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丨宜家做電商很難,不做會更難

2020-12-22 36kr

糾結十幾年後,宜家終於下決心全面上線電商業務,尤其是中國市場。

8月16日,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在上海舉行2019財年發布會。會上不僅公布了中國市場的2018財年的業績,更發布一系列針對中國市場的新規劃。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將在2019財年全面上線電商業務。

根據宜家中國零售副總裁宋穎愛的說法,電商業務「全面開放」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向PC端即宜家官網全面開放;全線產品都將在官網售賣。

這種改變帶來一個疑問:宜家的「國內代購」模式要從此 say goodbye了嗎?目前看來,未必。

在中國學做電商,宜家仍然很謹慎

網際網路長達十多年的高速發展,讓網購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然而,宜家在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的堅持下,依然固守線下渠道,把消費者的門店體驗放在第一位。

這種自信很大程度得益於中國、印度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根據宜家中國最新發布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宜家中國2018財年,預計銷售額將超過147億人民幣,同比上漲9.3%;商場訪客數量超過9830萬,同比增加9.6%;宜家會員俱樂部會員總數超過2200萬,同比增加22%。

中國等市場的消費需求正高速增長不假,但這塊肥肉也被對手們牢牢盯著。與宜家不同地是,他們對電商的態度很積極。個人決策和經驗之談總是抵擋不住消費習慣和零售環境的變化,宜家不得不一邊堅守線下策略一邊研究起電商業務。

2012年宜家就已經著手在歐洲一些國家開展電商業務。2016年其電商業務進入全球28個市場、14個地區,但收效甚微。2016年的財報顯示,當年在線電商業務增長率超過30%,但不到總收入的4%。兩年前,宜家開始在中國試水電商業務,但十分謹慎。在此次「全面上線」之前,宜家在PC端開啟長達兩年的試運營期。去年,宜家終於在上海推出電商APP,然而消費者只能看不能買。還得靠「國內代購」滿足線下門店缺失的消費需求。

年初創始人去世後,宜家的電商布局步伐才明顯加快。今年4月,宜家表示將與微信合作,並在中國發展「多渠道零售策略」,但具體細節仍未透露。

昨日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宜家與微信終於官宣,宜家全球首個電商小程序將於8月27日正式上線。這款名為「IKEA 宜家家居快閃店」的小程序,將在未來的9個月中,以快閃店的形式進行宜家限量概念套裝的不定期售賣。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首批將上線5款限量版商品。

與微信的合作只是宜家滲透中國電商的第一步,目前看來這種合作也十分謹慎。不過,更大的轉變正在發生。昨日,宜家中國宣布將於2019年財年完成全面上線電商業務的目標。

據了解,「全面上線」僅針對PC端。對此宜家有自己的考量。由於品類太多,宜家擔心物流承載能力不夠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因此全面開放仍然是有限制的。開放PC端還基於流量,宋穎愛表示,中國市場的PC端年訪問量過億是宜家參考開放渠道的重要指標。此外,大件家具在PC端上瀏覽體驗也更好,能更清晰的展示細節。

此次開放電商業務,物流配送怎麼做是個大問題。目前的方案是,宜家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近5000種小件家具與配飾9.9元(配送費)送到家、而近5000大件家具69元起(配送費)送到家服務。宜家還沒有確定是找第三方平臺還是自己做,主要是擔心品控問題。如果選擇自己做物流,配送費用必然提升,國內習慣了淘寶天貓包郵服務的消費者,宜家將很難形成優勢。

僅針對PC端開放電商業務、大件商品收取不低的配送費用,這或將令習慣享受手機購物和包郵服務的中國消費者有些「難受」。

誰是最終贏家?宜家還是它的對手們

有限開放的電商業務或許會令宜家束手束腳,但更大的危機在於競爭對手們的來勢洶洶。

與宜家的謹慎不同地是,全球範圍內的對手們正通過積極擁抱電商和新零售變得越來越強大,也讓宜家的光芒開始漸漸褪色。

電商平臺亞馬遜、Wayfair自不必說,他們憑藉在線上渠道的優勢,搶走了傳統零售商不少的客流。競爭還遠不止於此,來自丹麥的家具品牌Hay,也早早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日本宜得利集團旗下最大家具連鎖品牌似鳥(NORITO)也將中國市場視為重點發展對象,入駐天貓旗艦店,並加快開設線下門店的步伐。

中國本土家居品牌和企業也紛紛涉足電商業務。居然之家搭上阿里發展新零售,好好住通過社區電商的模式佔領細分人群,而淘寶家具店也基於阿里的5億活躍用戶在爭搶這塊大蛋糕。

在這種情況下,家居賣場流量遠不止以前,流量被各個渠道分流攔截,如何抓住新一波的流量是宜家乃至全球家居賣場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這麼看來,中國當今的電商環境恐怕容不得宜家的謹小慎微。

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土生土長的網際網路電商、傳統品牌擁抱大型電商平臺,傳統家具品牌自建電商和物流,是一條十分難走的路。

參考國內知名家具品牌紅星美凱龍這一失敗案例。紅星美凱龍在2014年就推出電商業務,但在2015年就以失敗告終,電商部門因入不敷出,大量裁員,最終僅剩30人。就在昨天,CEO李斌確認已於7月份正式從公司離職。從2016年上任以來,李斌就被視為拯救電商業務的關鍵人物。在任兩年間,他全面負責紅星美凱龍網際網路業務,執行紅星美凱龍的O2O戰略,具體管理線上和線下運營等事務。然而,李斌最終仍然選擇離職,原因則是改革阻力重重。

阻力重重具體表現為不同渠道零售生態的巨大差異。紅星美凱龍的營收主要來自賣場收租模式帶來的收入,而宜家的優勢在於優化供應鏈減少成本。這些營收優勢都基於線下渠道完成。如何複製到線上是個大問題。雖然線上渠道節省了門店擴張的費用,但若是自建物流的高昂人力成本和技術成本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並且短期內將看不到回報。

更何況,消費者愛的是宜家良好供應鏈下產生的質優低價的商品,和傳遞出的「美好生活」設計理念,宜家style也成了國內不少商家紛紛效仿的對象。但顯然,線上銷售無論對商品的成本還是視覺效果都會產生影響。

宜家在電商領域的謹慎也變得十分合理。「全面」得有限的電商業務、眾多競爭對手、改革需要克服的重重阻力,都讓人很難預料宜家的電商業務究竟能給宜家帶多大收益。

由此,宜家電商模式勝算幾何還不得而知,但不做電商也是萬萬不行的。

相關焦點

  • 誓言「不做電商」的宜家家居,為何也在天貓開店了?
    01今天,瑞典家居巨頭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曾經豪言「不做電商,只開實體店」的家居巨頭,如今也選擇了開拓線上銷售,這算是宜家在全球首次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銷售。03宜家,擁有瑞典公司常有的嚴謹作風,也更重視消費購物體驗。它創新得設計了迷宮式的動線、嚴格規定的層高和巨大的停車庫,外觀上就像一個「藍盒子」。
  • 宜家也要做電商:支持網上下單送貨上門
    很多人喜歡宜家的東西,但苦於當地沒有實體店,代購還要額外收取一定費用。現在,宜家也打算做電商了,而且網上下單並為顧客送貨上門。宜家(IKEA)是瑞典知名家居品牌,首創於1943年,是很多消費者家居購買的首選。宜家目前主要依託於實體店體驗,主打店面服務。
  • 宜家加速多元化:除了賣家居、做食品 也要進軍電商了
    Jesper Brodin也承認這對宜家來說是個新的問題。「最難辦的是預計生產量,我們之前曾經搞砸過。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更準確、更迅速地獲得消費者數據。我們目前的做法是根據宜家家庭會員的反饋做調整,未來還需要其他形式的創新。」
  • 電商不行、新零售也玩不轉,宜家中國怎麼了?
    宜家的場景營銷倍受同行豔羨,其從廚房、浴室、客廳到臥室,從大家具到小家具,細節上的場景布局也贏得不少消費者的誇讚。因此,線下成了宜家的主戰場。 有意思的是,這家線下巨頭近來在電商領域的動靜不小,2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顯示,宜家正在計劃推出一個在線銷售平臺,不僅會賣自己的產品,還為其他產品提供線上銷售渠道。
  • 和潮牌合作、食物創新以及要去第三方電商的宜家,會是個更好的宜家...
    Jesper Brodin 也承認這對宜家來說是個新的問題。「最難辦的是預計生產量,我們之前曾經搞砸過。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更準確、更迅速地獲得消費者數據。我們目前的做法是根據宜家家庭會員的反饋做調整,未來還需要其他形式的創新。」另一種意義上的跨界是智能家居。今年三月,宜家推出了一款命名為 Trdfri 的無線智能家居燈。
  • 揭秘宜家第一家PUP店!縮小20倍 為電商業務做準備
    因為面積小,整個銷售現場幾乎沒做什麼特別的動線設計,一個回字形就解決了。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宜家的銷售人員幫你下單「這種模式是在為宜家的電商上線做準備。」馮昕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在宜家中國內部,App業務線和電商團隊、宜家商場都屬於全渠道零售的大架構,除了開更多的實體店,電商團隊也在推進在線銷售部分的IT和物流系統搭建。按照宜家的計劃,真正的在線銷售今年下半年就會推出。在包括西班牙在內的幾個歐洲市場,這種PUP型宜家店去年就出現了。它們扮演了嫁接實體零售和電商銷售的中間角色。即使在線銷售功能實現,這種PUP店也不會停止開新店。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9.9元包郵!再見,宜家代購!
    2008年,坎普拉德駁回了一份網上商城的提議,理由是:「網頁上可以做買賣,卻會減少來店的客人,這樣便會失去一些額外的生意,比如有些商品是顧客隨手挑揀的,並不一定是他們需要的東西。」再比如,直到現在,宜家仍然採用寄送小冊子的方式做營銷。
  • 宜家在中國開始嘗試電商業務 業務條件是關鍵
    但是,在眾多國際知名連鎖企業紛紛推進線上業務的同時,而宜家卻一直不緊不慢,遲遲未在中國市場進行線上業務,即使開展了電商業務,也僅在上海一地試行。業內人士分析,家居企業上線有三大難題,一是成本壓力很大。家居建材類產品除了定製類產品外,都是大批量生產的標準件,僅市場成本就站到10%-30%,相比之下電商市場成本只有3%-4%。二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制約。
  • 張書樂:想在中國開149家店,宜家的肉丸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宜家集團今年全球商場共計迎來7.83億人次的到訪,而宜家中國每分鐘就會迎來339位顧客,比去年增加20%。在該公司全球28個市場中,中國增長最快。一連串利好的上揚數據,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猛烈增幅,恰恰與近年來全球家居市場疲軟、國內各類零售大賣場關店潮、家居企業普遍盈利難的大背景形成迥異對比。可宜家依然困難重重,外表的紅火難言流量經濟的難以為繼。
  • 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
    從傳統微商興起,到雲集成功上市,國內各種社交代理模式的電商平臺不斷湧現。但除了雲集和個別淘客代理APP以外,至今就再也沒看到其他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了。那到底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公司團隊(1)團隊配置難我雖然對於下線傳統的零售沒有過多的接觸,若按照實戰經驗來說也幾乎為零。從我學習和聽聞的情況來說,一個小型的線下零售團隊或者是傳統的微商賣貨團隊,初期可能到不了幾十號人。但你若是來做社交電商平臺,用戶也好,代理也罷,會直接把你與頭部平臺做對比。
  • 聚焦電商、物流、門店,宜家中國的變革姍姍來遲
    改變傳統形象「對於宜家來說,它需要改變以往形成的家居產品供應商的傳統形象,適應中國年輕消費群體對智能化產品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向時代財經分析稱。在他看來,宜家和小米的合作是各取所取。
  • 宜家緣何高呼電商不會成為其主流?
    家居購買一般也屬於家庭的重大資產添置,使用的年限會比較久,因此購買也會相對謹慎。其次是目前難以解決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家居屬於大件貨品,需要走特殊的快遞物流,不過目前能夠提供這一專業服務的公司並不多。除了配送外,很多商品還有安裝、維護以及保養等其他需求,這是單純線上銷售難以解決的問題。
  • 宜家為何不懼「天貓」?
    【導讀】宜家把網際網路/電商/O2O當成新的渠道,只作宣傳,不做交易,它把線下購物體驗做到了極致,塑造了家庭「購物嘉年華」,通常,去一趟宜家是在經歷一場「尋寶」的驚喜之旅,顧客不斷被「感動」,這種體驗是線上給予不了的。另外,「IKEA FAMILY」強大的會員營銷,更是為其增色不少。
  • 宜家首度入駐線上平臺,打出「家居+電商」的營銷組合拳!
    1十多年的電商探索宜家踏出關鍵性一步宜家在電商領域,已經考察的太久。早在2008年,電商業務就曾被宜家提上議程,但這一提議馬上就被宜家創始人駁回,他在回覆中寫道,電商買賣會減少來店的客人,會導致宜家失去一些額外生意。
  • 宜家入駐天貓加速線上布局 業務焦點依然是消費體驗
    電商在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與阿里巴巴天貓合作可以擴大我們的輻射網絡,從而與更多消費者互動並建立聯繫,有助於我們實現戰略目標。」安娜庫麗佳表示。實際上,這並不是宜家家居首次布局線上業務,早在2018年底,宜家中國就曾在官網推出網上商城服務。不過,其網上商城的推進速度並不快。如今,宜家家居不僅入駐了天貓,還在同一天推出了宜家家居官方購物App。
  • 淘寶的新店是真的很難做嗎?
    關鍵詞權重的高低決定寶貝能否被買家搜索到有些新手為了省事起見,會直接複製粘貼別人的爆款標題。這樣做確實省事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店鋪直接開在了沙漠之中。沒有排名,買家根本無法在上千萬家的店鋪之中搜索到你。
  • 「家居」宜家惡補電商課
    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當然,突破固有思維只是第一步,踏入電商領域後,宜家要走的路還很長。流量的誘惑?在本次天貓旗艦店和獨立App上線之前,官方網上商城一直都是宜家中國唯一的線上渠道。
  • 錯失電商黃金時代,宜家中國要如何破局新零售?
    當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大多數的家居賣場並不從事生產和銷售,只是通過招商吸引大量商家入駐,從中收取利益,而這種模式受到電商的衝擊就比較大。但是宜家中國的商業模式則是完全的自營,所有的產品都是自產自銷,它可以通過銷售的差價來獲取盈利,而且供應鏈的核心環節也是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更能為消費者打造出低價產品,不僅降低了產品成本,還加強了品牌的優勢。
  • 為什麼現在的淘寶是越來越難做了,電商越來越難,該如何破局?
    淘寶創立之初,因為在平臺開店行業門檻低、所需的成本不高,不少商家紛紛進駐淘寶平臺開網店運營,大賺一筆,成為後來的創業神話,做淘寶發家致富的故事流傳甚廣。時至今日,淘寶平臺趨於成熟,淘寶模式已經穩定。不少商家卻發現淘寶越來越難做了,這是為什麼呢?一. 先認識下淘寶1.
  • 流量戰爭:我在京東怎麼做電商運營(上篇)
    保證它做到不漏一滴水,全部澆灌到了田地裡,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流量總是有限的,不管是哪個品牌都很難長期快速增長,所以有效的利用好當前流量,做好流量分發,才是流量運營的關鍵!宜家的「流觴曲水」,異曲同工的電商流量&零售客流量在《創京東》這本首部講述京東完整發展歷程和戰略的力作裡,開篇序言,劉總就親自作序,凝鍊的闡述了電子商務的精髓:回歸零售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