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楊振武
有這樣一位被稱作東方「神童」的男孩,他在2歲時就認識上千個漢字,4歲就完成了初中基本課程知識,13歲考上了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就被中科院錄取,碩博連讀,可三年後就被校方勸退,到底是什麼讓這位天才少年淪為普通人,最後他又是怎樣涅槃重生的?
東方「神童」魏永康出生在湖南一個普通家庭,父親之前上戰場參戰,落下了傷病,一直在家裡休養,他的母親在一家百貨公司打工,微薄的收入卻是是家裡唯一的經濟命脈,於是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魏永康身上,希望他可以努力讀書,出人頭地。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執念來源於魏永康的母親。在魏永康母親年輕的時候,正好是恢復高考的時期,家人和老師都希望她可以回去報名高考,可是那時候她已經結婚了,應該全身心投入家庭,沒有多少讀書的時間,所以最終放棄了高考。在兒子出生以後,她就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兒子的學習上,不僅是為了兒子的將來,也算是彌補了自己未參加高考的遺憾。
魏永康有學習的天賦,在他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母親工作的地方玩,母親的同事打算逗一逗小魏永康,她們問魏永康會不會寫字,如果寫出一個字她們就會給他好吃的,結果魏永康一下子便寫了六七十個字,驚呆了在場的叔叔阿姨們。母親在對他的教育啟蒙上下了很多功夫,到了兩歲,魏永康已經認識上千個漢字,四歲時,學完了初中的基本課程,8歲,他便考上了縣重點中學。
魏永康家鄉的人把他都當做天才看待,甚至還有當地記者專門去他家採訪,但母親擔心來自外界的幹擾會影響魏永康學習,也回絕了很多關於兒子的報導。
13歲的魏永康以602分的成績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考慮到他的年級較小,校方允許他母親陪讀,並為他們提供了住房。魏永康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同時,他又像是一個被禁錮在母愛牢籠裡的小孩,沒有玩耍的時間,朋友不能來家裡找自己玩,母親甚至不讓他和女孩子說話,母親對他說「女孩子都是狐狸精,是美女蛇」,會影響自己學習。
從小時候開始,魏永康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母親一手包攬,母親不讓他做任何家務,就連基本的穿衣、吃飯都不用自己動手,上了大學的他有時還需要母親餵飯。這樣的他若是有一天離開了母親的襁褓,該如何自己生存呢?
魏永康的名氣可以說是遍及全縣,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天才,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在他17歲時,以全校第二的成績被中科大成功錄取,還是碩博連讀。這時候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願意再讓母親繼續陪讀,於是,他決定獨自一人前往中科大求學。
習慣了母親17年陪伴的魏永康,第一次獨自生活就遇到了重重困難。沒有了母親為自己安排衣食住行,魏永康亂了手腳,餓了不知道吃飯,天冷了也不知道添衣服。在有一次冬天,大家都穿著棉衣棉褲,魏永康卻穿單衣拖鞋就出了門,讓路人都以為他精神狀態有問題。
因為從小到大陪伴自己的都是母親,他幾乎沒跟其他人進行交流,在學校裡,魏永康不知道如何跟同學、老師溝通,也不願意主動去交朋友。在時間安排上,他還常常不知道考試和作業上交的時間,導致有一門成績被記作零分。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了魏永康的成績,研究生的課業無法順利進行,在入學三年後,魏永康就被學校正式勸退了。
聽聞兒子被學校勸退,魏永康的母親猶如晴天霹靂,徹底崩潰了,她去到兒子學校接他的時候,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到了兒子身上,她朝兒子大吼:我真後悔生了你!
被稱作「神童」的魏永康就這樣回到了家裡,之後的他仿佛完全變了一個人,叛逆,無所事事,成天都待在家裡打遊戲,甚至還偷偷拿了錢離家出走,獨自一人跑了好幾座城市,最後因為沒錢回家被警察送了回來。看到兒子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魏永康的媽媽也非常後悔,她知道兒子的一切都是她造成的,她只想著兒子學習,卻忽略了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魏永康的母親決定重新來過,她開始教兒子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料理自己同時也幫忙家裡幹家務活,照顧生病在床的父親。魏永康的小學老師在聽說了他的消息後,也主動打電話給他的媽媽,提議魏永康去長沙獨立生活,並告訴他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魏永康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之前不讓兒子與女生接觸的母親,這一次也放開手,甚至創造了很多兒子與女生相處的機會,希望兒子可以和女生正常交往。後來,上海的一所航天研究機構邀請魏永康前去任職,在機構的一次培訓會上,魏永康遇見了那個讓他決定牽手一生的女孩付碧。
2009年,魏永康26歲,他憑藉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這時候的他已經褪去了無知和無能,幾年的磨難讓他真正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男人,可以完成學業,也可以盡心照顧家人。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魏永康已然成為了一位社會精英,還擁有幸福的家庭,涅槃重生。雖然他這一路走來並不順利,甚至相較於普通人,他的成熟期來的要晚的多,但好在他和母親都能夠及時反思,才能讓魏永康可以重新成長,最終獲得成功。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句話固然是正確的,但我們應該知道,讀書並不是一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抓好學習的同時,更應該教孩子學會生活技能和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一些事情,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親身實踐,萬事鋪好的人生並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