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利之交,難以經遠、瓶花,中國式風雅

2021-02-07 採石軒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南懷瑾 / 本文摘錄自 《老子他說》


寵,是得意的總表相。辱,是失意的總代號。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的時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自然會有驚震心態,甚至有所謂得意忘形者。


在前清的考試時代,民間相傳一則笑話,便是很好的說明。有一個老童生,每次考試不中,但年紀已經步入中年了,這一次正好與兒子同科應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兒子看榜回來,知道已經錄取,趕快回家報喜。他的父親正好關在房裡洗澡。兒子敲門大叫說:爸爸,我已考取第幾名了!老子在房裡一聽,便大聲呵斥說:考取一個秀才,算得了什麼,這樣沉不住氣,大聲小叫!兒了一聽,嚇得不敢大叫,便輕輕地說:爸爸,你也是第幾名考取了!老子一聽,便打開房門,一衝而出,大聲呵斥說:你為什麼不先說。他忘了自己光著身子,連衣褲都還沒穿上呢!這便是「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的一個寫照。





「受寵若驚」,大家都有很多的經驗,只是大小經歷太多了,好像便成為自然的現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驚。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條街巷裡,隔鄰有一家,便是一個主管官員,逢年過節,大有門庭若市之慨。有一年秋天,聽說這家的主人,因事免職了,剛好接他位子的後任,便住在斜對門。到了中秋的時候,進出這條巷子送禮的人,照舊很多。有一天,前任主官的一個最小的孩子,站在門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時送禮來家的熟人,手提著東西,走向斜對門那邊去了。孩子天真無邪的好心,大聲叫著說:某伯伯,我們住在這裡,你走錯了!弄得客人好尷尬,只有向著孩子苦笑,招招手而已。有人看了很寒心,特來向我們說故事,感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說,這是古今中外一律的世間相,何足為奇。




我們幼年的課外讀物《昔時賢文》中,便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難何曾見一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不正是成年以後,勘破世俗常態的預告嗎?在一般人來說,那是勢利。其實,人與人的交往,人際事物的交流,勢利是其常態。純粹只講道義,不顧勢利,是非常的變態。物以稀為貴,此所以道義的絕對可貴了。





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只看是否有利可圖而已。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如《史記》所載: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廉頗平常所豢養的賓客們的對話,一點都沒有錯。天下人與你廉大將軍的交往,本來就都為利害關係而來的。你有權勢,而且也養得起我們,我們就都來追隨你。你一失勢,當然就望望然而他去了。這是世態的當然道理,「君何見之晚也」,你怎麼到現在才知道,那未免太遲了一點吧!


有關人生的得意與失意,榮寵與羞辱之間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場,在商場,在情場,都如劇場一樣,是看得最明顯的地方。但從人生的實際經驗來講,誰又肯「知足常樂」而甘於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聖哲如老子等輩。其次,在人際關係上,不因榮辱而保持道義的,諸葛亮曾有一則名言,可為人們學習修養的最好座右銘,如云: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貫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瓶花,中國式風雅

 



來源:古玩鑫 ID:guwanxin888



瓶花是文人士大夫寄託林泉之思的案頭清供之一。



在明晚期,更是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品評原則,除了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燕閒清賞箋》部分有專章論述外,明代張醜的《瓶花譜》、袁宏道《瓶史》更是瓶花專著中的佼佼者。










《瓶花譜》有云:「銅器之可用插花者,曰尊、曰瓶、曰觚、曰壺。古人原用貯酒,今取以插花,極似和宜。古銅瓶缽,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陶器入土千年亦然……春冬用銅,夏秋用瓷,因乎時也。堂廈宜大,書室宜小,因乎地也。貴瓷銅,賤金銀,尚清雅也。」













高濂強調:「忌用小口甕肚瘦足藥壇,忌用葫蘆瓶。凡瓶忌雕花妝彩花架,忌置當空几上,致有顛覆之患。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為穿皮條,縛於幾足,不令失損。」










張醜解釋道:「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穩而不洩氣也。瓶寧瘦毋過壯,寧小毋過大,極高者不可過一尺,得六七寸四五寸瓶插貯佳,若太小則養花又不能久。」










這是因為書齋的花瓶屬於清供,與其他場所所用花瓶有所不同。




高濂:「若書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短瓶、紙槌瓶、鵝頸瓶、花觚、高低二種八卦方瓶、茄袋瓶各制小瓶,定窯花尊、花囊、四耳小定壺、細口扁肚壺,青東磁小蓍草瓶、方漢壺、圓瓶,古龍泉蒲槌瓶,各窯壁瓶,次則古銅花觚,銅觶、小尊罍、方壺、素溫壺、匾壺,俱可插花。又如,饒窯宜德年燒制花觚、花尊、蜜食罐,成窯嬌青蒜蒲小瓶、膽瓶、細花一枝瓶、方漢壺式者,亦可文房充玩。」
















袁宏道:「皆須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不然與家堂香火何異,雖舊亦俗也。」




文震亨在此基礎上繼續分出雅俗,認為插花的瓷器可以用官、哥、定窯的古膽瓶、一枝瓶、小蓍草瓶,「餘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蘆、細口、扁肚、瘦足藥壇及新鑄銅瓶、建窯等瓶,俱不入清供,尤不可用者,鵝頸、壁瓶也……大都瓶寧瘦,無過壯,寧大,無過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過一尺,乃佳。」










高濂:「假如瓶高二尺,肚大下實者,花出瓶口二尺六七寸,須折斜冗花枝,鋪撒左右,覆瓶兩旁之半,則雅。若瓶高瘦,卻宜一高一低雙枝,或屈曲斜嫋,較瓶身少短數寸,似佳。最忌花瘦於瓶,又忌繁雜。如縛成把,殊無雅趣。若小瓶插花,令花出瓶,須較瓶身短少二寸,如八寸長瓶,花只六七寸方妙。若瓶矮者,花高於瓶二三寸,亦可插花有態,可供清賞。」







張醜在「插貯」一節中講到花枝與瓶器的關係大抵與高濂相似,認為太高太低都不合適:




「大率插花須要花與瓶稱,令花稍高於瓶。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忌太高,太高瓶易僕,忌太低,太低雅趣失。







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雜。若止插一枝,須擇枝柯奇古、屈曲斜嫋者。欲插二種,須分高下合插,儼若一枝天生者;或兩枝彼此各向,先湊簇像生,用麻絲縛定插之。




瓶花雖忌繁冗,尤忌花瘦於瓶。須折斜欹花枝,鋪散小瓶左右,乃為得體也。瓶中插花只可一種兩種,稍過多便冗雜可厭,獨秋花不爾也。」










高濂認為,置於庭堂中的瓶花與置於齋中的瓶花是不一樣的,不僅選擇瓶器的大小、材質要與環境相匹配,折花的原則也是有區別的。







堂中插花,折花須擇大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兩蟠臺接,偃亞偏曲,或挺露一幹中出,上簇下蕃鋪蓋瓶口,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若直枝蓬頭花朵,不入清供。花取一種兩種薔薇,即多種亦不為俗。




冬時必須龍泉大瓶,象窯敞瓶,厚銅漢壺,高三四尺以上,投以硫黃五六錢,砍大枝梅花插供,方快人意。近有饒窯白磁花尊,高三二尺者,有細花大瓶,俱可供堂上插花之具,制亦不惡。」







而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雜,宜一種,多則二種,須分高下合插,儼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或先湊簇象生,即以麻絲根下縛定插之。若彼此各向,則不佳矣。」




張醜在講到齋中折花枝的原則時,與高濂講堂中折枝的觀點幾乎完全一致,考慮到高濂成書較早,張醜此處應該和袁宏道一樣是摘錄的高濂的觀點。比較而言,齋中折花雖然體量比較小,但是其高低疏密俯仰變化同樣是講究的,張醜調整後的觀點不無道理。





【採石軒】致力於書畫名家的作品宣傳,長期免費徵集個人作品。

投稿方法二:加餘老師微信說明投稿:jewel050301




繪畫是溝通心靈,傳遞信息,感受別樣世界的快樂。同時也鍛鍊我們有顆寬容的心,去站在不同的視角觀看世界。如果你喜歡繪畫,或許我們應該在這裡相遇,一起在繪畫的路上越走越遠!歡迎關注採石軒



這裡是數萬名寵物飼養者和愛好者的齊聚地。寵物飼養知識、精美視頻教程、寵物品種介紹,每天都有料,每天都精彩!

如果你也喜歡寵物,想了解更多寵物知識,歡迎關注萌寵喜樂會


小哥哥、小姐姐們,記得「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只看是否有利可圖而已。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廉頗平常所豢養的賓客們的對話,一點都沒有錯。
  •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只看是否有利可圖而已。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廉頗平常所豢養的賓客們的對話,一點都沒有錯。
  • 南懷瑾: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只看是否有利可圖而已。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廉頗平常所豢養的賓客們的對話,一點都沒有錯。天下人與你廉大將軍的交往,本來就都為利害關係而來的。你有權勢,而且也養得起我們,我們就都來追隨你。你一失勢,當然就望望然而他去了。這是世態的當然道理,「君何見之晚也」,你怎麼到現在才知道,那未免太遲了一點吧。
  • 南懷瑾: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
    勢利之交,古人有一特稱,叫作「市道」之交。市道,等於商場上的生意買賣, 只看是否有利可圖而已。在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名將廉頗,便有過「一貴一賤,交 情乃見」的歷史經驗。如《史記》所載: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
  • 宜花宜人宜風雅——釋證宋代青銅琮瓶初始功用及符號義涵的疊加性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 研究領域:中國藝術史論 摘要:青銅琮瓶,宋代初創仿先秦玉琮形制的新式仿古器,其初始功用乃宜花之良器——器型、器質皆為花器之上品;符號義涵的疊加性體現於宜人之瑞器——圓通無極卜兇吉、助祥和、闢異祟、人家宜畜之,宜風雅之美器——化古維新莫如銅、
  • 瓶花 中國傳統插花約定俗成的美
    花藝」或「花道」,而在中國傳統插花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瓶花」才是自宋以來中國插花藝術約定俗成的稱謂。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珺 悟瓶花之淵源,窺見中國傳統插花脈絡 徐文治介紹說,中國傳統插花,在一千年的歷史傳承中,一直約定俗成總稱為「瓶花」。「瓶花」這個概念在北宋時就有了。到了明代,有三篇很重要的「瓶花」理論著作: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袁宏道的《瓶史》。這是關於中國「瓶花」最經典的三篇著作。
  • 「經遠艦」出水遺物標本500餘件
    「其中就有一個寫著繁體『炮臺』二字的銅牌,在漢字下面還有兩行洋文,引起我的注意,」趙克豪說,他當時花了2000塊錢從他們手中買了回來。此後,趙克豪又陸續收集到一個刻著「江南製造」總局的銅件,還有一大塊已經長著海螺的煤炭。
  • 經遠號被發現,忘不掉的國運之戰
    經遠號被發現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幹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 中國古代樂論的風雅取向
    中國古代樂論的風雅取向 2020年05月15日 16: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韓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經遠」艦:見證甲午那些事,沉睡海底已百年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11月(中法戰爭剛剛結束),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國公使許景澄向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訂造此二艦 ,派曾宗瀛、裘國安、黃戴監造。這次訂購在英德兩國海軍部之間引起一場技術上的激烈爭論,這次論爭引起德國首相俾斯麥(Bismarck)關注。他指示伏爾鏘船廠:「卓越地和準時地執行中國這一次訂貨具有重大的意義。」
  • 韓偉:中國古代樂論的風雅取向
    韓偉:中國古代樂論的風雅取向 2018年09月20日 07: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韓偉 字號 所屬學科:藝術學關鍵詞:道德;藝術;樂器;音樂思想
  • 《瓶花之美》:從文人案頭,到尋常百姓家的中國傳統插花初探
    那麼,什麼是中式插花,為什麼很多時候會用「瓶花」來指代中式插花?中國傳統插花,萌芽於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距現在有3000年歷史,那時插花主要是為了祭祀,是一種佛前供花的禮儀。意思是:插花時要把花材花器放入帷幕裡,用金剪刀修剪花枝,用甘甜的泉水浸養,潔白的瓷器得配上雕文的底座。插完花就把它畫下來,給它作曲,邊喝酒邊欣賞,還要給它作詩讚美。這也是中國傳統插花的魅力所在,插制出一個好的作品,只完成了中式插花的一小半進度,只有用詩詞歌賦畫,將瓶花的美記錄下來,才算真的完成了整個作品。
  • 你若寫字,風雅自來
    你若寫字,風雅自來 —唐·韓愈 中國書法,唯美沁心。 她是無聲的樂,無言的詩,無形的舞, 好寫字者,得高格,得人心,表乾坤萬象。 你若寫字,風雅自來。
  • 《風雅和歌》:日本人的《詩經》,越過四季、寫盡和式傳統與美學
    演講開篇引用了道元禪師的和歌《本來面目》:「春は花 夏ほととぎす 秋は月 冬雪さえて すずしかりけり」「春花秋月杜鵑夏,冬雪皚皚寒意加。」這首和歌裡的四季風物代表了日本人傳統審美中與眾不同的季節感,同時也表現了其對四季之美的感受。
  • 「風雅重來」活動在南京舉行 文化大咖體驗「君子四雅」
    中國江蘇網訊 6月9日下午14:30,在南京龍蟠中路第六空間3樓的中國書房、U+南京生活館,一場主題為「風雅重來」的新中式生活美學人文雅集活動正在隆重舉行  南京第六空間「U+南京生活館」和生活美學書店由中國書房創始人丁大軍攜手三境堂創始人顧筠君共同打造。這是一個整合了空間、家具、茶藝、插花、圖書、器物等多種元素的新中式美學生活空間,也是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用於推廣風雅慢生活方式的空間。
  • 風雅可以如此「重來」
    12月21日,這個冬日裡安靜的石門,迎來了一場火熱的盛事——雅居樂·御賓府江南園林美學示範區與風雅生活館,在全城的期待中正式開放。在開放儀式中,來自雅居樂北京區域公司相關領導、石家莊的主流媒體以及房地產行業領域的同仁悉數到場。
  • 天生驕傲,一見江南如故|榮成·江南裡生活美學館風雅盛放
    一座江南裡,盛名顯古今,風華無雙立榮成一方中式院,悠居山水間,匠心獨運見東方從古至今,江南建築與中式院落便是中國人割捨不掉的情懷如今,這一詩意生活夢想在榮成·江南裡翩然啟幕12月20日,江南裡生活美學館暨示範區&樣板間風雅盛放,現場數十家媒體、上百位客戶齊聚江南裡,共鑑一場詩意江南與美好生活的美學邂逅。仙姿玉色的古裝禮儀,雅逸恢弘的舞蹈表演、詩意傾心的園林景色……當中式情懷與江南風雅相遇,心之所向的江南理想生活正由此徐徐展開。
  • 詩詞裡的夏天,美不勝收,流傳千古的中國風雅!
    詩詞裡的夏天,美不勝收,流傳千古的中國風雅!詩詞裡的夏天一·《約客》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閉敲棋子落燈花。我百無聊賴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油燈燈芯結出的燈花。詩詞裡的夏天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天生驕傲 一見江南如故|榮成·江南裡生活美學館風雅盛放
    一座江南裡,盛名顯古今,風華無雙立榮成  一方中式院,悠居山水間,匠心獨運見東方  從古至今,江南建築與中式院落便是中國人割捨不掉的情懷
  • 日本和歌中的風雅、美麗與哀愁
    01.再續風雅對於和歌的鑑賞和研究,著名翻譯家、學者鄭民欽先生可以說是非常權威的,他不僅有著多年的日本文學研究經驗,譯有《源氏物語》《奧州小道》《東京人》《春琴抄》《燃燒的綠樹》等日本文學作品,還著有《日本俳句史》《日本民族詩歌史》《和歌美學》等日本詩歌研究鑑賞作品。《風雅和歌》系列叢書是鄭民欽先生繼《風雅俳句》系列之後再次推出的鑑賞文集,再續風雅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