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此尊又作烏芻沙摩明王、烏芻瑟摩明王,意譯為不潔淨、除穢焚燒、穢惡。為密教與禪宗寺院中所安置的忿怒尊之一。又稱穢跡金剛、受觸金剛、火頭金剛、不壞金剛、不淨金剛、廁神,即北方羯磨部之教令輪身。
此尊以深淨大悲,不避穢觸,以大威光,猶如勐火,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故亦稱除穢金剛。其形呈忿怒相,由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執劍,下手持索,左手持棒,下手持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佛經有載,則非忿怒之形,四臂之器杖亦有別。此外,餘經所載,更有異形。
依佛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三千大千世界有無量百千萬眾的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大家因佛陀入滅而哽咽啼泣悲惱,還有無量的諸天大眾及釋提桓因等也都來供養佛陀。
這時只有螺髻梵王一人不來供養佛,而且與千萬億眾的天女共相欲樂。 於是百千眾的咒仙前往收服螺髻梵王,結果百千眾的咒仙去到螺髻梵王處,見到外圍都以種種不淨汙穢物作為「城塹」,眾咒仙們見此汙穢物,各各犯咒而死。
大眾從未見過這事,於是又改驅策無量的金剛聖眾持咒而往,結果七天之中,也沒有一位金剛聖眾能將螺髻梵王給降伏。大眾見此情形,更加感到悲哀,而同說偈言:苦哉大聖尊,涅槃何太速?諸天猶決定,無人追喚得。痛哉天中天,涅槃如火滅。
說完偈誦後,大眾皆泣不成聲。此時佛陀憐愍大眾,即以神力,從佛的左心化現出一尊「穢跡金剛」,金剛力士立刻在眾中從座而起說:「我有大神咒,能取彼螺髻梵王」。
說完後,穢跡金剛即顯現大神通,三千大千世界大地震動,天宮、龍宮及諸鬼神宮殿全都被金剛神力給摧伏崩落。然後騰空前往螺髻梵王住處後用手指一指,所有的「醜穢不淨」立刻變為清淨大地!
穢跡金剛對螺髻梵王說:「你這大愚痴,佛陀欲入涅槃,你為何不去瞻仰佛陀?還與天女在此欲樂?」說完後,穢跡金剛以「金剛」之力,用指一指,螺髻梵王當下情慾消除、穢垢皆淨,隨即發菩提心與穢跡金剛同回佛涅槃之處。
於是大眾都讚嘆:「穢跡金剛大力士,如何才有如是的大神力,能將螺髻梵王縛禁而來至於此?」穢跡金剛即說:「若有世間眾生,被諸天惡魔一切外道所惱亂者,但誦我咒十萬遍,我自現身,令一切有情,隨意滿足,永離貧窮,常令安樂」。
念此咒之前要先發大願,內容如下:南無我本師釋迦牟尼佛,於如來滅後,受持此咒,誓度群生,令佛法不滅,久住於世。說完這個願文後,穢跡金剛就說了「大圓滿陀羅尼神咒穢跡真言」。
以上是穢跡金剛示現的緣起,螺髻梵王后來被佛陀授記名為「清淨光明佛」,而穢跡金剛亦名為「大權力士神王佛」。
凡持誦此明王之神咒者,可得甚大功德,不但可以得到除病,敬愛,避難,受福,智慧,富貴,敵伏等大利益,更可防禦枯木精,惡鬼,毒蛇等諸障礙,以上十法稱為神變十大秘法。
釋迦牟尼住世時,本不提倡巧立文字而度化眾生的方式。雖也起言語而說法,但都是暫時先「立」之,而後再「破」之,生怕眾生因執著於語言文字上的一經、一法而不能了達法性本來,所以在經典中描繪其涅槃後僅化身為「咒音」續留人間,度化眾生。
依佛經描述,螺髻梵王「以穢破法」,但穢跡金剛偏偏不怕汙穢而降伏之,表明此尊所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淨」本性,也象徵佛陀所闡述之佛法真意。眾生「迷而不覺」,貪著「清淨」境界,所以心隨境轉;諸佛「覺而不迷」,於一切相而不執取,故而心能轉境。
修持此法者,應受三皈八戒或菩薩戒,要發本尊護法度生的誓願,還要以菩提心、清淨心、慈悲心持咒,如此方能發揮此咒真正的威神力。
好了,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就為大家分享到此,望大家以此尊為戒,切莫嫌棄那些生活中的髒事,爛事,需知越是困境處越能砥礪心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