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售1600萬支冰淇淋,宜家真的掙錢嗎?餐飲老闆必懂得峰終定律

2020-12-18 米粒餐學院

很多人提起宜家的第一反應,做家具的。而宜家官方網站宣稱,宜家餐飲已成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品牌。

在2019 年第 48 周,中國長沙宜家餐飲部銷售額達到 245 萬元,排名全國第一,單日最高銷售額為 75 萬元。這個數據直驚人。

做家具的宜家副業做成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品牌

實際上,宜家最開始做餐飲,只是因為他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Ingvar Kampradre認為「你永遠無法和一個餓著肚子的人談生意」,宜家餐廳因此應運而生,負責給消費者提供休憩和進食的場所,延長顧客的停留時間,提升滿意度。

誰都沒想到,這項「副業」越做越大,這些年,宜家餐廳的營收都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如今,宜家每年會服務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6.5億人次的食客。

宜家餐廳剛開始是由於商場本身帶來流量的導入,到如今,已經成為流量的一部分。甚至宜家食品部主管 Gerd Diewald 還表示,他們正在考慮下一階段下一階段,把宜家餐廳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小餐廳,專門開在市中心地段。

宜家雖然開遍全球,但餐廳本土化程度卻非常高。除了一部分經典餐品,如瑞典肉圓、炸雞排、芝士蛋糕等,他們有50%的餐品是根據當地消費者口味進行選擇的,如深圳宜家提供的特色早茶,東北地區提供的特色蓋飯。

而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就是他那1元的冰淇淋,幾乎人人必點。但是冰激凌並不在宜家的餐廳裡面,而是設立在出口位置,這是為什麼呢?

星巴克、宜家的應客之道

連豬肉都漲了又降,卻回不到當初的價格,而宜家的冰淇淋卻始終僅售1元,它不賠本麼?

當然,財大氣粗的宜家也不會指著冰淇淋掙錢,雖然他的冰淇淋僅在中國一年就能賣出1600萬支。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經提出一個理論,叫做:峰終定律

人們對於一件事的印象,分為兩種體驗,一種是過程中最好的體驗,一種是最後的體驗,而過程中其他體驗對於消費者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宜家的內部設計相對來說較為複雜,畢竟本身是賣家具的,需要足夠大的空間規制產品,但是在購物過程中,他的產品如沙發、床都可供消費者休息使用,並且部分產品的性價比極高,讓消費者體驗感很好。

但是它的顧客動線設計卻相對複雜,往往當顧客轉來轉去好不容易走到出口,卻又要排一段長隊,這一段的購物體驗對很多人來說體驗感極差。

下圖所示為宜家的顧客消費體驗值,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產品的質量以及使用感的好感度很高,但是在結帳排隊的過程中好感度跌到最低,但是當結帳過後買到1元冰淇淋,好感度再次提到最高。

在顧客消費的過程中,不可能所有環節都能做到完美,但只要它滿足峰終定律,就足夠讓消費者滿意。

如宜家,它的產品好感度就是它的「峰」,而1元冰淇淋就是它的「終」。

我們比較熟悉的星巴克也是運用峰終定律所設計的消費體驗動線。

星巴克往往人比較多,顧客找座位排隊的體驗感是很不好的,但是在消費者進門感受到較為舒適的環境、店員熱情友善的態度以及專業的咖啡讓顧客消費體驗達到一個峰值,在離開店面時仍然會有店員面帶微笑的送別,讓顧客在離開時也保持好的心情。

餐飲人如何利用峰終定律贏得顧客好感

峰終定律實際上是最適合餐飲業的,它不限品類,適用於所有門店。

首先,我們需要尋找「峰」「終」時刻,也就是確定高峰體驗及終點體驗。高峰時與結束時的感覺,是客戶體驗最為關鍵的節點,直接決定用戶對於產品及服務的評價。

找到顧客最舒服的峰值體驗點,分析每個節點,同時也需要根據餐廳的實際情況,根據成本控制及定位需求確定峰值關鍵點的取捨。

這就需要提前做好用戶調研,與自己的顧客做深入交流,了解顧客需求及感受,將顧客認為重要的時刻進行反覆優化。

同時,我們可以製造驚喜時刻,給予顧客超乎期待的體驗值。

如山城火鍋,在顧客用餐之後,除了常見的薄荷糖外,還準備了免費的冰激凌,讓顧客帶走。並且,一直到顧客出門,服務員始終是微笑的。

儀式感也是製造「峰」值的有效方法,餐廳刻意製造的儀式感,除了給顧客製造新鮮感,也會給顧客相當深刻的印象。

一家東北餐館曾使用「擊鼓上菜」,服務員敲鑼打鼓的將製作精美的菜品呈上餐桌,並且對顧客說一段祝福語,雖然菜品味道很一般,但是大部分顧客都很滿意。

當然,不同品類的門店所使用的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峰」點與「終」點也各不相同,但是規律總是有可循的。一家門店不一定非要做到完美,但是找到那個能夠擊中用戶愉悅體驗的最高峰,不斷優化最到極致,最後給用戶一個更好的結束體驗,也是足夠的。

總結

堂食恢復後,餐飲行業正在逐漸復甦,靈活運用峰終定律設置顧客動線,可能會給門店帶來不一樣的效果。畢竟峰終定律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好的口碑往往來自顧客好的消費體驗。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巔峰體驗」和「終點體驗」兩個點上,必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今日互動-

你會怎樣利用峰終定律來設計顧客動線呢?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進群哦~

相關焦點

  • 一年賣出1600萬支,宜家餐廳的冰淇淋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
    如今,宜家家居已經成為全球家居巨頭企業,然而,這家瑞典家居企業卻不是心無旁騖,在經營家居業務之時,還從事著餐飲行業的業務。每一家宜家家居的賣場出口,都會有一家宜家餐廳,售賣一些經典的瑞典美食。而令人稱奇的是,宜家餐廳裡的食物售價都十分低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冰淇淋,在任何一個國家,宜家的冰淇淋都只買一元錢,並且多年來無論物價如何上漲,這一定價都始終沒有改變過。一元錢的冰淇淋顯然是虧本的生意,對此很多人不禁疑惑,宜家開餐廳難道不是為了賺錢嗎?
  • 宜家冰淇淋賣1元,賺瘋了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作者 | 浪潮工作室中國大陸只有31家宜家商場,一年卻可以賣出1950萬支冰淇淋。同樣是冰淇淋,麥當勞每個最少要賣4塊錢。宜家的冰淇淋只要賣1塊錢,就不怕被吃窮嗎?其實,不僅是冰淇淋,宜家的其他美食也很受歡迎,提拉米蘇蛋糕、香烤三文魚排、香烤牛排、瑞典肉丸等等。最經典的是瑞典肉丸,全球的人每天能吃掉200萬個。
  • 宜家正式入駐天貓網上商城,1元甜筒冰淇淋會上架嗎?
    目前,宜家和天貓打通了會員體系,在宜家門店和宜家天貓旗艦店可使用同一帳號,價格保持統一。發布會當天,宜家旗艦店還開通了淘寶直播首秀。靈魂一問:1元甜筒冰淇淋會上架嗎?多少年來,宜家讓人忍不住一逛再逛的秘密就在於出口處的冰淇淋。1塊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你能買到1個宜家冰淇淋。在大多數國家,宜家冰淇淋都只賣當地的1元錢,甚至價格更低。
  • 宜家靠1塊錢的冰淇淋,賺瘋了
    是1塊錢一個的冰淇淋。中國大陸只有31家宜家商場,一年卻可以賣出1950萬支冰淇淋。同樣是冰淇淋,麥當勞每個最少要賣4塊錢。要知道,只有在20年前,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打價格戰的時候,才忍痛把甜筒價格(從2元)降低到了1元。
  • 一支甜筒在宜家賣1200萬支,你除了賣建材家居裝修,還能賣什麼?
    前段時間,網上有篇文章刷屏,標題大意是說宜家家居有一款甜筒產品,僅2015年,就賣掉1200萬支。在這篇來源顯示為「品牌頭條」的文章裡,作者認為,如果列一份宜家的暢銷榜單,排名第一的可能不是沙發、檯燈等,而是1元一支的冰淇淋甜筒。
  • 出售「生活方式」的宜家
    2018年財年,宜家總銷售額同比增長11.2%至255億歐元,淨利潤14.5億歐元,雖然比2017財年17億歐元的淨利潤相比有所下滑,但相對於原料及成本上漲的全球零售市場來說,宜家的業績仍是驕人的。而在中國市場,宜家2018財年創下了146億元人民幣的業績,貢獻了宜家總營收的6%,增速居於全球首位。
  • 千億價值的「峰終定律」,宜家、星巴克、亞朵都在用
    宜家冰淇淋在中國的售價是 1 元,很多人就會有疑問,1 元人民幣的冰淇淋不會虧本嗎?僅 2015 年,宜家中國就售出 1200萬支甜筒。1元冰淇淋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營銷「陰謀」?全球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發布2018財年全年財報及第四季度季報。數據顯示2018財年整年星巴克實現營收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0%;綜合淨利潤同比上漲8%。
  • 中國宜家餐飲年營業額超1.6億 被忽略的餐飲巨頭
    宜家的家具名聲可謂如雷貫耳,如果要說宜家也是一個餐飲業巨頭,一般人恐怕不太相信。然而,事實上在2002年之前,宜家餐廳全球的營業額就接近了20億美元。  從最初不到百來平方米客人都坐不滿,到現在過千平方米要排隊站著吃,中國宜家餐廳的年營業額超出1.6億!它是憑藉什麼做到的呢?
  • 宜家:一家被耽誤的餐飲巨頭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阿慕來源:營銷有一套(ID:cbocmo)你認為宜家真的是一個家居零售商?其實不然。▲圖片來源於網絡2016 年宜家餐飲在全球收穫了 18 億美元營收,佔了總收入 374 億美元的 5% 左右。宜家中國的餐飲佔比更大,2018 年宜家中國的營收達到 147 億元,其中餐飲大概貢獻了 10%。作為一個家居零售品牌,宜家如何不知不覺地成為餐飲界的黑馬?
  • 宜家營銷案例:一隻1元甜筒,一年賣了1200萬!
    如果列一份宜家的暢銷榜單,排名第一的可能不是沙發、檯燈、置物架,而是出口處1元一支的冰淇淋甜筒。
  • 全球第一家「宜家便利店」來了
    這裡出售的是一些瑞典傳統的美食,還有瑞典的手工啤酒和甜點哦。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152個餐位,也減少到了40個。(還是蠻安全的!)看到這,估計你會好奇,宜家不好好賣家具,開便利店是搞哪樣。但其實這些年來,宜家「不務正業」也不是第一次了。
  • 全球首家「宜家便利店」來了!
    這裡出售的是一些瑞典傳統的美食,還有瑞典的手工啤酒和甜點哦。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152個餐位,也減少到了40個。(還是蠻安全的!)看到這,估計你會好奇,宜家不好好賣家具,開便利店是搞哪樣。但其實這些年來,宜家「不務正業」也不是第一次了。
  • 宜家1元甜筒賠死都不漲價,背後是最有價值的營銷定律
    僅2015年宜家中國就售出1200萬支甜筒>宜家1元冰淇淋背後的營銷陰謀宜家冰淇淋在中國的售價是1~2元,在德國的售價也是1元,但是單位是歐元。1元人民幣的冰淇淋不會虧本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還得從峰終定律說起。
  • 1元冰淇淋好吃嗎?探訪福州宜家:近萬件產品,怎麼選有性價比
    宜家官網發文:稱自家餐廳是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外電定位宜家是主題公園:因為不少年輕人會在周末時間宜家逛一天。宜家前 CEO就透露,打造「外出遊玩一天式的購物體驗」是企業目的。網紅產品1元冰淇淋是在這裡售賣,但非節假日的中午已經不提供。周末節假日不知道有沒有。當想著1元的冰淇淋時,宜家早已經為你提供了替代方案:3元的小瓶礦泉水。
  • 為什麼宜家、Costco虧本幾十年也要堅持低價
    【生活熱搜】藍黃相間的Logo,簡約的主題風格,響亮的品牌名……說到宜家,很多人腦海中都有印象。不過,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應該還是那1元錢的冰激淋。作為瑞典的家居品牌,宜家的美食也一直被全世界的消費者津津樂道。據統計,僅2015年,宜家中國就售出1200萬支甜筒。
  • 不起眼的一元甜筒,讓宜家一年收入多了1200萬!
    截至2008年12月為止宜家在全世界的36個國家和地區中擁有292家大型門市(其中258家為宜家集團獨自擁有,34家為特許加盟)。大部分的門市位於歐洲,其他的則位於美國、加拿大、亞洲和澳大利亞。每年印刷量高達一億本的IKEA商品目錄中,收錄有大約12000件的商品,號稱是除了《聖經》之外最被廣為散布的書籍。
  • 30張圖解讀宜家管理之道!
    8月18日,宜家發布2017年財報,同時宣布上線電商。想問問大家,你真的了解宜家?來來來,給大家提三個問題。1、為什麼提起宜家,大家先想起1元甜筒?2、宜家到底多大,組織架構長什麼樣,有多少員工?3、宜家哪些文化價值觀值得借鑑?
  • 從宜家餐飲的火爆到瀋陽百年商圈的冷清,商場餐飲的經營之道
    元旦新年小長假,亞洲最大的宜家家居三樓餐廳滿滿的食客,就餐人數已經超過隔壁傳統大眾餐廳幾倍,家居行業跨界餐飲業,並取得一年 10 個億的驕人成績。80後、90後、00後逐步成為餐飲消費主體、餐飲行業已經面臨巨變。餐飲消費已經進入「場景時代」,這種場景餐飲行業轉型已經到最高潮。
  • 宜家跨界成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 開始試點外賣業務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8月,宜家零售額達到341億歐元(約2676億人民幣),其中宜家食品(含餐廳)貢獻了18億歐元(約141億人民幣)。如今,宜家每年會服務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6.5億人次的食客,宜家或成為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巨頭。
  • 一家被賣家具耽誤的餐廳,去宜家吃飯怎麼成為逛宜家的標配?
    宜家餐廳,又是如何歪打正著成為12億的餐飲帝國呢?01 遵循峰終定律的打造 峰終定律:人們對一件事的印象,往往只能記住兩個部分。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即峰;一個是最後的體驗,即終。過程中好與不好的其他體驗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