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少年17歲考上中科院,卻被勸退,母親說:一點也不爭氣

2020-08-28 天眼新發現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楊振武

有這樣一位被稱作東方「神童」的男孩,他在2歲時就認識上千個漢字,4歲就完成了初中基本課程知識,13歲考上了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就被中科院錄取,碩博連讀,可三年後就被校方勸退,到底是什麼讓這位天才少年淪為普通人,最後他又是怎樣涅槃重生的?

全家人的希望

東方「神童」魏永康出生在湖南一個普通家庭,父親之前上戰場參戰,落下了傷病,一直在家裡休養,他的母親在一家百貨公司打工,微薄的收入卻是是家裡唯一的經濟命脈,於是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魏永康身上,希望他可以努力讀書,出人頭地。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執念來源於魏永康的母親。在魏永康母親年輕的時候,正好是恢復高考的時期,家人和老師都希望她可以回去報名高考,可是那時候她已經結婚了,應該全身心投入家庭,沒有多少讀書的時間,所以最終放棄了高考在兒子出生以後,她就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兒子的學習上,不僅是為了兒子的將來,也算是彌補了自己未參加高考的遺憾。

魏永康有學習的天賦,在他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母親工作的地方玩,母親的同事打算逗一逗小魏永康,她們問魏永康會不會寫字,如果寫出一個字她們就會給他好吃的,結果魏永康一下子便寫了六七十個字,驚呆了在場的叔叔阿姨們。母親在對他的教育啟蒙上下了很多功夫,到了兩歲,魏永康已經認識上千個漢字,四歲時,學完了初中的基本課程,8歲,他便考上了縣重點中學。

魏永康家鄉的人把他都當做天才看待,甚至還有當地記者專門去他家採訪,但母親擔心來自外界的幹擾會影響魏永康學習,也回絕了很多關於兒子的報導。

13歲的魏永康以602分的成績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考慮到他的年級較小,校方允許他母親陪讀,並為他們提供了住房。魏永康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同時,他又像是一個被禁錮在母愛牢籠裡的小孩,沒有玩耍的時間,朋友不能來家裡找自己玩,母親甚至不讓他和女孩子說話,母親對他說「女孩子都是狐狸精,是美女蛇」,會影響自己學習。

從小時候開始,魏永康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母親一手包攬,母親不讓他做任何家務,就連基本的穿衣、吃飯都不用自己動手,上了大學的他有時還需要母親餵飯。這樣的他若是有一天離開了母親的襁褓,該如何自己生存呢?

由「神童」變為低能人

魏永康的名氣可以說是遍及全縣,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天才,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在他17歲時,以全校第二的成績被中科大成功錄取,還是碩博連讀。這時候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願意再讓母親繼續陪讀,於是,他決定獨自一人前往中科大求學。

習慣了母親17年陪伴的魏永康,第一次獨自生活就遇到了重重困難。沒有了母親為自己安排衣食住行,魏永康亂了手腳,餓了不知道吃飯,天冷了也不知道添衣服。在有一次冬天,大家都穿著棉衣棉褲,魏永康卻穿單衣拖鞋就出了門,讓路人都以為他精神狀態有問題。

因為從小到大陪伴自己的都是母親,他幾乎沒跟其他人進行交流,在學校裡,魏永康不知道如何跟同學、老師溝通,也不願意主動去交朋友。在時間安排上,他還常常不知道考試和作業上交的時間,導致有一門成績被記作零分。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了魏永康的成績,研究生的課業無法順利進行,在入學三年後,魏永康就被學校正式勸退了

聽聞兒子被學校勸退,魏永康的母親猶如晴天霹靂,徹底崩潰了,她去到兒子學校接他的時候,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到了兒子身上,她朝兒子大吼:我真後悔生了你!

被稱作「神童」的魏永康就這樣回到了家裡,之後的他仿佛完全變了一個人,叛逆,無所事事,成天都待在家裡打遊戲,甚至還偷偷拿了錢離家出走,獨自一人跑了好幾座城市,最後因為沒錢回家被警察送了回來。看到兒子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魏永康的媽媽也非常後悔,她知道兒子的一切都是她造成的,她只想著兒子學習,卻忽略了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涅槃重生,成功會晚到但不會缺席

魏永康的母親決定重新來過,她開始教兒子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料理自己同時也幫忙家裡幹家務活,照顧生病在床的父親。魏永康的小學老師在聽說了他的消息後,也主動打電話給他的媽媽,提議魏永康去長沙獨立生活,並告訴他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魏永康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之前不讓兒子與女生接觸的母親,這一次也放開手,甚至創造了很多兒子與女生相處的機會,希望兒子可以和女生正常交往。後來,上海的一所航天研究機構邀請魏永康前去任職,在機構的一次培訓會上,魏永康遇見了那個讓他決定牽手一生的女孩付碧。

2009年,魏永康26歲,他憑藉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這時候的他已經褪去了無知和無能,幾年的磨難讓他真正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男人,可以完成學業,也可以盡心照顧家人。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魏永康已然成為了一位社會精英,還擁有幸福的家庭,涅槃重生。雖然他這一路走來並不順利,甚至相較於普通人,他的成熟期來的要晚的多,但好在他和母親都能夠及時反思,才能讓魏永康可以重新成長,最終獲得成功。

結語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句話固然是正確的,但我們應該知道,讀書並不是一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抓好學習的同時,更應該教孩子學會生活技能和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一些事情,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親身實踐,萬事鋪好的人生並沒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拾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最可惜的天才:17歲考上中科院卻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幾乎每年高考,都會出現一些「高考學霸」,比如今年剛滿15歲就考上清華大學的鹿澤宇。這些天才少年年紀輕輕便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真是太牛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同樣是一位天才神童,他的名字叫魏永康。在很小的時候,魏永康便表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學習天賦,1歲多就能寫六七十個漢字。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
  • 17年前,那個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怒斥去死的神童,現狀如何?
    年前,一則「13歲神童以602分考上大學」的消息轟動全國:1歲開始認字;4歲開始學習初中課程;8歲一路跳級進入重點中學;13歲以602分優異成績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等不及他要跳樓了
    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識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他13歲考上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母親卻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不管發生什麼,母親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雖然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不爭氣時都會非常生氣,但不管他們如何教育孩子,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絕對不會捨得孩子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 17歲少年進中科院讀研,因生活難自理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你死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不求別的,只要他學習好,除了學習其他的一切我都可以替他去做。很顯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這樣教出來的即使他的學習成績上去了,他也會失去作為一個人基本的生存能力與技能。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在母親盡心盡力的「伺候」之下13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學校勸退。主人公是一個叫魏永康的湖南孩子,他198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而且父親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退伍軍人,由於父親重傷所以其一直無法下地工作,一家的重擔就全壓在了身為百貨公司工人的母親曾學梅身上。
  • 13歲天才考上大學,但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從小她的母親就教他背古詩,識漢字。雖然說小小的孩子可能並不能完全掌握,但是這對他後來的學習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他在不斷跳級的過程中讀完了小學、中學、高中。13歲就考上了大學,可以說是天才神童,可是這樣的一個學習成就優異的神童,卻被中科院勸退了。
  • 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幸虧及時醒悟
    然而,美好終究會被打破,被中科院勸退之後,無數人為他遺憾。母親甚至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究竟是為什麼會讓母親說出這般絕情的話?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雖然家境不好,但他的母親傾其所有撫養魏永康。2歲時,他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他完成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時,小學只讀了2年就直接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魏永康以602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時,大學畢業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這些榮耀的背後,魏永康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 夜讀丨那個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為了讓他專心學習,母親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包括洗衣做飯、洗臉洗澡、擠牙膏,甚至讀到高中還親自餵飯。
  • 他是天才神童,17歲成中科院碩士,後來卻因為這個原因被勸退
    今天就來講一位特殊的「神童」,他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17歲還成功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但因為一個特殊原因被勸退。 出生於湖南的魏永康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的家庭條件一般,父親曾經參加抗美援朝變成一位傷殘退伍軍人,常年待在床上,母親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員工,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培養。剛生下來兩三個月,母親就教他認字,給他讀唐詩。
  • 他13歲上大學,17歲去中科院碩博連讀,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勸退
    天才是真的有,例如今年兩登《自然》的95後曹原,他小學跳級,一年讀完初中課程,一年讀完高中課程,2010年,14歲的他就參加了高考,理科總分669,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如今的曹原是世界物理學界無人不曉的青年科學家,他還被稱為「中國潛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他13歲上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被勸退,消沉之後再次涅槃重新。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成才,甚至採取了極端的拔苗助長教育方式,最終導致孩子人不成人才不成才得不償失。4歲時,他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時,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2000年,17歲的魏永康大學畢業後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02.母親的教育理念。
  • 13歲考上重點17歲入中科院,「揠苗助長」的母親:恨不得他死
    其實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特點,真的跟「天生」沒有關係,跟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關係,不管是10歲考上大學的張炘煬,還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人公魏永康,都是在父母的督促和逼迫式教育下才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神童」,而這些孩子最後泯然眾人矣,當然也跟受到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他被譽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被勸退後向陽而生魏永康被稱為「隕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長道路上並沒有鮮花與掌聲,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種各樣「否定」的聲音,也讓他異常的艱難,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魏炳南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怎樣了?
    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為了讓他專心學習,母親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包括洗衣做飯、洗臉洗澡、擠牙膏,甚至讀到高中還親自餵飯。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可在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捧上神壇,又猛然跌落,從天才到凡人,這位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經歷了什麼,17年後的他,現在怎樣了?
  • 天才13歲考上大學,後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母親就在他很小的時候為他規劃好了一切,在他身上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在魏永康13歲時他就是街坊鄰居和小夥伴眼中的「天才學生」。母親為他做好了生活中的一切,洗衣做飯乃至倒垃圾都是母親一手操辦,魏永康在母親的照料下只需要安心的讀書就好。母親只希望他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能靠自己的雙手賺大錢。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歲之前,母親一直跟在魏永康身邊陪讀,從小到大,他沒有玩具,沒有遊戲,也沒有朋友。因為怕影響學習,母親不讓他出門,同學想找他玩,也被母親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