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觀閱莫莫小遊記。雖然這次的疫情非常嚴峻。目前,上海返程面臨高峰期。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
在蘇州,有一個村被譽為太湖第一村,它就是陸巷古村,陸巷是蘇州吳中東山鎮的一個小村子,位於太湖邊,背山面湖,是一座明清廳堂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村落,現尚保留著明代建築有數十處,古建築有三十多幢,規模如此龐大,保持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在江南一帶也是屬實罕見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陸巷因為村中有六條直達太湖的巷弄而得名,村民依山而居。這裡也是明朝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裡,他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他的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的母親姓陸,此村因此而得名。陸巷在20世紀50年代曾是太湖漁業公社所在地,街上的各種店鋪、茶館熱鬧非凡。
陸巷古村位於山塢之中,背靠莫釐峰,面向太湖,東有寒谷山、西有箭壺島,因為鞏俐在此島上拍過一部電影叫做《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故今天稱為鞏俐島,和太湖西山遙遙相望,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走進巷子,幽幽小巷,仿佛走進了歷史的長廊。《畫魂》、《橘子紅了》、《小城之春》曾在這裡搭景拍戲,現在王鏊故居仍保留著一處拍《小城之春》留下的花園。
有山有水的蘇州小鎮湖邊的陸巷古村落,早晨看日出,下午看夕陽西下,晚上吹太湖風,實在太愜意太適閒了!喜歡古樸寧靜的小夥伴,可以去這裡漫步,領略太湖之濱的美,看古村的景。雖然村子很小,沒有任何規劃,但是有特色的農家樂和祖傳的手工美食,還有值得一看的古建築。
村子裡還有個傳說,在陸巷村裡有一戶姓嚴的大戶人家,家中有許多藏書,少年王鏊常去嚴家借書看。有一次,王鏊借了一本《東坡集》,看完後正要去還,小夥伴們喚他同去山上砍柴,還書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待他砍滿一擔柴後回家,那本書籍已被有眼疾的祖母用作引火燒掉了版本。
嚴家得知此事以後,痛惜不已,祖母更是老淚縱橫,說自己闖了大禍,王鏊便安慰祖母:「不要緊,我有辦法」。一連三天,王鏊閉門不出,連每日三頓粥飯也是祖母從窗口端給他吃。到了第四天,王鏊竟把半本《東坡集》默寫了出來,還給了嚴家,嚴老先生打開看了一遍,與原書一字不差,從此,王鏊過目不忘的美名邊傳開了。
其實陸巷古村源於南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樓,各種廳堂鱗次櫛比。名人輩出的陸巷村,被譽為進士的搖籃、教授之鄉,北村的寒谷山,低調秀美,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輪紅日緩緩西沉,火紅閃耀,無比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