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古人強調讀書,強調博學,此後才是研究問題,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常將閱讀、研究等今天所謂的「做學問」,統稱之為讀書,學者則自稱為讀書人。版本目錄學就是讀書的學問。
中國歷史悠久。一部著作產生後,內容可能經過作者的一再修改,也可能經過他人、後人在反覆抄寫刻印過程中的增刪改動,還可能在流傳過程中發生竄亂和遺失,因而形成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的各種本子。區別各種本子及其優劣,形成了版本學;比對各種本子的內容異同,從而判斷和確定原始文字,形成了校勘學;統括各種書籍和版本,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形成了目錄學。三項學問都產生於漢代,按今天所知,皆發端於劉向、劉歆父子的《別錄》和《七略》。
版本學、校勘學、目錄學是互通的。校勘學要匯集各種本子,因而涉及版本學。版本學要辨別版本優劣,手段又離不開校勘學。統觀各種著作及眾多版本,揭示學術的淵源和發展,表明版本的繼承和改變,則綜合於目錄學。 歷代學者為了學術上的棄偽求真和理清脈絡由來,竭力探求古書的真貌與流變,無不要求兼通三項學問。在稱呼上,則歷代分別以版本之學、校讎之學、目錄之學,作為涵蓋三項的統稱。故古人講目錄之學,不是專指編目錄;講版本之學亦不是專指識別版本;講校讎之學也不是專指比對文字。民國以後,由於研究版本目錄多於校勘,又統稱之為版本目錄學,將熟知眾多門類古書的學者,稱為版本目錄學家。
版本目錄學經常被稱作入門之學,清乾隆間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稱:「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研究中國傳統學問之學者,終生要查找研究各種資料,終生離不開版本目錄學。版本目錄學的實質,是治書之學,也是中國傳統的學問之學。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版本目錄學也在不斷變化。
首先,由於版本目錄學涵蓋的範圍廣闊,在發展中自然地出現了從讀書以外的角度,專攻一個部分的旁支。清嘉慶間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曾分之為五類:得一書必推求本原,是正缺失,是謂考訂家,如錢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諸人是也。次則辨其板片,注其錯訛,是謂校讎家,如盧學士文弓召、翁閣學方綱諸人是也。次則搜採異本,上則補石室金匱之遺亡,下可備通人博士之瀏覽,是謂收藏家,如鄞縣範氏之天一閣、錢唐吳氏之瓶花齋、崑山徐氏之傳是樓諸家是也。次則第求精本,獨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縱未盡窺,而刻書之年月最所深悉,是謂賞鑑家,如吳門黃主事丕烈、烏鎮鮑處士廷博諸人是也。次則於舊家中落者賤售其所藏,富室嗜書者要求其善價,眼別真贗,心知古今,閩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槧元槧,見而即識,是謂掠販家,如吳門之錢景開、陶五柳,湖州之施漢英諸書賈是也。這可以看作是清代中期的通行看法。進展到當代,旁支不僅旗幟林立,而且各自蔚為大國。比如,在版本學知識範圍內,旁出了書史、書籍制度史、出版史、印刷史、藏書史等專科。在校勘學知識範圍內,旁出了古籍整理、文獻史、編輯史等專科。在目錄學知識範圍內,不僅旁出了分類學、編目學、目錄學史等專科,更與思想史、學術史、藝術史等大型學科相融合。旁支聲勢浩大,領域不僅與版本目錄學相混淆,如出版史和版本學,而且使傳統的版本目錄學為了避免在當今被認為只是用於辨別版本和編制目錄的學科,而不得不在眾多場合自行改稱為文獻學或古文獻學。
其次,版本目錄學在傳統上以考據學為主流。考據學以挖掘文獻和考古材料、考訂史實為特色,洶湧澎湃二百餘年。至上個世紀末,隨著老先生們的相繼去世,考據學逐漸落潮。而一直暢行西方的、與中國傳統的義理之學近同的研究方法,以視野廣闊、注重思辨、力成一家之言為特色,成為當前版本目錄學的主流。
第三,當今世界以科技的迅猛發展為特色,圖像資料庫、全文資料庫、全文自動檢索,以及網絡通訊的迅速普及,無線網絡通訊的方興未艾,使得傳統的讀書正在一步一步地被網絡閱讀和全文檢索所取代。
旁支喧賓奪主、考據旁落、計算機代庖,都是當前版本目錄學所面臨的與此前二百年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客觀地講,傳統的版本目錄學不僅有衰落之勢,而且有生存的危機。
縱然以上種種都是已經存在的事實,我們回顧中國傳統版本目錄學的兩千年歷史,仍樂觀地認為,讀書種子總是有的,前賢的心血尚待總結,讀書的學問也不會到此為止。版本目錄學的傳統不僅需要繼承,而且需要發展,也一定會發展。因此,版本目錄學應該正名,應該復興,這就是我們辛苦辦刊的目的。我們熱情期待著版本目錄學的執著研究者。
理論研討
古籍整理的理論與實踐 喬秀巖
《漢書·藝文志》「考鏡源流」義例申論 張京華
撰寫公藏善本書志的一個嘗試 陳先行
——漫談《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
民族文字古籍版本學芻議 黃潤華
版本考訂
關於中村不折藏吐魯番出土小字刻本《妙法蓮花經》 李際寧
汲古閣原藏宋五十卷本《杜工部草堂詩箋》離散考 王燕均
南宋建安餘仁仲刻《春秋穀梁傳》考 張麗娟
善本仿真再造說 李致忠
清彩繪本《桃花扇》影印序言 沈乃文
略論蘇州本和杭州本「外聚珍」 馬月華
論覆刻本 姚伯嶽 於義芳
景榆岾寺本龍龕手鏡解說 藤塚鄰撰 葉純芳譯
目錄與收藏
談談陳澄中先生舊藏宋刻本《注東坡先生詩》 趙前
新發現的兩種《事林廣記》 宮紀子撰 喬曉飛譯
關於上海圖書館藏《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 永富青地
《斯卡奇科夫所藏漢籍寫本和地圖題錄》(新疆部分)並跋 王菡
耶魯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初探 楊光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永樂大典本」考——《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劄記之二 羅琳
紅雨樓藏書題記輯本四種評介——附《紅雨樓藏書題記序跋》凡例 馬泰來
舊鈔本近人詞集二種雜考 楊鑄
滿文古籍珍稀版本經眼錄 李雄飛
《舊京書影》、《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出版説明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紹良書話》前言 白化文
修復與保護
保護敦煌殘片的根在中國——手工紙漿修補與保護敦煌殘片之研究 邱曉鋼
程硯秋禦霜簃藏書修復劄記 吳曉雲
人物事略
興化李審言與長洲葉鞠裳二先生交遊略記 柳向春
島田翰其人其事 劉玉才
讀書札叢
《開寶遺珍》弁言 白化文
《四庫提要》劄記 杜澤遜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辯證十六則 李淑燕
《版本目錄學研究》約稿啟事
英文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