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任何季節都是吃火鍋的好時節,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吃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汗水順頰而下,那個酣暢淋漓呀!可是在吃火鍋的時候,有些菜讓外地遊客實在是沒辦法理解,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子起名啊。今天就讓小編來科普一下這些名字怪古稀奇的菜,到底是些啥子!
一、毛肚
毛肚也稱百葉肚,俗稱牛百葉。毛肚是重慶人燙火鍋的最愛。其實毛肚是牛四胃之一的瓣胃。也有種說法是,瓣胃可以分開成兩層,裡面的一層呈葉片狀,被人們稱為百葉或千層肚。而外面的一層表面有許多肉刺,整個表面就像一塊毛巾,就被人們稱為毛肚了。
二、黃喉
不少小夥伴都望文生義,認為黃喉是豬或牛的喉嚨、氣管。那就錯啦!黃喉是重慶火鍋中必不可少的葷菜之一,來自豬、牛等家畜的大血管。爽脆有嚼勁,是黃喉的一大口感特點。
三、牙梗
你可千萬認為牙梗就是豬的牙齦,其實是豬的「天堂兒」,也就是上顎。新鮮的豬牙梗,口感特別脆嫩,有時候還會吃到一點硬硬的骨頭殘留,你可別認為那是牙齒!
四、肫花
在很多火鍋館中的菜單中,「郡花」或是「菌花」的菜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它準確的說法是肫花或胗花,就是切成花形狀的鴨胃。鴨胃即鴨肫,也叫鴨胗。鴨肫形狀扁圓,肉質緊密,在火鍋中煮後,入味又很有嚼勁,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愛。
五、荷心
荷心,並不是荷花的心或者蓮蓬的籽,其實就是蓮藕。蓮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在火鍋中燙一下撈起來,會很脆又帶著火鍋的辣味和蓮藕的清香,要是煮久了也不必擔心,蓮藕會變得面軟,又入味。真是怎麼吃都好吃的一道菜品。
六、千張
千張是一種豆製品,是一種薄的豆腐乾片,通過特製工具層層壓制,出品的時候看起來像千百張疊在一起,故稱千張。在北方某些地方也稱為幹豆腐。吃起來像是有一定韌性的薄豆腐乾,也像是幾張豆皮疊在一起嚼的感覺。
七、腐竹
腐竹跟竹子、竹筍沒有關係!它也是一種豆製品,具有濃鬱的豆香味,外表很像乾枯的竹子,所以稱為腐竹。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八、芫荽
小夥伴們看到芫荽二字是不是有點茫然,這是什麼菜?再一看圖片,不就是香菜嗎!芫荽,又叫香菜,重慶話說叫「鹽須」,重慶各大小火鍋館的菜單上基本上還是把芫荽寫成香菜。現在有些火鍋館推出了牛肉裹香菜這個菜,而香菜丸子是一道燙火鍋的經典菜了。芫荽也是燙火鍋時的調味菜品之一。鑑於芫荽獨特的味道,愛它的人深愛,不愛它的人一點都不能吃呢。
原標題:吃火鍋最喜歡點的菜,大家卻不知道它們名字的來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