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西班牙研究人員表示,不要對依西美坦治療中老年女性的激素敏感性晚期乳腺癌的III期研究費心。6月29日《Cancer》在線報告道,在II期臨床試驗中,依西美坦並不較阿那曲唑更好。
主要作者、萊裡達Arnau de比拉諾瓦大學附屬醫院的Antonio Llombart-Cussac博士說,進一步正式的比較還沒有證實。
芳香酶抑制劑有不同的抑制能力,這可能導致臨床結果的差異。特別是,該研究小組注意到,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似乎可延遲早期乳腺癌婦女的復發,甾體類依西美坦抑制雌激素的能力略高於非甾體的阿那曲唑。
為了探索晚期絕經後乳腺癌治療的可能優勢,該團隊讓103例婦女隨機接受每天口服依西美坦25 mg或每天口服阿那曲唑1 mg,直至疾病進展。
根據作者,兩種化合物的耐受性良好,並且為普遍的輕度不良反應事件。
但進展時間為對照藥物的兩倍:依西美坦為6個月,阿那曲唑為12個月。
在9個月的中位隨訪期間,依西美坦組的客觀應答率為36.2%,阿那曲唑組為46%。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組的臨床受益率分別為59.6%和68%。
研究人員表示,該觀察到的結果促使我們放棄原計劃的第三階段試驗。
然而,在進展期,28例患者轉而接受了其他芳香酶抑制劑。在16例轉而接受依西美坦的患者中,7例43.7%獲得臨床受益,而12例接受依西美坦治療失敗的患者只有1例轉而接受阿那曲唑(8.3%)。
作者觀察到,這可能值得探討。
研究小組總結到,雖然這不是當前研究的主要目標,但我們觀察到了基於我們使用的連續芳香酶抑制劑方法的不同的腫瘤學行為。
來源:前沿醫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