境。

茶所追求的和花所追求的,都是中國傳統文人的藝術追求和價值取向,這是相通的。 

廣州日報:廣州被譽為「花城」,在您眼裡,廣州是個什麼樣的城市?您提到,1976年,廣州有人編了一本油印的小冊子《瓶花》。您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徐文治:廣州得風氣之先,廣州人特別會生活。上世紀70年代的廣州,公園裡就有很多花會,很講究。1976年,廣州人編的小冊子《瓶花》非常重要,在編著者的心裡,對插花的理解以瓶花為主,而不是「花藝」「花道」。冊子裡也談到了我一直強調的觀點:瓶花一定要和環境結合在一起,講究「適」和「趣」。這本冊子不光是對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一脈相承,而且,展示了非常宏大的視野,它把世界上的插花分為三種:中國瓶花,東洋瓶花,西洋瓶花。遠遠超出當時的觀念,很有國際化的視野。

廣州日報:您總結中國瓶花有兩個方面:一是「趣」,一是「適」。可否具體說一下?

徐文治:「趣」首先是生趣,也就是說要把植物本身生長的趣味插出來,做到「各具意態」,這是最起碼的一步。植物自然生長的姿態,是它生命的姿態,呈現出來的是活潑潑的、美的姿態;第二是意趣。用巧意來取捨它,駕馭它。插的有沒有意思,這就是修養;第三個是藝趣。大自然的花在枝條上盛開本來就很好,為什麼還要折下來插花呢?因為大自然的花開是為了繁衍,而插花,是把它最美的一面表現出來,我們要用藝術的眼光駕馭它。

怎麼才能達到「趣」呢?我提一個概念:「適」。適,我覺得首先要「適其境」,插花先要回到環境裡。與環境不協調,插花就沒有意義。第二要「適其趣」。通過合適的手段把趣味、修養體現出來。第三,更高的境界是「適其道」。道即天道,大自然的法則。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瓶花之美》:從文人案頭,到尋常百姓家的中國傳統插花初探
    作者徐文治,中國傳統插花研究學者以上這些疑問在《瓶花之美》一書中,都能找到答案。那麼,什麼是中式插花,為什麼很多時候會用「瓶花」來指代中式插花?中國傳統插花,萌芽於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距現在有3000年歷史,那時插花主要是為了祭祀,是一種佛前供花的禮儀。
  • 太太學堂推出中國傳統花藝課,傳統插花這麼美,你不來試一下?
    6月15日,蘇豔玲在她的花藝工作室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花道和茶道、香道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傳統藝術,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我要做的,是復興中國傳統插花。」不是花藝界的人,也許不太了解蘇豔玲。但提及習近平主席和印度總理莫迪於去年4月在武漢的非正式會晤,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央視《新聞聯播》畫面中,兩國領導人面前擺放的插花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 觀音手中的淨瓶,傳入中國後才用來插花,原本竟是漱口杯?
    焚香、烹茶、插花、掛畫,在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生活四藝,《夢梁錄》則這樣記錄當時的市井: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而傳統插花早在2008年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昨天我們講了插花歷史,今天再聊一聊花器——也就是花瓶。
  • 「一花一世界」:古瓷插花,小天地裡有大文章!
    中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
  • 乘風破浪︱窺探中華花藝之美之傳統插花班
    中華花藝源於六朝、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傳至現代作品首重意趣、形式次之、而後色彩於草葉之間求陰陽之互生、剛柔之並置、方圓之相應以達雖由人做,宛若天成的至美之境。插花藝術為中華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表現之一,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 相約北京2019 | 我是園藝師之中國傳統插花傳承人王綏枝
    近幾年,中國傳統插花技藝不僅頻頻在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驚豔亮相,在洛陽牡丹節、菏澤牡丹節、開封菊花展等國內定期舉辦的專題花展中,也成為一項經典內容。今天的《我是園藝師》帶您走近中國傳統插花技藝的傳承人王綏枝。
  • 從插花藝術看,花就是中國人的象徵
    因此,古代漢語中,「花」和「華」是通假的關係,僅從漢字源流上講,「中華民族」就是「花的民族」。遠古時候,人們覺得有很多神明在主宰自己,人們在敬神的貢品裡,巫師會用花來和神靈溝通,這種習俗至今仍保留在中國福建一帶,那裡宗祠的門楣上會掛山茶花。無獨有偶,日本的神社中,祭祀請神時也會拿一枝山茶花。因此,插花最早源自生活中的祝禱和審美活動。我們要聊中華民族,就先從插花聊起。
  •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瓶花,中國式風雅
    瓶花,中國式風雅 若小瓶插花,令花出瓶,須較瓶身短少二寸,如八寸長瓶,花只六七寸方妙。若瓶矮者,花高於瓶二三寸,亦可插花有態,可供清賞。」張醜在「插貯」一節中講到花枝與瓶器的關係大抵與高濂相似,認為太高太低都不合適:「大率插花須要花與瓶稱,令花稍高於瓶。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
  • 漫談插花藝術- 園林資訊 - 園林網
    關鍵詞:插花藝術     插花是指將剪下來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加工,重新配製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看似簡單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卻並非易事。
  • 珍美花道教你中式插花:盤花高兀體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 尋找最美的生活中國插花藝術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唐宋時代,插花、點茶、焚香、掛畫同稱生活四藝。中式插花—盤花高兀體盤花—高兀體主花代表君王,有眾星捧月之勢。
  • 復工復產|巾幗在行動(三)插花知識:鮮花插花知識大全
    -美的綻放-經常在生活中看到別人做的插花漂亮的不得了,但是不曉得是如何完成的今天,就教你一些關於插花的乾貨認真看了,知識要撲面而來了插花的類型· 掛 件 式 插 花 ·從色系方面了解插花很簡單但還有從插花器皿方面了解插花的方法比如有 瓶花、 盆花、 花籃、 掛件式等等掛件式插花常在一些 掛燈或者 壁掛上插幾支花增添掛件的藝術美又使居室變得生機盎然現在有些新的掛件式器皿
  • 江蘇第四屆「花之秀」插花大賽在如皋舉行
    給緊張的生活增添溫馨插花師為觀眾普及插花知識許多人曾經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並享受插花藝術,得有空閒悠然的時間,很多時候忙忙碌碌,難以靜下心來學習這一技藝。「其實不然。插花藝術可以陶冶情操,舒緩緊張的工作和學習,培養與發展一種良好的興趣愛好,為生活增光添彩。學會插花,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美化自己的居住環境,使家庭生活更增添一份美感和溫馨,而且也是探親訪友、迎送賓客的高雅禮品。」在大賽作品展示現場,來自江蘇宜興的插花師程曉紅,一邊向人們介紹著自己的作品,一邊普及著插花知識。
  • 生活四藝之插花|花雖無言最多情
    花是美的象徵,它以色、香、形、媚四美和無限的生機活力得到人類的青睞和珍愛。自古以來,怡情於花草之間,是人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一種體現。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花之媚與茶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國家。
  • 古代的插花藝術,追求靈動自然、和諧呼應
    插花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在宋代流行,在明代得到發揚,明清的人物畫像中,常擺爐瓶三事及花供作為裝飾,可見插花清供在貴族階層的流行。插花需要花與瓶和諧搭配,大瓶插花,忌諱過度修飾,追求率性隨意,自然流暢;小瓶插花,則宜瘦巧,不宜繁雜,插一枝必得一枝獨秀,插兩枝則兩相唱和。
  • 花藝培訓插花教程,你要學多少?
    會議桌花1會議桌花2會議籤到臺桌花會議餐桌花公司前臺瓶花公司前臺組群插花辦公室前臺插花>桌花藝術桌花桌花藍色系永生桌花桌花製作綠色系永生花桌花花盒玻璃瓶式永生桌花瓶花桌花粉色系瓶花金魚草瓶花永生花禮盒組群式永生花紅色禮盒永生花禮盒藍色海洋之心永生花禮盒筒花中式插花-筒花-1中式插花-筒花-2組群插花組群插花藝術插花組群
  • 首場插花花藝職業技能國家級賽事閉幕,師生同場展示插花技藝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中國傳統插花、現代藝術插花、人體花藝……12月21日,2020年全國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園藝專業院校職工、學生展示了精彩的插花技藝。
  • 什麼形狀的花瓶插什麼樣的花好看(附插花圖片)
    推薦閱讀:圓柱形花瓶插什麼花好看?2、喇叭形花器+花頭大小適中的花材推薦花材:玫瑰、尤加利、扶郎花、大麗花、洋牡丹、春芋、鐵線蕨等插花技巧:喇叭形花瓶因為其形狀太過特殊不利於打造花束的整體結構,首先去掉多餘的葉子,把花材修剪成相似的長度。從一對葉子和主打花材開始入手,隨後向每個角度插花,讓所有花束底端呈現金字塔狀,同時要注意不同角度的花色搭配。
  • 徽州區:插花培訓進社區 提升技能美生活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婦女家政就業技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7月30日晚,徽州區婦聯聯合徽州人家社區通過省級「婦女之家」項目舉辦「芳華綻放·美麗人生」藝術插花技能培訓班,吸引了近50名有創業就業需求的婦女參加。
  • 插花本身是一種藝術,講究頗多的,如何成為一個插花高手呢?
    你可能問,如何成為一個插花高手呢,下面就簡單和你說說:插花本身是一種藝術,講究頗多的。總的來說,插花一般選擇花朵尚未完全盛開的,最好選擇帶一部分葉片與似開非開的花蕾。插瓶時,可以先選插一枝主體花枝,兩側各搭陪襯枝,然後選則一些觀花、觀果、觀葉的不同花枝,與之相容,使之為一體。若想瓶中的花開得鮮,開得久,有浸燙法、水中切取、擴大切口面、水浸法等。以浸燙法和擴大切口面為例。
  • 為什麼要插花?這個日本人來告訴你
    恰逢初夏之際,豆瓣時間聯合活字文化·日刻聯手推出了這場以探討「生活美」為主題、展示中國傳統插花與日本花道世家的特別碰撞的活動。店裡面一位老奶奶在操持,七七老師則在店裡的瓶瓶罐罐中挑選,老奶奶推薦了這個花瓶,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的七七老師說:「花很高,插上去之後,一碰就倒了,這個不合適。」那位老奶奶很驚訝的說:「你會把花瓶弄倒嗎?這個花瓶插了花都是小心翼翼的,你怎麼會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