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姐號團隊已經解散,這是無規律的更新。
感謝粉絲們的關注著,大家冬至快樂。
至於號的內容,會以故事分享為主,圖集和短視頻為輔,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故事。
今天的作者是K。
本文只表述故事,不討論任何的是非對錯。
從小我父母就教育我,做人要懂禮貌,看到長輩要問好,朋友之間要友好,諸如此類的道德仁義禮。
也並非在學生時代沒遇過無禮之徒,但那隻局限於學生的範疇。比如說不問一句話,直接把你的洗衣液用光;把他人的床鋪當做自己的休息處;背後各種小報告,細思極恐;為了不用去做某件事情,甘願做騙子......
在這個時代,我都堅信,別人看的都非常明白,無禮之徒不會有好果子,無義之徒更不配有朋友。
但這種不強硬,只表達自己的訴求,從來不會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我很多時候在想:我是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是的,我的確是。
多年我畢業後,社會的大染缸裡遇到了很多的人和事,無禮之徒很多,無義之徒更多。
從前「拍馬屁」這種事情,我覺得大多數會出現在學生會裡頭,在班幹部裡頭,在「權力」的遊戲裡,仿佛這個就是能夠讓你平步青雲的方法。雖然我很討厭這種方法,但不得不說,這些不齒的手法,大多數還是很管用。
在單位的一個項目裡,要到泰國學習一段時間。項目裡有剛畢業的年輕人,意氣風發,而且清一色是學生幹部,黨員之類的。從培養管理層來講,這無疑是非常好的一群年輕人,但我覺得我低估了一群學生會組成的團隊。
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吹噓和公司內最高領導的關係,從爺爺輩講到孫子輩(其實只是該領導的老家和這夥計的老家相同),各種親密關係,旁人紛紛投去讚賞的目光,並以老總稱呼,這簡直是要起飛。不說以後前途如何,至少現在這個moment,他就是團隊最靚的仔,畢竟和領導出生在同一個城市。
之後就是各種的我那邊,我爺爺,我家附近,我老家......各種吹噓,具體真實情況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不,或許他就覺得那就是真實情況。
為何說遇上無禮無義之徒,我想拋開學習了的仁義禮智信呢?事情還得從日常生活中說起:
因為我們住在同一個寢室,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下班回來後最喜歡的事情,或許就是遊戲。其實我並不反對玩遊戲,但是同住一個寢室,至少的相互尊重我覺得還是需要有的,比如說:你下班回來就開始玩,然後12點睡覺前關電腦,不影響他人休息,那這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愛好。但我是多次說請早點休息,在他的世界觀裡,他把燈關了一半,不開遊戲語音,就是早點休息。而對我這種睡眠淺的人來說,突然間的哈哈,還有無止的滑鼠和鍵盤敲擊聲,這無疑是影響睡眠的罪魁禍首。曾理論過,但他一直覺得是自己的權利,並沒有錯。嗯,的確,所以在這個時刻,我特別想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可事與願違,因為我是淺睡眠,而他則是三秒鐘呼嚕聲巨響的人。這一刻,我不想去遵循我的仁義禮智信,只想去教訓他這種無禮之徒。但我只做出了理論的階段,我並沒有去向外人訴說他的不是,也沒有去動手教訓他。我在疑惑,這是不是懦弱?
舔領導我覺得是一件不齒之事,前面說這很有用的原因是:這夥計如願成為領導團隊的一員,可以開始了無限次數的誇讚領導。從他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來講,這個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被領導點名了。但作為同是團隊的成員,平時工作就不積極參與,一到匯報或者是總結時就搶著來,並且喜歡強調:我做了什麼?這個事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的原因!從而掩蓋他人的事跡。歷史上不乏類似的名人事件,此處也不提及。從團隊的角度來講,這種無義之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團隊討論時,提及此問題,但該夥計卻不以為然,反而覺得團隊心胸狹隘,並且也沒有付出。是的,此刻我腦海中浮現無數的對策,想要去反駁,去教育他,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我i的仁義禮智信告訴我,不行,我還是個人。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對於在職場生涯裡,這類事情一直都是常態。我奶奶經常在求神拜佛時常說的一句話:好人多相逢,醜人間隔遠。但似乎我的命運沒有如我奶奶求佛般的順利,又或許我已經是非常的幸運,畢竟一個6人的團隊裡,只出現了兩個無禮無義之徒。
下次更新不知道何時。
故事來源於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