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故事

2020-12-11 華聲在線

劉喆

「你問我沙漠是什麼顏色?我回答是綠色,是治沙六十年來毛烏素沙漠長出的顏色。」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前,《回鄉之路》單元裡喬樹林的扮演者鄧超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從漫天黃沙到廣袤綠洲,從貧窮閉塞到沙中淘金,《回鄉之路》單元,將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黃沙變「黃金」的巨變生動展現了出來。近日,筆者走進陝西榆林,探訪人物原型和取景地,揭秘影片背後的故事。

影片中,從愛說大話、土味十足的「騙子」,到返鄉治沙英雄、帶領鄉親們致富的功臣,喬樹林的故事,讓許多觀眾笑中帶淚,感動不已。作為喬樹林的原型之一,榆林市橫山縣蘆河果園園主張炳貴已經在沙地裡「折騰」了17年。2018年,經過多年探索,他終於在沙地裡淘出了「金蛋蛋」:成功培育出了優質的沙地蘋果品種,年產量7萬餘斤,產值20餘萬元。同年,「蘆河沙地蘋果」成為全國第一個沙地蘋果註冊商標。

「俞白眉第一次來,就在我的果園整整轉了1個小時。」主創團隊的認真細緻,讓張炳貴印象深刻。受劇組邀請,已經80歲高齡的他也在電影裡客串了一回,「當時拍了一整天呢。鄧超還跟我交流了很多關於沙地蘋果的事情。」張炳貴說:「片子向全國觀眾展示我的沙地蘋果,我很感動。很多聽我講過課的年輕人給我發微信,說在電影裡看到我了,很激動。」全國勞模、治沙人張應龍表示,影片播出後,他最多一天收到了60多條信息,「我外甥看完電影跟我說,我好多年前跟他講的話,鄧超在電影裡也講了。」

電影裡喬樹林返鄉治沙的故事,來自張應龍的親身經歷。2003年,時任北京某外資企業高管的張應龍,辭職回到榆林市神木縣治沙。17年裡,他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完成人工造林40萬畝,將植被覆蓋率從3%提高到65%。

電影中,張應龍半跪地揚沙的照片出現在了學校大屏幕上。如今,除了生態林,張應龍還在努力打造高產值經濟林:林下放牧、種植食用菌……他希望能夠摸索出一條治沙又致富的路子,讓沙地裡「長出」更多「金蛋蛋」。

《回鄉之路》單元裡熱鬧的鄉村和寬敞的學校,讓時隔多年後再次回到家鄉的閆飛燕和助理傑西卡有些吃驚。這些場景的取景地,是榆林市佳縣的赤牛坬村和坑鎮中學。

赤牛坬村地處黃河沿岸土石山區,以前是一個封閉落後的村子。如今,赤牛坬村不僅建立起了陝北民俗文化博物館,還編創了原生態實景劇《高高山上一頭牛》,通過發展陝北民俗體驗遊,封閉落後的赤牛坬村成了國家AAA級景區。從以前的早起掃沙到現在家門口就業,發展特色鄉村文化遊,讓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遊飯」,人人都掙得了「錢串串」。劉生勝表示,去年全縣共接待遊客4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5億元。

《回鄉之路》講述的是喬樹林的故事,更是千千萬萬治沙人與沙漠抗爭的歷史。如今,人們不僅在沙地種綠,還在沙中淘金。這片曾經「走石又飛沙」的不毛之地,真正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走進榆林 揭秘《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故事
    佳縣供圖「你問我沙漠是什麼顏色?我回答是綠色,是治沙六十年來毛烏素沙漠長出的顏色。」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前,《回鄉之路》單元裡喬樹林的扮演者鄧超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從漫天黃沙到廣袤綠洲,從貧窮閉塞到沙中淘金,《回鄉之路》單元,將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黃沙變「黃金」的巨變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 你和你的家鄉,我和我的家鄉
    十億票房背後,《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憂傷這個國慶檔,票房數字很好看,動畫電影《姜子牙》和明星雲集的獻禮巨作《我和我的家鄉》都雙雙破了10億,關於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也即將破5億,因為疫情壓抑許久的觀影欲望,在這個國慶檔統統得到了釋放。
  • 我愛我的家鄉:所有孩子都值得讀一讀的好書
    5大主題,大量趣味知識給孩子更好的自然、人文體驗《我愛我的家鄉》全書共5冊,分別為《兒時的遊戲》《非遺大揭秘》《故鄉那些年》《家鄉的味道》《我們的節日》。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 《我和我的家鄉》彩蛋:這三個人的背後故事,是另一種震撼
    度公子截止今天,《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破13億,豆瓣評分7.4,算是國慶檔小豐收。假期回老家,跟朋友約看電影,十分應景地刷了一遍。五個單元獨立敘事,五大導演團隊分庭抗禮,在主旋律貫穿下,也有笑中帶淚的發揮。 不過比起電影本身,我更想談談它背後的彩蛋。
  • 尋根:《我愛我的家鄉》,值得所有孩子假期裡讀一讀
    5大主題,大量趣味知識給孩子更好的自然、人文體驗《我愛我的家鄉》全書共5冊,分別為《兒時的遊戲》《非遺大揭秘》《故鄉那些年》《家鄉的味道》《我們的節日》。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 除了鄉情與鄉愁 《我和我的家鄉》的背後還有這些「灌溉者」
    潮人說 國慶檔影片背後的故事... 趕著熱度去看了一波《我和我的家鄉》 本以為也就是圖個過節的氣氛 卻被一個孩子的想法給整哭了 看完《我和我的家鄉》很受觸動,就上網看了看評價。結果,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媽媽曬出她8歲孩子寫的觀影作文,讓我更加確認了這是一部好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你感受到每個故事背後的善意了嗎?
    所以,我想這個片段傳達出來的善意是:只要你心心念念的事情,所有人都會齊心協力助力你完成。但劇情的反轉來自於校慶上一男孩的發言,他心目中的偶像:一位沒見過面,卻一直致力於家鄉發展,希望能夠改善家鄉情況的喬樹林。回鄉這條路,或許不好走,但我們也不能忘了:曾經家鄉所帶給我們的陪伴,這些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養料,讓我們勇敢前行。這才是家鄉的真正意義,不是嗎?
  • 【薦書】我愛我的家鄉:所有孩子都值得讀一讀的好書
    5大主題,大量趣味知識給孩子更好的自然、人文體驗《我愛我的家鄉》全書共5冊,分別為《兒時的遊戲》《非遺大揭秘》《故鄉那些年》《家鄉的味道》《我們的節日》。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一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邀請國內頂尖的插畫師,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 《我和我的家鄉》: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在《我和我的祖國》大獲成功後,同樣由5位不同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光臨銀幕。曾幾何時,主旋律影片是被業內人員以及觀眾所排斥的類型。原因無非是影片質量低廉、故事平淡乏味、說教強迫性濃厚,用主旋律脅持著觀眾的審美選擇。但現在,我們看到的主旋律影片製作精美、故事編排極富特色、演員表演上乘、感情烘託自然,不自覺地就會代入其中。
  • 《我和我的家鄉》:真正感動我們的,其實是時代下每一個家鄉故事
    作者 | 半成品 對於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我原先並不是很期待。 並非排斥主旋律正能量話題的訴說與表達,而是由於這類影片受限於某些因素,往往更難成為佳作。 然而《我和我的家鄉》挺好看的。
  • 快樂鄉村故事——《我和我的家鄉》觀後
    看完《我和我的家鄉》,「快樂鄉村故事」這幾個字就從我腦子裡蹦出來了。這部電影通過5個不同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快樂鄉村的故事,就是現在的農村通過合種努力建設和不同的契機最後都變成了年輕農民紛紛回家建設故鄉,把鄉村變成了宜居、富裕、美麗家鄉。
  • 王源影單之《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可謂是國慶檔最能引起中國人共情的一部電影。作為去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導演集體創作的方式,以喜劇講家鄉故事、家鄉變化,喚起中國人濃厚的鄉情。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第4天總票房破10億,成為今年國慶檔首部、中國影史第76部破10億電影。截止目前票房已破27億。電影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及彭大魔、鄧超及俞白眉聯合導演。
  • 在《我和我的家鄉》的「鄉土情懷」營銷背後,抖音正在成為電影市場...
    影片裡的家鄉只有五個,但在「我和我的家鄉在抖音」主題活動帶動下,抖音平臺湧現出了千千萬萬個和家鄉有關的故事。#拍家鄉上電影、#家鄉時尚大片 挑戰賽裡,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鄉景、鄉音、鄉味,在抖音上形成了一個「鄉情共振磁場」,也為《我和我的家鄉》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流量池。短視頻宣發崛起雖僅三年左右時間,但它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在《我和我的家鄉》背後,我們看到在主動擁抱、創新探索、步步深入下,短視頻平臺抖音正在成為中國電影(600977,股吧)市場復甦及未來發展的新動力(310328)源。
  • 《我和我的家鄉》公映後持續被熱捧!背後藏著哪些秘密?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於10月1日正式在全國公映,人們紛紛走進影院一睹銀幕上的「家鄉」,感受家鄉的發展成就和變化。其中,影片在貓影購票評分中評分高達9.2分,首日票房突破2億元,影片持續被熱捧。電影第一天上映,三都縣蓋賴村主任劉全能也按耐不住心中的迫切和喜悅,「忙裡偷閒」抽了個空,晚上專門從村裡跑到三都縣城,到電影院「尋找」自己的家鄉。「影片主要在我們村拍攝,我又參與了其中,就特別期待,特意找時間來看,想看看村子在片中的樣子。」
  • 從《我和我的家鄉》看家鄉:這才是真實的中國!
    國慶假期8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大熱,總票房突破18億,若能達到先期30.54億的預測票房,《我和我的家鄉》將擠進中國票房榜前10位。 作為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採用了多個單元故事的手法,電影從「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開始,通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
  • 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像是和《我和我的祖國》同系列的續篇,同句式的命名方式、同樣的單元式呈現、同樣的在國慶假期上映。截止今天上映11天,票房破21億。對於這部電影,雖然每個單元的評價不一,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 《我和我的家鄉》有歡樂,有感動,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
    國慶這幾天連續看了幾部不錯的影片,今天來說說《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一部影片5個故事,講述了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導演之多,演員之多是我目前看過電影裡最多的,其中有一些演員,我光看到人就想笑,但在這部影片裡卻讓我看到了更多的感動。
  •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伴隨著電影片尾曲《我的祖國》音樂聲的響起,我坐在影院座位上久久不願離席。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是湖北省鄂州市,它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遊南岸,古代三國時期孫權曾經在這裡建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全景式主旋律」的第二年,《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不同?
    相比《我和我的祖國》在「史詩感」上的共情,《我和我的家鄉》在「親民」上做了更落地的嘗試。文/bobby擔當。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在映前73天定檔國慶,成為今年國慶檔第一部率先定檔的影片。7月20日上下,實體影院剛剛「解封」,《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在第一時間定檔所傳遞的信心是極強的。一直以來,集行業之力的主旋律影片都承載著遠超市場表現的擔當。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持續走高,不同的故事訴說不同的變化
    2020年的國慶檔沒有往年的國慶檔熱鬧,只有幾部電影上映,但是觀眾們觀影的熱度和票房也沒有落下,《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兩部主要的電影同臺打擂,講述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