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跨界成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 開始試點外賣業務

2020-12-22 華夏飲食

為了能在短期內佔據餐飲界的一席之地,大量知名品牌掀起了一股「跨界」餐飲熱潮。

日期,宜家向媒體確認,將從巴黎開始試點外賣服務,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市場。

宜家的餐飲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甚至可能成為它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8月,宜家零售額達到341億歐元(約2676億人民幣),其中宜家食品(含餐廳)貢獻了18億歐元(約141億人民幣)。

如今,宜家每年會服務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6.5億人次的食客,宜家或成為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巨頭。

宜家餐飲在中國也是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

1998年,宜家在中國上海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經過不斷的努力,目前,宜家在全國共有28家門店。截至2018年8月,在中國的營收達到147億元,平均每家門店的銷售額達到5.25億元。

隨著宜家肉丸、冰淇淋在中國市場的瘋狂銷售,餐飲的勢頭完全不輸家居業務,宜家餐廳已經成為了宜家的另一張「名片」。據了解,宜家中國目前餐飲收入佔整體銷售額的11%,在中國每年接待前來就餐的顧客大約1910萬,每年售出約1950萬個冰激凌。

不只是宜家,很多品牌開始另闢蹊徑,積極打開通往財富的另一扇門,餐飲行業很自然的就成為這些品牌的「救命稻草」,為了能在短期內佔據餐飲界的一席之地,大量知名品牌掀起了一股「跨界」餐飲熱潮。

肯德基:做咖啡 做彩妝

事實上,餐飲行業近幾年的競爭早就不在是傳統意義上的吃了,如今的餐飲營銷,不僅要讓顧客吃的好,還要玩的好,就餐體驗感和代入感也要升級。玩樂、穿搭,只要能引起消費者興趣的東西,餐企負責人都應該好好的研究。

比如,肯德基在前幾年就曾與瑪麗黛佳聯名推出彩妝組合,奇葩的周邊炸雞味防曬霜、吮指原味指甲油。最近肯德基又和亞馬遜Kindle中國合作,在北京肯德基王府井建華店和蘇州橋店分別開設了兩家主題咖啡店中店。

兩家咖啡主題店中店名為「讀·味咖啡館」,想要營造咖啡、用餐加閱讀的社交場景,以迎合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消費者在這兩家肯德基裡面的主題咖啡店購買現磨咖啡產品,可獲贈一張Kindle閱讀卡。

肯德基方面稱:「此次與Kindle合作主題店,旨在鼓勵都市年輕人在繁忙工作之餘,藉助K Coffee結合咖啡與閱讀,享受都市慢生活。」

但事實上,這次合作的背後是肯德基旗下咖啡品牌K Coffee的第一次與外界接觸,也是其尋求咖啡業務創新的新嘗試。

兒童節 麥當勞推首款故宮文化產品

麥當勞與口碑綜藝《上新了·故宮》跨界合作,打造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六一兒童節體驗。

今年六一期間,麥當勞推出「十公主童頑故宮」系列產品,並專門為兒童節定製了兩款「故宮桶」套餐,用經典美味和寓教於樂的玩具陪伴孩子們歡度兒童節。麥當勞中國首席市場官須聰表示:「麥當勞致力於推動一代又一代兒童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故宮文化傳承千年,玩具則附載著無限的愛,我們希望將兩者結合,為每個在兒童節來到麥當勞的家庭帶來難忘的體驗。」

冷酸靈火鍋牙膏,開售11秒售罄

「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前不久,冷酸靈和火鍋品牌小龍坎跨界推出了一組火鍋牙膏,分為標準中度辣、川渝微微辣、傳聞變態辣三種口味,與之相對應的是普通火鍋的中辣、麻辣火鍋的微辣以及挑戰味蕾極限的終極辣,消息一出,就登上了微博熱搜。

據悉牙膏開售11秒內,立刻被搶購一空!

小楊生煎*摩拜單車

自小楊生煎推出「黑白通吃」的「黑道生煎」嘗到營銷的甜頭後,首次和摩拜單車跨界聯手打造了「小楊生煎*摩拜」的主題餐廳。

小楊生煎還將合作一同搬到線上,騎行摩拜單車可以領取小楊生煎優惠券,同時購買小楊生煎可以體驗摩拜會員,從線下到線上緊密地貫徹到一起,傳遞出不一樣的火花,把吃飯和出行的消費拉動變得更簡單。

影視劇對餐飲代入感的巨大影響

電視劇與餐飲的結合也為餐飲行業的發展帶來的火爆的市場。隨著去年刷屏了的《我的前半生》終於完結,無數迷妹哭喊失戀後,上海平成屋因為電視劇的大火,門口排起長龍才剛剛開始。

店內滾動播放的電視劇,還掛了醬子的燈籠,再點一碗唐晶同款豚骨拉麵可謂是滿滿的代入感。

可見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對餐飲品牌的帶動是立竿見影的,美食作為最能直接打動用戶的代入感,是隔著銀幕怎麼也達不到的。

跨界的本質是融合與共享

各個品牌及產品都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孤立營銷已不符合當下潮流,對於餐飲人來說,相對於顛覆與變革,跨界思維更深的意義在於融合與共享。

將相近的品類、領域兩兩結合

喜茶推出茶飲+冰淇淋、星巴克推出冰淇淋、西貝推出酸奶屋......事實證明,這些在知名餐飲品牌在內容上的跨界已經獲得了極大成功。有專業人士在關於跨界思維的分享中,還特意提到了胡桃裡的商業模式,這個融合了音樂現場、酒館、川菜館等特質的餐廳讓人們看到了品類跨界思維在餐飲界的大膽運用。

有經驗的餐飲人都會發現,不管是「茶飲+其他品類」,還是其他品類跨界+餐飲,在品類與品類、板塊與板塊之間,均存在著一些「隱形」的關聯。

茶、酒飲、咖啡、輕食的休閒社交共性;酒館、音樂、餐飲之間的社交娛樂氛圍感,將相近的兩個或多個環節進行結合,更有利於順理成章的資源共享與相互引流;找到相通的共性與共通點,則有利於各個運營板塊的有效融合,激發1+1>2的效果。

突出品牌核心

喜茶新推的咖啡並不是消費者日常喝過的傳統咖啡,而是一種「茶咖啡」。喜茶公司也表示,希望回歸到其品牌核心,所以「靈感」是本次喜茶咖啡的主要研發方向。也正因如此,消費者對於喜茶咖啡新品的更多關注點在於「波波茶味」的咖啡。

反之,如果忽視了其品牌的核心理念,為了跨界而跨界,為了融合而融合,強行將兩個產品疊加在一起,就註定與品牌的基本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最終效果也事與願違。

不斷製造新的差異化運營戰略

跨界的本質是不斷創新,跨界的本質意義便在於差異化運營。

樂樂茶、奈雪的茶先後推出了含有酒精的茶飲,西貝推出酸奶屋,胡桃裡、D5廚房更是因為「複合性」的運營模式被稱為餐飲業的「新物種」。這些跨界舉措,均讓品牌擁了差異化運營特徵。

儲備跨界人才

不管是品類的跨界經營,還是跨界營銷,很多時候,餐飲行業實現跨界後,其運營模塊就不再僅僅局限於餐飲,還可能會涉及到公關營銷、藝術設計、文案、產品創新等多個板塊,對於很多餐飲老闆來說,難的不是跨界的決心,而是拿什麼跨出實實在在的一步,以及保持跨界後的良性發展,這需要多方位及新型人才支撐。所以餐飲行業想要成功跨界,人才儲備亦是一大基礎建設。

(記者 程偉 彭宗璐)

相關焦點

  • 宜家轉型:進軍外賣市場
    6月23日,宜家對法國和西班牙的媒體確認,將從巴黎開始嘗試外賣服務,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市場。事實上,宜家的餐飲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據媒體報導,2018年,宜家一位高管曾透露食品銷售佔集團全球銷售總額的 5%―10%。德國、中國、美國、瑞典和英國是宜家食品業務最重要的 5 個市場。
  • 人們為什麼愛去宜家家居吃飯?
    不想送外賣的餐廳不是好家居商!如今,宜家家居越來越重視備受大家歡迎的餐飲業務,最新消息稱,宜家家居日前宣布,將從法國巴黎開始試點外賣服務。餐飲業務或是新增長引擎在宜家家居,通常排隊最長的並不是家居廳,而是餐廳和瑞典食品屋。
  • 喜茶賣起酒,海底撈賣奶茶,跨界之王還屬宜家和山葉
    跨界,難道是喜茶維持「新鮮感」的方式?無獨有偶,連火鍋店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雙叒叕賣起了奶茶!比如:海底撈。這個夏天,海底撈在相繼推出啤酒和乳酸菌之後,在茶飲品這塊也開始試水,推出了茉莉奶綠、百香果果茶等茶飲。
  • 宜家,賣餐飲的家居巨頭
    近日,宜家官網發文表示,宜家餐廳儼然成為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品牌。開個不正經的玩笑,這對一家餐飲企業來說,顯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言歸正傳,宜家餐廳從最早輔助賣場打造一日遊體驗模式購物到製造話題培養粉絲群,最後一路升級,從集團業務外圍變成獨立消費場景,有了自己的信徒。究竟做了什麼事,踢中了消費者的命門呢?首先,單叢宜家餐廳的商業模式來講,宜家海量顧客流量,成為了其理想的流量入口。
  • 宜家:一家被耽誤的餐飲巨頭
    同樣做購物袋,宜家就是有本事把 4.5 元的編織袋發展成「時尚爆款」;同樣做產品目錄,宜家的《家居指南》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甚至超過《聖經》,也讓宜家成為歐洲最大的媒體公司…最近,宜家還在自己官網上發文,稱宜家餐廳已經是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
  • 郵局試點零售業跨界賣菜 各國郵政系統如何轉型?
    此前有報導稱中國郵政正著手發展便利店業務,進入零售市場。曾幾何時走街串巷的綠色郵政制服將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  郵政繼續發展的出路何在?其實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郵局或多或少地都在進行著「轉型」的嘗試。有些圍繞著郵局本身的業務進行延展,也有些另闢蹊徑,「跨界」得令人瞠目結舌。
  • 宜家在中國開始嘗試電商業務 業務條件是關鍵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宜家家居這家跨國性的私有居家用品零售企業何時進軍電商,沸沸揚揚熱議了很久。2016年9月1日,終於塵埃落定,宜家首個網購試點在上海公開運營。但是,在眾多國際知名連鎖企業紛紛推進線上業務的同時,而宜家卻一直不緊不慢,遲遲未在中國市場進行線上業務,即使開展了電商業務,也僅在上海一地試行。業內人士分析,家居企業上線有三大難題,一是成本壓力很大。家居建材類產品除了定製類產品外,都是大批量生產的標準件,僅市場成本就站到10%-30%,相比之下電商市場成本只有3%-4%。二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制約。
  • 順豐跨界送外賣:創「豐食」做團餐,多連鎖品牌已進駐
    近期,快遞行業巨頭順豐控股,跨界送起了外賣。順豐創「豐食」做團餐,多連鎖品牌已進駐據艾媒網瀏覽發現,順豐名為「豐食」的小程序已經在微信上線,為企業員工市場提供送餐服務,包括集體預約訂餐、集中配送,無接觸安全送餐服務。在小程序首頁端,列有已經開通的「外賣下單」和即將上線的「堂食點餐」功能。
  • 連鎖餐飲上線外賣求生,人均坪效是店面的一倍 外賣迎來二次爆發
    美團研究院在2020年2月初對3.2萬餐飲商戶進行了調查,顯示九成餐飲商戶資金短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省城濟南不少本土連鎖餐飲也上線外賣業務,連五星級酒店也在做。除了連鎖酒店,五星級酒店也上線了外賣業務,香格裡拉、凱悅等酒店也都根據自己的特點推出了外賣產品和業務。青啤也上線了無接觸配送業務,不僅自營配送,還給用戶附近的商家派單送貨。
  •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超8成餐飲企業今年淨利將下滑
    網易財經3月18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於中國餐飲行業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呢?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CCFA)近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或許給出了部分答案。
  • 郵局試點零售業「跨界」賣菜 各國郵政系統如何轉型謀發展?
    但是如今,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郵局已經「跨界」開起了菜市場。  受網際網路衝擊,郵政網點客流量近年來日益減少。此前有報導稱中國郵政正著手發展便利店業務,進入零售市場。曾幾何時走街串巷的綠色郵政制服將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  郵政繼續發展的出路何在?其實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郵局或多或少地都在進行著「轉型」的嘗試。
  • 湖北近九成餐飲商家恢復外賣業務 助力餐飲商戶激活消費新模式
    據美團外賣數據顯示,截至止4月29日,湖北已有近九成餐飲商家恢復外賣業務。記者近日走訪湖北省多個城市發現,湖北餐飲業在美團外賣等網際網路平臺的補貼、返傭賦能下正逐步復甦,不少餐飲商家外賣單量甚至趕超疫前。
  • 六大軟體能力升級,美團餐飲系統計劃助力超20萬連鎖門店
    (原標題:六大軟體能力升級,美團餐飲系統計劃助力超20萬連鎖門店)
  • 年出售1600萬支冰淇淋,宜家真的掙錢嗎?餐飲老闆必懂得峰終定律
    很多人提起宜家的第一反應,做家具的。而宜家官方網站宣稱,宜家餐飲已成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品牌。在2019 年第 48 周,中國長沙宜家餐飲部銷售額達到 245 萬元,排名全國第一,單日最高銷售額為 75 萬元。這個數據直驚人。
  • 上海新標杆:探秘首家宜家咖啡烘焙館
    >,超過《聖經》,讓宜家成為歐洲最大的媒體公司…後來,宜家自家官網上發文聲稱,宜家餐廳已經是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宜家成了跨界中的佼佼者。繼宜家小廚後,宜家又雙叒叕地開始加持餐飲業了。9月10日,國內首家「宜家咖啡烘焙工坊」正式落戶上海徐匯商場。
  • 家樂福做餐飲,疫情下勝算幾何?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顯示,家樂福已經跌至第21位,2019年銷售收入為312.8億元,同比下降8.3%,與曾經的競爭對手高鑫零售、華潤萬家、永輝超市、沃爾瑪的差距逐漸拉大,甚至「後來者」盒馬鮮生也已經趕超了家樂福。直至2019年6月,蘇寧以48億元的價格「抄底」家樂福中國。
  • 餐飲行業增長勢頭受疫情阻礙,外賣市場成餐飲商家破局關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消費者居家防疫,整個餐飲行業遭遇重創。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疫情期間中國餐飲外賣市場商戶專題研究報告》主要針對疫情期間餐飲外賣市場的發展環境、外賣商戶的行為認知、以及第三方外賣平臺對商家的幫扶舉措進行案例分析,並對外賣市場未來趨勢進行展望。
  • 宜家杯子致癌物超標,它怎麼又出事了?!
    5歲時,他就開始做起了小生意:向附近的住戶們出售火柴,剛開始銷售範圍不大,到他7歲時,他已經開始騎著自行車向住得更遠的人們賣火柴了。賣火柴的小男孩從斯德哥爾摩低價進貨再賣掉,即使單價不高依然利潤頗豐,逐漸,他的業務範圍從火柴擴展到了花籽、賀卡、聖誕樹裝飾品和後來的鉛筆和原子筆。
  • 福州餐飲企業開展團餐業務轉戰線上市場
    爭相拓展線上市場餐飲企業應對疫情醉得意是我市最早提供外賣的連鎖品牌之一。「近期我們的經營策略就是全力加碼線上,福州六成多門店已經重啟了外賣服務,整體營業額恢復到往常的八成。」醉得意品牌經理張建霞說,為降低損失,公司還試水夜宵檔和企業團餐業務。「夜宵業務已經做到了收支平衡,團餐服務對象有1000家左右。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外賣小程序,近期會在部分門店試點上線。」老福洲徐記也推出套餐進軍企業訂餐市場。「針對這段時間『全民學做菜』,我們專門推出了11款安心方便菜,在口碑直播上以視頻教學的方式跟用戶互動,效果還不錯。」
  • 直營店越開越多的「痴饃」餐飲連鎖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今加盟行業也在洗牌,隨著餐飲品牌對加盟的審核、打假越來越嚴,快招公司、惡意山寨在市場上將越來越難以生存。如果餐飲品牌能做好管控,對加盟模式進行創新,加盟仍是個好模式。以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老鄉雞和喜家德為例,以往都採取直營店模式,現如今都開放了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