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新年小長假,亞洲最大的宜家家居三樓餐廳滿滿的食客,就餐人數已經超過隔壁傳統大眾餐廳幾倍,家居行業跨界餐飲業,並取得一年 10 個億的驕人成績。80後、90後、00後逐步成為餐飲消費主體、餐飲行業已經面臨巨變。餐飲消費已經進入「場景時代」,這種場景餐飲行業轉型已經到最高潮。
用餐不再是為了果腹,而變成融合社交、娛樂、消遣的綜合體驗。餐飲場景是什麼?消費者在對餐飲產生某種特定需要時,餐飲和資源完全對接。瀋陽宜家家居2010年5月建成營業總投資約6000萬美元,當時是宜家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第八家商場,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營業面積將近5萬平方米,當時是全球第二大宜家,亞洲第一大的宜家家居。我們拿這個家具商場舉例說事,沒有什麼廣告意圖。
我們新年第一天來到這裡觀察,餐廳滿滿的食客,他們是為了用餐才到家具商場的嗎?顯然不是為了用餐而來,而是商場故意把他們滯留在這座家具城,而且氣氛還很融洽。
自助式購物、自選用餐、自助飲品咖啡,北歐風格的餐廳,自從餐飲行業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餐飲從業者要想「破局」,突破傳統餐飲經營的困境,就必須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
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服務方式,宜家家居讓消費者產生吃的有氛圍,有情調,有感覺,還要讓吃飯之外的「附加值」提高。
宜家不缺乏營銷策劃團隊,狗年送個狗,不少人就是為了狗也得吃點什麼。
營銷吸引年輕人,迎合新生代消費者需求,它在個性化體驗上進行場景營銷。宜家餐廳可謂是非常的吸金。宜家中國區餐飲部2015財年中國餐廳接待了3100萬位顧客,銷售了600萬份肉丸。
說白了很多消費者還是對價格是敏感的,招牌要低價主打,進店之後服務員要針對顧客引導消費升級。路線設計很迷宮,不論怎麼逛,最後都給你弄到餐廳方向,逛累肯定要吃飯的,餐廳利潤不高但是銷售量高,服務員很少,全靠顧客自覺。
家庭化消費已經成為主流,一家好幾口消費要有主打套餐,中式西式口味都俱全。宜家餐廳的產品分為5大類:沙拉,甜點/麵包,配菜,意面/土豆泥等西式主食和中式主食,都是隨時加熱的那種批量食品,咖啡飲料自取,整體運營成本低廉,至於味道就那麼回事吧。
兒童娛樂區和休閒區搶到小客戶的胃口, 耐心的勾引消費者, 買兒童餐就送小玩具,逛街吃飯還能愉快的玩樂,其實這些設備設施不算高價,還都是來自商場裡面的貨品,在家具店裡面開餐廳,在餐廳裡面賣家具。
歐洲出品的煙燻三文魚也和家具一起來到瀋陽。一旦形成核心的競爭優勢,在產品上也要形成差異化。
各種酒水醬料都擺到家具商場,購買人群還輻射到東三省。
目測整個鐵西區他們商場的餐廳生意是最火爆的,估計比家居銷售額還要高。這裡熱狗、冰淇淋最暢銷,服務員說每天賣掉幾千隻熱狗。
紅酒啤酒白酒都有。
家具商場賣番茄醬。
家具商場二層結帳之後是宜家咖啡櫃檯,咖啡的價格也算是很實在,反正走累肯定要喝點吃點,利潤不高但是銷售量高。
宜家具有獨特的店面路線設計,高達「60%」的購買品不在顧客原本想買的清單之內,最後買到東西時的快感會是原本「計劃購物」的好幾倍,商場用迷宮綁架顧客,滯留顧客消費的時間,最後逛玩半天必須得吃一頓飯,其實很多顧客說去宜家就是為了找一下裝修的靈感,最後還要吃頓瑞典美食深刻體驗一下。
商家都說商圈能互相利用,但是隔壁星摩爾還沒有完全借上宜家的光,因為顧客逛完宜家就消耗掉整個時間,其實很多大型超市也這樣設計逛街路線,但是那種生硬的迂迴讓人感到不舒服。體量本來差不多大,但是購物體驗真不太愉快。凡去過宜家的人都會覺得這兒有家的感覺,其實不僅僅是家的感覺,一種建立自己美好生活的希望!在這裡你不會有大賣場的壓抑。
瀋陽很多商場開始收費停車,而宜家還堅持免費停車,又搶到一大批顧客,讓顧客更完美的體驗,提升消費體驗關注用戶的需求,而不是想著如何賺取更大的利潤,當真正解決大多數用戶需求的時候,顧客自然會把錢給你送來, 消費者來逛商場,他們花錢不是找罪受,各種設施及服務意識肯定要加強到極點。其實瀋陽商圈很多,據說是中國前幾名,瀋陽百年中街和太原街逐漸被冷落,附近城鄉結合部那種交通及停車便利的獨立商城越來越火爆,這種一站式購物中心和獨立商業廣場是商城餐飲的下一個戰場。
圖文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