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寶墓周圍被挖出近百米的泥溝。
加設鐵欄的從熙公祠。
盜墓賊盯上潮州罕見大型宋代古墓葬 廣東省撥款25萬元專項保護
作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潮州市潮安縣歸湖鎮的王大寶墓已經被盜墓賊盯上,數次被試探盜挖。廣東省政府下撥25萬元的專項補助資金,用於保護這片目前廣東省內少有的大規模宋代古墓葬及石雕群。地處偏遠地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如何加強管理,已成為一大難題。
古墓石雕群
王大寶是宋朝名臣,今潮州市潮安縣歸湖鎮人,「潮州八賢」之首。雖位高權重,王大寶仍心繫家鄉人民。
古時潮州多產番薯,每年都要挑幾十筐上京進貢。王大寶深知百姓疾苦,有一次便找來一種難以下咽的薯試吃了一口,「實在是太難吃了,潮州薯免晉!」簡單的一句話,卻大大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
王大寶病逝時,宋孝宗特敕賜御葬故裡,至今在他的墓碑前仍刻有「御葬」兩字。在他墓碑前面,對稱排列著文武翁仲、石獅、石羊、石筍、石望柱、石馬共14件宋代石雕,每件足有數千斤重,是目前廣東省內規模罕見且保存最為完整的宋代石雕群。
盜墓賊挖數米暗道
每年的農曆11月26日,來自潮汕各地的數萬王氏後人都會來到王大寶墓前祭拜。今年的祭拜日臨近,王氏理事會會長王欽河和幾個族親準備修葺墓地時,卻發現了墓地旁邊被挖了一個大洞。根據經驗判斷,可能被盜墓者「盯上」了。
昨日,記者來到王大寶墓前,發現佔地近4畝的墓地上野草叢生,有些已漫過膝蓋。墓前的石雕雖有輕微風化的痕跡,但基本保存完好。墓地的周圍被施工人員挖出了一道寬和深約1米、長約百米的泥溝,王欽河老人說,「到時候會沿著泥溝圍起一圈石欄,防止石雕被盜走。」
繞過墓地,記者在一側的山坡邊發現一根插在地上的竹竿。王欽河告訴記者,「這就是之前發現的地洞。」現在,洞口已經被其他顏色的泥土填平。
據王欽河回憶,當時發現的時候,洞裡已經被挖出一條通往墓裡的暗道,長約五六米。在洞口還發現一根結實的麻繩,洞的周圍卻沒有任何被挖出的泥土。老人懷疑,「挖出來的泥土可能已經被盜墓者清理走了。」
由於墓前的石雕價值不菲,為防止盜墓者再次「光顧」,村裡人決定對墓地採取保護措施。
「此次省裡的撥款真的是『及時雨』。」金光村村委書記王俊彪告訴記者,「該項專項資金,村裡計劃在墓地周圍砌起一圈石欄,並建一間門房由專人對墓地進行看守。」他還希望各地的王氏後人能藉此機會,籌集足夠的資金,「將祖宗王大寶墓開發成旅遊資源。」
偏遠地區的文保單位屢遭偷盜
其實不光王大寶墓,在潮汕很多偏遠地區,不少文物保護單位由於缺乏管理,同樣避免不了「被偷盜」的命運。本報曾於2007年報導過潮州唯一的文狀元林大欽之墓被盜一事。雖然是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平時少人居住看護,最終導致了盜墓事件的發生。
而位於潮安縣彩塘鎮的「從熙公祠」更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粵東陳家祠」之稱。2006年,祠堂門口兩塊國寶級的鏤空石雕同樣被偷走。記者近日造訪時發現,祠堂門口加設了一圈鐵欄,當地的治安隊也進駐於此,加強看護。而奇怪的是,兩塊4年前就被追回的石雕至今仍未「物歸原位」。(文、圖/記者陳家源、陳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