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麼是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指原來有工作的女性在懷孕後到孩子出生的時間內辭掉工作。女性為了照顧自己的子女成長,經營家庭,而不去工作或沒有工作的女性。全職就是指專職一項工作,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如果全職期間有兼職工作,則不能稱為全職。全職媽媽必須是照顧自己的子女。
全職媽媽可以分為三類:全職富媽媽、全職中產媽媽及全職窮媽媽。提到全職媽媽,我們會發現自己大腦會冒出一些影像出來,一個媽媽一個人在家忙家務忙孩子不停歇或者是家裡有保姆照應生活,大部分時間逛街,敷面膜,帶娃或者跟老公要錢爭吵不斷。
02什麼要做全職媽媽?
當下社會競爭壓力大,全職媽媽是一個選擇,也是一個職業,我們基於家庭和現實做出的一個基於個人當下最合理化的選擇。
有些家庭沒有老人幫帶孩子,請個保姆費用不低,父母有時還不放心。帶孩子的事情有時就會家庭分工商量讓媽媽來帶個幾年;有些家庭父母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覺得老人帶孩子沒有自己科學,認為孩子早年的情感互動帶來的安全感會滋養孩子一生,不可逆;有些家庭純碎就是媽媽生娃前的工作室臨時的工作,生完娃後,工作就斷了,乾脆帶娃。
03怎麼做好全職媽媽?
提到全職媽媽,很多人第一感覺會認為它是一個毀滅的東西。這可能來源於心理上上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事持穩定不變的看法。畢竟網絡上有時吐槽抱怨的全職媽媽們有某些共性特徵,比如經濟問題等。很多言論有了一個聚集性,曝光頻次高。大家就會對全職媽媽的這個身份有些片面的認知。
做全職媽媽好嗎?就像問我選擇的某個工作好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沒有答案的,好與壞本身是相對的。
1.選擇。面對選擇,大家都充滿了糾結,畢竟每一個選擇就像硬幣的兩面 ,不可能同時發生,有得必然有失。學會接納的基礎上,做最好的規劃和調整創新才是重點。
心理學上有個原理:我們面對一些事情先接納事實,再在基礎上不斷努力就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需要接納自己做的選擇,然後再想辦法整合資源去提升自己。
2.經營
選擇全職媽媽,我們同樣需要做好基本家務的基礎上去經營各種關係,自己和孩子的,自己和老公的,自己和自己的關係。選擇做全職媽媽是家庭的商量後的選擇,夫妻平等的。基層家庭全職媽媽相對很少,畢竟需要夫妻共同掙錢維持生計。全職窮媽媽其實蠻痛苦的,他們有著雙倍的痛苦。一方面父權的壓迫,另一方面商業市場或說資本主義的剝削。他們受制於不夠經濟不夠富裕的老公,難免沒有矛盾,有伸手要錢的尷尬和底氣不足。對於全職中產及以上的媽媽,經濟不用自己操心外,不能忘了操心自己的精神獨立。中產以上的婦女你有你的優勢,懂不懂用決定自己將來的生活走向。如果優勢只用在貌美如花上,那麼她們最後一定是毀滅的。
所以,全職窮媽媽需要把每一分錢用到最大化價值外,也需要與時俱進藉助網際網路及新媒體等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以備儲備好生存的競爭力。對於全職中產及以上的媽媽,自己因為長期困在家裡,除了逛街、敷面膜、帶孩子,太太圈。生活層面和社交層面單一,男人外面打拼,交際圈比較廣闊,幾年後不是收入的差距,而是距離越來越遠了。這些現實原因提醒全職媽媽們不能忘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3.學習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學習新知和技能,這本身就是補充能量的一個好方式。全職媽媽在家時間比較長,可以每個月學習一些新的技能,比如新的菜式,手工織衣服,彈古箏,插花,製作小視頻分享技能等等。
4.精神獨立
照看孩子的責任和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矛盾,本質問題好像在於經濟獨立。但是有了經濟獨立不等於你精神獨立。很多女性自己掙錢,但是精神上仍然依靠男人。精神還是不獨立。
所以,有時男人養你沒關係,你如果能在精神上養他,那就可以減少精神的損耗和折騰。這時候全職媽媽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就是彼此滋養的。
結語:
總之,全職媽媽背後有一個身份自己,自己只有學會了愛自己,看得見自己的美好,才能看到生活的及別人的美好,才能去主動愛別人愛生活。
作者簡介:陳蘭紅,三月精舍心理諮詢工作室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專業催眠師,家庭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