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依西美坦並不較阿那曲唑更好

2020-12-2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據悉,西班牙研究人員表示,不要對依西美坦治療中老年女性的激素敏感性晚期乳腺癌的III期研究費心。6月29日《Cancer》在線報告道,在II期臨床試驗中,依西美坦並不較阿那曲唑更好。

主要作者、萊裡達Arnau de比拉諾瓦大學附屬醫院的Antonio Llombart-Cussac博士說,進一步正式的比較還沒有證實。

芳香酶抑制劑有不同的抑制能力,這可能導致臨床結果的差異。特別是,該研究小組注意到,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似乎可延遲早期乳腺癌婦女的復發,甾體類依西美坦抑制雌激素的能力略高於非甾體的阿那曲唑。

為了探索晚期絕經後乳腺癌治療的可能優勢,該團隊讓103例婦女隨機接受每天口服依西美坦25 mg或每天口服阿那曲唑1 mg,直至疾病進展。

根據作者,兩種化合物的耐受性良好,並且為普遍的輕度不良反應事件。

但進展時間為對照藥物的兩倍:依西美坦為6個月,阿那曲唑為12個月。

在9個月的中位隨訪期間,依西美坦組的客觀應答率為36.2%,阿那曲唑組為46%。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組的臨床受益率分別為59.6%和68%。

研究人員表示,該觀察到的結果促使我們放棄原計劃的第三階段試驗。

然而,在進展期,28例患者轉而接受了其他芳香酶抑制劑。在16例轉而接受依西美坦的患者中,7例43.7%獲得臨床受益,而12例接受依西美坦治療失敗的患者只有1例轉而接受阿那曲唑(8.3%)。

作者觀察到,這可能值得探討。

研究小組總結到,雖然這不是當前研究的主要目標,但我們觀察到了基於我們使用的連續芳香酶抑制劑方法的不同的腫瘤學行為。


來源:前沿醫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RAD001聯合依西美坦治療絕經後晚期乳腺癌的II期試驗
    試驗名稱 RAD001聯合依西美坦治療既往來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療後復發或進展的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絕經後乳腺癌的II期試驗 本試驗適應症 來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療失敗後的進展期激素受體陽性
  • 張劍輝教授、湯小江教授分享:當心乳腺癌的「寂靜殺手」—心血管...
    AI是早期和晚期HR陽性乳腺癌的重要內分泌治療用藥,不同的AI藥物對伴隨疾病的影響具體有哪些不同? 張劍輝教授 我們目前臨床常用的AI有三種,包括非甾體類的來曲唑和阿那曲唑,甾體類的依西美坦。三種AI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
  • 美國FDA批准諾華飛尼妥用於晚期乳腺癌治療
    近日,記者從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獲悉, 2012 年7 月20 日、 7 月30 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FDA ) 和歐洲藥品管理局( EMEA )分別批准飛尼妥( Afinitor )聯合依西美坦用於來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療失敗的晚期激素受體陽性及HER2 陰性乳腺癌(晚期HR 陽性乳腺癌) 絕經後婦女的治療
  • 專家說|朱李玲醫生帶你了解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說是早在20世紀末,大概1896年首屆奧運會舉行的那年,人們尚且不知道乳腺癌是怎麼回事。患者做檢查,被摸到乳房裡有個硬塊,醫生直覺它應該和「性」有關,於是就把患者的卵巢給切除了。誰知,切除卵巢之後,患者乳房裡的硬塊竟然真的變小了…… 時代發展到今天,乳腺癌的學科研究不斷進步,治療手段也日趨規範。
  • 乳腺癌|您所關心和困惑的問題(藥物篇)
    臨床中我們建議患者化療結束後每3-5天複查一次血常規,如果白細胞低於3.0X10^9/L,可考慮開始升白治療,升白針的使用時間建議不少於3天。在打升白針的過程中也需要密切監測血常規,以免過度造血產生類白血病反應,一般白細胞>10X10^9/L即可。不建議在化療後當天打升白針,也不建議打完升白針當天就化療,兩者間隔時間最好大於24小時。
  • 最最全面的乳腺癌2018年度學術盤點來了!| HR+早期乳腺癌篇
    SOFT研究比較他莫昔芬+OFS vs 他莫昔芬單藥,5.6年隨訪結果並未達到主要終點[6],雖然8年長期隨訪結果顯示具有顯著差異,但僅是描述性結果[7];  TEXT-SOFT聯合分析中位隨訪5.7年結果提示,輔助依西美坦+曲普瑞林相對於他莫昔芬+曲普瑞林顯著改善無病生存(DFS)[8] ,而且9年隨訪結果獲益仍持續[9];  但在ABCSG-12中對比戈舍瑞林聯合他莫昔芬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子宮內膜增厚怎麼辦
    雌激素受體和(或)孕激素受體陽性是最為常見的乳腺癌類型,約佔60%~75%,這些患者在術後都要進行內分泌藥物治療。時間長了可引起子宮內膜增厚,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會,非常困擾患者。中醫看待這種子宮內膜增厚往往和乳腺癌結合起來考慮。
  • 得了乳腺癌很絕望?別擔心!這些藥物能治療!
    大約2/3的乳腺癌患者的腫瘤包含激素受體,這意味著腫瘤有雌激素(ER陽性)或孕激素(PR陽性)受體或兩種受體。 內分泌治療可以降低這些激素的水平並抑制癌症生長,ER陽性患者較ER陰性患者更有可能對內分泌治療有反應。
  • 了解這五大點,打贏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持久戰」!
    每位邁入內分泌治療期的乳腺癌患者,都會面臨副作用反彈的「挑戰」,有些人打了「退堂鼓」,有些人卻在這條路上越戰越勇,最終康復。 其實,在治療之路上遇到的困難,都有相應的解決之道。很多人的「半途而廢」,大多源於對疾病的不了解。
  • 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你想知道和該知道的,都在這裡~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並且目前統計數據顯示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高和年輕化的趨勢。但不同於其他惡性腫瘤,除了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外,內分泌治療在乳腺癌的治療當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相關知識吧。內分泌治療是啥?
  • 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男性乳腺癌相對來說較為少見,但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據調查,男性乳腺癌發生率比較低,佔全部乳腺癌的1%。由於罕見,許多乳腺癌治療研究很少包括男性患者,因此在男性中使用靶向治療通常取決於該藥物在女性患者中的表現。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 一文讀懂:乳腺癌靶向藥及其副作用總結
    乳腺癌是全球範圍內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對於乳腺癌的治療,靶向藥物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無數乳腺癌患者期盼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20%) 潮熱,頭痛,出汗,痤瘡,情緒不穩定,抑鬱,性慾減退,陰道炎,乳房萎縮,皮脂溢,和外周水腫。此外,戈舍瑞林治療初期會出現腫瘤暴長現象。
  • 得了乳腺癌,要學會吃,常吃這類食物,能降低21%死亡率!
    本次ASCO年會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Swedish PREDIX HER2 trial)提示,曲妥珠單抗-美坦新偶聯物(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作為新輔助治療,療效不遜於雙靶向+化療。
  • 胰島素抵抗可使乳腺癌發病、死亡風險最高增加34%和78%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前不久,最新研究發現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乳腺癌患者復發和死亡風險增高了60%。新的研究顯示,胰島素抵抗也能增加乳腺癌發病和死亡風險。
  • 乳腺癌喜歡「啃骨頭」,如何預防骨轉移?
    我們知道,在AI(如:來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治療當中,很多患者會向醫生表示,她們出現了手指僵硬、關節疼痛的症狀。但是,這些並不是骨質疏鬆,或者說缺鈣的表現。這其實是因為雌激素水平的迅速降低,所帶來的一個「關節水腫」表現。
  • 原創新藥西達本胺(愛譜沙)乳腺癌新適應症正式獲批上市
    乳腺癌是全球及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女性惡性腫瘤。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當年中國乳腺癌新發病例達27.9萬,死亡病例達6.95萬,並以年2%的速度遞增,在低於45歲女性中,乳腺癌位居癌症死因的首位,並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 催眠藥: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來普隆、唑吡坦之間的區別
    2.如首選藥物無效或無法依從,可更換為另一種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來普隆、唑吡坦)。3.如首選藥物無效或無法依從,也可以直接更換為短-中效的苯二氮卓類類(阿普唑侖、艾司唑侖、蘿拉西泮、三唑侖)。
  • 乳腺癌術後有兩個復發高峰期
    本報長沙訊 「不算複查的數據,2018年,湘雅醫院乳腺科就收治了1000多例新髮乳腺癌。」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乳腺科主任王守滿教授在談及乳腺癌時說道。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