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善為國者必先治其身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善為國者必先治其身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靠嚴明紀律。我們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以更嚴的黨規黨紀來要求自己、約束自身,才能確保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肩負起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指出,「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僅要模範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這一鮮明的論斷,體現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對新形勢下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為何黨內法規是建設法治中國的有力保障

  國有國法,黨有黨規。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就是靠嚴明的黨規黨紀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保持黨的凝聚力、戰鬥力。黨取得執政地位後,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共同成為黨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重器。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黨已初步形成了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框架,為黨的領導和執政活動、黨內政治生活、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工作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

  歷史經驗表明,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重要遵循。按照黨內法規把黨建設好,鍛造出領導法治建設的中流砥柱,才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提供有力保障。

  黨內法規是依法治國進程中必須遵循的重要依據。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提出的建設「五大體系」的任務中,就包括完善黨內法規體系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中,既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要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黨內法規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引領。黨不治,則國不治;黨無綱常,則國無綱常。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只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搞好了,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自覺依照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辦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實現。因此,必須在憲法法律基礎上提出更加嚴格的黨內製度約束,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推動國家治理逐步現代化。

  黨內法規是促進國家法律法規實施的重要保障。黨制定黨內法規,調整黨內關係、規範黨內生活,為黨組織和黨員提供行為遵循;黨又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調整社會關係、規範社會秩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活動依據。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都是黨和人民意志的反映,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如果黨內法規執行得好,國家法律法規就能得到較好的遵守;如果黨內法規執行得不好,國家法律法規的權威也樹立不起來,依法治國也就無法實現。因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努力形成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

  二、為何黨規黨紀比國家法律要嚴

  「治國者先受制於法。」「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欲肅民風先正官風。」我國古代這些治國理政的名言警句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只有對治理者首先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國家才能治理好。

  我們黨是執政黨,是肩負神聖使命的政治組織,只有嚴明黨規黨紀,才能保證黨的事業有發展壯大的不竭力量。正所謂,「正其身者,方能正人」。基於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旗幟鮮明地指出:「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目的就是把黨規黨紀籠子的眼兒編得更小、標準更嚴,切實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

  這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我們黨是按照自己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為實現崇高的政治目標而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由先進分子組成的政治組織。「樹德莫如滋,除害莫如盡。」只有黨規黨紀嚴於國法,以更嚴的標準要求和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才能永葆黨的先鋒隊性質。

  這是由黨的執政使命決定的。我們黨肩負著領導13億多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責任重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黨規黨紀的存在,就是讓每一位黨員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特殊的使命。在領導人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更高更多甚至更為嚴苛的要求,這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來說,是理應如此、不言而喻的。

  這是由黨員的先進性決定的。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責任的公民。國家法律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底線。黨規黨紀對黨員的要求嚴於國家法律對普通公民的要求。認同和接受黨規黨紀的規範和約束,是對每位黨員入黨的基本要求。當你握緊拳頭向黨旗莊嚴宣誓時,就意味著主動放棄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就必須多盡一份義務,就要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黨員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放棄的要更多,責任和擔當要更大。有些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黨員就不行。因此,自覺嚴格遵守黨規黨紀,是每一位黨員的自願選擇,也是對黨的莊嚴承諾。

  三、怎樣進一步完善黨內法規

  黨規黨紀的完備程度,是我們黨成熟與否、執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今後不管發展到什麼階段,都離不開完備的黨規黨紀。總的來說,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框架已經初步形成,為我們管黨治黨提供了重要遵循。

  同時也要看到,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一些法規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沒有與時俱進;個別工作領域還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法規制度;一些法規的配套規定或實施細則還不完善;部分法規之間的銜接不夠,存在著分散、矛盾、衝突等問題;一些法規落實不到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法規制度的執行仍然存在形式主義、執行不力等問題。對這些問題,要採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近年來,我們對黨內法規建設高度重視。2012年5月,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被稱為黨內的「立法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不斷加快推進,特別是2013年11 月,又頒布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明確了這5年黨內法規建設的目標任務。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條例》和《規劃綱要》的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推進,確保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抓緊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長期以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取得很大進展,現行有效的中央黨內法規有1部黨章、2部準則、22部條例,還有近百件規則、規定、辦法、細則等。應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切實做好黨內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研究制定一批基礎主幹性黨內法規,整合形成一批綜合性黨內法規,抓緊制定一批實踐急需的黨內法規,及時廢止或修訂一批不適應現實需要的黨內法規,有效解決黨內法規制度中存在的缺失、「碎片化」和「老化」等問題。

  及時將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長期以來,我們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上探索了許多成功做法,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要認真加以總結並上升為法規制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出臺八項規定,狠抓作風建設,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取得了管黨治黨的明顯成效。對這些有效做法和舉措,應進行認真梳理,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長效機制。

  著力提高黨內法規的執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再好的制度不執行、形同虛設,就一定會形成「破窗效應」。黨規黨紀也是如此。如果執政黨連自己的黨規黨紀都守不住、執行不下去,那麼依法執政就是一句空話。要切實肩負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責任,以嚴的標準要求黨員、嚴的措施管住幹部,確保黨規黨紀成為剛性約束,決不能成為「稻草人」。

  四、黨內法規為何要同國家法律銜接和協調

  近兩年來,黨中央、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對新中國成立至2012年6月期間出臺的2.3萬多件中央文件開展了全面篩查。共梳理出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1178件,經過清理,廢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繼續有效的487件。清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清理那些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交叉重複的文件,保證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國家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具有普遍約束力。黨規黨紀著重規範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保證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保持優良作風、堅守道德操守。為什麼要強調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呢?

  提高管黨治黨水平,需要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銜接好、協調好。我們黨是一個有著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黨員數超過很多歐洲大國的人口數量。在當前情況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管黨治黨任務極其繁重。要把黨建設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一方面要按照黨規黨紀來約束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另一方面要保證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這就需要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既保證黨組織活動和黨員行為符合黨規要求,同時又遵循法律規範。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銜接好、協調好。當前,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我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地方亟待改進。從國家治理體系來看,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是兩個重要依託;從國家治理能力來看,核心是提高黨的依規治黨能力、依法執政能力。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在完善國家法律體系的同時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實現兩者的有效銜接和有機統一。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需要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銜接好、協調好。這是因為,我們的法治體系是由法律規範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五個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黨內法規體系必須同其他四個部分相協調,特別是要同國家法律相協調。但目前還存在銜接不夠、協調不夠的地方,如部分黨紀規定與法律重複,有些黨紀規定需要轉化為法律法規,等等。要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高度,注重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合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

  怎麼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呢?必須堅持以黨章和憲法為基本遵循,將黨章規定的「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和憲法規定的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的原則,貫徹到黨內立規實踐中,保證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內在統一。應切實做好黨內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對於黨規黨紀中雖有規定但可以由法律法規進行規範的,儘量通過法律法規來體現;對於法律既沒有規定也不適合規定的事項,應由黨內法規逐步實現全面覆蓋;對於同實踐要求不相適應的黨規黨紀,應及時修訂或廢止;對於立法法明確規定應由國家法律規定的事項,黨內法規不應作出規定;對於那些經過實踐檢驗應轉化為法律的黨規黨紀,應及時通過法定程序將其轉化為國家法律,逐步形成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銜接機制。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善為國者必先治其身——怎樣理解黨規黨紀嚴於國法
    原標題:善為國者必先治其身(《法治熱點面對面》⑩)——怎樣理解黨規黨紀嚴於國法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靠嚴明紀律。我們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以更嚴的黨規黨紀來要求自己、約束自身,才能確保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肩負起歷史使命。
  •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重新評估法家學說的價值   喻中   檢察日報2019-11-20      自漢代以來,法家學說總體上居於被批判的地位。今以為足民而可以治,是以民為皆如老聃也。故桀貴在天子而不足於尊,富有四海之內而不足於寶。君人者雖足民,不能足使為天子,而桀未必以天子為足也。則雖足民,何可以為治也?」可見,晉法家的富強論具有「國富論」的色彩。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齊法家的「民富論」。按照《管子·治國》篇:「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
  • 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談反腐:將教天下 必正其身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總書記講話引經據典,可謂深入淺出,中國網記者盤點如下。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總書記指出,嚴懲腐敗分子,加強追逃追贓工作。「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我們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 泰州學派王艮的「艮」不能讀「銀」-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2月20日理論·史學版發表了方志遠先生的《關於泰州學派王艮「艮」字讀音的思考》,「提出應該恢復王『艮』的本來讀音『yin』」。我以為這種說法在語言文字學上是沒有根據的。
  • 光明日報評論員:嘉善"縣域科學發展"實踐的範本意義
    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2013年2月,《浙江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方案》報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批覆後,浙江省嘉善縣成為全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今年2月,新編制的《浙江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發展改革方案》,經國務院審定,由國家發改委批覆實施。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日報社六十年大事記_光明日報網上報史館
    1949年   5月9日 光明日報社社務籌備委員會成立,其組成人員由中國民主同盟總部推定,章伯鈞任主席,成員有胡愈之、薩空了、林仲易、孫承佩、嚴信民、謝公望。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接收北平《世界日報》的房屋財產和機械設備,在此基礎上出版發行一份報紙,並定名為"光明日報"。
  • 光明日報出版社總編輯招聘公告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為光明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有文化企業。長期以來,出版社堅持黨報出版社的定位,致力於打造廣大知識分子的出版陣地。  4.公示和聘用  體檢和政審合格後,確定擬聘用人選並在光明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後,按有關規定,報社與聘用人員籤訂聘用合同,並按照國家和報社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 光明日報出版社招聘總編輯公告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1年,為光明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有文化企業。長期以來,出版社堅持黨報出版社的定位,致力於打造廣大知識分子的出版陣地。公示和聘用體檢和政審合格後,確定擬聘用人選並在光明日報社公開招聘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後,按有關規定,報社與聘用人員籤訂聘用合同,並按照國家和報社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四、其他事項1.
  • 《光明日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光明日報關注海南自貿區建設厲兵秣馬再出發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下)》,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3月12日,光明日報記者來到位於海口市濱涯路的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指揮中心。報導指出,該系統把原來分開建設的各社管平臺進行整合,實現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合併管理,海南全省各相關廳局、企業的數據資源在此匯聚,指揮中心可實時掌握全省宏觀態勢並開展大數據分析,初步形成了近海、岸線、島內三道防控圈,實現了對社會動態的全天候、全地域、全覆蓋的可視化管控。
  • 光明日報重磅文章:大寫的中國!
    柯皓攝/光明圖片武漢封城,需要巨大的政治魄力;舉國集結,需要巨大的政治動員力;大疫當前保持社會秩序和生產秩序穩定,需要巨大的政治凝聚力。這背後,是一個大黨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百萬個家庭在社區隔離不斷生活供應、以基層社區為基本單位完成聯防聯控。這背後,是無數下沉到一線的普通黨員,無數堅固如堡壘的基層黨組織。
  • 光明日報· 光明網 曲阜師範大學2020年招生直播預告
    光明日報· 光明網 曲阜師範大學2020年招生直播將於7月17日上午10:00通過光明網抖音、知乎、虎牙正能量(ID:15287488)等平臺進行直播,歡迎廣大考生屆時觀看。
  • 今天,會寧一中再次登上《光明日報》
    西 雁 傳 媒 報 2016年第88期總第726期第一時間 完美空間 海量資訊 全景會寧《光明日報
  • 我是《光明日報》的「老作者」|「往事只能回味」系列(之五)
    ,《光明日報》2004年10月19日(4)《如何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光明日報》2005年10月18日(5)《馬克思文本研究的基礎清理與方法論省思》,《光明日報》2005年4月19日(6)《〈德意志意識形態〉:在文本學研究的視野內》,《光明日報》2006年8月14日(7)《文本研究中的版本考證:必要性和有限性》,《光明日報》2006年
  • 「海安舅舅」登上《光明日報》頭版頭條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報》在頭版以《大山深處奏響教育合作凱歌——江蘇海安和雲南寧蒗的32年教育結對之路》為題,聚焦赴雲南寧蒗支教的海安優秀教師群體。治窮先治愚。1988年8月,35名海安骨幹教師來到小涼山,開啟了寧海之約的先河。同年9月1日,以兩地地名命名的「寧海中學」在寧蒗縣建成開學。之後,寧海教育模式不斷迭代升級。
  • 自費訂閱《光明日報》 贈送一種子報子刊
    光明日報報業集團熱心回饋社會,優惠自費讀者!凡自費訂閱2018年度 《光明日報》 的讀者,可獲贈任意一種光明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子報子刊。  光明日報  中共中央主辦   思想文化大報 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郵發代號1-16  全年訂價360元
  • 與共和國同行 在新時代閃耀 ——寫在《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之際
    在時任《光明日報》總編輯楊西光的直接支持與親自組織下,這篇文章在《光明日報》內外歷時8個月、增刪十餘次,最終定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頭天在中央黨校內刊《理論動態》刊發,第二天(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報》一版下闢欄署名「本報特約評論員」公開發表,刊發當天新華社向全國發出通稿,隨即更多的媒體對文章進行了轉載。
  • 外語學習應注重人文意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所以,張之洞提出「西學必先由中學」。     後來西學逐漸強盛,從語言、文化到學術、建制都對國學造成衝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社會對外語教育給予了更高的重視。現在國人不但爭學英語,而且起步也大大提前,幼兒開始學英語已很普遍。但我們在強調學好、用好外語的同時,一定要更加強調學好、用好漢語。以降低漢語地位和水平來強調外語是不可取的。
  • 玉田縣作者於國平獲《光明日報》微小說大賽三等獎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金良)日前,《光明日報》第一屆光明微博微小說大賽落幕,玉田縣農民女作者於國平的139字微小說《變》榮獲大賽三等獎。    《光明日報》光明微博微小說大賽自今年3月1日開始徵集,6月30日截稿,共收到參賽郵件3800多封,參賽作品近5000件,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17篇。玉田縣農村女青年於國平創作的微小說《變》以簡練的文字,向上的內容,樸實的表達喜獲大賽三等獎,並獲得獎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