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等不及他要跳樓了

2020-12-16 選調生

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而言,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因為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行為。

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識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但他在中科院就讀的時候居然被學校勸退,而當時他的母親憤怒無比,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他跳樓,呵斥道: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天才少年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嶽陽市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早年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在戰爭中不幸留下傷病,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臥病在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家裡的經濟壓力就自然由母親承擔,但他的母親也僅是一家百貨公司的工人。

從小時候開始,魏永康就成為了這個家庭唯一的希望。幸好,小永康足夠聰明,也足夠自律,當別的小孩子牙牙學語時,他就已經開始背古詩了。當別的小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時候,他就在家裡自己學習,這其中,可以用得上馬不停蹄來形容。

從小時候開始,他的學習成績就在學校中名列前茅,是那個他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那麼,為何這樣一個從小到大都以優秀著稱的神童,最後卻淪落到被勸退的地步呢?這一切都要從他脫離母親後的生活說起。

原來,魏永康在學習上確實令人稱讚,但是他在生活上也確實是一個"小白"。在中科院求學的時候,魏永康脫離了母親的照顧,他竟然連最基本的穿衣都不會。這可能看起來有點誇張,但是那時候在他身上發生的一件事情確實讓人驚訝。

北京的冬天氣溫能達到零下十度,有一年的冬天,魏永康只穿著一件單薄的上衣,在天安門行走,路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來了,大家都以為他有毛病,是個怪物。

在平時的生活中,魏永康很難自理,沒人叫他起床,沒人替他擠牙膏,沒人給他盛飯,他覺得異常難受。再者,一直沉陷於書本中的魏永康,連最基本的社交都不會,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交流,他習慣於沉陷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研究生的生活是離不開跟導師交流,與同學們一起探討的,他只靠自己摸索著學習的方法顯然已經不適用。在結交畢業論文時,因為無人指導,有一門功課直接被記了零分,也就有了後來的結果,被中科院勸退。

魏母的教育

一個從小到大都如此優秀的人,本該前途無量,為何最後卻以退學收場?這或許跟他母親的家庭教育有關。

從小時候開始,魏永康的母親覺得生活上的希望只能寄託到他身上了,於是從小給他灌輸理念,只有學習才能改變生活,於是拼命地讓他學習。

從小時候開始,母親就將他一個人關在家裡,不讓他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這也是他學習成績優秀的原因之一。當魏永康升入了重點中學,他的母親更是辭去了所有工作,專心陪著魏永康讀書。

在平時的生活中,母親為了讓他能夠專心學習,把一切的時間都拿來學習,包攬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包括照顧魏永康的父親,打掃衛生,洗衣做飯。

平日裡,只要能照顧到的地方,都由魏永康的母親親自打理。每天早晨,魏母就是兒子的鬧鐘,負責把他叫醒,幫他擠好牙膏,然後做早飯,吃完早飯,魏永康就開始學習了。他的母親還給他洗澡、洗臉,凡是能「服務」到的地方,都親力親為。因為魏母覺得,時間非常緊迫,能省一分是一分,有時,甚至親自餵魏永康吃飯,好讓他抓緊時間看書。

魏母常常強調,他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讀書,其他那些小事情都不用他操心,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本該是一個具有正能量的勸說方式,萬萬沒想到,卻成了兒子日後的攔路虎。

高分與低能並存

最終,魏母把他的孩子打造成了一個高分低能的"怪物"。

不可否認,在學習上,魏母的教育方式是對的,能把兒子培養得如此優秀,自然有她的成功之處。但是她卻忽略了孩子的素質教育,在當今社會,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道坎。只有全方位發展的孩子,才能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進步。

高考很重要,分數也很重要,但如果一味的只在乎分數,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那一切將毫無意義!

作者/來源:耕耘大講堂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行為。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拾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最可惜的天才:17歲考上中科院卻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被錄取的考生早已準備就緒,迫不及待地想早日開學,感受盼望已久的大學生活。幾乎每年高考,都會出現一些「高考學霸」,比如今年剛滿15歲就考上清華大學的鹿澤宇。這些天才少年年紀輕輕便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真是太牛了!
  • 中國天才13歲考上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他母親:我恨不得他死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對孩子有用,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有些人將學習書本知識一事看得十分重要,高過了世間其他所有的事情。過度地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可能短時間內學習成績能夠提高,但是長久來看,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中國天才13歲就考上了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他的母親卻說:我恨不得他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13歲天才考上大學,但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從小她的母親就教他背古詩,識漢字。雖然說小小的孩子可能並不能完全掌握,但是這對他後來的學習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他在不斷跳級的過程中讀完了小學、中學、高中。13歲就考上了大學,可以說是天才神童,可是這樣的一個學習成就優異的神童,卻被中科院勸退了。
  • 天才13歲考上大學,後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教一個孩子成長是每對父母肩上的擔子,要讓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有所作為,再不濟也要當一個普通人,絕不能危害社會。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應當是鼓勵孩子前行的燈塔對孩子的期望也不能成為孩子的拖累,成為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魏永康的母親就在他很小的時候為他規劃好了一切,在他身上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在魏永康13歲時他就是街坊鄰居和小夥伴眼中的「天才學生」。
  • 13歲考上大學,幾年後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不能等他早死
    2歲時,魏永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一面,其他同齡孩子還在學習說話,他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初中課程就已學完,8歲時去往縣重點中學就讀。別看年齡小,但魏永康的學習成績比較出色,每次都名列前茅,同學和老師都很敬佩他。儘管學習成績比較出色,但魏永康在生活中卻是個「巨嬰」。
  • 13歲上大學,17歲上中科院的少年天才魏永康,如今怎麼樣了?
    最近社會上又湧現出不少少年天才,古有方仲永,現有岑怡諾,讓大家羨慕的不僅是孩子優秀,更讓大家追捧的是神童背後的教育方法。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那個1歲多就能認上千漢字的魏永康(想想咱們娃五周歲了還認不全100個字),13歲就上了大學,專業還是頗具學術氣息的物理系。那時的他沒有像方仲永那樣,止步於學習,而是一如既往兩耳不聞窗外事,在17歲時考上中科院:國家創新人才的聚集地。
  • 他13歲考上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母親卻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但是在我國卻有這樣一位母親,直接對外說「我恨不得他死才好,」這個「他」就是指自己的兒子魏永康。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不管發生什麼,母親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是在我國卻有這樣一位母親,直接對外說「我恨不得他死才好,」這個「他」就是指自己的兒子魏永康。魏永康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為人聽話懂事,對學習也非常認真,13歲就考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錄取,可謂是一個天才。這樣的孩子無論在哪個家庭都應該受盡寵愛,為何他的母親卻恨不得他死呢魏永康生在一個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癱瘓在床,整個家庭都靠母親一個人支撐。
  • 13歲考上重點大學,17歲成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現狀如何?
    13歲考上重點大學,17歲成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現狀如何?
  • 13歲考上重點17歲入中科院,「揠苗助長」的母親:恨不得他死
    其實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特點,真的跟「天生」沒有關係,跟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關係,不管是10歲考上大學的張炘煬,還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人公魏永康,都是在父母的督促和逼迫式教育下才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神童」,而這些孩子最後泯然眾人矣,當然也跟受到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緊接著在1991年的時候,當時還只有8歲的魏永康,居然敢連跳幾級直接進入省重點中學讀書。雖然這一行為很不符合規矩,但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讓所有的老師都無話可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孩子在13歲的時候,完成了高考,並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
  • 他是現代版的傷仲永,13歲上名校,17歲中科院讀研,卻被退學
    這樣的人被我們稱為「天才」「神童」,如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一位十足的天才,從小就能作詩寫文,比我們大人都還要優秀。但是,最後卻因為父親的教育原因變成了一介凡人。我們現在要講的這位人物他的經歷和方仲永有些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現代版的「傷仲永」。他也是從小才華橫溢,十三歲考入重點名校,十七歲考入中科院讀研究生。可最後也是因為家庭教育與個人原因被退學了,令人唏噓不已。
  • 農村少年17歲考上中科院,卻被勸退,母親說:一點也不爭氣
    ——楊振武有這樣一位被稱作東方「神童」的男孩,他在2歲時就認識上千個漢字,4歲就完成了初中基本課程知識,13歲考上了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就被中科院錄取,碩博連讀,可三年後就被校方勸退,到底是什麼讓這位天才少年淪為普通人,最後他又是怎樣涅槃重生的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自以為是的父母
    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也正接受他的私塾教育,已達到初三學生的水平,目標是13歲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1000以內的乘除法,在後天的時候沒有人引導,到了10歲、20歲也只能算100、1000以內的乘除,所以,哪怕是天才,也要有人引導,也要在各個方面都全能一些,可以學習又能照顧自己,可是天才,但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13歲考上大學,幾年後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早點死
    2歲時,魏永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一面,其他同齡孩子還在學習說話,他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初中課程就已學完,8歲時去往縣重點中學就讀。別看年齡小,但魏永康的學習成績比較出色,每次都名列前茅,同學和老師都很敬佩他。儘管學習成績比較出色,但魏永康在生活中卻是個「巨嬰」。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當地教育部門的說法他還宣稱,今年10歲的兒子,也正接受他的私塾教育,已達到初三學生的水平,目標是13歲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張易文的故事,讓人想起湖南省華容縣天才少年魏永康。在母親曾學梅的教育下,魏永康2歲就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13歲以高分考上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 ,今年10歲的兒子,也正接受他的私塾教育,已達到初三學生的水平,目標是13歲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