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屆特殊的上海書展,又是一屆如常的上海書展。一座可閱讀的城市,擁有眾多愛閱讀的市民。兩天來,為了「安全,出彩」的目標,今年上海書展多了許多第一次的舉措。第一次實名預約、第一次「中場休息」、第一次展場面積擴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就體現在這些具體的「第一次」裡。來看上觀新聞的報導,詳見↓
(視頻時長55秒)
這是一屆特殊的上海書展,又是一屆如常的上海書展。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在「時尚夜市」回歸、「光影之旅」重啟後,2020上海書展暨 「書香中國」上海周前天開幕。運轉兩天,線上線下,上海書展都是這座城市最熱的話題之一。一座可閱讀的城市,擁有眾多愛閱讀的市民。正如開幕首日,主賓省浙江代表所說,上海書展如期舉辦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與擔當,給了全國書業乃至全國讀者一股信心。
兩天來,記者在書展會場目睹,為了「安全,出彩」的目標,今年上海書展多了許多第一次的舉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就體現在這些具體的「第一次」裡。
第一次實名預約
今年上海書展首次採用實名預約制入場,設置南北兩個安檢篷房,讀者出示身份證件、健康碼、購票憑證,經過測溫初檢後,進入安檢篷房進行安檢和二次測溫,再經自動驗票閘機,查驗身份證件、同步人臉識別綁定,方能開始閱讀之旅。作為防疫的第一道關卡,這是書展確定如期舉辦之際就定下的方案。
這之前,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先後舉辦——上海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最早重啟線下大型文化會展,離不開堅實的防疫水平和細緻有效的防疫措施。
12日一早,記者在上海展覽中心延安中路入口遇到洪女士一家四口。爸爸滑開手機屏幕、調出健康碼,再點開購票二維碼界面,遞上兩張身份證和包含兩個孩子身份信息的戶口簿,媽媽帶著兩個女兒經過一一測溫,走進安檢篷房。只有在經過閘機,人臉識別綁定的幾秒鐘裡,一家四口才短暫地摘下口罩。
「戴好口罩。」會場裡,記者一次次耳聞,輕輕提醒這句話的有穿著橘色志願者外套的大學生,更多的是讀者之間的相互提醒。
第一次「中場休息」
除了實名預約,今年書展首次劃出日場與夜場之間的一小時用於場內防疫消毒,並在展廳內採取每兩個小時循環消毒。讀者笑言,「書展有了中場休息」。在這個「休息」的時段,忙碌的是眾多志願者、工作人員。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感謝光臨上海書展,日場將於下午5時結束,請抓緊挑選心愛的圖書。5時整,我們將進行場館防疫消毒,請儘快有序離場。因疫情影響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感歉意。如果未能盡興,可以通過上海書展線上平臺繼續參與上海書展的各項活動,謝謝配合。」連續兩天下午4時36分,展館內響起兩遍廣播。記者看到,下午5時之前,用不著工作人員催促,多數讀者腳步匆匆,儘快離開會場。
「以往的重點是保潔,今年的重點是消毒。早上開展前1個小時、日場與夜場間1個小時都會全面消毒。」場內消毒保潔團隊負責人朱韻毅告訴記者,團隊54人全員出動,每天消毒八次,閉館後要清理完所有垃圾再消毒。「讀者的垃圾分類意識都挺強,幫了我們很大的忙。」
世紀出版集團印刷發行部主任孫肖平介紹,世紀館、世紀·國學館設置了20多個放置口罩、消毒溼巾等防疫物資的服務點位,還有兩個防疫留觀室。
大到佔據東西走廊的世紀出版集團各展位,小到序館旁小小的「陳伯吹童書館」,都制定了詳盡的防疫工作規範。往年熱門籤售活動集聚的友誼會堂,根據一、二、三層樓面積不同的場地,核准了人數不等的最高承載量。
第一次展場面積擴展
今年書展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的展場面積首次擴展到2.6萬平方米,比往屆增加10.8%。主承辦方與場地方共同挖潛,將「實體書店品牌館」搬到戶外,一方面有助於分散人流,提升現場觀眾的安全感、舒適度;另一方面,也讓各具特色的實體書店充分發揮策展優勢,不僅展陳面積擴大,布局也更為合理。
室內場館裡,各參展商都採取通透設計,減少貨架、拓寬通道。不少讀者感慨,今年的展位既美觀又有透氣感,觀展更加舒心。帶著寶寶來的年輕媽媽還驚喜地發現,今年主會場裡,第一次設置了母嬰室,以往擠在洗手間裡給孩子換尿不溼的窘境改變了。
昨晚21時,一天的書展落幕,南京西路的霓虹流光下,三三兩兩提著一塑膠袋圖書的年輕人匯入夜色。小蔡在路邊的花壇旁等朋友,身邊是一樣剛從書展出來的讀者。「你是從南通來的?」興趣相投的人們很快攀談起來。小蔡點頭:「明天再來。晚上就坐高鐵回去了。」書友有些驚訝,「坐高鐵逛書展?」「很方便,我來了好幾年了。」小蔡說。
「今年上海書展有什麼不同?」「實體書店街搬到戶外了。」「你最喜歡哪家?」「我在申東外語書店買了很多原版書。」「書呢?」小蔡攤開手:「快遞寄回家了。書展現場有這個服務。」
來源:上觀新聞(作者:施晨露)
編輯:張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