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2020-12-18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滿天神佛之中,除了有救世渡人的諸佛菩薩,亦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明王,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憤怒身是降伏魔尊,也是佛教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如意寶棒謂棒之上端有如意寶,寶者理也,棒者降伏為體故智也,如意寶棒乃顯理智不二之意,有謂為文殊菩薩之化身。

大威德明王為佛教五大明王之一,梵名為Yamāntaka,譯為閻曼德迦,即降閻魔尊之意。譯作解眾生縛,又別名為六足尊。

在胎藏界曼荼羅內,位於持明院中般若菩薩的左側。此尊在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法相,全身青黑色,呈憤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於瑟瑟座上,背負火焰,手持戟、弓、索、劍、箭、棒等武器。此外,騎乘水牛之像亦頗多。以此尊為主尊之修法稱為大威德法。

佛經有云:「通身青黑,火髮令立,作憤怒相,當前一面,開口大笑,四牙並出,左右各一面,頂上有三面,上齒咬下,六臂六足,當前兩手,向內交叉,中指合豎;右一手開肘,持棒下垂偏向右;一手舉臂,豎肘,持劍向身; 左一手開肘而垂豎,執輪偏向左; 一手舉臂執三鈷戟向身。著青繒,兩端飛上,豹皮為裙,不著冠繒,坐磐石座,右三足下垂,足著環,膝脛皆露,耳戴環珠」。

大威德明王形像亦有多種,常見的六面六臂六足,表現大念怒形相,執劍、鋒輪及杵,二手結折伏印,跨於牛背上。而大威德明王之尊形有九種意義:

一、六面六臂六足:表六根六識六境,為淨十八界妄深之義,表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二、右第一手持劍:劍表智,是降伏義。

三、右第二手持如意寶棒,左手三叉戟:如意寶棒及戟是摧破義之尤勝者,慧之義也。又有謂右持金剛杵者,亦摧破義。

四、左第二手持輪,二手結根本印:輪、印皆表示摧破之義。根本印表十界平等毘盧遮那之萬德,其合二中是表法身不二之果海,乃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也。

五、身青黑:青色為菩薩心之色,表隨緣大悲,方便萬德具足。空含萬象,故虛空為青色,此色攝四色。

六、以髑髏為瓔珞:髑髏視直見為瓔珞,是拔無明株之義,西方阿彌陀佛以方便智斷無明,此即是大威德之智,表以大威德之無漏法性之智劍,打斷無明之怨敵,故以死骸為瓔珞。又雲煩惱即菩提,生死涅槃之義。

七、虎皮為裙:表威猛如虎,能去煩惱之蛇,是生死即涅槃之義。

八、住大智火聚中:表其焰燃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

九、六葉蓮花上有水牛:表此尊具權實二智,能於生死大海之水陸得自在。以大威德王為主所主修的法,曰大威德明王法,其奉修目的為調伏怨敵。

青牛背上威德尊,無漏智劍摧無明;煩惱菩提本無二,生死涅盤一念間。

此明王是無量壽如來的教令輪,諸相悉圓滿,從大悲出,為無明妄想之眾生,現極惡之瞋怒身,伏出世之魔軍,滅世間之怨敵,十地菩薩不隨教令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障難者,一時殄滅無有餘者。

大威德明王密號是威德金剛,乃是西方無量壽佛的變化身,亦有說為文殊菩薩所變,他能摧伏一切惡毒龍,斷除障礙。以此偉大的德分及威力,能使一切龍王見而生畏,由此得名。

好了,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的意見歡迎補充。

最後想說的是,佛教之中的諸佛和菩薩雖然更為被民間推崇,但其餘諸多代表人物也皆具不同意義,若想學習佛教文化,不妨全面學習看看,亦如人生一樣,切莫以點概面!

相關焦點

  • 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愛欲即大薩埵之三昧示現。此尊於一切法中,獨稱最勝為五部諸尊之上首。愛染明王能滅無量罪,並卻萬惡,速成百千事,悉滿眾願,凡所求疾速靈驗。其威德殊勝,雖眾星亦不能奪其光芒。更加寶瓶能吐珍寶俱足能滿一切願。梵天帝釋亦受此尊教敕而分禍福,七曜九執向來司掌人間禍福榮衰,亦順本尊之威勢,不敢有所違逆。
  • 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
  • 什麼是明王?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
    明王諸尊是佛陀如來為教化難以調伏的眾生而示現忿怒相,具有能摧破各種障難的威力。也是佛陀的三種輪身之一,由如來大智所顯現的教令輪身。《大日經琉》卷五中說:「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瞻仰毗盧遮那,如請受教敕之狀。
  • 增長聰明,智慧的佛教咒語
    虛空藏菩薩簡介:  虛空藏菩薩為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功德浩蕩遍滿虛空,智慧無邊恆沙難喻,忍辱心如金剛,精進猛如疾風,具足一切三昧。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一切人天所應供養。當知,一切佛子學佛,無不由戒入門,而戒律之考程胥,為虛空藏菩薩所專司。大抵六塵不梁,日問尚易,夢中難免。而夢中犯戒即為菩薩考試。詩至夢中無犯,戒斯成矣。
  • 佛教:做好培植福運的5個方面,此生必然福德滿滿!
    如果能做好以下5個方面,就能夠迅速積累福德資糧,使自己在此生成為一個福德滿滿的人。1.持戒佛陀說佛住世之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也就是說,戒乃是佛的根本;能夠嚴持戒律,即是行佛之正道,反之則不是佛道。
  • 法豐法師禪觀人體內寄居之隱性眾生
    在三十九歲二月時,經禪定到達日天,即我們說的太陽神所在之天宮。五月,達到摩利支天宮殿,受菩薩灌頂。但是同年六月,經朋友帶領,到一民間宮廟參訪,回家後即遭遇大精怪。經澳大利亞師兄和法師最近的交流,法師說得到摩利支天菩薩的金光灌頂後,全身發光,猶如道家說的得到大神藥,同時引來大精怪。大精怪諸鬼神,法師說如天魔之級別。壓制了一切氣脈運轉,進入鬼神障時期。
  • 佛教:「圓光觀音」以無垢清淨光,為眾生消災解難,帶來祥和喜悅
    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乃是最為被民間推崇,信奉者最多的佛教代表人物之一。圓光觀音的願力中,「能伏災風火」的「災」是指眾生所受的內外諸苦,風、火則是內心的無名風與煩惱焰。眾生外來的災難,都是由內在的煩惱,驅使身、口、意造諸惡業的果報。觀音的智慧之光能照破眾生煩惱,消除心垢及內在之苦,因此,外在災難也就不復存在,圓光觀音的法相就是從佛教經典所呈現。
  • 只念名字就能現世得富貴的經文-大如意寶珠輪
    能摧破魔軍眾。第二讀誦人。今世後世得福德無量。第三書寫供養人。今世後世得消滅無量億劫之所犯罪。至阿鼻拔致位。第四消除一切病苦壽命延長。第五得此寶珠一闕之分。致供養祭讀誦恭敬者。生生世世。轉諸貧苦報。能令得秘藏無盡果。——《佛說大如意寶珠輪牛王守護神咒經》。 貧窮業報如不轉,縱使天天積累福德資糧,也難以馬上湊效。經文中一再強調現世得福等,可見是一個當下即能見效果的法門。應該倍加珍惜。
  • 佛教:大威德明王能力如此之大,僅僅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嗎?
    同樣的,大威德明王能夠成為蓮花部的教令輪生,就說明這尊明王的能力也是十分強大的。大威德明王又稱降閻摩尊,又或者依照其形象稱之為六足尊。因為蓮花部是在西方,所以大威德明王就駐守於西牛賀州。眾所周知,西牛賀州是西方阿彌陀佛的佛土,所以,大威德明王就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化身。在西藏密教中,大威德明王的供奉尤為重要。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
  • 福德和功德,何來分別心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在北傳佛教中,福德與功德有別。
  • 教你一種佛教中最重要的自我修行方法
    觀音菩薩作為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早已深深刻入入老百姓的心中,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更是家喻戶曉。這是為何呢?因為觀音菩薩是以慈悲救濟為本願的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世稱西方三聖;凡是遇難眾生念誦其名號,菩薩便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 佛教:聞是章句,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諸眾生得無量福德
    增長善根,讓其成熟因為長遠心故,善根由種子而增長,因增長而成熟,善根成熟,聞法即悟。應以何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說法度之,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現身向我們說法呢?,因為我們的善根未熟,善根未熟,就是觀音菩薩向我們現身說法,我們也不能開悟。諸佛如來出現世間,都是在眾生善根成熟之時。聞是章句,一念生淨信,念念生淨信。
  • 佛教最高經典《華嚴經》的8句精華,看懂勝讀十年書!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認的「經王」,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其中最被推崇備至的,正是《華嚴經》,被稱為「王中之王」。一、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牛馬眾生。就是你想要修成諸佛的龍象護法,必須要為眾生謀福謀德,積攢無量功德。比喻一個人修行人在修行的路上所下得苦工。諸佛龍象是結果,眾生牛馬是過程。走過了這個過程才能修成正果。二、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 什麼是「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破壞佛教真有報應嗎?
    而眾生不識因果不信因果,圖一時貪慾而種下惡因,等到果報來時痛苦萬分,卻悔之晚矣。《涅盤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世作善惡之因,現世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當下受報。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招。地獄閻羅本不願你下地獄,奈何我等作惡多端偏要下去。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影子甩得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