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第一美男子,皇帝為他神魂顛倒,還給後人留下個成語!

2020-12-22 漫迷包子君

佞幸,是指以諂媚的手段而得到君王寵幸的人,司馬遷在《史記·佞幸列傳》中有一段話: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這話翻譯起來就是:並非只有女子諂獻君王,士人宦官等男的也有獻媚的,而且這些男人用美色諂獻君王的還很多,正如司馬遷所言,作為皇帝男寵的的確不少,最有名的當屬董賢。

董賢,漢哀帝時期的著名美男子,他的父親在朝為官,官居御史大夫,所以董賢憑藉父親的關係,很快就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就是陪伴在太子身邊,負責用自己的高尚德行來影響太子,所以董賢能自由出入宮廷。

哀帝即位後,一天輪到侍郎董賢傳報時辰,哀帝從殿中看見董賢后,深為「驚豔」。男子中有此姿色,真是絕無僅有,就是六宮粉黛,也相形見絀。哀帝將他召入殿中讓其坐到自己腿上,與之促膝而談,並當下授董賢黃門郎的官職,讓他隨侍左右。

董賢到底有多帥呢?史料具體沒說,但能夠讓皇帝為之一振的人,想來肯定是超級無敵帥的那種類型了,要知道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各種燕瘦環肥的類型都有,作為一個男子能讓皇帝看中,這份帥氣自然非同一般,史料記載董賢「為人美麗自喜」,也就是說他長得帥,而且還比較自戀,常把自己成一個美男子。

董賢生就一種女性的柔媚,低眉順眼,搔首弄姿,引得哀帝慾火中燒,居然讓他侍寢。此後,董賢一月三遷,升任駙馬都尉侍中,出則與哀帝同驂乘,入則共床榻。董賢穿著霧一般輕逸的衣衫,像蟬翼飄飄若飛。哀帝與董賢常常一同沐浴,董賢在池水之中供奉丹藥,邀寵獻媚。在董賢的迷惑下,哀帝整日不理朝政,只知道尋歡作樂。一天早晨哀帝醒來,見董賢還在熟睡中,本欲將衣袖抽回,卻又不忍心驚動董賢。哀帝一時性急,竟從床頭拔出佩刀,將衣袖割斷,然後悄悄出去。所以後人把好男色稱作「斷袖癖」。董賢醒來後,見身下壓著哀帝的斷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從此越發柔媚,須臾不離其側。哀帝還破例讓董賢的家眷移入宮中居住。

一天,哀帝在麒麟殿與群臣飲酒,竟然對董賢說:「朕欲效仿堯禪舜,把帝位傳給你。」一時間大殿內鴉雀無聲,誰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常侍王閎進言:「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非陛下所私有。陛下上承宗廟,應該傳授子孫,世世相繼,天子豈可出戲言?」哀帝十分惱怒,竟將王閎趕了出去。後來,哀帝也覺得自己失言,因此再不置可否,將禪位的話模糊過去。僅僅一月之間,董賢所得賞賜已不計其數。哀帝還在自己的陵墓旁,專門為董賢另造一墓冢,使董賢可以死後陪伴他。看原文 「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巨萬,貴震朝廷。常與上起臥。又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漢書·董賢傳》

董賢和漢哀帝關係好到不行,兩人出則同車,睡則同床,有一次漢哀帝和董賢一起睡覺,後來漢哀帝醒後要去上朝了,但自己的衣袖被董賢的身體壓著,他扯走衣袖恐怕會驚醒董賢,搖醒他更是不忍心,於是皇帝便扯斷了自己的衣袖,這就是成語「斷袖之癖」的來源,被後人用來形容男性之間的愛情。

漢哀帝死後,西漢的政權落入王莽手中,後來董賢被王莽逼迫自殺,他的家族也以悲劇收場,一代寵臣就此沒了,不過卻給後人留下了「斷袖之癖」的成語

看來禍國殃民的只是顏值啊,和性別沒什麼關係~~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漢朝皇帝劉徹簡介
    漢朝皇帝劉徹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的時間有54年。漢朝皇帝劉徹的雄才偉略以及治國安邦的本領,讓當時的漢朝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漢朝皇帝劉徹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皇帝,那麼漢武帝劉徹的一生你了解多少呢?
  • 臣子竟可以評價皇帝?看看漢朝的諡號制度,堪稱古代的「民主」
    因為諡號被秦始皇廢止了,始皇帝實在是不喜歡這套亂七八糟的東西,在他看來,諡號是後人對於前人的評判,而以我秦始皇創下的千秋萬代的功業,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來評判我(不愧是千古第一帝,霸裡霸氣的~)(秦始皇,第一個無諡號的皇帝)可作為秦始皇的後繼者(劉邦實則僅僅小秦始皇三歲),劉邦並不這麼想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從漢朝劉邦開始,到南宋劉豫,這一千四百多年,劉姓出過59位皇帝,是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第二:李姓顓頊(zhuān xū)帝是黃帝的直系孫,被譽為上古五帝之一,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獸形。從成漢李雄,到西夏李睍,這九百多年,李姓一共出過58位皇帝,其中以李世民為最。第三:朱姓朱姓最早也是來自顓頊帝的後裔,顓頊帝有個孫子叫做陸終,陸終有個孩子叫做曹安,曹安建立邾國,改為"邾"姓,齊恆公稱霸時,將邾國打敗,邾姓後人為了避免追殺,就改為"朱"。
  • 皇帝率百萬大軍出徵卻全軍潰敗,留下3個成語,至今家喻戶曉!
    其中,又以「淝水之戰」最為典型,383年,前秦依靠其強大的國力,在皇帝苻堅的指揮下,出兵百萬,準備直接推掉東晉。東晉不得不應戰,但他們的兵力只有區區8萬。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是東晉完勝,前秦完敗。當時,前秦皇帝苻堅一統北方,他胸懷大志,準備一舉南下東晉,完成不世之功。可是,在南下之前,前秦內部就對這次戰爭產生了嚴重分歧。
  • 漢朝初期為什麼有兩個皇帝,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
    那麼西漢初期為什麼會有兩個皇帝呢,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那麼趙佗為什麼敢於在西漢面前稱帝,西漢為什麼卻默認了趙佗的稱孤道寡?漢高祖劉邦去世:本以為趙佗只會是一個「王」,然而他卻活出了「皇帝」的感覺。並且趙佗還實實在在的稱了帝,當上了真正的皇帝。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逝世,劉邦的長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
  • 他明明當過漢朝皇帝,卻被踢出「帝王本紀」
    李夫人死後,漢武帝依然對她念念不忘,親筆寫賦來悼亡,甚至在皇后衛子夫還在世時,以皇后之禮下葬李夫人,追贈為孝武皇后。他對李夫人熾熱的思念只能化為對他們唯一的孩子——六個兒子中行五的皇子劉髆身上。 劉髆出生的時候,衛子夫所出的劉據已佔據太子之位。不然的話,劉髆有可能「子憑母貴」,成為漢朝太子。
  • 帝王傳:他是漢朝皇帝,最後卻被大臣們逼死
    -前180年11月14日),出生於京兆郡長安縣(今陝西西安),漢惠帝劉盈之子,西漢第四位皇帝。劉弘和他的前任皇帝一樣,同樣做了四年的皇帝,在這四年當中大權還是被呂后一手掌控,有名無實。不過不同於他的老爹劉盈和前任劉恭,他對於呂雉的擺布並沒有反抗,甚至有史書記載還是有些感激。
  • 此人當宰相後整天飲酒作樂,皇帝聽他解釋後說:你繼續吧
    其實,「墨守成規」並非全是壞事,有些事情可為,有些事情不可為,需要用智慧的頭腦去判斷。歷史上曾經就有一個宰相,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無為而治反而被後人讚賞,此人叫曹參,漢朝第二任宰相,因他還誕生了一個成語:蕭規曹隨。因司馬遷的原因,漢朝開國的故事比其他朝代似乎更為精彩。
  • 漢朝最後一任皇帝是窩囊嗎?大智隱於形,生不逢時,卻得善終
    大智隱於形,是最具智慧的皇帝,生不逢時,卻得善終我國行政始於秦,而奠定疆土版圖的卻是漢朝,兩漢文化源遠流長,成為如今華夏兒女的代名詞;漢朝給予每個華夏人屹立千秋的自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讓每個人聽了都熱血沸騰,漢朝不僅有無為而治的「文景之治」,也有「獨尊儒術」為華夏民族打下生存空間的漢武帝,漢朝皇帝是近年來,影視劇中演繹的熱點
  • 曹操發明了個成語,把死亡說的很委婉,如今老人常說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他挾持漢朝天子,一次徵討四方,消滅了袁紹、呂布、劉表、韓遂等勢力,統一了中國當時的北方,然後他還實行屯田制、獎勵農桑、興修水利、安置流亡人口,在曹操的治理下,北方人民至少能吃飽飯,社會風氣也有所好轉,所以後人評說曹操時,都會說他是個軍事家、政治家,其實他還有個頭銜,那就是文學家。
  • 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
    史上奇葩皇帝,讓寵妃躺在桌上與大臣欣賞,留下一個成語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中,在我國的封建帝制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皇帝。這其中既有像李世民、趙匡胤、康熙這樣的有能力的明君,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荒淫無度、沉迷酒色的皇帝。
  • 他號稱最完美的男人,還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一句成語最霸氣
    在「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古人對於出口成章,妙筆生花的書生都十分的尊敬,讀書人為了展示他們文化素養,創造了一種特殊語體——成語。東晉時期,有一個被稱為「完美」的男人,他給後世人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有一個十分霸氣,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優秀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揭秘:江西第一傳奇豪門,半個北京都是他家建的,還給後人留下無價之寶
    他把自己獨特的工藝化作魯班再現,對宋代以來沿用的「鬥拱」進行改進。 以卯口寬度為基本尺寸,形成由「鬥拱」變「鬥口」的新模式。 讓設計與施工能夠更加科學地銜接。
  • 讓太后神魂顛倒,還給他生了2個兒子
    讓太后神魂顛倒,還給他生了2個兒子。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年僅13歲的嬴政繼位,呂不韋把持朝政。而據《史記》記載,呂不韋和嬴政的母親趙姬可能是老情人,因此,在趙姬寡居後,呂不韋便與其舊情復燃,穢亂宮闈。然而,隨著呂不韋年事漸高,其身體已難滿足如狼似虎的趙太后,因此,便想找個人來代替自己做這份神聖的工作。
  • 為什麼漢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帝,而唐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宗
    根據他生前所做事跡的好壞進行評定,給予或誇讚褒揚,或貶低,或同情的稱號。唐代以前常用諡號來稱呼皇帝,比如道德頗博厚,勤學好問為文(隋文帝,漢文帝,魏文帝)。威疆內外,開拓疆域曰武(漢武帝,宋武帝),還有好內玩禮曰煬(隋煬帝),殺戮無辜為厲(周厲王)等等。諡號能反映皇帝在位期間的得失好壞。
  • 他創造一個成語,成兩千年無數孩子的心中偶像,結局卻令人失望
    比如我們在小學時的課本中,有一個成語叫「鑿壁偷光」,說的就是一個家裡窮的孩子,從小為了學習,靠著鄰居家的燈光來學習。這則成語的主人公叫匡衡。關於匡衡的生卒年並沒有記載,人們只知道關於匡衡的成語。匡衡是生活在漢朝漢元帝、漢成帝時期的一個官員。他出身貧苦農民家,為了讀書改變命運,他從小就刻苦功讀。有時家裡點不起油燈,他就藉助鄰居家的燈光來讀。但這則成語只是一個人發奮讀書的過程。
  • 範煒: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成語都和他有關
    南唐後主李煜留下的這首虞美人之詞經久不衰,卻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一切都拜「宋太宗」所賜.....當時北宋將南唐滅亡後,南唐後主李煜被抓到北宋,和他一起被抓過來的,還有他的老婆——南唐皇后「小周后」。小周后生於950年,是個容貌極美的女子,也很聰慧,她5歲就嫁給了李煜,李煜也非常寵愛她。
  • 關於「漢初三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成語典故
    下面我們來說說這三個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文化財富:歷史典故和成語故事。關於張良的典故,就有張良刺秦、張良拾鞋、智鬥鴻門、畫箸阻封、下邑奇謀、虛撫韓彭、勸都關中等,另外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約法三章」等,也都與張良有關。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這個成語,就是司馬遷專門為張良量身定製的。
  • 劉裕為什麼要屠殺司馬懿後人?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著兩位賣草鞋出身的皇帝,一位是劉備,另外一位也姓劉,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和劉備也是有著血緣關係,他名字叫做劉裕。
  • 他捨身救主,卻又兩次叛主,留下的六字成語,人盡皆知
    不過,那麼多爭議中,真正讓這位將領成名的,卻不是他的成就與是非,而是他臨終前留下的一個成語,那麼,這位將領是誰?他做了哪些事情?留下的是哪個成語呢?當王思禮看到張光晟時,一眼便知道對方就是自己日日找尋的恩人,頓時感動得淚流滿面,有個救命之恩在手,再加上辛雲京本身也沒有犯錯,張光晟自然輕鬆解決此事,救下了辛雲京的性命。事情完成之後,張光晟準備辭別王思禮,回到自己營部就職,可是王思禮怎麼也不肯,非要和張光晟結拜為兄弟,還提拔了張光晟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