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開創一代歌風 情動華夏大地 之一

2020-12-11 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

《歲月留聲:名家名曲頌中華》收錄了王昆、郭蘭英、李谷一、胡松華、李雙江、德德瑪、蔣大為等近50位著名歌唱家口述實錄,記錄了歌唱家的藝術人生,重點介紹他們的代表作、首唱歌曲的創作過程。以歌記人,以事記人。書中首次刊登眾多歌唱家手書代表作、首唱歌曲及對人生的感言。《歲月留聲:名家名曲頌中華》將作為史料傳承於世,對傳承民族音樂起到一定的作用。

李谷一:開創一代歌風 情動華夏大地

前 言

這是一篇獻給新中國大慶的文字,因為它是由中共黨史出版社為新中國60華誕獻禮出版的《歲月留聲--名家名曲頌中華》一書中的文章。

這是一篇獻給李谷一老師即將六十五周歲的文字,因為它聚焦了李老師的艱辛歷程,點燃我們心底不懈追求的光亮。

這是一篇獻給「谷一之家」五周年的文字,因為它概述了李老師的藝術奉獻和業績,感悟我們要用平凡的人生篆刻宏大。

這篇文字的組織編寫很難,素材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如何系統歸納,有個成章的架構;如何抽象理性,形成鮮明的觀點;如何精淬實踐,提升為藝術理念,是極費心力的過程。這篇文字融入了李谷一老師本人在內的心血。

還有種種遺憾,全書主題、篇幅容量的限制,許多亮點沒能採擷。以後會有機會補來。

目錄一、梨園渡風雨,最是往事吹不斷二、《鄉戀》卷驚濤,不盡長江萬裡東注三、矢志不渝路,直入白雲深處四,報得三春暉 ,新聲含盡古今情1、影視歌曲2、創作歌曲3、戲 歌五、幾度風雨,桃花依舊笑春風 附:李谷一部分演唱歌曲的詞、曲作者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由微見著,一代接續一代。新中國建立60年以來,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前30年與後30年。前30年是新中國建設時期,要求文藝為政治服務。後30年是改革開放時期,文藝向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而今,民族聲樂成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主流藝術之一。

中國民族聲樂曾湧現出許多優秀的歌唱家。但真正稱得上開拓者、奠基者的則屈指可知。李谷一像一個符號,是後30年來中國歌壇的代表人物。她勇於開拓創新,以中國民族唱法為本,學習西洋的科學發聲方法,融合中國戲曲的表現手法,吸納了流行歌曲元素,創造性地運用了「氣聲」、「輕聲」、「半聲」等演唱技巧,在歌曲演唱中聲情並茂、豐富動聽、視覺鮮明,啟迪心靈,形成了「中國民歌現代唱法」,開中國民歌唱法之新風。

李谷一不僅對我國民族聲樂,而且對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李谷一的現代唱法和演唱技巧,深刻地影響了我國幾代歌唱家和歌手的成長、發展。

李谷一深情、流暢、甜美、婉轉的歌聲,風靡祖國大地,遠播到世界華人心中。30年來, 她演唱過的各類歌曲600餘首,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經典好歌。

一、梨園渡風雨

最是往事吹不斷

李谷一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在良好環境的影響和薰陶下,自幼酷愛藝術。中學畢業後考入湖南省藝術學院,專修中國古典舞蹈。1961年,她以優美的嗓音條件,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劇院任演員。

在湖南花鼓戲的舞臺上,李谷一風雨春秋十三載,以她的聰明才智,勤學苦練,刻苦鑽研,成功地塑造了二十幾個不同時代的年輕姑娘形象。1964年主演湖南花鼓戲《補鍋》,引起轟動效應。她因此分獲1964年和1965年湖南省和中南五省優秀表演獎,受到過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65年《補鍋》拍成電影,在全國各地放映,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李谷一的命運發生了逆變。她曾在自己的一篇記述文章中寫道:「1970年,因先前一出《補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修正主義文藝路線黑苗子。父親因長期從事英文工作,抄了家。我則下放到偏窮的湖南江華瑤寨,每天幹農活掙『工分』,一個年輕的生命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磨難。」

從1973年到1974年,李谷一經過三次考試,終於被中央樂團錄取,任獨唱演員。她在交響樂《智取威虎山》中,擔任主要角色小常寶,同時在演出中演唱了多首歌劇選段及傳統民歌,大獲好評,在歌壇嶄露頭角,先後出訪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香港。

出訪香港、澳大利亞

1993年,李谷一在中國唱片總公司錄製磁帶專輯時,特意將傳統花鼓戲與現代花鼓戲選段列入其中,使花鼓戲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

李谷一的戲曲生涯,為她以後的聲樂藝術發展,鋪墊了道路,輸入了營養,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她成為負有盛名的歌唱家之後,仍將湖南花鼓戲選段《瀏陽河》、《劉海砍樵》等列入保留曲目,曠日持久地傳播,擴大了湖南花鼓戲的知名度。 李谷一長年的戲曲藝術實踐,後又不懈地推動地方戲曲的普及化,使她成為卓有貢獻的戲曲表演藝術家。

瀏陽河 李谷一(1978)

01:53來自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

二、《鄉戀》卷驚濤

不盡長江萬裡東注

世界史上,每次大的社會變革都會帶來文化領域的突破。上世紀70年代未,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節點。李谷一演唱了一批新型的抒情歌曲。比如《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媽媽看看我吧》、《我願是只小燕》等。這些歌曲只所以稱為「新型」,一是內容上為建國前30年、尤其「文革」中極少觸及的十分人性化的歌曲;二是李谷一在演唱方法上以民族唱法為主體,採用了流行唱法元素,就是今天稱之為的「跨界」唱法。

《鄉戀》是1979年12月,由李谷一為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風光片《三峽傳說》配唱的插曲。歌曲描述了漢代女子王昭君出塞和親前,離別家鄉三峽時那種「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惜別心情。到了1980年,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每周一歌》形式播出。李谷一的演唱,「民(歌)通(俗)」結合,使用了輕聲,將歌曲演繹的抒緩、柔美、深情,真是進入「心頭往事歌中怨」的境界。 孰料《鄉戀》成了導火索,由此點熳延大火,中國歌壇發生了一場爭議和批評。在當時諸多報刊上,將《鄉戀》和李谷一的演唱方法,稱為 「靡靡之音」,「黃色歌曲」。進而,有權威人士將李谷一先前演唱過的抒情歌曲一概敝之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歌曲」。一首歌曲、一種唱法的學術問題,被提升到悠關社會主義發展的政治問題。

1983年2月,李谷一在人民大會堂演唱歌曲《鄉戀》。

高壓之下,音樂界的好心人勸她用「健康」、「傳統」的唱法將《鄉戀》再唱一遍,以消彌指責。但倔強的李谷一堅定地說:「《鄉戀》也好,還是以前我唱的其它抒情歌曲也好,如果說『有問題』,與詞曲作者無關,是我要在演唱時這樣處理的。讓我改變原來的唱法,我決不重唱!」李谷一的堅持,不僅使批判逐步升級,而且她所在的中央樂團領導傳過話來:「如果再這樣唱下去的,就請你到適合你發展的地方去!」 正如今天的「下崗通知」。

李谷一在自己的記述文章中說到:「1980年初,在一曲《鄉戀》引發下,我成了中國樂壇上離經叛道的重矢之的,招致了如同政治事件般的批評和批判,開始幾個月裡被鞭笞的心靈伴著淚水長流。」可以想見李谷一那時「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的內心苦痛。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邊是主流媒體對《鄉戀》及其李谷一演唱風格的不斷地口誅筆伐。而另一邊《鄉戀》成為表達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對藝術求變求新渴望的標誌性歌曲。《鄉戀》萬裡卷潮來,風靡全國,城市鄉鎮、街頭巷尾,百姓都在爭相傳聽、傳唱這首歌。那幾年,李谷一隨中央樂團在全國演出,團裡的節目單上不敢寫《鄉戀》,但每到一地,無論是劇場、還是萬人體育館,只要她一上臺,全場觀眾立即整齊劃一地高喊:「李谷一,《鄉戀》!李谷一,《鄉戀》!」 李谷一每場要唱十多首歌,再苦再累她都毅然決然的滿足廣大觀眾要求,加唱《鄉戀》。李谷一每次唱罷,觀眾們激動地全體起立,用長時間、熱烈掌聲、喊聲,向李谷一致敬、致謝。每次演出完,劇場或體育館外仍站滿成千乃至上萬觀眾,要再次目睹李谷一「真人」。她被圍堵兩、三個小時走不脫是常事。甚至,一些觀眾把演員乘坐的中巴車前輪抬起來,見不到李谷一就別想走,大批維持秩序的警察也只能束手無策。那時,兩種觀點、兩種認識,形成鮮明而尖銳的對立。

李谷一:鄉戀(1983群星璀璨電視歌會)

一首《鄉戀》,為什麼會在文藝界惹起如此劇烈的政治風波?這並不是孤立的個象。解放後的前30年,一直執行的是「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固定方針,到「文革」時期走到了極端,所有的歌曲要體現革命性,演唱方法要求「高、強、響、硬」,聲樂創作走進了一條形上學的死胡同。「文革」剛剛結束,有些領導者、權威人士的觀念,仍被30年來的「左」的意識形態束縛著。他們批評與批判《鄉戀》的劍鋒,意在李谷一「離經叛道」的新型演唱風格,防患中國歌壇更多「消磨革命鬥志」的抒情歌曲蔓延。作為相對立的李谷一,她認準了一條:中央提出「改革開放」的路線,就是要探索、創新、發展,不能再一味守舊的沿襲過去的「傳統」唱法,而是要走出一條以人為本,表現人性、人情、人文的新的聲樂路子來。改革開放,付出了艱苦的實踐代價。李谷一的演唱風格及《鄉戀》被爭議、批判了達三年之久,她以堅強的毅力,在風雨中堅持著。

1983年,中央電視臺第一屆春節晚會上,李谷一當屬最紅的歌唱家。她先後獨唱了6首歌曲,又與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對唱了一段《牛皋招親》,與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姜昆對唱了電影《劉三姐》的一段插曲。《鄉戀》不在演出曲目之內。那次春晚設置了四部熱線電話,從一開始就鈴聲不斷,後來幾乎被打爆,絕大多數觀眾是點李谷一演唱《鄉戀》。接線員將觀眾的要求記錄在紙條上,然後盛在一個盤子中,傳遞給春晚總導演。春晚總導演黃一鶴非常為難,不敢定奪,只好將點歌條送到坐鎮現場的廣電部部長吳冷西面前。吳部長有些坐不住,猶豫地不停踱步,直至點歌條集了五、六盤之多,吳部長才最後下決心:上《鄉戀》!

《鄉戀》,是李谷一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屆春晚上演唱的第九首歌。《鄉戀》終於衝破禁錮,明確解禁了。

李谷一以《鄉戀》為代表的一批作品,象裡程碑,起到了為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發展的破冰作用,預示著中國文藝改革開放的春天到來。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李谷一演唱風格及《鄉戀》,反應較快的是國外權威機構。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著名的《時代周刊》採訪了李谷一。隨後,美國傳記學會稱她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歌唱大師」,列入「世界傑出人物錄」。 在紀念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國內眾多媒體稱李谷一為「新時期中國大陸流行歌壇第一人」,稱《鄉戀》為「新時期中國大陸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大陸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

2005年「中國流行歌曲總評榜」的終身成就獎的頒獎詞中如是說:「堅持,是一個瞬間的抉擇,更是一個跋涉的過程,面對著一場突如其來的音樂紛爭,她選擇退卻,還是堅持?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答案將會引領一場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的巨大變革。就在質疑與非議中,她弱小的身軀迸發出巨大的勇氣,用清亮的歌聲讓《鄉戀》深情款款,讓《知音》如痴如醉,讓《難忘今宵》流連婉轉回味悠長,從此,中國內地有了屬於自己的流行音樂!青山在、人未老,就算是我們對於這種堅持的肅然敬意和誠摯祝福,把它獻給中國流行樂壇第一人——李谷一。」

接續:李谷一:開創一代歌風 情動華夏大地 之二

● 李谷一:瀏陽河(2008「紀念王震同志誕辰100周年」)

● 歲月| 李谷一的《鄉戀》故事

●中國之聲| 歌聲裡的中國:《瀏陽河》

● 李谷一演唱《劉海砍樵》讓花鼓戲名揚天下 (之一)

●花鼓戲電影《補鍋》(李谷一主演)

● 為勞動者高唱讚歌 叄 ——歌與人生李谷一的音樂故事

相關焦點

  • 李谷一的坎坷情路:頭婚嫁恩師,二婚嫁粉絲,如今丈夫撒手離去
    在1983年的時候李谷一就被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邀請,舞臺上的她演唱了歌曲《鄉戀》、《春之歌》、《問聲祖國好》等。緊接著在一年後李谷一再次被邀請參加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接近尾聲時演唱了歌曲《難忘今宵》,動人的音樂,激勵人心的歌詞,深受人們的喜愛。
  • 李谷一女兒肖一:我對別人說,我媽是音樂老師,不是歌唱家李谷一
    後來甚至被冠名了"禁歌",就因為宣傳情情愛愛,有傷風化,可是李谷一知道自己對這首歌的含義就是濃烈的思鄉之情,是遊子對自己家鄉的渴望。但是在無知的人的眼裡,它就變味了,為此她只能是痛心疾首,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後來這首歌曲終於被人們理解了,也終於登上了央視的舞臺。
  • 李谷一《鄉戀》所謂的氣聲唱法,其實就是鄧麗君的流行歌曲唱法
    李谷一儘管榮譽也非常多,但暫時還沒有獲得這樣的稱號。郭蘭英比李谷一,趕上過更多時代,她在解放前就出演歌劇,包括著名的《白毛女》、《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劇目。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郭蘭英為電影《上甘嶺》配唱插曲《我的祖國》,這首歌的時代影響,而且是對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影響,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 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肆——歌與人生李谷一的音樂故事...
    曲調為濃鬱的民族風,有河北民歌《小放牛》和山西民歌《三次到你家》的影子,還有點廣西民歌特點,用的是唱山歌的抒情方式,與後來發表的歌曲不同,李谷一與李初建在重唱部分始終是分聲部的重唱,沒有出現一個樂句裡的兩人輪唱,或許是在歌曲錄音時做了臨時調整。
  • 她是中國新民歌之母,流行音樂鼻祖,名氣超李谷一,如今83歲高齡
    提到歌唱家,相信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李谷一、宋祖英等人。李谷一的《難忘今宵》作為傳世經典,經過很多人的翻唱,更是每年春晚必唱的曲目。而宋祖英也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在樂壇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名氣也一度超過李谷一,她更是李谷一所崇拜的對象。她就是七八十年代在舞臺上最有影響力的歌唱家朱逢博。相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朱逢博這個名字十分的陌生。但在老一輩的心目中,她可是中國最厲害的女歌唱家。
  • 情牽山水間 功夫在歌外 歌唱家雷佳唱響民間歌謠
    近幾年來,她流連於中華大地,輾轉於村寨草原,讓民間歌謠流轉於唇齒心靈。蕩漾山水間,遊吟民歌情,最終為那些人數最少的民族出一套歌曲典藏,是她在中國音樂學院師從彭麗媛教授攻讀聲樂博士,受導師啟發立下的志向。「源遠流長,尋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就是她近年汲取民間能量煥發出來的成果。
  • 墨象|李庚:馬勒「大地之歌-2018」
    《大地之歌》是馬勒根據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中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所作七首德譯唐詩創作的。馬勒對現世的告別。 這是一首悲觀主義者對現世的厭倦, 對彼岸的憧憬,和讚美大地的最後的頌歌。《大地之歌》寫成於1908年,沒有演奏過。
  • 李谷一師生演唱的33部新時期經典作品註定是「難忘的今夜」
    近年來,她也一直與音樂家bug、印刷格林、王曉玲、劉悅合作推出了《龍文》、《山》、《風景》、《你的身邊和我們》、《一路飄來的芬芳》、《大江姚中華》、《嘮叨的歌》、《一朵讀書花》等新歌,一直走在藝術探索和創新的道路上。   在改革開放的40年這個重要歷史節點上,中國東方表演藝術集團邀請了著名歌手李谷一、著名音樂製作人Bug和20名李谷一指導學生演唱改革故事。
  • 專輯8: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信息李谷一《日本歌曲》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是李谷一1981年為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灌制的卡帶,編號為P-2028,由廣東歌舞團樂隊伴奏,蔣衍指揮。這張李谷一用中文演唱的日本歌曲,選的幾乎都是當年日本最流行的歌曲,全部為日本原創歌曲,除了較早傳入中國的《四季歌》外,唐亞明參與了所有歌曲的譯配工作。配器工作由蔣衍完成,配器在當年來說十分新潮,就是現在聽也不過時。
  • 她紅過李谷一,一生演唱800多首歌,與丈夫恩愛四十年
    現在當我們談論著名歌手時,我們首先會想到李谷一。她的一首歌曲《《難忘今宵》》已經成為了傳世經典,必須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但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一位歌手與她攜手並進。名聲甚至直接蓋過了李谷一,使她很崇拜。
  • 難忘80年代四位歌唱家 如今郭蘭英89歲 朱逢博81歲 而李谷一74歲
    1980年舉辦的當時頗有影響力的一次群眾性歌曲評選活動「聽眾最喜愛的15首歌曲」中,李谷一所演唱的歌就佔了4首,分別是《妹妹找哥淚花流》、《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潔白的羽毛寄深情》、《絨花》。她甜美的歌聲,時至今日,仍然是那麼的優美動人。
  • 71歲李谷一今晚還陪我們度良宵 《難忘今宵》唱了20年
    而這首歌也牽出了一個人與春晚延續幾十年的緣分,她就是《難忘今宵》的原唱者、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今晚,已經71歲的李谷一將再次登上春晚舞臺唱起《難忘今宵》,這首伴隨她30多年的歌曲不僅成就了李谷一歌唱事業的輝煌,也見證了她這麼多年的付出。   前天,猴年春晚進行了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彩排,記者撥通李谷一電話時她正要出家門趕赴彩排現場。
  • 李谷一在央視發飆!批評尚雯婕不唱中文歌,網友看後卻拍手叫好
    李谷一在央視發飆!批評尚雯婕不唱中文歌,網友看後卻拍手叫好李谷一大家應該都認識吧?每年春晚結束的時候,我們都能聽到一首熟悉的歌曲,《難忘今宵》。不知道大家聽完之後有沒有很難忘。李谷一老師是1944年生人,現在已經74歲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明星確實是保養得非常好,李谷一老師看起來就像是五六十歲的人一樣。可能年輕一輩對李谷一老師的印象只局限於《難忘今宵》,但其實李老師是有很多代表作品的,而且她不僅僅是會唱歌,還會戲劇,之前還被美國總統接見過。而且,李谷一在被下放到姚寨的時候,還曾經做了8年的赤腳醫生。真的是多才多藝。
  • 2004年的盛夏,梁靜茹唱的一首寧夏,這首歌真的火遍華夏大地!
    2004年的盛夏,寧夏這首歌真的火遍華夏大地。當年的那個小夥也即將變成了大叔了,感謝酷狗再次讓靜茹的歌曲回歸。仿佛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那個夏天。8090的青春少不了靜茹的歌聲。聽這首歌時我讀初一,每次聽時特別的懷念那會讀書的時光,美好的...這首歌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每到星期天媽媽和爸爸一起帶我去爬山,現在想想媽媽不要我了,太難受了。
  • 李谷一難忘今宵唱了多少年 2018春晚抱狗暖心再獻唱
    李谷一《難忘今宵》唱了多少年?2018年當李谷一再度獻唱的時候不少人淚目大呼好感動,從1984年到2018年,《難忘今宵》成了春晚最經典的旋律,而2018年春晚李谷一抱著一隻小狗出現的時候,網友表示可愛又暖心!
  • 張也說:李谷一老師告訴我,瀏陽河的「河」字,要用長沙話發音
    張也說:恩師李谷一告訴我,瀏陽河的「河」字,要按照長沙話咬字發音,才能突出湖南特色昨天(10月15日)晚上,湖南湖南廣播電視臺大眾傳媒節目基地演播廳舉行了一場很有趣的「唱響70年·我喜愛的湖南金曲」專場音樂會。
  • 1980年,聽眾喜愛的15首歌,李谷一獨唱4首,《絨花》險些被拿掉
    其中包括《祝酒歌》、《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泉水叮咚響》、《太陽島上》、《青春啊青春》等。著名歌唱演員李谷一所演唱的歌在其中就佔了4首。如今,38年的時間過去了,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的朋友依然記得這些歌,而且當年一定有唱過。那麼,這15首歌是如何評選出來的呢?歌曲《絨花》為何險些被從這份名單中拿掉呢?今天,超超就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中國歌曲大會國慶盛典》演繹最炫民族風
    十一國慶期間最引人關注的盛典之一,《中國歌曲大會國慶盛典》即將於10月4日在CCTV-3綜藝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在此次盛典上,不但有李光羲,胡松華,李谷一,閻維文等藝術家,還有李宇春、袁婭維、霍尊、阿雲嘎、寧靜、林志炫等實力派偶像,也有國際表演藝術家維塔斯、尚·馬龍,他們用不一樣的方式演繹中國歌曲,為中國經典歌曲注入更加鮮活、年輕的血液,讓其煥然新生。
  • 愧疚的李谷一:初婚嫁給恩師,二婚嫁給粉絲,如今丈夫離她而去
    那些年陪伴著我們度過無數個除夕夜的李谷一早已成為了人們記憶中最獨特的存在,她的歌聲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人們心中的希望與寄託。 但是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李谷一這個名字可能是比較陌生的,我們很多人雖然聽過很多她的歌,卻對她一無所知。
  • 《音樂大師課2》13日開播 李谷一出任校長
    李谷一  2月13日(大年初六)晚21:18,《音樂大師課》第二季將在北京衛視、四川衛視同時「開學」。李谷一出任校長,韓磊、田震、古巨基、薩頂頂組成全新教師陣容,十六位熱愛音樂的孩子,他們來自海內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只為學習中國的經典歌曲,傳承經典音樂。一流的陣容,鮮明的主題,《音樂大師課》堪稱一場國家級的文化盛事。  開學典禮震撼發聲 李谷一古巨基「定義」經典        開播第一期是《音樂大師課》第二季的「開學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