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宋代古墓遇多次試探盜挖 已被挖出六米暗道

2020-12-23 中國網

王大寶墓周圍被挖出近百米的泥溝。

加設鐵欄的從熙公祠。

盜墓賊盯上潮州罕見大型宋代古墓葬 廣東省撥款25萬元專項保護

作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潮州市潮安縣歸湖鎮的王大寶墓已經被盜墓賊盯上,數次被試探盜挖。廣東省政府下撥25萬元的專項補助資金,用於保護這片目前廣東省內少有的大規模宋代古墓葬及石雕群。地處偏遠地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如何加強管理,已成為一大難題。

古墓石雕群

王大寶是宋朝名臣,今潮州市潮安縣歸湖鎮人,「潮州八賢」之首。雖位高權重,王大寶仍心繫家鄉人民。

古時潮州多產番薯,每年都要挑幾十筐上京進貢。王大寶深知百姓疾苦,有一次便找來一種難以下咽的薯試吃了一口,「實在是太難吃了,潮州薯免晉!」簡單的一句話,卻大大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

王大寶病逝時,宋孝宗特敕賜御葬故裡,至今在他的墓碑前仍刻有「御葬」兩字。在他墓碑前面,對稱排列著文武翁仲、石獅、石羊、石筍、石望柱、石馬共14件宋代石雕,每件足有數千斤重,是目前廣東省內規模罕見且保存最為完整的宋代石雕群。

盜墓賊挖數米暗道

每年的農曆11月26日,來自潮汕各地的數萬王氏後人都會來到王大寶墓前祭拜。今年的祭拜日臨近,王氏理事會會長王欽河和幾個族親準備修葺墓地時,卻發現了墓地旁邊被挖了一個大洞。根據經驗判斷,可能被盜墓者「盯上」了。

昨日,記者來到王大寶墓前,發現佔地近4畝的墓地上野草叢生,有些已漫過膝蓋。墓前的石雕雖有輕微風化的痕跡,但基本保存完好。墓地的周圍被施工人員挖出了一道寬和深約1米、長約百米的泥溝,王欽河老人說,「到時候會沿著泥溝圍起一圈石欄,防止石雕被盜走。」

繞過墓地,記者在一側的山坡邊發現一根插在地上的竹竿。王欽河告訴記者,「這就是之前發現的地洞。」現在,洞口已經被其他顏色的泥土填平。

據王欽河回憶,當時發現的時候,洞裡已經被挖出一條通往墓裡的暗道,長約五六米。在洞口還發現一根結實的麻繩,洞的周圍卻沒有任何被挖出的泥土。老人懷疑,「挖出來的泥土可能已經被盜墓者清理走了。」

由於墓前的石雕價值不菲,為防止盜墓者再次「光顧」,村裡人決定對墓地採取保護措施。

「此次省裡的撥款真的是『及時雨』。」金光村村委書記王俊彪告訴記者,「該項專項資金,村裡計劃在墓地周圍砌起一圈石欄,並建一間門房由專人對墓地進行看守。」他還希望各地的王氏後人能藉此機會,籌集足夠的資金,「將祖宗王大寶墓開發成旅遊資源。」

偏遠地區的文保單位屢遭偷盜

其實不光王大寶墓,在潮汕很多偏遠地區,不少文物保護單位由於缺乏管理,同樣避免不了「被偷盜」的命運。本報曾於2007年報導過潮州唯一的文狀元林大欽之墓被盜一事。雖然是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平時少人居住看護,最終導致了盜墓事件的發生。

而位於潮安縣彩塘鎮的「從熙公祠」更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粵東陳家祠」之稱。2006年,祠堂門口兩塊國寶級的鏤空石雕同樣被偷走。記者近日造訪時發現,祠堂門口加設了一圈鐵欄,當地的治安隊也進駐於此,加強看護。而奇怪的是,兩塊4年前就被追回的石雕至今仍未「物歸原位」。(文、圖/記者陳家源、陳正新)

相關焦點

  • 盜古墓、偷墓磚,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2019年11月28日,因未找到新的古墓葬,遊某三人決定再次盜掘上次盜掘過的古墓葬。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自2011年發掘以來,已出土1萬餘件(套)珍貴文物,對研究中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古代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歷史裡,出現了上百位帝王。不容置疑,這一些帝王死前最注重的是國富民強及其權位穩固。那麼,這些人去世後最注重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陵墓的安全性,及其如何防止盜墓賊盜墓。
  • 盜古墓、偷墓磚,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後遊某憑經驗與探測發現沙縣夏茂鎮水頭村一片毛竹林山上可能有古墓。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
  • 盜古墓、偷墓磚,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2019年11月28日,因未找到新的古墓葬,遊某三人決定再次盜掘上次盜掘過的古墓葬。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盜古墓、偷墓磚,福建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2019年11月28日,因未找到新的古墓葬,遊某三人決定再次盜掘上次盜掘過的古墓葬。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郎溪縣首次發掘古墓宋代古碗
    中安在線訊  據中國宣城網報導,  4月10日,郎溪縣古南豐酒業公司在建平鎮精忠村三灣村民組植樹時,發現一座磚砌古墓。建平鎮文廣站與郎溪縣文物所獲悉後,迅即前往古墓發現地,進行了勘察,確定為宋代古墓。施工人員在挖樹坑時,挖掘出來青色方磚,確定是一座古墓,立即向文化部門作了匯報,建平鎮文廣站隨即與縣文物所聯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由於施工人員已經將古墓背脊打穿,文物所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清理有近3米長的拱劵形青磚,文物所對清理出來的青色方磚進行鑑定,初步認定為是宋代古墓。
  • 三人結夥挖掘宋代古墓葬獲刑 盜出的7塊墓磚已全部追回
    正義網三明8月26日電(通訊員吳凱 李紹榮)近日,福建省沙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遊某財、陳某洪盜掘古墓葬一案獲一審宣判。該案是沙縣檢察院辦理的第一件盜掘古墓葬案件。  2019年11月中旬,犯罪嫌疑人遊某財夥同犯罪嫌疑人陳某洪、劉某興(已批捕)駕駛麵包車,並攜帶盜掘工具來到沙縣夏茂鎮周邊尋找古墓葬欲盜掘古墓葬。三人憑經驗與探測發現沙縣夏茂鎮某山場可能有古墓。
  • 今天被「古墓派」刷了屏,為啥學校總能挖出古墓
    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漢代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當天下午,中山大學宣傳部門確認,該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該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
  • 沙洋縣人民法院一審審判金某盜掘古墓案
    近日,沙洋縣人民法院一審審判了金某盜掘古墓案。因犯盜掘古墓葬罪,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8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拉村民入夥 挖地道盜寶金某參與盜墓還得從他姐夫說起,他姐夫跟他是荊州老鄉,相距不遠,又是親戚,兩人交往甚密。2009年3月的一天,金某姐夫家來了不少客人,金某一一與對方打招呼,其中對方有一男子曾因盜古墓坐過牢。
  • 福州一小區建電梯挖出唐代古墓[1]- 中國在線
    裝電梯施工現場,挖出千年古墓。小區舊房改建裝電梯,竟然挖出一座千年古墓!在福州倉山萬春巷的華能電廠萬春住宅區內,隨著考古介入,一座唐中期之前的千年古墓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工人施工突現古墓9月22日下午,工人們在小區六號樓前挖深坑時,忽然挖到了帶有銅錢樣式的大塊青磚。「我們馬上停工了,向領導匯報並撥打了文物部門電話。」電梯改造項目負責人沈經理說,他們還專門聘請了一位保安,24小時在古墓周圍值班。10月24日,省、市聯合考古隊開始進場清理,半個月後,古墓逐漸露出真容。
  • 揚州5人盜挖92塊漢代棺材板,栽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通訊員 儀檢 記者 顧瀟)為了弄點錢花花,揚州5名男子竟然做起了「摸金校尉」,專門盜竊古墓內的棺材板。他們先後盜挖多座西漢時期中小型墓葬,竊得92塊棺材板,結果被法院判了刑。  2019年1月初,儀徵當地人大兵、小偉、小文、小東、小毛等五人因為手頭拮据想暴富,將目光投向了當地幾處古墓葬。
  • 村民挖大棚,無意間挖出了一座四百年前的古墓,墓中屍體栩栩如生
    歷史時期可以大致分為近代和古代,中國人有獨特的喪葬習俗,即入土為安,所以民國以前入土即可稱為古墓,民國至今入土不能稱為古墓。古墓,指的是有史以來已經死亡的人的墳墓,一般是指那種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的墳墓,亦譯古冢。特指歐洲大陸史前時期的墓地,可以說,古墓中一般中國的比較有歷史研究價值。
  • 正陽一房產商全國僱高手盜古墓 青銅方尊賣價三百萬
    當夜12時許,該團夥成員用專車將4名從湖北請來的盜墓「高手」送到付寨鄉閏樓村附近已踩好點的麥田裡,在兩名「監工」的監督下,4名「高手」用了約兩個小時,將該處地下墓穴內的青銅器、玉器等多件帶著溼泥的珍貴文物挖掘出來。4名「高手」將挖出的文物打包裝進六七個箱子裡後,被專車送回正陽大酒店休息。
  • 一百年前,八座周天子墓被三個國家盜挖,如今寶物成外國鎮館之寶
    山中定次郎帶著一個偽裝成風水先生的「摸金校尉」到村中探訪古墓,當時村民並未察此人的意圖。一個月後,「摸金校尉」搞清楚了金村地下古墓眾多,連成一片。地下情況探明之後,山中定次郎以重金賄賂當地官紳,以科學考察為名進入金村挖掘古墓,從事古董外貿生意的中國盧吳公司也參與進來。
  • 六人因在北京永外地區一工地盜墓獲刑,清代棺木已被破壞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6名男子在北京永外地區一處工地上盜掘古墓,剛挖出1米多深的盜洞,工具破壞到棺槨頂部,就被現場巡邏人員發現,相繼被抓。經專家鑑定,被盜掘墓葬年代為清代晚期,具有一定歷史價值。10月23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指控的這起盜掘古墓葬案,已於近日作出一審判決,6名被告人被判處一年十個月至二年一個月不等刑期,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六千元不等。
  • 結夥盜挖古墓,未得古物卻獲刑 ——靖遠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
    每日甘肅網訊 2020年127日,靖遠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胡某春、劉某勤、陶某千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件。按照事先計劃,一伙人在靖遠縣城一旅館住下,採購了盜墓工具及日常用品,傍晚時分,在黃某的組織、帶領下,驅車來到大蘆鎮大蘆村,對隋唐時期霍家半川古墓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盜掘。六人分工明確,胡某春提供盜掘工具、開車接送並放風,劉某勤、黃某負責探測定位主墓室位置,陶某千、尤某、席某負責挖掘盜洞。經過3個夜晚的土工作業,一伙人終於撬開墓室青磚進入了室內,但該墓早已被他人盜空,裡面什麼文物也沒有。
  • 多次夥同他人盜挖古墓 滕州一男子被依法提起訴訟
    經依法審查查明,2017年1月27日至28日,李某某同秦某某、姜某某(均已判刑)等人預謀後,攜帶探針、鐵鍁等工具至滕州市某鎮某村東農田內,盜挖墓坑一處,並盜得銅編鐘、獸耳銅壺等青銅器一宗。被告人李某某等人將上述文物以16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劉德峰後獲利分肥。經查,該地屬於棗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韓村遺址本體保護範圍內。
  • 中山大學又挖出古墓了!中大考古系可以在校實操了
    如何查看2019廣東學考各科試題與答案?
  • 中山大學挖出古墓,老師在發掘現場講課,墓碑被搭建成了椅子
    正所謂「哪裡的黃土不埋人」,尤其是在大學經常發現古墓,挖出一件件國寶級文物,同學們經常調侃:「上課如上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著名的「古墓派」大學。 2004年,廣州大學城考古挖掘發現了五代十國南漢開國皇帝劉巖的陵墓——康陵,東西寬約70米,南北長約150米。
  • 清華大學加入「古墓派」:那些曾經挖出古墓的高校
    清華大學加入「古墓派」:那些曾經挖出古墓的高校 原標題:   「清華大學驚現古墓!」  5月31日,清華大學傳出消息稱,該校在建設新土木館大樓工程項目時發現古墓群,隨即引發輿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