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人物】仁心仁術、一代名醫——金子久

2021-02-12 桐鄉市大麻鎮中心學校

      桐鄉市大麻鎮中心學校位於大運河畔的大麻鎮。民國6年(1917)金子久與友人合資建新式學堂,為一鎮教育之始。抗戰時期,學校被迫在鄉間流動辦學。抗戰勝利後學校改稱大麻鎮中心國民學校。1949年,更名大麻鎮完全小學。百年治校,桃李天下,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學校發展的百年曆程。

仁心仁術  大愛無疆

    金子久是大麻鎮新式學堂的創辦人,他不僅熱心公益事業,也是一位醫術高明的中醫。可以說大麻鎮近代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與這位名醫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仁心仁術、愛滿天下的鄉賢。

      金子久(1870-1921),名有恆,又名壽生。他出生於杭州臨平饅頭堰(今臨平梅堰)祖宅。父親金芝石,原居住於杭州清河坊,精兒科和內科,清末時全家遷居大麻鎮流芳橋畔。

      金子久自幼便跟隨父親專研醫術,深得父親醫術傳承。清光緒十七年(1891)金子久在大麻鎮祖宅問松堂設診行醫,因其醫術高明,百姓慕名前來,多年後便享譽江南。

      清光緒三十年(1904),金子久正式授徒,首位弟子是海寧丁橋羊繩祖,二弟子是德清縣新市鎮金彝叔。此後桐鄉夏莘夫、海寧王和伯先後拜師學醫,此後慕名前來向先生求學者一百七八十人,大多學有所成,各負盛名於一方。

      民國4年(1915年),金子久設診所於上海,並親定弟子約。平時經常往返於大麻與滬杭之間,對於貧苦病患,常常免除診金,甚至代為購買藥材。民國5年(1916年)春,北洋政府電召金子久入京為袁世凱治病,行途中知袁氏亡而返。

       金子久一生專研醫術,奔波各地忙於診務,無暇著述,後由其弟子彙編《金子久醫案》,該書也成為眾多學醫者學習專研的著作。

      除了醫術高明外,金子久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常常主動參與到各項公益活動中。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金子久捐資重建大麻德興橋(即斜板橋)。宣統元年(1909年),大麻遭受水災,金子久免佃戶田租,並捐資建造九裡塘橋。宣統二年(1910年),正月,與裡人金炳鰲(字幼山)倡議設立大麻育嬰堂。其中民國6年(1917),他在行醫中知道大麻眾多貧寒子弟無書可讀,便萌生辦校的想法與湘漾裡好友商議,當即便決定辦新式學堂以招收貧寒子弟。可以說清末民初大麻鎮的許多公益活動都有金子久的身影,他對公益事業的熱心也影響了其子女後代,抗戰勝利後對大麻學校重建的過程中,金子久之子金濬便出資助力。

      民國10年(1921年) 8月12日,金子久因病去世。程森曾輓聯云:「醫國先醫人,盛名遍海內;仁心亦仁術,生在列篇中」。門人吳蘭士挽句有云:「浙東西,江南北,待起膏肓,不知凡幾,驚心聞噩耗,又豈獨門牆飲泣,山丘到處哭先生」。至今金子久及其門生形成了近代醫學影響巨大的「金氏醫派」。

文章資料來源:《大麻鎮志》編撰組   《仁心仁術金子久》範紅傑著

審   核:鍾學良

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如果您曾就讀、任教於桐鄉市大麻鎮中心學校,如果您有關於學校的生活珍貴記憶想告訴我們,可以投稿至郵箱44933260@qq.com。我們會擇優選擇部分精彩內容在桐鄉市大麻鎮中心學校微信公眾號刊登。

相關焦點

  • 徐今懋 | 金子久先生傳略
    為名醫金子久先生內侄孫,幼年在金氏家塾附堂讀書,少年求學於杭州安定中學,民國時期曾任大麻中心國民學校校長。中年與海寧張宗祥、平湖陸維釗、鄞縣周岐隱有交往,張宗祥謂其「經驗既多,用心復細」。徐氏善書法,業醫,於大麻衛生院退休。研究《傷寒論》七十餘年,著有《傷寒論經緯淺釋》一書。此篇《金子久先生傳略》為今懋先生八十年代所撰寫,史料豐富,文字典雅,讀來朗朗上口。
  • 【方志四川•人物】葛麗平 ‖ 久病成醫的蜀中名醫劉仕廉
    久病成醫的蜀中名醫劉仕廉葛麗平「要觀天地之象,觀萬物生靈之象,觀疾病健康之象。 所以今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災。厥陰風木司天已經描述了,太虛元象,上半年是比較和緩的;下半年,特別是在冬至前後,也就是延續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發生。」 這是我國中醫專家王永炎在2019年6月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會議上的一次談話。
  • 「雲浮好人」韋玲:秉持仁心仁術 守護人民健康
    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14年,用愛心與責任澆灌仁心仁術,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醫者的鏗鏘誓言,為患者的健康盡心盡力。因此,她被評為2019年敬業奉獻類別的「雲浮好人」。從2006年進入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工作,韋玲從一名普通醫學生到科室副主任,從默默無聞的小醫生成長為一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團隊的核心骨幹。
  • 一代乳腺名醫黃漢源 大醫精神·傳承當代
    越當醫生時間久,就越容易發現:做一個好的醫生,很多時候會因為你的存在,讓很多生命得到挽救,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環境下。  小事跡·彰顯醫者仁心  黃漢源身上有著傳統仁心仁術、救死扶傷的醫者信念。他一直認為,醫生的戰場不止在手術臺上或醫院門診裡,而是在任何一個有需要他的地方。
  • 名醫曹穎甫-論曹先生的醫術
    曹穎甫先生是著名經方臨床家,他學生整理的著作《經方實驗錄》影響了幾代中醫人;他是一位中醫教育家,章次公、秦伯未、嚴蒼山、程門雪、等等這些中醫傳奇人物都是他的學生而經方中有很多虎狼之藥,善用這些方藥多為名醫。曹先生根據結合臨床經驗以及方藥峻緩將仲景方分為三類。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拜訪婦科名醫肖承悰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拜訪婦科名醫肖承悰2020年7月30日,北京夏日正濃,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走進北京鼓樓中醫院,尋訪「京城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之嫡孫女及學術經驗傳承人、燕京流派主要傳承人」肖承悰的醫者人生。
  • 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舉行
    在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將為新同學打開時光裡的秘密。8月29日,隨著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華山路古色古香的校門緩緩「打開」,學長學姐與來自五湖四海的2020級新生們「雲端」相約,攜手走進交大、走進校史博物館,一幅交大風雲跌宕的辦學歷程和為國為民的偉大成就繪就的恢宏歷史畫卷,緩緩鋪陳開來。
  • 蘇州「送子觀音」許小鳳拜師全國婦科名醫肖承悰
    【看蘇州專稿 文/馬月華】超厲害的婦科名醫來蘇州收徒弟啦!收的也是位名醫!一個是來自燕京肖氏婦科一個則出自吳門女科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京城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先生的嫡孫女及學術經驗傳承人,燕京醫學流派主要傳承人。同時,肖承悰也是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首都國醫名師,第四、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第二屆「白求恩式好醫生」,第七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 。
  •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學醫要有愛心,仁心仁術當從小事做起
    醫聯媒體聯合百度健康推出了「名醫坐鎮」直播,邀請了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陳達燦教授,做客直播間,分享其從醫經歷,也給正在選擇專業及發展方向的高考學子一些暖心建議
  • 開學前先「雲遊」博物館,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在線「預習」校史
    在2020級新生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活動8月29日於線上舉行,由學長學姐們為五湖四海的2020級「萌新」講述交大歷史,共同打開時光裡的秘密。上海交通大學自1896年建校至今,以家國為己任,延攬天下英才,以其獨有的精神魅力將一代代交大人凝聚在共同的目標下,求實學、務實業,愛國奮鬥、勇登科學高峰、造福人類。
  • 校史館裡的公開課:南京農業大學四史教育有「校」
    12月23日,一堂以「大學與大地」為主題的「四史」教育公開課在南京農業大學校史館開講,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教育》主編董維春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葛笑如教授聯合授課,通過生動詳實的校史史料與人物故事,結合館藏實物與圖片,在校史中串聯起「四史」,為在場師生鋪展開一幅大學與大地的歷史長卷。
  • 開學前先「雲遊」博物館,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在線「預習」校史[圖]
    上海交通大學自1896年建校至今,以家國為己任,延攬天下英才,以其獨有的精神魅力將一代代交大人凝聚在共同的目標下,求實學、務實業,愛國奮鬥、勇登科學高峰、造福人類。本次雲遊活動通過大量前期調研、數據分析,精準把握新生們對校史的認知需求和特點,打破傳統參觀講解路線,從校史博物館的豐富館藏中精心挑選了十組極具代表性的展品/故事及人物,向新生及家長們講述學校因圖強而生、因人才而興、因改革而盛的發展史和奮鬥史。
  • 東華大學校史資料徵集啟事
    東華大學校史資料徵集啟事 2020-10-1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看看這堂校史館裡的公開課
    12月23日,一堂以「大學與大地」為主題的「四史」教育公開課在南京農業大學校史館開講,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教育》主編董維春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葛笑如教授聯合授課,通過生動詳實的校史史料與人物故事,結合館藏實物與圖片,在校史中串聯起「四史」,為在場師生鋪展開一幅大學與大地的歷史長卷。
  • 為仁心仁術再度加冕!我院常立高教授勇摘「四川十大外科名醫」桂冠
    核心提示:數百家強院參與、近千名醫生候選、百萬級投票點讚……歷時一個月,經過多個環節PK,2018年「我心目中的名醫」獲獎名單正式出爐——9月16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家庭與生活報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我心目中的名醫」大型公益評選活動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全市20多家主流媒體代表,以及300餘位衛生醫療行業領導和業界大咖到場,見證「川蜀名醫」問鼎榮譽之巔。
  • 校史館裡話愛國
    校史館裡,展示著這所以「三航」為主的高校的發展歷程和西遷以來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1955年,按照中央部署和西部國防建設需求,南京兩所航空學校要遷出一所到西安,與當地的航空工業基地建設相適應。那時的華東航空學院(簡稱華航)組建不久,壽松濤校長主動請纓西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苗懷明:我們需要與學校名聲匹配的校史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雖然如今各類校史就數量來講已很不少——幾乎每所高校,不管是百年老校,還是新建的學校,都有一本印刷相當精美、字數也很不少的校史。並不誇張地說,不少校史往往就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學校分史外加學校沿革變化的一些流水帳。當然,每一部校史也都會提到該校的科研治學情況,但多是那種表功行賞、表揚稿似的簡略描述。至於那些在該校任教的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之類,肯定會有記載,不管他們任教的時間長短,著名的政治人物更是不在話下,還要大寫特寫。
  • 身為一代名醫的扁鵲,到頭來卻被同行所害,死於非命
    扁鵲是歷史上的一代名醫,他從長桑君那裡學到神農手眼,結果卻死於非命。甚至可以說:他死於依法治國的秦國,死於同行追殺,死於患者情緒化。這是一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超越社會制度的永恆悲劇。 當初,秦國的太醫令李醯知道扁鵲到了鹹陽。
  • 華東師大推出高校首部校史動畫片,演繹前身大夏大學
    華東師大推出高校首部校史動畫片,演繹前身大夏大學 澎湃新聞訊 2014-10-15 22:17 來源:澎湃新聞
  • 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召開
    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召開  清華新聞網1月28日電 (通訊員 王向田)1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在校史館召開。校黨委副書記、校史編委會主任鄧衛,學校老領導方惠堅、賀美英、張思敬、黃聖倫、莊麗君、胡顯章、葉宏開、孫道祥等校史編委會委員和特邀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張再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