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2020-12-17 虎嗅APP

「終於不用跑宜家商場了!」


3月10日,瑞典家居品牌IKEA宜家家居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這也是宜家在全球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此外,宜家官方購物APP也在同日推出。



正式入駐後,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不過初期僅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之後將逐步拓展至全國其它省市。目前,宜家旗艦店與線下實體店已打通會員體系,消費者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


宜家加速電商布局,或許會被理解為是疫情衝擊下的防禦性戰略,不全是。


2018年時,對於開發獨立APP和合作第三方商城,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觀望,但宜家中國零售額的增速從2015年開始持續下滑後,觀望,顯然已經不行了。


在數位化轉型戰略上,宜家中國最先選擇的是自建商城,但在引流不佳的情況下,宜家最終還是攜手了天貓



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從抵制電商到擁抱電商,宜家這家入華22年的老牌企業不能再忽略時代大背景自我獨行了。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當然,突破固有思維只是第一步,踏入電商領域後,宜家要走的路還很長。


被衝擊的宜家


1998年,宜家在中國上海開了第一家賣場,至今已過22年,但因為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謹慎,這家體量巨大的家居品牌卻遲遲未能觸網。坎普拉德曾在2008年駁回了高層對於網上商城的提議,他認為網站會減少線下賣場的客人,導致賣場失去一些額外生意,「額外」意指的不僅是宜家物美價廉的小物件,還有賣場附帶的餐飲生意。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後來,坎普拉德鬆口,宜家2012年開始在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開啟電商業務,但日本市場失利的陰影,讓宜家在亞洲的推進步伐一直趨於保守,直到2016年,宜家才以上海為試點,開啟在中國的網上購物服務。不過,由於購物頁面設置複雜、支付流程繁瑣等問題,宜家網上商城運營一年後僅收穫25萬註冊用戶,遠低於預期,2018年,宜家選擇社交屬性更強的微信小程序,上線「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但並未堅挺太長時間。


溫吞的試水背後,宜家中國銷售額和客流量逐年下滑。2018年財年,宜家賣場客流量超983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9.6%,但這個數據在2016、2017年時分別為20%和11%。2010年至2015年,宜家中國零售額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之後便一路下滑,2018年財年開始跌破雙位數。          


在瑞典之外全球唯一一個布局全產業鏈的中國市場,宜家如此增速顯然不理想,所以,2019年財報發布後,宜家宣布全面線上化,加速對電商流量的挖掘。



有人認為,宜家跌落神壇,在於北歐風在國內已經過時,但《2018中國新中產家居消費指數報告》顯示,在國人裝修風格偏好中,69%的人喜歡簡約風格、33%的人喜歡中式風格、28%的人喜歡北歐風格、13%的人喜歡美式風格,可見宜家市場猶在。


宜家的瓶頸,源於自身的擴張速度,也源於中國家居市場大環境的變化。2010年以前,宜家在中國只有8家賣場,2010年以後,宜家加快了擴張步伐,但隨著國內地價的飆升,宜家商城在一二線城市的複製壓力增大,至今僅25家賣場。不僅規模效應不夠強大,宜家也未賺到下沉市場的紅利,國內三四線城市普遍缺乏家具和家裝產品銷售渠道,宜家雖在部分地區能送達三四線城市,但品牌滲透度卻遠不敵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


大環境上,電商風口到來後市場渠道裂變,宜家這種傳統線下家居零售自然難逃衝擊。CBNData發布的《中國家居風格消費偏好洞察》報告顯示,家居電商規模增長迅猛,已成居家用品消費重要渠道。天貓數據也佐證了線上的瘋狂:2019年12月,月銷超千萬的家居商家中,排名前三的林氏木業、源氏木語、全友家居流水都超過了億元,2019年雙十一,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交出的成績分別為219億和208億



近幾年,中國本土家居品牌的崛起,也在削弱宜家的競爭力。除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外,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等訂製家居,以及造作、梵幾、吱音等新銳獨立家居逐漸獲得更高關注度,2018年,索菲亞和尚品宅配的營收增速均在20%。大多本土品牌本就在性價比上具有競爭優勢,加之消費者的國貨情節作用,自然更易打開市場。


新零售背景下的數位化轉型


曾幾何時,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帶頭抵制電商的入侵,但到了2018年,阿里55億入股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則與騰訊達成了戰略合作,後又接受了阿里入股。紅星美凱龍觸網後也曾選擇單打獨鬥,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合作電商基礎設施更為完善的頭部玩家。想要打破僵局,宜家現階段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擁抱電商,完成自己的數位化轉型。


合作阿里,對宜家有著多重意義,首先是消費群體的拓展。宜家的目標客戶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0~45歲之間,他們更青睞於宜家這種美觀個性又實用便宜的家居產品,但這些目標客戶中,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宜家25家賣場之外的城市,也有一部分人難以接受宜家賣場的「迷宮布局」,他們此前購買宜家產品的渠道多為代購,如今天貓旗艦店上線後,宜家自然能轉化這批客戶。


其次是消費場景和玩法的多元化。宜家引以為傲的線下沉浸式體驗,精髓便在於消費者能摸得著、看得見,但如今各大家居品牌都在嘗試多元的體驗渠道,如居然之家與阿里合作後引入盒馬生鮮,與耀萊影院、兒童遊戲等項目集合實現了吃喝玩樂一體化的綜合化體驗。宜家自然不能落下,入駐天貓的「雲發布會」上,宜家也開啟了淘寶直播首秀,讓淘寶直播間變身宜家樣板間,消費者躺在家裡也能逛宜家。此外,宜家的線上商城更像是一個基礎的交易平臺,上線天貓後,便能引入拼團、社交互動等多元玩法。


再者便是擁抱涵蓋實體店、電商、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新零售體系。在零售去邊界化時代,新一代消費者有人在線上了解產品後去實體店體驗,有人在實體店看中產品後選擇網絡購買,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劇,這種新零售概念下的O2O模式也是未來家居電商發展的必然趨勢。宜家擁抱天貓,便有利於打通全渠道購物閉環,雙線獲客,並相互導流,從而避免坎普拉德所擔心的左右手博弈處境。


如今,天貓家居品類發展迅猛,電商大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天貓家居品類規模達416.6億元,佔23.5%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目前,九成以上國內外知名家居品牌已入駐天貓,包括科勒、TOTO、高儀、漢斯格雅、尚品宅配、立邦、東鵬、聯邦家私、金可兒、芝華仕、harborhouse等。高手雲集,對宜家來說自然是挑戰。


宜家的優勢在於原始用戶的積累和品牌度的構建,這也是其上線兩日關注便超47萬的原因。但宜家的電商步伐已經遲了十年之久,十年,足夠它的競爭對手在電商領域站穩腳跟,如全友家居天貓旗艦店粉絲便已超過300萬。雖說線上家居市場行業集中度較低,目前仍沒有一個品牌建立絕對領先優勢,但在電商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獲客成本提高下,宜家要在線上建立壁壘,就要改變以往的「佛系宣傳」態度。


宜家每年會向會員寄出產品目錄冊《家居指南》,這依然是宜家如今最主要的營銷方式,與不少入華的國際品牌招攬流量明星代言,挖掘潛在客戶的營銷格格不入。如今入駐天貓後,除了藉助阿里的力量宣推外,聯合KOL力量對宜家而言也是必要的。春節期間,尚品宅配聯合家居界KOL阿爽線上直播5小時,歐派開啟了多輪線上直播,訂單皆突破1萬單,可見KOL的獲客效率及轉化率之高。


宜家樣板間


截至2019年財年,宜家中國電商銷售額僅佔比5%,攜手天貓後,2020年財年,這個數字或許將突破雙位數。


全面觸網後的新挑戰


對宜家這家注重品牌質量的企業而言,緩慢前行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如今被市場大環境倒逼轉型,對宜家而言是突破也是挑戰。


在物流層面,對普通電商而言,其物流成本可以維持在10%左右,但因為家居「大、重、高價、易損」的特殊屬性,需要高水準的物流團隊和技術人員支持,大多數家居製造企業的物流成本高達30%。此外,商家還得考慮消費者退貨造成的反向物流成本,紅星美凱龍轉戰線上後,第一年便虧損了40億,這與高額的物流成本不無關係。


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曾表示,宜家電商步伐的保守,也是出於物流的壓力。對宜家而言,入駐天貓後,宜家如何搭建物流體系至關重要,畢竟物流服務是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關鍵要素。


此次上線天貓旗艦店後,宜家初步服務的僅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個銷售省市。目前,宜家尚未公布旗艦店的配送要交給自建物流還是尋求第三方合作,自建物流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這對處於轉型期的宜家而言,或許不是最好的時機,但第三方物流服務難以避開不可控因素,或許會對品牌口碑造成損耗,這是宜家需要衡量的問題。



在配送效率上,宜家曾提出2020年以前在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建成3個分撥中心、5個顧客配送中心、5個小包裹分撥中心來提高物流效率,如今尚未公布進展。不過,倉儲之後的幹線運輸、末端配送、末端安裝組裝等配套環節也是宜家需要考量的。以末端配送和安裝為例,TATA木門的安裝是由線下實體店負責的,相比於加盟制下全國超2000家門店的TATA,宜家實體店或許難以消化線上的巨大流量。


在電商運營層面,「電商小學生」宜家還需「招兵買馬」,畢竟網際網路不能照搬線下邏輯,因為不是一套玩法。當年紅星美凱龍開始觸網時,董事長兼CEO車建新為了推進網際網路業務進程,吸收了一大批外部專家加盟,如今,紅星美凱龍還在發布60萬年薪招聘電商人才的廣告。既然已經入局家居品牌的線上大戰,那專業人才儲備必然也是宜家不能漏掉的環節。


家居零售本身便是相對低頻的商業,最大程度挖掘單客價值尤為重要。專業電商人才,可以更高效地助力宜家了解電商環境下消費者的習慣、迅速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在高頻互動下與消費者建立信任關係,從而完成用戶流量向口碑的轉換,形成正向循環。在這一維度,天貓的消費者大數據和宜家自己成立的IBS部門也將成為重要助力。


除了入駐天貓,宜家2020另一值得關注的動作便是布局小型賣場,利用大量使用數位化虛擬展間的方式縮減空間,探索中心商鋪的可能性。入華以來,宜家賣場的選址多數在地域寬敞且交通便利的郊區,與年輕一代高頻活動的中心商圈距離較遠,這並不利於新零售生態下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作為參考,小米體驗店、蘇寧極物、網易嚴選等一般都駐紮在核心商圈。



其實,不管是加速觸網還是搭建小型賣場,其實都是圍繞著宜家針對中國市場提出的「未來+」發展戰略,來發力渠道和數位化這兩大重點。2020年,宜家將在中國投資100億元,這筆資金想必也是作用於線下門店體驗升級、電商布局以及物流系統搭建等方面。


入華22年,意識到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和變革速度前所未有後,宜家終於開始提速、開始改變,或者說,開始真正入鄉隨俗。不破不立,宜家中國開始走向下一階段,但除了電商,在高度數位化的中國,宜家要擁抱的還有新零售、物聯網、家居智能化等種種,若能守住這些陣地,宜家便能在未來的家居市場建立核心優勢。                                                      

相關焦點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虎嗅網
    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從抵制電商到擁抱電商,宜家這家入華22年的老牌企業不能再忽略時代大背景自我獨行了。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想要打破僵局,宜家現階段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擁抱電商,完成自己的數位化轉型。合作阿里,對宜家有著多重意義,首先是消費群體的拓展。
  • 宜家試水網際網路家居電商 官網域名啟用ikea.com
    易名科技(eName.CN)8月30日訊,在國內,電商已經成為零售商業的重要形態和渠道,傳統行業和品牌紛紛進軍電商。近日,有報導指出,宜家家居的電商業務將於8月底在上海試運行。其官網域名為ikea.com。      Who is 宜家?
  • Ikea宜家怎麼樣?Ikea官網發展歷程、收款方式、登錄步驟講解
    宜家家居是開創以平實價格銷售自行組裝家具的領導品牌,目前是全球最大家具零售企業。瑞典宜家集團在德國市場已經在線銷售了價值1.86億歐元的貨物, 佔據宜家集團總銷售額的4.3%。宜家總體網上銷售增長速度高於傳統線下業務,同比增長20.4%,其中德國電商市場佔據宜家網上總收入的16%。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9.9元包郵!再見,宜家代購!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最近打開宜家官網的用戶應該已經發現了,在首頁中間顯眼的「網上商城試運營」七個大字。按照宜家的計劃,2018年底才覆蓋149個城市,如今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KPI,這個執行力必須點讚。話說,宜家進入中國的時間比阿里巴巴成立(1999年)還早了一年呢,如今雙11都已經第十年了,宜家才終於全面開放電商業務。這在全民擁抱網際網路的時代,簡直就是奇葩的存在,宜家也因此獲得「電商小學生」的光榮稱號。
  • 宜家為什麼這麼「膽小」?
    宜家的藍黃色商標,風格簡潔的網上頁面,多年來一直沒有什麼變化。但最近打開宜家頁面的用戶,卻發現宜家變了。頁面中間顯眼地呈現「網上商城試運營」幾個大字。是的,保守的宜家終於邁出了線上的步伐。近日,宜家試運行電商平臺,目前已經開放149個城市的網購業務。這一步,邁出得有些晚。
  • 宜家IKEA家居加盟手冊
    公司簡介  宜家(IKEA)是瑞典家具賣場。截至2008年12月為止宜家在全世界的36個國家和地區中擁有292家大型門市(其中258家為宜家集團獨自擁有,34家為特許加盟)。大部分的門市位於歐洲,其他的則位於美國、加拿大、亞洲和澳大利亞。
  • 進駐天貓 時代倒逼宜家擁抱新零售
    然而,宜家也有高冷的一面。相比於線下經營,對於線上電商,宜家的步調遲緩。但近日,高冷的這面被打破了:宜家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宜家天貓旗艦店將提供約3800種宜家產品,包括眾多熱銷的產品如漢尼斯系列和諾德維肯系列產品,消費者將同樣能享受送貨、安裝和退貨服務。
  • 再見,宜家代購!終於能躺著逛宜家
    宜家平均佔地面積3.5萬平米,大都位於地鐵不便的市郊,因此耗時長的公交+步行或自駕前往宜家是很多人的選擇。逛過宜家商場的人肯定對宜家曲折悠長的購物路線印象深刻,宜家為滿足家居商品的情景布局和顧客逛商場的節奏感而精心設計購物路線,讓顧客在商場內停留更長時間,看到更多商品,從而增加銷量。
  • 錯失電商黃金時代,宜家中國要如何破局新零售?
    向來「謹慎」的宜家中國終於要跨出這一步了,開始大步邁進電商領域。但是宜家中國始終難以迴避的一個問題是,為何遲到了十年?宜家慢的底氣從哪來的?正是宜家的「謹慎基因」,讓它在中國市場不僅擴張門店速度慢,而且試水電商的開始時間也晚。其實,早在2008年宜家的電商業務就被提上議程,只是當時被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駁回了,其原因是怕用戶到店率受到電商的衝擊,然而當時的電商也尚未成熟,注重線下發展的宜家駁回電商的提議也算是情理之中。
  • 樂域丨宜家加速線上布局,品牌雙拼域名卻在「億家」平臺?
    來自瑞典的全球知名家具宜家3月做出了2個重大決定: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也是宜家家居APP上線的日子,至此宜家在中國建立了官網、天貓和APP三個線上渠道共存的局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的定位是與宜家實體店和其它數字渠道互為補充。
  • 「家居」宜家惡補電商課
    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當然,突破固有思維只是第一步,踏入電商領域後,宜家要走的路還很長。流量的誘惑?在本次天貓旗艦店和獨立App上線之前,官方網上商城一直都是宜家中國唯一的線上渠道。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線上快閃店小程序開售
    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二十年, 一直自詡為「電商領域小學生」的宜家終於按奈不住,宣布全面上線電商業務。8月27日,一款名為「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的電商小程序正式上線,據悉,該快閃店將在未來為期9個月的時間中,以不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限量概念套裝的形式進行售賣。
  • 加拿大衛生部:宜家IKEA一款嬰兒床需回收
    3- 購物秘籍  4- 移民留學    5- 安家置業  6- 出租求租  7- 吃在蒙城    0- 投稿&聯繫我們加拿大衛生部發出回收通告,指出宜家更多詳情,可到ikea.com/ca ,或 致電1-800-661-9807 查詢。
  • 宜家聯手微信 上線IKEA宜家快閃店
    8月27日,宜家作為年輕人喜歡的北歐家具家居用品企業,靠著設計精美、實用、低價的產品深受大家的歡迎。那麼當宜家遇上微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圖片為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  一直以來宜家都採用線下商店購物這一模式,並沒有與淘寶等主流的電商聯手推出線上店。而今日宜家與微信聯手上線「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電商小程序,宜家邁出了線上電商重要的一步。
  • 焦點分析丨宜家做電商很難,不做會更難
    糾結十幾年後,宜家終於下決心全面上線電商業務,尤其是中國市場。 8月16日,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在上海舉行2019財年發布會。會上不僅公布了中國市場的2018財年的業績,更發布一系列針對中國市場的新規劃。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將在2019財年全面上線電商業務。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但似乎會成為下一個蘇寧易購
    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宜家在線商城終於開始上線運營。打開宜家官網可以發現,在首頁中間顯眼的位置「網上商城試運營」的輪播圖格外顯眼。那麼,宜家進入中國多年,為何直到現在才上線在線商城呢?開通在新商城的宜家,是否會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歡呢?
  • 讀懂宜家,你會更懂瑞典
    無數人都把宜家當成「未來理想生活標間」,Photo:www.ikea.cn孤獨時,逛逛宜家吧,他能讓你想有個家;貧窮時,逛逛宜家吧,他也能讓你有個家;甚至困了的時候,逛逛宜家吧,他能給你地方休息…宜家能治癒一切!
  • 聚焦電商、物流、門店,宜家中國的變革姍姍來遲
    文/時代財經 黃淑妹宜家正在中國市場進行著一場全方位的自我革命,包括攜手熱門的科技公司小米、開設購物中心,以及大力擁抱電商。11月28日,宜家宣布與小米合作在中國推出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宜家全系智能照明產品將接入小米IoT平臺。這一合作被業界認為是「強強聯手」。
  • 終於定了:宜家2019年正式亮相青島!網紅冰淇淋、爆款家具……
    「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而「宜家」更是青島人心中最期待的地方之一「宜家要在青島開店」 自09年就開始流傳等到今天,宜家終於要來啦!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2009到2018,歷時十年,青島人現在也終於能說一句:「宜家,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2009年
  • 宜家緣何高呼電商不會成為其主流?
    馬雲在2012年央視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也表示:電商不會取代傳統商業,但會基本取代。因為它不是模式創新,而是生活方式的變革。沃爾瑪、百思買、巴諾書店、蘇寧、國美等一大批傳統零售企業身陷泥淖,而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竭力地擁抱這一趨勢。但是宜家卻好像是其中的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