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大物理學支柱和物理學的兩大基本問題。
二十世紀初期愛因斯坦橫空出世,憑藉一己之力在1905年發表五篇意義重大的論文,其中之一就是狹義相對論,其二是光電效應(後來獲得諾獎)。經過十年磨一劍在1916年把引力加入進來提出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後來的時間就是忙著和量子力學哥本哈根派「吵架」,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在物理學上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基本問題:那就是物質的基本組成,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發現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質子、夸克那麼是否還能繼續往下分哪?第二個問題就是四大基本作用力的統一,其中三大基本作用力電磁力、強力、弱力都已經被量子化。
量子力學對引力進行量子化,提出了引力子的概念,但是並沒有出現期望的結果,這個數學過程非常複雜並且不能自洽,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唯一一個尚未證明或者說是被放棄的。而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就是時空彎曲,這也是引力的本質解釋。因為物質質量的存在時空發生彎曲,因為時空彎曲的存在告訴物體如何運動。
當然這只是目前的解釋,隨著理論的發展例如弦理論中的M理論,可以更好的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以及統計四大基本作用力和解釋物質的基本組成。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