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拉薩5月31日電(記者益西加措、肖一)自青藏鐵路開工建設和順利通車以來,西藏那曲地區帕那鎮開展「頌路、護路、愛路」等宣傳教育活動,把保障鐵路運行的安全工作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鎮黨委政府帶領牧民群眾依託青藏鐵路建設,通過組織勞務輸出,更新陳舊觀念,興辦第三產業等措施帶動全鎮經濟發展,使全鎮的經濟社會發展
邁上了新臺階。在帕那鎮幹部群眾的心中,青藏鐵路不僅僅是一條西藏和外界往來交流的鐵路線,更是一條「團結線」、「致富線」、「幸福線」。
青藏鐵路經過帕那鎮境內51.66公裡。2005年,隨著青藏鐵路鋪軌的基本完成,鐵路沿線的安全保衛工作也成為了青藏鐵路今後面臨的重要問題。在鎮黨委的要求和部署下,帕那鎮第一居委會及時安排了村裡年輕力壯的27名人員組成護路聯防隊伍,同時積極深入到鐵路沿線的牧戶家,對鐵路安全進行宣傳,讓護路意識深入人心,確保鐵路安全暢通。
為了讓護路成為鐵路沿線村民的自覺行為,帕那鎮將護路聯防工作列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之中,把機動車主、大牲畜飼養戶等確定為重點宣傳對象,經常深入大牲畜養殖戶、暫住戶等重點戶中進行宣傳,防止造成大牲畜及聾啞人員上路,並明確專人看護;配合縣公安局、綜治辦開展治安整治,清理涉鐵廢舊收購點專項行動,開展鐵路法律法規宣傳等。青藏鐵路建成通車至今,帕那鎮境內未發生過任何損壞鐵路設施和偷盜運輸物資的現象,沒有出現過一起牛羊上道事件。
依託青藏鐵路這條「經濟線」,帕那鎮不僅大力組織勞務輸出,增加居民收入,還積極加強西藏與內地的交流往來,引導牧民群眾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越來越多的牧民乘火車到內地開闊眼界,到內地「取經」。不久前,在那曲地區貿易局的組織下,帕那鎮地毯廠組織人員坐火車到西寧地毯廠和有關地毯生產技術的多個部門進行參觀,汲取經驗並學習先進的織毯技術。白瑪熱吉和卓瑪才吉就是其中的兩位,她們通過外地學習的機會,掌握了一手好技術。如今,她們已被招聘到地毯廠並成為技術骨幹,為帕那鎮整個織毯技術的提高提供技術保障,成為通過青藏鐵路到內地取經並成為致富能手的典型代表。
「從以往的好奇轉變到在投身鐵路建設,從放牛牧羊到慢慢轉變在沿線做起買賣,從從事傳統農牧業到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青藏鐵路不光是一條供火車行走的路,也是一條帶領我們致富的五彩大道。」帕那鎮黨委書記阿牛說,「鐵路助我大發展,我愛鐵路如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