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學校原型是什麼 最後一課原型故事介紹

2020-12-19 中華網娛樂頻道

《我和我的家鄉》學校原型是什麼

從中國最美高鐵之一的杭黃高鐵千島湖站下車,再沿湖穿山行車四十多分鐘,便來到藏在青山翠谷中的富文鄉中心小學。但就在幾年前,這所如今的「網紅小學」和中國大多數鄉村小學一樣,面臨著三大現實難題:生源流失嚴重,學生大多數為留守兒童,以及留不住好老師。

「我剛來這所學校做校長的時候,全校6個年級的學生總數馬上就要跌破100,有能力的年輕教師能調走的都走了。」2015年,在縣城一所初中任黨委書記的姜蔚穎申請來到富文鄉中心小學做校長。

那一年,杭州市決心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計劃在淳安、建德、桐廬、臨安等偏遠區縣進行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改革實驗。從鄉村教師成長起來的姜蔚穎一聽說,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因為她有一個願望:讓農村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和城裡孩子們一樣優質的基礎教育。

所謂小規模學校,是指全校師生人數不超過200人的學校。在杭州,這樣的學校有55所,全部散落在農村的大山裡。「淳安畢竟在杭州,即使是偏遠的山區,農村小學的硬體條件也不差。現代化教具、塑膠操場、鐵質桌椅,該有的都有。」姜蔚穎說,「但差的是教學理念。」

在接手富文鄉中心小學前,每一次到杭州城區學校的參訪經歷,都給姜蔚穎留下震撼,更讓她感覺到,城鄉教育差距在拉大。「為什麼城裡的孩子都那麼落落大方?為什麼城裡孩子這麼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城裡孩子都有一點點特長?」姜蔚穎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農村的孩子們也可以這樣。

最後一課原型故事介紹

「小而美」「小而優」,這是杭州市為農村小規模學校改革所設定的目標,也是姜蔚穎心中鄉村小學應該有的模樣。

「小」是學校的既定事實,「美」和「優」又該如何達到?「要靠教學質量。」上任伊始,姜蔚穎的改革從教師開始。「不要指望農村家長和城裡家長一樣,對教育有那麼高的關注度。唯一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靠我們老師自己。」

改革第一年,姜蔚穎選派了兩位最優秀的年輕教師到崇文實驗學校跟班學習一學年。崇文實驗學校是杭州市區最優質的民辦學校之一。在崇文實驗學校,來自富文鄉的老師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包班制,即兩位老師包下除音體美之外的所有課程,把辦公室設在教室。「我們每個班級學生也就十幾到二十幾人,包班制可以讓老師從早到晚都與學生待在一起,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全面發展能力。」

在與姜蔚穎的交談中,記者注意到,這位頗有情懷的校長特別在意農村孩子的全面發展能力。「現在城市中,素質教育似乎很難,因為來自家長的阻力很大。現在5年實驗下來,或許農村可以率先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姜蔚穎口中的「全面發展能力」與大眾理解中的「素質教育」非常相像。

5年來,在姜蔚穎的帶領下,富文鄉中心小學儘可能多的給學生們提供素質拓展課程,包括書法、武術、聲樂、越劇、科學、地理、航模等。「改革第一個學期,我們就開設了21門拓展課。」姜蔚穎希望,孩子們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獲得更多嘗試,從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

除了素質拓展,富文鄉中心小學還特別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鼓勵年輕教師們進行教學創新,讓他們帶領學生們進行研究性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只是引導作用。」在「自主」的前提下,富文鄉中心小學每天都有「三個一」——一小時自主閱讀、一小時自主遊戲、一小時自主運動。剛畢業一年的盧月君覺得,自己在目前初中的優異表現,就來自「三個一」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努力探索的領域,為何富文鄉中心小學可以貫徹得如此徹底?「學生中超過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所以要讓他們知道,學習得靠自己,靠誰都不行。」姜蔚穎道出其中緣由。

五年的改革,轉瞬即逝。富文鄉中心小學也在這條「不一般」的改革之路上迎來收穫。

改革第一年,這所曾經連一個文藝節目都無法編排的學校,已經可以選送8個作品參加淳安縣中小學藝術節,並捧回獎盃。其中一個還被推薦參加杭州市中小學藝術節,最終獲得二等獎。

改革第三年,學校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籤訂委託管理協議,徹底走上自主設計辦學路徑、自主安排工作時間、自主分配辦學資源的新路徑。

改革第四年,吸引了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8個孩子,在家長的陪讀下入學。「我女兒原先非常牴觸學習,我就想給她換個環境。」從杭州市區轉學來富文鄉中心小學就讀的學生家長朱麗萍說,「來這裡後,明顯發現女兒更加開心和放鬆,獨立性更強,作業都能自主完成,成績也提升了許多。」

疫情期間,上海家長童婭妮也帶著正讀一年級的女兒轉學至富文鄉中心小學。「我們5月份才過來。雖然待的時間不長,但我能明顯感覺到原先容易緊張的女兒輕鬆多了,每天都很快樂。」

改革第五年,富文鄉中心小學的學生總數已經突破130,全校也即將參與全縣聯考,檢驗教學改革成果。「不說頂尖,中上水平肯定是有的。」姜蔚穎對此很有信心。因為跟蹤數據顯示,富文鄉中心小學去年畢業的學生中,至少30%的學生在所在初中屬於「尖子生」。這對並非「掐尖」入學的基礎教育學校來說,比例已經很高。

國慶假期,千島湖的天氣很好,富文鄉中心小學在太陽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夢幻。「我們會一直努力,為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探出一條新路。」姜蔚穎說。如今,富文鄉中心小學的年輕教師們都已不願離開,期待把這場教育改革接力下去。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原型是什麼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原型故事介紹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全國上映。徐崢導演單元《最後一課》中的一幕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座七彩斑斕的鄉村小學出現在夜色中,主演李易峰和範偉在小學前相擁。但就在幾年前,這所如今的「網紅小學」和中國大多數鄉村小學一樣,面臨著三大現實難題:生源流失嚴重,學生大多數為留守兒童,以及留不住好老師。  「我剛來這所學校做校長的時候,全校6個年級的學生總數馬上就要跌破100,有能力的年輕教師能調走的都走了。」2015年,在縣城一所初中任黨委書記的姜蔚穎申請來到富文鄉中心小學做校長。
  • 《我和我的家鄉》支教老師老範原型: 杭州鄉村女教師方平爾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大彩蛋:角色原型已在片中露面
    截至10月6日晚間20點,《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超15億元,總票房和單日票房均排名第一,票房佔大盤超55%,比大盤的一半還多。《我和我的家鄉》前三天的票房還排在《姜子牙》後面,這幾天票房穩步上升,不僅反超《姜子牙》,還拉開了近3億元的票房差距。
  • 為家而戰佩奇的原型是什麼 故事原型真實事件劇情介紹
    為家而戰佩奇的原型是什麼 故事原型真實事件劇情介紹  道恩·強森,作為美國影片中最經典的硬漢形象之一,其出演的《木乃伊》《蠍子王》《特種部隊》《勇敢者的遊戲》《速度與激情》等等都是相當不錯的影片,而其中硬漢的形象可謂是深深的印在了觀眾們的腦海裡。
  • 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像是和《我和我的祖國》同系列的續篇,同句式的命名方式、同樣的單元式呈現、同樣的在國慶假期上映。截止今天上映11天,票房破21億。對於這部電影,雖然每個單元的評價不一,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 《我和我的家鄉》中《最後一課》為什麼最打動人心?
    看《我和我的家鄉》,裡面五個片段反映五個不同的主題,緊扣社會熱點,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國家巨大的發展變化,讓人心生驕傲。 有反映醫保惠民的《北京好人》,有反映農村變化的《天上掉下個UFO》,還有表現治沙人治沙精神的《回鄉之路》,有反映農村教育變化的《最後一課》,還有反映扶貧幹部生活的《神筆馬亮》。 每一個故事都關注一個熱點,都有一群喜劇人用心演繹,給觀眾帶來笑聲的時候也帶來了思考。
  • 讓《最後一課》成為我們的《此生有約》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國慶期間熱映,影片拍攝的五個故事中,讓我感受頗深的要屬「最後一課」。《我和我的家鄉》劇照「最後一課」講述的是,遠在瑞士教書的範教授,被查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記憶力障礙。他認不出自己的家人,而他的記憶卻停留在年輕時下鄉支教的1992年。
  • 《我和我的家鄉》:誰不說俺家鄉好,這是我成長的地方
    事實上在我看來,這不是指導你,而是表達我們心中已經有的東西,這是為了表達我們對家鄉的愛和我們希望看到他越來越好的願望。膠片的長度是2半小時,分為五個單元。1、《北京好人》延續去年的風格《我和我的祖國》。主人公還是我們葛優葛叔叔,故事仍然是小人物在平凡的生活中,最後流露出心底的善良。
  • ...支教老師原型就是她!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最後一課」沒有結束…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打到方老師進行採訪。
  • 從《我和我的家鄉》看家鄉:這才是真實的中國!
    國慶假期8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大熱,總票房突破18億,若能達到先期30.54億的預測票房,《我和我的家鄉》將擠進中國票房榜前10位。 作為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採用了多個單元故事的手法,電影從「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開始,通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
  • 《我和我的家鄉》裡最後一課,範偉調色盤為什麼被打翻了?
    #我和我的家鄉# #最後一課我和我的家鄉由5個精彩的故事構成,今天薯片和大家分享下其中《最後一課》的精彩故事。望溪村全體村民要幫老範解決什麼問題。」海外從教的老範,腦梗後痴呆,對時間的認知變得模糊混亂,一下子回到了在望溪村擔任小學教師的這個年代。
  • 《我和我的家鄉》平凡小人物的故事 憑什麼激起家國情懷
    去年一部《我和我的祖國》主旋律電影,激起了人們的「家國情懷」,今年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再一次探討了「家」的故事,電影匯聚了葛優、範偉、黃渤、王寶強、沈騰、鄧超、馬麗等國內最頂尖的喜劇人,幾乎國內半數的喜劇演員都參與了這部影片,由張藝謀總監製,一上映就登上了國慶檔頭把交椅。
  • 揭秘《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故事
    劉喆「你問我沙漠是什麼顏色?我回答是綠色,是治沙六十年來毛烏素沙漠長出的顏色。」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前,《回鄉之路》單元裡喬樹林的扮演者鄧超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近日,筆者走進陝西榆林,探訪人物原型和取景地,揭秘影片背後的故事。影片中,從愛說大話、土味十足的「騙子」,到返鄉治沙英雄、帶領鄉親們致富的功臣,喬樹林的故事,讓許多觀眾笑中帶淚,感動不已。作為喬樹林的原型之一,榆林市橫山縣蘆河果園園主張炳貴已經在沙地裡「折騰」了17年。
  • 《我和我的家鄉》爆笑感人,《最後一課》最好,UFO一趴最差
    文/馬慶雲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院線上映。這部電影作品當中的五個故事,攜帶的都是非常樸素的家鄉情感,尤其是經過學習讀書,最終離開家鄉者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又是以回歸家鄉、建設家鄉作為傳遞與升華方式的。該片最終呈現的氣質則是:家鄉富裕起來了,我們一代人的讀書使命也得到了完成。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來看看都是誰在上課?
    有消息指《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官宣10月1號就要上映了,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親情、師生情故事的喜劇片,加盟該單元的演員有楊紫、李易峰、王俊凱、陶紅、雷佳音、張譯、範偉、于和偉等老中青少全明星同臺飆戲,都是實力兼流量派的演員,說起流量楊紫、李易峰、王俊凱算是近幾年的頂流了,但他們也一直在不斷努力從流量轉變為實力
  • 《我和我的家鄉》好看哭了,最後一課背後隱藏的秘密你發現了嗎?
    《最後一課》這個故事,就是用來印證信念這個詞語的。不知道是人老多情,還是影院的氛圍太到位,看這個單元的時候,淚水在眼眶裡面轉了很久,一直都在用力壓制著強烈的想哭的衝動,一直到從電影院裡面出來,都久久不能平復。
  • 走進榆林 揭秘《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故事
    佳縣供圖「你問我沙漠是什麼顏色?我回答是綠色,是治沙六十年來毛烏素沙漠長出的顏色。」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前,《回鄉之路》單元裡喬樹林的扮演者鄧超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從漫天黃沙到廣袤綠洲,從貧窮閉塞到沙中淘金,《回鄉之路》單元,將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黃沙變「黃金」的巨變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 《家鄉》黃渤角色原型:鄉村小夥成手工天才,日本節目都做過介紹
    今年十一觀眾又迎來了一部「數星星」拼盤電影,去年大導「七合一」拍攝出的《我和我的祖國》效果不錯,直接拿下國慶檔的票房冠軍,初步扭轉了此類電影的口碑,這次這部「五合一」的《我和我的家鄉》開局也很喜人,如今票房已經近4億。
  • 《我和我的家鄉之最後一課》單元公布陣容,國慶節電影院見!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今天發布了《最後一課》單元陣容,非常值得期待哦~老中青少全明星同臺飆戲,最美家鄉望溪村歡笑不停!
  • 《明日方舟》棘刺原型是什麼 棘刺原型介紹
    導 讀 在明日方舟,每名幹員都是一種動物為原型打造,新推出的6星棘刺也不例外。那麼棘刺原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