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培育創建超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2020-08-28 深圳新聞網

南方日報2020年8月21日訊 一份優質學位的重磅文件,引起了廣泛熱議。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中共廣東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個部門聯合發出一份文件,《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

該份文件進一步規範區域內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要求,並創造性地提出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可以預見,未來珠三角教育集團化水平將更高,可提供更多優質學位;粵東、粵西、粵北的適齡兒童,或將在可家門口享受珠三角優質資源!

焦點一:

培育創建超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集團化辦學有效地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適齡兒童「上好學」的需求。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

教育集團化的辦學模式多樣化,現有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辦分校、託管、合作辦學、教育聯盟等,已經積累了不少好經驗。接下來,廣東集團化辦學還將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委託管理、多法人組合、單法人多校區、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體制等更多樣化的集團化辦學模式。

同時,鼓勵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集團管理,提升辦學質量。支持各地採取優質學校設立分校區、優質學校委託管理薄弱學校、新建學校劃歸優質學校管理等方式組建緊密型的教育集團。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的高水平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優質民辦學校牽頭組建教育集團。

焦點二:

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

目前,教育集團化辦學主要集中在區域內的優質學校。下來如何進一步推動教育集團化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各地要採取辦學主體自主組合、政府引導組合等多種方式,以區域內一所優質品牌學校或者優質教育資源為龍頭,與區域內其他學校組建教育集團,制定共同的教育發展願景與目標,實現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動集團內各成員校同步、優質、均衡、特色發展。

其中,鼓勵縣(市、區)以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為主體組建縣域內的教育集團,鼓勵地市以優質特色普通高中為核心校組建市域內的教育集團,積極推動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周邊地區輻射,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更令人期待的是,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將有更大規模的「破局」。

《指導意見》強調,鼓勵各地市之間、市域內各縣區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基礎教育領域的辦學合作,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珠三角地區要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強合作,以珠三角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為核心校組建教育集團,帶動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基礎教育水平;

廣州、深圳應積極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作用,推動組建輻射大灣區的教育集團,促進大灣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

支持省屬中小學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市和珠三角學位緊缺的地市深度合作,通過建立分校區、委託管理等形式開展集團化辦學;

吸引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外優質品牌學校與我省中小學、幼兒園合作,創辦教育集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優質學校。

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加強與港澳臺及國外教育機構交流合作。

焦點三:

一個教育集團覆蓋的學校(分校區)數不超過9所

有一種不同聲音認為,教育集團化辦學,容易稀釋優質教育資源。《指導意見》明確,要合理確定集團辦學規模。

接下來,各地要根據當地教育發展需求,綜合考慮資源條件、輻射幅度、保障能力和實際效果等因素,科學規劃教育集團發展,合理控制教育集團辦學規模,避免單一校區規模過大、在校生人數過多。要防止出現集團規模過大導致辦學質量滑坡,以及簡單化貼牌管理等負面影響,避免優質教育資源稀釋。

《指導意見》明確,原則上一個教育集團覆蓋的學校(分校區)數不超過9所,覆蓋的學生數不超過1.5萬人。

焦點四:

成員校達到一定條件後可脫離原教育集團

《指導意見》要求,要健全集團化辦學機制,包括優化內部治理機制、建立成員校成長溢出機制、健全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和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等,推動教育集團化形成制度。

備受關注的是,要建立成員校成長溢出機制,將教育集團作為不斷提升成員校辦學水平、不斷培育釋放新優質資源的載體、孵化器和平臺,從而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集團內的成員校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脫離原教育集團。鼓勵各地以成長後的成員校為核心校,組建新的教育集團,與薄弱學校共享相關資源、課程、理念和人才。

同時,鼓勵教育集團通過兼課、走教、輪崗、支教等方式,組織教師在各成員校之間流動。新任成員校校級領導一般應具有集團內兩所以上學校工作的經歷(其中每所學校的工作時間不少於1年)。

焦點五:

嚴禁教育集團內「掐尖」違規招生

教育集團內怎麼招生升學?

《指導意見》提出,各地要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指導各教育集團依法依規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要求,小學一般採取按地段對口方式入學,初中一般採取按地段對口入學、小學對口直升或電腦派位搖號等方式入學。成立教育集團的優質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名額分配可適當向本市招生區域的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

同時,規範民辦義務教育招生辦學行為,嚴禁教育集團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嚴禁教育集團違規跨區域招生,嚴格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要求。集團內各成員學校應按規定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禁以各種形式借讀、掛學籍跨校就讀。

焦點六:

引導教育集團提升內涵形成特色

《指導意見》明確,要進一步提高集團化辦學質量。

其中,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及時開展課堂教學診斷,藉助數據精準發現和解決課堂教學問題,利用大數據分析形成集團、學校各層面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提升集團內各學校的教學質量。

要建立集團內同學段、同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實施教師聯合備課、聯合教研、合作科研、教學競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建立集團內教師職稱統一推薦評審制度,鼓勵各地向辦學成效顯著、管理規範的集團下放教師職稱評審權,統一開展教師職稱評審。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充分發揮教育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文化引領各成員校「和而不同」發展。集中集團專業力量,幫助各成員校在提升常規課程教學水平的同時,打造特色課程,凝練辦學特色。

【記者】吳少敏 鍾哲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廣東將培育創建不少於100所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指導意見》指出,要優化集團化辦學布局,探索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
  • 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粵教宣)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統籌區域內集團化辦學、推動跨區域集團化辦學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 廣東:兩年內創建百個省級優質教育集團
    根據文件目標要求,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
  • 到2022年創建,百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近日,省教育廳、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集團化辦學將有效地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破解全省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適齡兒童「上好學」的需求。
  • 到2022年創建百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近日,省教育廳、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集團化辦學將有效地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破解全省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適齡兒童「上好學」的需求。
  • 廣東到2022年建百個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淑馨)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廣東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省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 推進集團化辦學 廣東到2022年建百個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新華社廣州8月24日電(記者楊淑馨)記者24日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廣東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省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 到2022年鄭州將創建和培育165所新優質初中
    每周五下午,是鄭州市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教育集團中校區最熱鬧的時間。 建立名校託管弱校新機制,「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評審確定「新優質初中」創建和培育單位113所;探索網際網路+教育,讓農村地區和相對薄弱學校的孩子共享名師課堂…… 未來,鄭州教育將繼續發力。到2022年,創建和培育新優質初中165所;組建一批「名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形成「名校」引領「+校」快速發展的義務教育新格局。
  • @粵東粵西粵北家長,廣東發展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有大動作
    焦點一:培育創建超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
  •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進駐白雲 成立廣州首個鄉村教育集團
    記者了解到,白雲區人民政府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將在鍾落潭鎮設立一個專門以振興鄉村教育為主題的教育集團——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教育集團。這也是廣州市首個鄉村教育集團,並按照「一校一案」的思路對鍾落潭鎮的中小學進行整體打造提升。通過引入省內知名高校,白雲區在盤活農村教育資源、提升農村教育整體水平之路上又邁開了關鍵性、決定性的一步。
  • 廣東將創建一批跨省合作森林旅遊特色線路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熙燈通訊員林蔭)昨日,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將加強與周邊省份交流合作,創建一批跨省合作的森林旅遊特色線路。據了解,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旅遊廳和省林業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森林旅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森林旅遊業態、森林生態露營地,創建森林旅遊示範基地,打造一批森林旅遊特色線路。
  • 吉林第二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公布
    吉林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通報第一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考核評估情況和印發第二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2019年,全省首批55個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對象按照《吉林省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實施方案》,聚焦產業集聚、項目拉動和體制創新,小鎮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長春市紅旗綠色智能小鎮和安圖縣紅豐礦泉水小鎮納入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 學前教育補短 高水平大學培育……浙江將逐一「破題」
    到2020年,浙江所有縣(市、區)建成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20%以上縣(市、區)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兒童預期受教育年限達到14.7年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62%。到2022年,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50%以上縣(市、區)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兒童預期受教育年限達到15年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65%,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省。
  • 支持老字號,廣州將培育超450億元的中醫藥集群
    通過「一品牌一扶持」,「十四五」期間,培育形成總銷售規模超450億元的中醫藥中華老字號大品牌集群,其中超200億元1個、超100億元和50億元各1個、超10億元7個;「十四五」期末在廣州完成500間、遠期1000間的中醫藥老字號門店布局,成為廣州最大醫藥專業連鎖;帶動形成千億級中醫藥產業集群。
  • 梅州柚、高州龍眼、徐聞菠蘿、廣東荔枝……超多廣東優質果品在亞...
    廣東省農業展覽館副館長、廣東農產品採購商聯盟秘書處常務副秘書長蔡麗君表示,在農業品牌創建工作上,廣東堅持不懈地培育出了「粵字號」特優新農產品品牌,積極對接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渠道、電商、超市、餐飲等渠道。
  • 建設特色職業教育強省!貴州將這樣做......
    《措施》明確,把職業教育擺在貴州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職業教育的職普比、生師比和設備值等量化指標居西部省份前列,建成貴州特色職業教育強省。《措施》提出,我省將建設國家「雙高計劃」高職院校3—5所、貴州高水平高職院校15所左右、貴州中職強基工程學校100所左右,高水平省級公共實習實訓平臺1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00個,覆蓋全產業鏈、輻射區域產業發展的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10個左右,緊密結合貴州重點產業布局建成高水平的特色骨幹專業(群)200個,培育一大批職教名師名徒、形成「黔匠」品牌
  • 全國首批示範性職教集團培育單位名單出爐,廣東9家入選
    9月9日,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第一批擬入圍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名單出爐,150個示範性職教集團正在公示,公示期至9月15日。廣東9家入選其中。這些職教集團均曾在2018年列入廣東省示範職業教育集團立項建設單位,將在明年下半年完成3年建設期,進行驗收。
  • 修文縣第一中學: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
    會議以「高舉良知教育旗幟,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為主題,明確了學校的奮鬥目標,總結了2019年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科學謀劃和部署2020年的工作。,全年舉辦或承辦縣級以上教研活動10次,助推名師工作引領學科發展,外請專家團隊直接面對學生上課讓老師觀摩學習;一年來,聚焦立德樹人,狠抓德育管理,夯實良知教育,落實良知德育、良知課堂,堅持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堅持育人育心、激勵喚醒;一年來,聚焦底線思維,狠抓安全教育,確保了校園平安;聚焦特色打造,狠抓改革深入,凸顯社會效應;聚焦品牌創建,狠抓創先爭優,取得了一個個鼓舞人心的成果。
  • 嘉興市欣禾職教集團入圍首批國家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
    記者今天從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獲悉,根據近日教育部公布的150個入圍國家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名單,由嘉興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嘉職院牽頭組建的嘉興市欣禾職業教育集團經浙江省教育廳推薦,以排名第二的成績成功入圍。據了解,此次浙江省共有7個職業教育集團入圍首批國家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