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通海縣福慧科技有限公司承租了裡山名優水果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公司資源優勢,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發展山區經濟的動力,助力山區脫貧攻堅鞏固提升。
佔地60畝的裡山名優水果示範基地位於芭蕉村落水洞後山,以引進培育優質經濟果木品種為主,由於基地已建成20多年,果樹品種單一退化。為了使基地起到更好的示範推廣作用,通海縣福慧科技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科研技術和生產有機肥的資源優勢,對裡山名優水果示範基地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引進培育早、中、晚熟優質水果品種,延長掛果周期,使其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盛夏時節,走進裡山名優水果示範基地,綠寶石般的華酥梨、蘋果梨、寶珠梨,金黃色的十全梨、秋黃梨、香楠酥,還有那仿佛染了胭脂的雲南紅、美人醉、滿天紅等40多個名優品種掛滿枝頭、碩果纍纍,整個基地瀰漫著陣陣果香。
據通海縣福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經理詹家明介紹,公司在基地提檔升級改造過程中,依託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突出山區民族特色,極力打造農耕文化的新亮點,進一步拓展鄉村旅遊功能,讓遊客「享受果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以農旅融合助推山區村振興發展。(特約通訊員 張彪)
【來源:雲南網玉溪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