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在中國開始嘗試電商業務 業務條件是關鍵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宜家家居這家跨國性的私有居家用品零售企業何時進軍電商,沸沸揚揚熱議了很久。2016年9月1日,終於塵埃落定,宜家首個網購試點在上海公開運營。

遲遲不進行中國線上業務

1943年英格瓦·坎普拉德在瑞典創辦宜家集團,73年時間裡,商品覆蓋51個國家,創造出319億歐元的總銷售額。

在中國,宜家保持了每年新開3家門店的擴張速度,目前總共擁有21家線下實體店。宜家中國前不久公布了最新的財報,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8月10日,宜家總共迎接了8346萬多名訪客,同比增漲20%;銷售額超過117億,同比增加19.4%,會員總數超過1600萬,同比增加20%。

但是,在眾多國際知名連鎖企業紛紛推進線上業務的同時,而宜家卻一直不緊不慢,遲遲未在中國市場進行線上業務,即使開展了電商業務,也僅在上海一地試行。

業內人士分析,家居企業上線有三大難題,一是成本壓力很大。家居建材類產品除了定製類產品外,都是大批量生產的標準件,僅市場成本就站到10%-30%,相比之下電商市場成本只有3%-4%。

二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制約。家居屬於一個家庭的重大資產添置,使用的年限會比較久,消費者購買會相對謹慎。消費者在購買家居產品時,除了其外觀、材質等進行考量外,還要考慮是否與家裡的其他物品能有機搭配在一起,需要到實體店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才能放心購買。

三是目前難以解決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家居屬於大件貨品,需要走特殊的快遞物流,不過目前能夠提供這一專業服務的公司並不多。除了配送外,很多商品還有安裝、維護以及保養等其他需求,這是單純線上銷售難以解決的問題。四是網購家居,退貨與其他商品相比會很麻煩,高昂運輸成本誰來承擔?

對宜家來說,他們一直主張用戶到實體店體驗。宜家的商場與傳統家居賣場最大的區別,宜家不單單只是賣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已經超越了單純家居買賣場所的範疇,增加了消費者在店內的體驗時間和額外的消費。

宜家服務體驗從行走坐躺到吃喝玩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頻繁光顧。消費者每次到其門店都會購買不少計劃之外的東西,「衝動性購買」佔據了其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比例。2014財政年宜家食品部銷售額為14.6億歐元,2015財政年宜家中國的餐飲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元,佔據交易額9.5%。宜家每年大概有3000多款新品。

宜家一直非常注重會員體系的建設,建立了會員俱樂部,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了數以千萬計的忠誠會員。在此基礎上,宜家對會員進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和個性化的購買方案。每年都向會員郵寄精美目錄冊和進行會員活動,將他們深深地綁定在了自己的銷售平臺上。

宜家雖然遲遲不做電商,但商品卻通過代購形式進入眾多消費者家庭。在淘寶上隨意搜索「宜家代購」,會出現300多家分散在各個有宜家城市的代購店鋪。一些所居住城市沒有宜家實體店的消費者,通過代購將宜家賣場商品的價格按賣場價格購買,支付百分比代購費。

才具備線上業務的條件

其實,人們已經預測到宜家此次營銷行為,此前,今年5月底,宜家在溫州開設了中國區第一家、全球第12家提訂貨中心,在這裡,消費者可以使用宜家的網站或目錄冊購買產品,這被看做是轉型的一次熱身。

有業內人士分析,宜家早已經具備了進行線上業務的條件,具體有四個原因。

一是宜家具有豐富的線上經驗。1997年宜家開通官方網站,在宜家所在的2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3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線上業務。2015年,宜家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35%,佔到總銷售額的3%,線上業務首次突破了10億歐元。

二是宜家官網豐厚的流量。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8月10日,僅僅提供家裝家具信息的宜家官網訪問量超過6700萬次,這為開展電商業務打下了基礎。

三是填補線上家具和家裝商品在三四線城市線上銷售不足。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家居風格消費偏好洞察》報告指出,家具和家裝這類基礎消費品在三四線城市銷售渠道匱乏,線上豐富的資源正好迎合了旺盛的需求。

四是具有豐富的線上服務經驗。宜家的年度產品目錄年發行量達到2.11億冊,號稱是除了《聖經》之外散布最為廣泛的書籍。在移動網際網路,宜家將其數位化,加入了一些互動和增強現實的功能提升使用體驗,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機上設計家具擺放,並通過增強現實的功能查看與自己家庭裝修風格的契合度。

除此之外,宜家的移動應用還發揮了很好的門店導購的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從應用上查看產品信息、獲取優惠、查詢商場的營業時間、具體地址、地圖和駕車路線等,還可以使用其中的店內購物路線圖、創建購物清單等功能。目前,這一移動應用已經被下載了千萬次。

宜家也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表示做電商不補貼、不燒錢、不包郵。

眾說紛紜未來前景

對於宜家線上銷售的未來前景,業內人士眾說紛紜。

有業內人士認為,宜家線上銷售是大勢所趨。對於現在一個高速時代,便利快捷是當代社會人最需要的。所以電商的興起也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對宜家來說,雖然現在線下業務還是非常好,但在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必須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如果再不拓展電商市場,很可能導致其處於被動狀態。電商市場發展初期,新渠道優勢配合新營銷方式,能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銷售增量。宜家此前已經實現內部高度信息化,實現了線上線上打通;此次正式進軍電商,基礎很好,如果配合恰當的團隊,效果可以期待。

網際網路家裝發展思潮中,競爭者的思路越來越注重簡約化、標準化和高性價比,競爭者與宜家的距離在縮短;不少著名連鎖企業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面臨類似轉型電商這樣重大抉擇時,很可能會被現有的位置、資歷、甚至自己的特長、行業地位等綁架,不敢嘗試新的方向和挑戰。而那些不敢顛覆自己的,極有可能被競爭對手顛覆。

有人認為,宜家的實體店體驗正是其優勢所在,包括它的消費者在店內的體驗時間和額外的消費,都是至關重要的,而當宜家變成一個線上商城時,顧客體驗環節的優勢也可能不復存在。也有人認為,宜家進軍電商可以理解為順應市場趨勢所做出的改變,但還不足以稱為轉型,目前,宜家開展電商業務或許只是對市場的一次試探,宜家的重心還會繼續放在線下體驗。

宜家在中國市場進行線上業務對家居市場有何影響,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品牌自建網上商城的窗口已過,垂直平臺的機會正在變少,獲取新的客源成本越來越高,宜家此時做電商,對家居市場整個格局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是如果宜家今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線上銷售,對「宜家代購店」將帶來巨大的衝擊。

對宜家來說,必須要在保持原有核心價值的同時還能發展電商。線上銷售要想良性發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宜家本身,渠道和營銷必須建立在優質產品和服務上。宜家今後是否能通過線上銷售顛覆自己現有的模式,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中國連鎖 作者:王宇新)

相關焦點

  • 美國:宜家利潤下滑, 開始強化家具電商業務
    瑞典家居巨頭宜家公司銷售淨利潤不斷下滑,其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實體家具店,而是線上家具銷售商。線上銷售家具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此前業務重點一直放在經營實體店的宜家家居開始強化網絡零售業務 。
  • 宜家中國上線電商業務
    摘要: 9月1日起,宜家首次在中國試運行電商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宜家官網選購超過7000種單品,該平臺目前只針對上海地區開放。根據商品的尺寸、重量、出貨倉庫等因素,宜家網上商城對不同的商品提供快遞和貨車配送兩種運輸方式。
  • 宜家發展電商業務 支持網上下單進一步擴大產品受眾
    宜家近日發布:在所有擁有宜家實體店鋪的國家,宜家都將開始發展電商業務。將會支持網上下單,並為顧客送貨上門。   目前宜家在中國市場的自有線上平臺亦在籌劃中,不過推出時間還未確定。   面對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衝擊,傳統企業的內心是恐懼的,宜家也不會毫無改變。
  • 聚焦電商、物流、門店,宜家中國的變革姍姍來遲
    宜家通過與小米合作更快適應飛速變化的中國零售市場,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而小米則藉助宜家為其AI IOT戰略找到更多可以搭載的產品,藉以擴大該平臺的影響力。在此次小米發布會上,宜家全球智能家居業務負責人Bjrn Block提到,宜家在智能家居領域正面臨著現有技術太過昂貴,且操作過於複雜和用戶難以理解的挑戰。
  • 電商不行、新零售也玩不轉,宜家中國怎麼了?
    宜家布局電商:試水未果,態度也不積極 如今的網際網路與國民的生活已經分不開,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中國的貿易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際網路幾十年的發展催熟了電商。 公開資料顯示,宜家在2012年就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開展了電商業務。
  • 揭秘宜家第一家PUP店!縮小20倍 為電商業務做準備
    需求看起來很旺盛,而1998年就進入中國的宜家在這個市場的商場數量卻不多,截至目前僅18家。加上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各佔兩家,意味著多數的省會城市都還沒有宜家商場。與之相對,同期進入中國的無印良品已經在這裡拓展了120多家分店。這種慢節奏跟宜家買地自建商場的習慣有關。
  • 錯失電商黃金時代,宜家中國要如何破局新零售?
    正是宜家的「謹慎基因」,讓它在中國市場不僅擴張門店速度慢,而且試水電商的開始時間也晚。其實,早在2008年宜家的電商業務就被提上議程,只是當時被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駁回了,其原因是怕用戶到店率受到電商的衝擊,然而當時的電商也尚未成熟,注重線下發展的宜家駁回電商的提議也算是情理之中。
  • 宜家入駐天貓加速線上布局 業務焦點依然是消費體驗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了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宜家家居以沉浸式購物體驗獲得了諸多消費者的芳心,一向注重線下體驗的宜家也終於開始加速線上布局。
  • 獨家|宜家中國區總裁卸任,創始人去世後電商卡殼,宜家面臨轉型
    在中國這樣一個電商早已遍地開花的大國,宜家從2016年才開始試水上海地區的在線購買服務。試水兩年後,仍遲遲未能正式推廣到全國,宜家電商進度一拖再拖。然而在此期間,中國本土的家居電商此前,朱昌來曾對AI財經社表示:在中國,宜家集團希望將一切準備到完美,再推出線上購物服務。她清楚,與歐洲不同,中國消費者不喜歡DIY,普遍鍾愛安裝服務,對物流速度的要求也更高。
  • 宜家擬在瑞士推出家具租賃業務 暫時只面向公司客戶!
    家居零售商宜家在本月推出一項新業務:家具的租賃服務。試點從瑞士開始,從公司客戶入手,最先適用的產品包括辦公桌椅。不過,宜家品牌的母公司 Inter Ikea 的執行長 Torbjorn Loof 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廚房家具也是個選項。   未來,宜家希望能推出家居租賃的「會員服務」。《快公司》將其和 Netflix 的會員計劃相提並論。
  • 宜家出租家具 中國市場買帳嗎
    看好國內住房租房市場的北歐家居零售巨人宜家,準備押寶家具租賃。宜家近日宣布試點家具租賃業務的30個市場中就包括中國。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宜家轉型業務源於業績增長乏力,但家具租賃模式能否給宜家的業績帶來改變,有待市場檢驗。
  • 焦點分析丨宜家做電商很難,不做會更難
    糾結十幾年後,宜家終於下決心全面上線電商業務,尤其是中國市場。 8月16日,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在上海舉行2019財年發布會。會上不僅公布了中國市場的2018財年的業績,更發布一系列針對中國市場的新規劃。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將在2019財年全面上線電商業務。
  • 宜家家居上線天貓旗艦店,再也不用跑去宜家賣場了
    宜家賣場2012年,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宜家開始在歐洲嘗試電商業務,並逐步推廣至亞洲。但是在日本,宜家的電商業務並不順利,日本人還是喜歡線下賣場的購物方式,導致宜家推遲亞洲市場的電商業務。宜家賣場內的樣板間但是在電商橫行的中國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離開網際網路。2016年開始,宜家以上海為試點開啟中國的電商業務。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正是中國第一家宜家賣場的所在地。
  • 宜家之前提及的家具租賃業務 要在全球30個市場推廣
    宜家要把家具租賃生意推廣到更多的國際市場了。   在德國西部卡爾斯特鎮一家環保門店的活動上,宜家表示要將現在試點的家具租賃業務在明年推廣至全球30個市場中。這30個國際市場是指宜家品牌母公司Ingka集團擁有直營門店店的地區,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法國、德國等。   宜家租賃業務最早上線於今年 2 月,主要以辦公桌椅為主。
  • 宜家跨界成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 開始試點外賣業務
    日期,宜家向媒體確認,將從巴黎開始試點外賣服務,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市場。宜家的餐飲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甚至可能成為它的下一個增長引擎。宜家餐飲在中國也是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1998年,宜家在中國上海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經過不斷的努力,目前,宜家在全國共有28家門店。截至2018年8月,在中國的營收達到147億元,平均每家門店的銷售額達到5.25億元。
  • 宜家入駐天貓,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Anna Pawlak-Kuliga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宜家來說,線上和線下業務不能分離,而是一體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據悉,宜家天貓旗艦店將提供約3800種宜家產品,此外,消費者將同樣能享受送貨、安裝和退貨服務。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後來,坎普拉德鬆口,宜家2012年開始在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開啟電商業務,但日本市場失利的陰影,讓宜家在亞洲的推進步伐一直趨於保守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曾表示,宜家電商步伐的保守,也是出於物流的壓力。對宜家而言,入駐天貓後,宜家如何搭建物流體系至關重要,畢竟物流服務是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關鍵要素。此次上線天貓旗艦店後,宜家初步服務的僅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個銷售省市。
  • 和潮牌合作、食物創新以及要去第三方電商的宜家,會是個更好的宜家...
    今年 4 月,他也開始負責宜家食品的採購,因為「食品要從輔助性的顧客服務業務變成與宜家家居相當的業務部門了」。原本的物流、供應部門不會發生變化,但它會開始擁有獨立的產品研發部門,而採購將是產品研發的一部分。「你可以說一切正在變得更複雜,因為每個人的工作都在增加新的維度。」 Bjorn Block 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
  • 關閉美國工廠 宜家調整生產線
    隨著維吉尼亞州丹維爾工廠的關閉,宜家在美國的生產線也宣告終結。成本是唯一原因,對於這家來自北歐的零售家居巨頭來說,「不太友好」的美國已不適合再待下去了。更何況,如今宜家還處於關鍵的業務調整期。從試水電商,到租賃業務,再到重組裁員,年逾古稀的宜家正在朝著新消費時代邁出試探性的步伐。
  • 宜家入駐天貓 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Anna Pawlak-Kuliga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宜家來說,線上和線下業務不能分離,而是一體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據悉,宜家天貓旗艦店將提供約3800種宜家產品,此外,消費者將同樣能享受送貨、安裝和退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