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2020-12-18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語

在現實生活中,世人往往對於佛教代表人物的認識,還停留在諸佛菩薩上,認為「佛」意為覺者,是佛教徒對修行成功者的稱呼,寓意法力無邊;「菩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寓意大慈大悲。

其實,佛教之中每位代表人物都深具寓意,比如羅漢,護法、三十三諸天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不為人知的佛教的十大明王。

在佛學之中,明王屬於佛的教令輪身,剛強眾生難以用說法柔順調伏,須以威猛教令強制調伏之。明王是諸佛、菩薩用以降服妖魔的憤怒形像,以衛護佛門為己任,並教化、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憤怒相令其敬畏降伏,皈依佛法。

明王,又作金剛明王、威怒王等,乃是諸佛菩薩的憤怒化身,密宗修行者經常以明王為本尊。明王的「明」為智慧光明的意思,在密宗指的是真言陀羅尼。「王」則是尊勝、具有威力的意思,乃是佛門尊稱。「明王」合在一起的意思即是真言陀羅尼的持有者。好了,話不多說,現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佛教中的十大明王:

02愛染明王

愛染明王,譯作住於大愛欲與大貪染三昧之明王。金剛薩埵,或金剛愛、金剛王等菩薩所變現。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愛欲即大薩埵之三昧示現。此尊於一切法中,獨稱最勝為五部諸尊之上首。

愛染明王能滅無量罪,並卻萬惡,速成百千事,悉滿眾願,凡所求疾速靈驗。其威德殊勝,雖眾星亦不能奪其光芒。更加寶瓶能吐珍寶俱足能滿一切願。梵天帝釋亦受此尊教敕而分禍福,七曜九執向來司掌人間禍福榮衰,亦順本尊之威勢,不敢有所違逆。是故信仰者,獲福無量,速獲一切悉地。

03大威德明王

「青牛背上威德尊,無漏智劍摧無明;煩惱菩提本無二,生死涅盤一念間」。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忿怒身是降伏魔尊,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如意寶棒謂棒之上端有如意寶,寶者理也,棒者降伏為體故智也,如意寶棒乃顯理智不二之意。

大威德明王,譯作解眾生縛,即降閻魔尊之意。阿彌陀佛的變化身,亦有相傳為文殊菩薩之化身。此明王是無量壽如來的教令輪,諸相悉圓滿,從大悲出,為無明妄想之眾生,現極惡之瞋怒身,伏出世之魔軍,滅世間之怨敵,十地菩薩不隨教令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障難者,一時殄滅無有餘者。

04無能勝明王

無能勝明王,譯作不被任何東西所打倒,乃無能勝明王為地藏菩薩的憤怒尊,佛經記載:若以三輪身而論,則釋迦佛為自性輪身,地藏菩薩為正法輪身,無能勝明王為教令輪身,如具三身一體,體、相、用具足。是則應知法界結構以及法身相應之處!

地藏法門乃是開啟生命藍圖的法門,此生命藍圖乃依佛陀的自性為體,目標在開啟吾等大地凡夫的無明暗障,故以無能勝明王的本尊來戰敗一切無明陰魔,而地藏的本事為正法輪身的本尊,此相為一切善巧接引之媒介也。以地藏菩薩本尊為顯,無能勝本尊為隱,釋迦文為體,如是觀行,則秘密隱顯俱成,三輪一體呈現也!

無能勝明王其象徵,是大善知識!無能勝是一門深入,若能朝聖將自己置於佛陀的環境空間裡,則會獲得伏藏,指的是甚深智慧,而會迅速坐於正法菩提道場,活在清淨生活環境中。

05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明王乃能降伏眾生的三世三界的三毒煩惱之義,是東方金剛部的教令輪身,誦持本尊印明,能除滅無始業障熱惱,諸魔不能作障,反需隨順教敕,有除病、得敬愛。

佛經有載:「恐怖笑怒尊,能降三世愆,生佛本不二,大悲隨緣現」。降三世明王,譯作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乃阿閦佛之忿怒身。眾生依三毒而感三世,三毒之本體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即摩醯首羅天,摩醯首羅表噉食此心故。

06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受如來教敕示現憤怒相,常住火生三昧,焚燒內外障難及諸穢垢,摧滅一切魔軍冤敵。不動明王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不動明王,譯作不動或無動。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

不動明王誓願在勝軍軌內曰:「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侍奉密教修行者,受行者的殘食供養,常晝夜擁護行者,令成滿菩提,以此奴僕三昧而稱不動使者。其淨菩提心之德至為威勐、堅固不動,故稱不動;智慧勐利,無過其上,故曰明王。

又不動者,是菩提心大寂靜義、無傾動義,為諸佛內證真淨菩提心之體性。不動明王以菩提心為因,屬金剛部智。以大悲為根,攝蓮花部理。以方便為究竟,即佛部理智。此尊息風為本,為延命最上法。

07步擲明王

步擲明王乃是普賢菩薩化身,可濟度六道,有使罪人發現其菩提心及降伏惡魔的力量。步擲明王,是「放開步伐」之意。有記載說此明王有十八臂,但也有記載說只有二臂,右手拿著大傘蓋,左手拿著金剛杵。傘蓋可說是步擲明王的特徵。

08烏樞沙摩明王

佛經有載,烏樞沙摩明王則非忿怒之形,四臂之器杖亦有別。此外餘經亦有載,此明王其形呈忿怒相,由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執劍,下手持索,左手持棒,下手持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

烏樞沙摩明王,譯作不潔淨、除穢焚燒、穢惡,有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輪身與金剛夜叉明王有同體異體之論。烏樞沙摩明王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此尊以深淨大悲,不避穢觸,以大威光,猶如勐火,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故亦稱除穢金剛。

09馬頭明王

常見的馬頭觀音通體赤紅,三面八臂,三目圓睜,獠牙外露,頭髮和鬍鬚著紅黃兩色並向上豎起,呈獅子無畏相。馬頭觀音的三面表示空靈悟性,八臂表示悲智雙運,三目圓睜表示降伏三界惡魔,獠牙外露表示震懾一切阻礙眾生修行的魔障。

馬頭明王,譯作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大精進力也,又啖食無明重障之意。此尊乃馬頭觀音化身,本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之忿怒身,也是六道中畜生道的護法明王,也稱馬頭明王、馬頭金剛或馬頭大士。

10大輪明王

大輪明王是轉法輪明王之意。法輪是佛教的真理教義。大輪明被畫成戴冠上面有逆立的火發,左手持獨鈷杵,右手高舉大法輪。 大輪明王譯作消除一切業障、越法,以清淨圓滿戒品。彌勒菩薩示現之憤怒身。大輪明王能排除眾生的一切業障。

11軍荼利明王

軍荼利明王,譯作甘露瓶其形貌似夜叉身,意為儲藏著用之不竭的生命能量,乃南方寶生佛的憤怒身。軍荼利明王塑像有兩面四臂、四面八臂等形式,身青色,眼紅色,手把二赤舌,其它手持戟、杵、輪等。其四面四臂像表示降伏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

12結語

好了,佛教中的十大明王就為大家介紹到此,相信大家看完之後,也會對十大名王有個全新的認識,以上10尊雖皆為忿怒相,但也極具功德,還望大家以後虔誠參拜,切勿詆毀!

最後想說的是,大慈大悲諸佛菩薩也有各自忿怒面,所以還請大家未來秉持善念生活的同時,也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在自己善良中帶點鋒芒,這樣方能不讓自己受傷,更好的保護家人!

相關焦點

  • 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在佛教的滿天神佛之中,除了有救世渡人的諸佛菩薩,亦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明王,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憤怒身是降伏魔尊,也是佛教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
  • 農曆二月廿一:普賢菩薩聖誕吉日!這尊佛教大菩薩還化現為……
    所謂「行」,就是行為、實踐,普賢菩薩實踐的是「以智慧上求無上佛果,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的大乘菩薩道,依照其著名的「十大行願」身體力行,故稱為「大行」。(佛教認為,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所謂「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正如法藏法師所說:「文殊與普賢不二鎔融,而成毗盧遮那佛,乃至顯現三聖圓融之境界。」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
  • 十殿閻羅分別是哪十大佛菩薩的化身?
    關於地獄中的十殿閻羅到底是歸屬佛教還是道教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不過有一點很明確,佛教宣稱的十殿閻羅比道教的神位要高。他們不僅位列佛的二十諸天護法神之一,同時,十殿閻羅的來頭不小,個個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 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 諸佛菩薩誕辰成道紀念日
    在佛菩薩聖誕紀念日的時候做的功德要比平時做的功德大百千萬倍。下面我們就按我國陰曆月份的順序來簡述諸佛菩薩的聖誕紀念日。正月初一是彌勒佛聖誕。在《賢劫經》卷七、《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中記載,皆是以彌勒為未來出現的第一佛。在我國是以布袋和尚為彌勒化身,並按照他的模樣塑成彌勒佛像,供奉於正殿。
  • 佛教:面燃大士,乃觀音大士化身,亦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幽冥教主
    ,以為道教神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佛教的面燃大士,不僅乃觀音大士化身,亦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幽冥教主:02面燃大士如今許多地方在中元節祭拜亡靈之前信眾認為,舊曆七月,所有來陽世享香火的亡靈,都歸此神管理;在我國有專為祭祀此神的「大士爺廟」。面燃大士又被稱為「焰口鬼王」、「面燃鬼王」、「焦面大士」、「監齋羽林大神」、「焦面大將」,民間習慣稱之為「大士爺」、「大士王」。一尊菩薩有這麼多稱呼,就像我們一個人扮演多種角色之時也會有多種稱呼一樣。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一切諸佛,皆發願於淨土成佛,以淨土眾生純善,易受化度故。唯獨釋迦世尊,發願於穢土成佛,度惡性剛強難化眾生。其悲心之深切,實是不可思議,於一切諸佛中最尊最勝。乃緣於其過去因地,尚未發菩提心時,遇古佛,號釋迦牟尼,其國土、族姓、弟子等,皆一如現今之釋迦牟尼佛。
  • 佛教經典中,地藏菩薩的來歷
    地藏菩薩在中國佛教諸菩薩中久負盛名,與觀音、文殊、普賢合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並稱於世。地,「 住處」之意;藏,「含藏」之意。佛教中說,地藏受釋迦牟尼的付囑,在釋迦既滅,彌勒菩薩未生成佛之間的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拯救諸種苦難煩惱,「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 佛教:在寺廟之中,拜這三位佛菩薩,將會福報無量
    我們有這麼大的福分進了佛門,聽到佛法,為什麼不接受,而選擇祈求現成的果實呢?本文,給大家一起介紹一下佛教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三位佛菩薩,希望大家在禮拜的同時,能真正的得到佛法的薰陶,得到福報。一、釋迦牟尼佛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被簡稱為「佛陀」或「佛」。他是佛教的創始人,。
  • 佛教:大威德明王能力如此之大,僅僅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嗎?
    而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是佛教五大明王中的大威德明王。下面就與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大威德明王到底有何能力。胎藏界與金剛界是佛教密宗中最為重要的兩界,雖然兩界所修持得佛法不同,但是最後仍然殊途同歸,這是毋庸置疑的。蓮花部能同時成為這兩界的其中一部,其意義想必也是非常重大。
  • 如何正確供養關公大帝菩薩供奉儀軌!
    只要具信心均可修此殊勝儀軌,將獲無量慈悲與神力護持之殊勝加持矣!取經僧敬告各位善信:無論修持何法,都要發起「菩提心」。若無正確動機來修法,將得不到護法的護佑。取經僧祈願:透過修持《關公大帝菩薩供奉儀軌》之功德力,消除地震、水災、旱災等四大不調,增長世界的吉祥喜樂,消除一切障礙與違緣,並開啟一切有情的善心與菩提心!促進一切有情互不傷害,相互友愛;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 四大佛教名山的四大菩薩的手持法器
    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一般來說是有約定俗成的先後的說法的。即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金五臺指的是位於山西的五臺山。銀普陀指的是位於浙江的普陀山。我們也按貫例說說這四大佛教名山的四大菩薩的手持的法器等。雖然說菩薩也如佛一樣有三十二相,而且佛經也有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如此,菩薩也一樣。我們俗人多說佛菩薩是有一定標準像的。
  • 諸佛菩薩的誕辰(按年農曆起始時間排名不分各佛菩薩成就)
    通常我們這都有廟會,由於今年特殊情況廟會也取消了。藉此機會給讀者們匯總下各諸佛菩薩的誕辰。>7.三月十六-準提菩薩生日 8.三月二十五-多寶佛生日9.四月初四-文殊菩薩生日 10.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生日11.四月二十八藥王菩薩生日 12.五月十三伽藍菩薩生日13.六月初三-韋馱菩薩生日 14.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 佛教:五方佛各代表什麼?因何而來?各自為營又同出一源!
    眾所周知,佛系神譜中有佛陀、菩薩、天神等等系列劃分,數量眾多,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傳世經典中的五方佛。在佛教文化中,將世界劃分為五大佛土,由東方不動如來(阿閦佛)、南方寶生如來、西方阿彌陀如來、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及中方毗盧遮那佛所掌管,並且各方如來都有著獨樹一幟的能力,代表意義也有所不同。
  • 《西遊記》中「天庭」和「佛屆」的神仙體系是怎麼劃分的?
    又命四大天師、九天仙女,大開玉京金闕、太玄寶宮、洞陽玉館,請如來高座七寶靈臺,調設各班坐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我們來分別看看這些人都是誰:(一)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崆峒問答》說「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
  • 寺院僧人供奉的「十種佛花」都有美麗動人的佛教故事
    佛案前的供桌上常擺上鮮花是對佛的敬意。僧人稱花諧音為「華」,所謂「花華不二」是指佛教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佛祖拈花一笑,把般若智慧和微妙法門盡傳於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就成了禪宗一祖,自有一方世界。《華嚴經》云:「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獻於佛祖、菩薩前的稱為「獻花」;散布壇場四周的稱為「散華」。
  • 文殊菩薩與《文殊般若經》的思想及其影響——蔡宏
    文殊菩薩是佛教智慧的象徵,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他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為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在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的空宗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和獨到的風格。佛教重視智慧解脫,文殊菩薩的思想對佛教的發展、變化有著重要影響。下面就從菩薩的來處、行願及淨土、文殊般若經及文殊菩薩的影響等方面來對文殊菩薩及《文殊般若經》的思想影響做一番探索。
  • 清淨菩提心,菩薩手中的蓮花各有不同,又代表什麼?
    蓮花這個神奇的植物,在不少菩薩手裡都有,但每一個菩薩拿的蓮花都不一樣。有的菩薩拿著白蓮花,有的拿著紅蓮花,還有的菩薩拿青蓮花。這些都是有寓意的,比如白蓮花比喻遠離煩惱,內心清淨,而青蓮則比喻蓮花的暗香和靜雅,有點像是佛微微睜開的法眼。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是來救苦救難的,也是漢傳佛教最受人喜歡的菩薩。
  • 八大菩薩坐騎靈獸各是什麼?竟有大白豬?
    四、金剛手菩薩·大白豬金剛手菩薩手持金剛杵,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常侍衛佛前。有人說金剛手菩薩的坐騎是蛇,卻沒有相關出處。金剛手菩薩在藏傳佛教中是重要的雨神,他是大勢至菩薩的憤怒像,大勢至菩薩的坐騎是大白豬。大勢至菩薩又稱大精進菩薩,或許菩薩乘豬是在告誡世人,只要有心,豬都能精進,不學習,你就是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