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觀展指南|霍克尼激起「大水花」,大都會呈現中國神明

2020-12-17 澎湃新聞
暑期接近尾聲,上海博物館的大展「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即將閉幕,與此同時,一些值得關注的新展陸續呈現,在上海,如當代藝術博物館「消失的技法——讓·鮑德裡亞的攝影」, 上海明珠美術館「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在北京,如故宮博物院「穆穆之儀:來自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俄羅斯宮廷典禮展」,木木藝術社區「大衛·霍克尼:大水花」;在紐約,則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藝術與神明」。

此外,本周日,瑪格南圖片社成員、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攝影藝術家之一埃列克·索斯將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帶來講座分享《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您梳理這一周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上海

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

展期:2019年5月28日—9月1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將展出國內外28家機構收藏和出土的超過280件器物,分4個部分展示正統到天順時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的瓷器及標本、與各地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以及民窯瓷器。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展

展期:2019年7月26日—11月3日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出來自中國、德國和日本的136件瓷器,包括以景德鎮為代表的中國瓷器、以德國梅森為代表的歐洲瓷器,以及日本瓷器等。呈現中國外銷瓷對中西方瓷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玲瓏神致·冰玉匠心:明清德化瓷器展

展期:2019年7月26日—11月3日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覽遴選福建博物院館藏文物41件(套),展出明清兩代德化瓷器。重要展品包括明德化窯三足爐、明德化窯白釉觚、明德化窯觀音坐像、明德化窯雙耳杯等。

王退齋詩書畫文獻展

展期:2019年8月23日至9月22日

地點:上海筆墨博物館

王退齋(1906—2003),著名詩畫名家,上海文史館館員。他承襲泰州學派重視詩教功能的傳統,作詩重德行,其深厚的文史積累,過人的才情詩品,贏得「萬首詩翁」、「愛國詩人」的美譽,展覽將展出其珍貴資料和書畫作品。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

展期:2019年7月18日—10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的中國首次個人展覽。石上純也根據PSA場地進行了全新的展覽設計,展覽將通過大尺度的模型、建築手繪、設計手稿、影像資料等方式,向觀眾揭示建築師實現理念的過程與細節。

消失的技法——讓·鮑德裡亞的攝影

展期:2019年8月24日—9月28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出讓·鮑德裡亞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攝影作品共50幅。展覽還將納入鮑德裡亞的影像、照片集及語錄,在藝術與哲學的漫談中,引誘觀者在新的視覺景觀與圖像經驗中,重思這位思想家對攝影的獨特貢獻,深入其廣袤的理論世界。

畀自:當代香水設計師展

展期:2019年8月25日—10月25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psD(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這不是一個觀看性的展覽,而是一個用來「聞」的展覽。不同於常規的香水展示,本次展覽將聚焦於香水設計師本身及其創作過程。藉以極具互動性與趣味性的容香裝置,展覽將呈現一場馥鬱鮮活、香氣四溢的嗅覺慶典。

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

展期:2019年8月13日—12月1日

地點:明珠美術館(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層)

展覽展出超過200件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及相關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書籍、書信手稿、室內裝飾、日常用品等,展現他在文學、繪畫等領域的探索,多件作品來自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首次在海外展出。

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面書法大賽精品展

展期:2019年8月21日-8月25日

地點:上海文聯展廳裡

主辦方旨在將「周慧珺杯」打造成上海書法界的一項品牌活動,通過書法大賽發掘上海書壇的優秀人才。展覽呈現了67名作者入展作品。同時,與扇面一同展出的還有蕭海春、馬小娟、樂震文、朱忠民等海派畫家的繪畫作品。

物競天擇——紀念達爾文誕辰210周年暨《物種起源》出版160周年主題館藏文獻展

展期:2019年8月1日—10月31日

地點:上海圖書館

2019年是英國偉大博物學家達爾文誕辰210周年,同時也是他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160周年。上海圖書館以館藏文獻為基礎,圍繞主題,挑選了50餘種晚清、近現代珍貴文獻,如《天演論》1898年河陽慎始基齋本、石印嗜奇精舍本等,在近代文獻目錄大廳和上海客堂間分兩個主題同時展出。

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

展期:2019年8月2日—10月22日

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在愛因斯坦誕辰140年之際,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愛因斯坦1905奇蹟年的四篇論文以及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等珍貴文物,首次來到中國大陸與觀眾見面。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帶來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為原件。其中,廣義相對論的兩頁手稿原件是本次展覽最大的亮點之一。

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磯

展期:2019年7月27日—10月13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布拉德福特作品中媒介的多樣性,反映了藝術家對社會矛盾的獨特考察,而這些矛盾在今天可以引發和改變行動。布拉德福特可以說是當今美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在美國以及全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共鳴。這是迄今為止藝術家在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展覽,展覽以藝術家的家鄉為主題,那也是他一直工作與生活的地方。

杭州

黑與白的時尚——19-20世紀的西方服飾

展期:2019年8月16日—11月17日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

本次展覽遴選近50件黑白服飾藏品,時間跨度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90年代。展品既有19世紀的哀悼服、白色晚裝,又有20世紀的設計師品牌,如20世紀早期設計師愛德華·莫林諾克斯(Edward Molyneux)、20世紀中葉的巴倫夏加(Balenciaga)、紀梵希(Givenchy)及90年代的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arda)等各大設計師的黑白經典款式。

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

展期:2019年6月6日—9月6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

以越文化為主線,展示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下遊地區三個最有影響力的諸侯霸主吳、越、楚之間相互徵伐、文化融合的歷史片段。

我負丹青——紀念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作品展

展期:2019年8月9日—9月8日

地點:浙江美術館

此次展覽分吳冠中油畫與墨彩畫世界、《雲南行》速寫組畫、吳冠中師友作品三個板塊,共展出吳冠中及其家屬向浙江美術館捐贈的作品及其他藏品115餘件。

溫州

白地青衣——明清青花瓷裡的眾生相

展期:2019年8月17日—10月25日

地點:溫州博物館陶瓷館

展覽以一種深入淺出的表述,將明清以來凝聚在青花器表面的文化進行解讀。展覽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以溫籍私人藏家林長城近百件明代青花瓷藏品(含標本)為主線,按圖案類別對明代青花發展進行系統的解讀敘述,二是以溫州博物館館藏的明清精品青花瓷為依託,通過兩者的對接,共同講活文物故事。

南京

觀香——海南沉香文化展

展期:2019年8月10日—10月10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覽以瓊脂天香、香事文脈、聞香皆喜三個單元,集合海南省博物館藏的極品沉香及文物81件套,南京博物院藏的歷代精品香具等文物51件,呈現不同時代、不同工藝下的香料、香器,詮釋歷代香事中人們的喜好與審美。

北京

穆穆之儀:來自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俄羅斯宮廷典禮展

展期:2019年8月29日—11月8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本次展覽共展出克裡姆林宮博物館軍械庫收藏的151件文物,包括沙皇華服、沙皇軍裝、宮廷裝飾物品、檔案文件、印刷品和照片等,多為首次在俄羅斯境外公開展出,藉助這些18—19世紀宮廷儀式用品,展覽旨在重現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宮廷慶典的恢弘景象。

大衛·霍克尼:大水花

展期: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5日

地點:木木藝術社區(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95號,錢糧胡同38號3號樓)

展覽由木木美術館與英國泰特聯合主辦,展覽將以100餘件作品全方面、多維度地呈現大衛·霍克尼從20世紀50年代持續至今的藝術生涯。展出的作品包括《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針對大衛·霍克尼與中國和古代書畫作品特殊的關係,木木美術館還在本次展覽當中策劃了特別的單元。

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

展期:2019年8月18日—10月24日

地點:今日美術館(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

展覽聚焦探討藝術家近期長篇藝術影像作品《蜻蜓之眼》的創作主題,挖掘《蜻蜓之眼》的創作幕後和主要線索的同時,也與藝術家過往四十餘年代表性的藝術概念及部分作品進行內部關聯性的探究。

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

展期:2019年8月20日—10月10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出的百餘件工藝美術作品,涵蓋雕刻工藝、陶瓷工藝、漆器工藝、金屬工藝、首飾工藝、織繡工藝及其他工藝七大類,集中反映出當代工藝美術創作與發展。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展期:2019年8月6日—10月6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出了2012年河北臨漳鄴城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出土的佛像精品。其時代跨越北魏、東魏、北齊和唐代,以東魏和北齊為主。多為漢白玉材質,保留有貼金彩繪,且屢見高浮雕、鏤空等技法。

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

展期:2019年8月6日—9月6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精選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裡耶秦簡博物館收藏的175件(組)裡耶秦簡,其中有40餘枚秦簡為首次對外公開發布,結合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秦代文物35件(套),展示秦城風貌、秦人生活和秦朝縣政,以小見大揭示秦朝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在全國有效實施的真實狀況。

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

展期:2019年7月16日—10月20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出260件(套)有關良渚文化或受良渚文化影響的玉器。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到明清時期。完整呈現中國最早的以玉器為載體的禮制社會。這是以玉器為主的良渚文化的集大成展,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良渚玉器展覽。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展期:2019年7月16日—10月20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出約830件文物,其中507件來自故宮博物院、205件來自國內其他收藏機構、約120件來自國外收藏機構,是歷來關於龍泉青瓷研究與展覽中,展品數量最多、涉及產地最廣且包含多元文化的一次。

北京當代·藝術展 2019

展期:2019年8月29日—8月31日

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

北京當代·藝術展2019繼續立足策展性、本土性、公眾性,分為「藝述Story」「價值Value」「未來Future」「活力Energy」及「凱迪拉克×眾望Cadillac×Wonder」共五個單元,邀選了40餘家參展機構,展出2000餘件藝術作品。

貴陽

銀宴·無問西東——貴州民族銀飾&奧地利古堡銀器展

展期:2019年8月25日—11月25日

地點:貴州省博物館

此次展覽,奧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銀器將與貴州民族銀飾共同展出,呈現中西方迥異的銀器文化和精神世界。

長沙

大愛·大美——徐悲鴻與周令釗、戴澤藝術成就展

展期:2019年8月28日—10月30日

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徐悲鴻(1895-1953),繪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周令釗(1919-)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壁畫學會顧問,曾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少先隊隊旗等設計,主筆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毛澤東畫像。戴澤(1922-)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近現代美術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展覽將追尋這三位藝術家的創作文脈與美育理想。

廣州

春睡夢先覺——紀念高劍父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展

展期:2019年8月30日—2019年11月30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越秀區麓湖路13號文化科普園內)

在高劍父誕辰140周年之際,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等機構,精選各自收藏的高劍父繪畫作品舉辦本次展覽,力圖展示高劍父一生的創作歷程和藝術風貌,以紀念這位嶺南畫派的一代宗師。

臺北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

展期:2019年8月10日—2020年2月16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覽將以往深藏大內的官書詔令、檔案奏摺、名臣傳記、檔冊輿圖等珍貴史料公之於世,使觀眾對清代文書發展與面貌有更深入的認識,亦可從中了解大清王朝的政治秘辛、君臣關係、政經文化與朝代興衰。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

展期:2019年8月10日—2020年2月16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覽內容含「清宮藏書」及「訪舊搜遺」兩大單元,前者旨在說明前清宮廷圖書庋藏與分布概況,兼及其卷帙之浩繁、裝幀之考究;後者則以介紹故宮成立後不斷搜購、徵集、獲贈之所得為要,其中不乏本院所欠闕,且深具文化學術價值者。

東京

三國志展

展期:2019年7月9日—9月16日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通過漢朝到三國時代的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呈現一個真實的三國志。展品包括2009年發現的曹操高陵、被視為吳國皇族規格的南京市上坊1號墓等出土的文物,反映歷史上三國時代的真實面貌。

松方藏品展:紀念開館60周年

展期:2019年6月11日—9月23日

地點:國立西洋美術館

松方藏品指的是日本近代實業家松方幸次郎從1910年代到1920年代在歐洲收集的一批藝術藏品,其中包含3000多件西方繪畫、素描、版畫、雕刻、工藝品,分藏於倫敦、巴黎和日本三處。1944年,法國政府將巴黎的松方藏品收歸國有,二戰結束後經兩國政府間談判,法方同意以成立一所美術館為前提將松方藏品部分歸還日本,也就是今日的國立西洋美術館。

高畑勳展——留給日本動漫之物

展期:2019年7月2日—10月6日

地點:國立近代美術館

高畑勳摸索具有現當代意義的題材、徹底追求與之相符的新表現手法,這樣的革新精神,使他的創造軌跡成為戰後日本動畫的基礎,也對其他創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展聚焦於高畑勳的「演出」這一關鍵詞,介紹大量未曾公開過的資料,揭示高畑勳作品世界的秘密。

紐約

中國藝術與神明

展期:2019年8月24日—2020年1月5日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神明」是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主題之一。展覽將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專門展示佛教藝術,第二單元以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為主題,第三單元則致力於介紹財神、灶王爺等民間信仰中的神明。同時展出的還有部分來自波斯、日本和韓國的藝術品,佐證神明、教義和藝術風格如何突破政治和文化界限。

芝加哥

超越包浩斯的編織

展期:2019年8月3日—2020年2月16日

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展覽追溯了包浩斯藝術家的傳播,以及他們與美國各地藝術家和學生的關係。通過與藝術教育機構的緊密聯繫——包括黑山學院,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等,這些藝術家與當代和後代藝術家分享了他們的知識和經驗,並且在此過程中塑造了美國的藝術氛圍。

講座信息

上海

宮廷往事:明正統、景泰、天順御窯瓷器與宮廷生活

時間:2019年8月24日 10:00—12:00

地點: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郭學雷 深圳博物館研究館員 副館長

講座圍繞近年正統、景泰、天順御窯瓷器的新發現,結合相關考古發現、歷史文獻、圖像資料,對三朝御窯瓷器在宮廷生活中的具體用途、組合、使用環境等細節,作了多方位的考證與觀察,使我們得以窺見御窯瓷器在宮廷生活中若干生動、鮮活的片段,帶我們走近以御窯瓷器為線索串聯起來的一段宮廷往事。

埃列克·索斯: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

時間:8月25日 17:00—19:00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oP),需提前通過官方微信號報名

埃列克·索斯(Alec Soth),1969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攝影藝術家之一,在2006年成為了瑪格南圖片社的成員。他將和中國讀者分享他在停止攝影創作的一年之後,如何重拾相機繼續他的光影旅程,以及新作《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的轉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衛霍克尼的「加州夢」:卓絕巨作《水花》於亞洲率先展出!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加州夢」卓絕巨作《水花》(The Splash)即將於2020年二月於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登場,勢必激起拍場千重浪。霍克尼的水花與其他家傳戶曉的名畫如蒙克的吶喊、莫奈的睡蓮或梵谷的花朵的地位看齊,為當代藝術及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記。》Emma Baker,當代藝術晚拍部門主管《水花》作於1966年,畫家以精細絕妙的筆觸把跳水者躍入水中並令水花濺起的一刻定格於畫布上。
  • 拉米羅·戈麥斯:創作霍克尼畫布之外的故事
    給霍克尼的大作《水花》添上清潔工、把中產階級人物肖像替換成拉美裔勞工的形象,這是戈麥斯常用的「伎倆」。但如果簡單地將其歸納為對前人名作的「戲仿」,則既不尊重霍克尼,也不尊重戈麥斯。戈麥斯的作品更像是一種對社會問題的發聲,他一次次重複社會正義問題,關注移民、種族和勞工等主題,致力於將拉丁裔的家庭和不起眼的勞動力帶到公眾話語的最前沿。戈麥斯畫作《無水花》。
  • 一周觀展指南|上博將展文房供石,大都會150年線上呈現
    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地點:藝倉美術館展至5月5日鮑勃·迪倫在中國首次開放綜合性大展「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亦是其視覺藝術作品於國內的首次亮相,聚集迪倫五十年創作生涯的七部系列作品,力圖讓公眾在獨特的沉浸式互動體驗中感受其裡程碑式的傳奇人生。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筆歌墨舞」,上博呈現「煙江疊嶂」
    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地點:藝倉美術館展至5月5日鮑勃·迪倫在中國首次開放綜合性大展「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亦是其視覺藝術作品於國內的首次亮相,聚集迪倫五十年創作生涯的七部系列作品,力圖讓公眾在獨特的沉浸式互動體驗中感受其裡程碑式的傳奇人生。
  • 一本關於霍克尼的書,何以既是傳記又是小說?
    6月21日,一部製作於1973年,關於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有趣的偽紀錄片《水花四濺(A Bigger Splash)》將以恢復版的形式發行。該版本將高清晰度提神到了更高的4K。與此同時,凱薩琳·庫塞特(Catherine Cusset)女士於去年在法國推出了簡短時尚的《小說:大衛·霍克尼的生活》,現已由其他出版社以英文出版。
  • 餓了麼口碑、小紅書聯手上線網紅餐廳榜,如何激起水花?
    餓了麼方面表示,首個榜單綜合了筆記推薦、買單人氣、消費後評論等多維度內容,針對其他榜單類產品普遍存在的「刷榜」等痛點,為消費者提供真實的網紅避雷指南。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曾公開表示,靠補貼獲取流量從而帶來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以往外賣行業的競爭是把各家商戶的折扣券放在一起,比誰的折扣和營銷力度大,接下來應當拋棄這種低水平的競爭,轉向推動商家更深層次的數位化上。   而所謂的「深層次的數位化」如今看來即是對消費者的智能化推薦、場景化服務,對商家的一站式服務。當然最後的著眼點還是「流量」。
  • 戰報|班克斯、卡特蘭、馬丁內茲掀起「大水花」 倫敦蘇富比晚拍...
    大衛·霍克尼《水花》1966年作估價:2000萬-3000萬英鎊成交價:2411.7萬英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最估價最高,也是此次倫敦藝術季最引人矚目的「皇冠」——大衛·霍克尼《水花》(The Splash)以2411.7萬英鎊(折合人民幣2.17
  • 霍克尼與凡高的交集:不僅是色彩,還有對空間和繪畫的探索
    這兩位藝術家的相似之處並非是一種巧合,霍克尼受凡高的影響很大。目前,正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館的展覽「霍克尼/凡高:大自然的喜悅 」就能展現這一點。霍克尼與凡高的交集不僅僅是對色彩光影的把握,更主要的是對空間的了解和對藝術的探索精神。
  • 一周觀展指南|下周重開的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帶來什麼
    經過漫長的等候,8月27日,大英博物館將重開常設展;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在閉館了5個多月後重新敞開大門,並且帶來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特展」和「雅各布·勞倫斯:美國鬥爭」。本次展覽呈現的54件文物,門類擴至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濃縮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展換新地點:上海博物館展期:2020年7月10日起
  • [講座]霍克尼、呂佩爾茨之後,卡斯特利來到中國
    1985年,在美國華盛頓赫什霍恩博物館暨雕塑園(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Washington),「Representation Abroad」 大展中, 卡斯特利正好與霍克尼共同分享一個大的展廳,這一年霍克尼應該是47歲,而卡斯特利才34歲。
  • 一周觀展指南|山西北朝壁畫展倒計時,北京畫廊周重新啟動
    「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大展等。青年藝術家們的創作成果,是以無錫古街、山水園林、大運河為主題,以中國畫、油畫、壁畫為表現形式的藝術作品,並配合相關主題的文物,並輔以與研究成果相關的文創產品一併呈現。山東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地點:山東博物館展期:2020年4月28日—10月8日此次展覽不僅呈現了秦的發展之路,更體現了秦文化與不同文化,尤其是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 觀察|當代風景創作中的霍克尼、基弗、蔡國強與葛姆雷
    在大衛•霍克尼的創作過程中,中國的散點透視成為了一個突破性的關鍵點。20世紀80年代來到中國旅行的他對中國的古畫非常著迷。1986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遠東藝術館館長給大衛•霍克尼看了一幅中國的古畫——《乾隆南巡圖》。當大衛•霍克尼看到捲軸上描繪著幾千個人時, 他感到震驚:「我們被困在某個固定的點上了。但是,在中國的捲軸中,我們就那麼在大城市裡穿行。」
  • 一周觀展指南|上博賞文房供石,杭州觀閨閣藝術
    如上海博物館即將推出「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廣東省博物館即將開幕「魏唐佛光:龍門石窟文物特展」,以及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剛剛開啟的「明清閨閣文化大展」。包括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西岸美術館、明珠美術館在內,一批精彩展覽將於5月落下帷幕,趁小長假出外休閒看展是個不錯之選。如果選擇宅家,不少海外的線上展也能陪您度過一段充實的假日。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的宮廷家具,蘇博展廳的古代佳麗
    上海博物館除供石大展外,即將開幕的有「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浙江省博物館呈現的「徐謂禮文書」猶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為世人開啟了一扇回望南宋的門扉;臺北故宮博物院「貴冑榮華─清代宮廷的日常風景」則藉由家具之精與文物之好,體現宮廷生活之精好。
  • 6.26億元,一幅肖像畫讓大衛霍克尼成「最貴在世藝術家」藝起來
    1972年的作品,這幅畫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油畫之一,同時也是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霍克尼用水晶般的藍色水池為洛杉磯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形象,很少有藝術家這樣去表現。霍克尼在他的作品中捕捉到了這座城市的時代精英精神,他描繪了私人遊泳池那種原始、奢華、乏味和孤獨的榮光。《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不僅記錄著一段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分手,還在於囊括了霍克尼創作生涯中三個最重要的關鍵詞:泳池、雙人肖像和攝影化觀看方式。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最近開幕的重要展覽中,上海博物館有「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約200件展品呈現江南藝術的豐富姿態與文化縱深。93歲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首個中國大展則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揭幕。山西博物院大展「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再次延期,展至6月28日。
  • 水花的啟示-劉昱岑
    水花的啟示 劉昱岑 水,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有一次,我在遊泳池裡戲水,水雖然平靜得像一面鏡子,但一拍打就可以激起美麗的水花。水花消失後,如果不再去拍打它,便難以再重現水花。人,何嘗不是這樣呢?那片水,仿佛就是我們自己,用手用力拍打就是我們的努力,然後形成的壯觀、華麗的水花就是我們努力的成果。如果一個人不努力,不勤奮,一生都不去「拍打」,不激起「水花」,這樣的人,在今後漫長的人生中怎麼立足呢?
  • 一周觀展指南|清代潘氏收藏漸次呈現,義大利純美木雕將落幕
    此次展覽將匯集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15個海內外重要收藏機構的董其昌相關藏品,共計154件(組)。展覽通過「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和「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系統梳理並重新詮釋董其昌的藝術成就。這是上博首次系統、完整地展出館藏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