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身體好不好,低頭看看腳。雙腳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身體部位,而腳實際上被稱為「第二心臟」。腳底含有大量的穴位和經絡,腳和全身的各個臟器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我們機體出現問題時,腳也會有所表現,因此我們的雙腳是健康的「提示器」。雙腳出現的細微改變,可能暗示著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腳上11個不容小覷的健康信號:
1、腳經常抽筋
可能缺鈣、鎂、鉀等微量元素。為了避免抽筋,睡覺前可以按摩下雙腳,刺激下部的穴位,然後喝杯熱牛奶補鈣。抽筋後除了按摩,也可以敷冷毛巾讓肌肉放鬆。
2、腳傷總不見好
可能是糖尿病。體內血糖值過高會破壞腳部神經,讓人對腳傷沒有多大反應。如果不及時處理,最終會導致截肢。
3、腳總是冷
貧血或甲狀腺問題。腳冷的同時還會感到疲勞、抑鬱、皮膚乾燥。
4、腳趾甲厚重、發黃
通常由黴菌感染引起,這種感染很快會波及全部腳趾甲,導致其發出難聞的味道,顏色變深。糖尿病、血液循環不暢、免疫力下降者最易「中招」。
5、大腳趾增大
可能是痛風。痛風通常由尿酸過多引起,而尿酸多存在於體溫較低的部位,尤其是離心臟最遠的大腳趾。
6、腳趾甲輕微下陷
貧血症狀。如果體內缺鐵,腳趾甲就會顯得蒼白、易折斷,出現不規則的凹形或勺子狀的壓痕。補鐵時最好同時服用維生素C,加速鐵元素吸收。
7、腳關節疼痛
風溼性關節炎。腳關節或手關節出現病變,疼痛並且感到腫脹、僵硬。
8、腳部皮膚乾燥、脫落
真菌感染。如果不是很嚴重,經常洗腳,讓其徹底乾燥即可痊癒。嚴重的可吃點口服抗真菌藥物。
9、腳疼得邁不開步
表現為腳側或腳掌疼痛,可能是骨質流失、缺乏維生素D、鈣引起。
10、腳趾尖上翹
肺部疾病的表現,包括肺纖維化或肺癌,心臟疾病和胃腸疾病也和此有關。
11、腳後跟刺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而鞋子不合適是主要原因。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誘發此病,最好換雙舒適的平底鞋。另外,較胖的人也容易腳後跟疼。
以上就是面具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分享,你現在知道「腳病」怎麼看了嗎?趕緊轉發起來讓更多朋友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