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吼孩子的聲音自己嚇得也捂住耳朵:想孩子聽話,就要好好說話

2020-08-28 郭媽媽的育兒觀

媽媽吼孩子的聲音自己嚇得也捂住耳朵:想孩子聽話,就要好好說話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媽媽說她一直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自己辭了工作留在家裡輔導孩子,但是孩子的成績一直在下降,做作業的時候也漫不經心的,玩玩鉛筆,動動橡皮,在旁邊陪著寫作業的她十分生氣,真是恨鐵不成鋼啊,一怒之下,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可謂如雷貫耳一般,嚇得自己也捂住了耳朵。

總是被吼叫的孩子,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女星陳喬恩在節目中就曾經提起過這種傷害,她表示自己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罵,後來聽到媽媽的腳步聲,都覺得像魔鬼來了。在談到她媽媽的時候,竟然還會下意識地向後面看。可以看得出來,在陳喬恩那種潛意識裡面深藏的恐慌和不安,就算是過了這麼多年,仍然不會消失。

因為小時候媽媽的打罵,那種不安全感深深地的侵入到陳喬恩的骨髓裡面,所以長大後還是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沒有辦法去向其他人敞開心扉。這種孩子讓人心疼,他們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經常被吼的孩子,可能會有這幾種表現:

1、討好父母,不分理由只知道認錯

孩子的觀察能力也是很強的,當孩子被吼之後,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反而變得很聽話,但是也不一定是好事。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其實並不一定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很可能只是想順著父母的心情,但是內心卻壓抑了一萬個委屈,這並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經常壓抑內心,委屈自己成全了別人,這種性格長大之後很容易抑鬱的。

2、和父母唱反調

有些時候你越是吼孩子,孩子就越和你唱反調。通常,父母的下一步行動就是打孩子,如果吼孩子的時候,孩子不害怕也不討好反而是特別的暴躁甚至是和父母唱反調,很可能是父母不僅經常吼孩子還打孩子,大吼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要格外留心,不僅意味著孩子的性格長大會很暴躁,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也在變得越來越差。

3、猶豫不決,膽小怕生

孩子長期被吼,做事就會猶豫不決,內心會感到害怕,尤其是害怕犯錯。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的,對自己沒有信心,遇到困難也或者自己的意願,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處理自己的事情沒有主見,更沒有勇氣。不喜歡結交新朋友和團隊合作,獨來獨往成了常態。這樣下去只會給自己留下很多遺憾,長大了也沒什麼幸福感。

4、易爆易怒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也會去模仿,尤其是父母的&34;態度,影響孩子自己的性格,自己也會變得易怒,對社交產生影響,尤其是以後的工作和與人相處。孩子也會模仿這樣的教育方式,實行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形成惡性循環。

5、孩子容易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直受父母呵斥的孩子可能會否定自己,即使自己有想法也不敢同父母交流,這樣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可能會出現問題,孩子不敢主動和別人溝通,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經常大聲吼孩子是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的,你越是大聲吼他,他可能會越不聽話,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們要換一種方式和孩子溝通。

相關焦點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其中就包括只會吼的父母,孩子們表示:被吼愣了,至於吼了什麼,一概被屏蔽掉了。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來說,不僅一點用都沒有,反而會影響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無計可施,內心就會湧現出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大吼大叫,不過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
  • 想孩子聽話?就小聲說話
    哈哈,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很有趣啊快來看看為什麼 因為心理專家研究發現了,說話的音量,和我們對對方的相信成反比。說話的聲音越大,越是代表了一種不信任,而說話的音量越小,裡面的信任度越高。 比如一個孩子在花園玩,媽媽衝他大喊,你不要去摘花,聲音越大,越是代表了不信任,已經假設了孩子一定要去摘花,同樣的道理在大人之間也適用,比如老公出門,小派跑過去,衝老公大吼大叫:不!準!看!街!上!的!美!女!
  • 讓孩子聽話,首先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浩宇媽媽說,催浩宇關電視、寫作業都得用吼的,否則他完全聽不見。子軒媽媽立刻說,你說他一句,他有十句等著你,比你還有理。家長們紛紛感慨,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聽話。大家的目光轉向學霸迪迪的媽媽,讓迪迪媽媽分享教育心得。迪迪媽媽說,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肯定她,鼓勵她,多聽聽她的想法。
  • 被吼後,孩子不說話,我們就要注意了
    對於父母,世界上卻有一種絕望是「吼完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個不說話的小東西心裡在想什麼」。相比和父母頂嘴、講道理的孩子,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才是最讓父母操心和擔憂的。前幾天和姐姐通話,她哭著說,因為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又忍不住吼了他。
  • 長期被吼的孩子大腦發育受阻,看看這些明星都如何低聲教育孩子
    ,聽一聽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聲音。昔日自己的吼叫聲穿過耳膜,這位媽媽瞬間崩潰了。她蹲下來緊緊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停地和主持人說這些聲音讓她感到很恐懼,很害怕。孩子不聽話、頂嘴、不好好做作業、考試成績沒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平日工作壓力大,憋著各種無名之火,看到孩子犯錯,「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環。
  •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
    3歲的兒子經常蠻不講理,歇斯底裡地哭,母親非常暴躁,習慣用大吼大叫來解決一切問題。 節目組跟拍了母子相處的一些日常: 孩子跟著媽媽逛菜場,他對菜場的一切充滿好奇,但是媽媽毫無耐心地打擊孩子: 「不許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
  • 長期被吼的孩子大腦發育受阻,聰明的父母都知道低聲教育
    昔日自己的吼叫聲穿過耳膜,這位媽媽瞬間奔潰了。她蹲下來緊緊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停地和主持人說這些聲音讓她感到很恐懼,很害怕。孩子不聽話、頂嘴、不好好做作業、考試成績沒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平日工作壓力大,憋著各種無名之火,看到孩子犯錯,「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環。父母都認為自己吼叫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殊不知,這麼做不僅完全沒有教育意義,反而會對孩子的情緒造成傷害,影響親子關係。
  • 最危險的教育是你吼了孩子,他卻不說話!
    女兒被嚇得一哆嗦之後愣在了那裡,非常恐懼地看著她,不敢說話,連哭都忘記了!看到女兒這個表情之後,陶虹立馬意識到自己錯了。後來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時候,她沒有批評女兒,而是慢慢地走了過去把無助的孩子抱了起來。
  • 今天,你吼孩子了麼?聽說被吼過的孩子更容易有性格缺陷
    作為家長的你,在生活中,不管有意無意,一定吼過你的孩子,而且,吼完之後自己就很後悔為什麼要吼孩子呢? 有了點點之後,產後抑鬱一直陪伴著我,而點點也陪著我,卻也是讓我秒破功,大聲說話次數多了,吼孩子似乎也成了下意識的動作,直到上次的花露水事件之後我才明白,點點承受的不比我少。
  • 孩子不聽話總靠吼?家長可嘗試「低聲教育」,說比吼更有效
    周末去商場的時候,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在買東西,孩子哭著要買一個玩具機器人,站著不走,就要媽媽買。媽媽不給孩子買,硬是拉著孩子要走,孩子還是不願意走。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通過對著孩子大吼大叫來讓孩子乖巧,是很多父母認為的最佳選擇。對著孩子大吼大叫雖然能夠讓孩子聽話一點,但是這種聽話,是一種短暫的聽話,孩子變乖也是一種假象。並且,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表現在心理上,很多父母可能感受不到這種傷害,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大吼大叫是一種噩夢。如果想要讓孩子遠離這種噩夢,父母就要學會&34;。
  • 孩子愛哭,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媽媽不如意就想吼孩子,崩潰
    一、大人方向遇到不如意,總想吼他!其實每個人的不如意實際上跟孩子沒什麼關係,是我們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而孩子往往就成了我們情緒的垃圾筒,實際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們說什麼事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想解決我們自己的吼叫問題,首先需要明白是什麼因素引發了我們總想吼?
  • 吼孩子,你真的會嗎?這樣吼孩子才有效,原來以前都吼錯了
    ,個人認為多數都是自己帶孩子的吧,我就是自己帶孩子,沒人幫忙哪怕一天也沒人幫忙。如果老人偶爾能幫下,那樣自己可以舒緩一下不好的情緒,就不會對孩子發脾氣了,可是孩子有的時候真的是很不聽話,我也試過心平氣和的說話,儘量不著急,可是沒用!最多過不了2個小時我就爆發了!不吼不行啊!
  • 想管教好孩子請別「大吼大叫」,只要這2招,孩子懂事又聽話
    慢慢的孩子們熟悉了,就經常一起上下學了,我兒子說這個新鄰居的兒子膽子很小,甚至他稍微大一點聲音說話他都要哭了。3歲以後才能上,而孩子在三歲之前就已經有自己的性格了。想管教好孩子請別「大吼大叫」,只要這2招,孩子懂事又聽話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引用一句話: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凱叔前幾天,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你不吼,孩子就不聽話?避免「吼叫依賴症」,父母要學會這三招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家長是不是都有類似的苦惱?當孩子哭鬧、不聽話時,家長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總是通過「吼叫」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家裡浩浩玩起自己的小汽車,但是汽車發出了聲音,浩浩媽媽立馬生氣起來對浩浩吼道:「你怎麼這麼吵!別讓我再聽見小汽車的聲音,不然一會我對你不客氣!」然而,浩浩媽媽不知道的是,她覺得兒子吵鬧煩人,然而每一次矛盾出現時,她的吼叫聲遠遠大於孩子的吵鬧聲,她覺得這一切都源於孩子的不聽話,這其實是她對吼叫的依賴。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文/小雪媽媽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文化程度低的父母,通常嗓門都比較大;而文化程度高的父母,面對孩子犯錯更加理性,表情雖然很嚴肅,但很少衝著孩子大吼大叫。面對孩子犯錯,家長心裡會很焦慮,忍不住吼叫是正常的情況,可你也能發現,你越批評孩子,孩子越是不聽話。
  • 真正的低聲教育:告別大吼大叫、喋喋不休,讓孩子聽話且不再叛逆
    但是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總是無法忍住內心的暴躁,以至於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只能粗暴的「大吼大叫」。以通過自己「高分貝」的音量促使孩子能夠聽話。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吼叫」便不管用了。1、缺乏權威,靠「吼」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中,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其實最「忌諱」的便是「大吼大叫」,通過「高分貝」來迫使孩子聽話。
  • 媽媽故事/那個經常吼孩子的媽媽,最後和孩子的關係變得像仇人!
    朋友小鈿口述:大寶現在五歲了,現在每次孩子調皮的時候,她都要先跑去衛生間對著鏡子深呼吸三遍,提醒自己好好和孩子說話以前大寶在三歲多的時候,特別難帶,我在廚房做飯,她能在房間,把柜子裡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那時候,每天又要工作,下班還得接孩子做飯,特別的累,孩子做錯一點事情就被我大聲的吼她,有一次,大寶把我的一個證件給撕了,我一著急,便用衣架打大寶的屁股,一邊吼她,「還敢不敢了?聽不聽話。」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等我恢復理智了,連忙把孩子抱在懷裡,對大寶道歉,說以後再也不吼她,不打她了。
  • 聽話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
    因為不聽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理由,我想沒有哪個孩子想做一個壞孩子,畢竟人的心都是向善的。那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不聽話呢?孩子確實想做一件事,而父母卻不允許。父母表現得太強勢,缺少耐心和溝通,沒照顧到孩子的感受,導致了孩子的反抗情緒。
  • 孫儷吼孩子一時爽上熱搜,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其中就包括只會吼的父母,孩子們表示:被吼愣了,至於吼了什麼,一概被屏蔽掉了。 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來說,不僅一點用都沒有,反而會影響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無計可施,內心就會湧現出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大吼大叫,不過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 可是,經常控制不住吼孩子,父母一時爽,對孩子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