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依賴型人格?

2020-11-08 阿爾山59號客棧

很多家長現在都不在意,覺得自己的孩子來之不易,是一家人的心肝寶貝,需要自己去用心守護。其實,這種觀念不僅加重自身負擔,也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不良的人格,變得十分依賴自己,無法進行獨立生活,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人格障礙篩查測試 PDQ-4+ https://www.zxgj.cn/g/pdq4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 https://www.zxgj.cn/g/mmpi

1、喜歡向其他人求助,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個人如果幼年時期習慣於依賴父母,那麼就容易形成依賴性人格。這種類型的我們往往都缺少獨立精神,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會尋求父母的幫助,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久而久之,便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2、做事情猶猶豫豫,沒有判斷力

在深層次的裡面,依賴型人格不光是一種人格特徵,還是一種自卑的表現。我們對自己的能力缺少認可,總覺得自己做事情比不上周圍人,與其讓自己去解決問題,還不如主動向他人求助。

3、不敢對所依賴的人提出要求

因為依賴,所以害怕失去,也就不敢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擁有依賴性人格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小心翼翼,做任何事情都不敢太張揚。尤其是跟被自己依賴的人面前,就會更加收斂,一切都會全部交給別人,自己不做出任何舉動去應對。


適當的依賴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但要是過度依賴,則會造成自我能力的退化,一旦。意識到這種特徵之後,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

1、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不是問題很複雜,也不是方法有多麼難找,主要是自己不願意去思考,對自己的能力不抱有信心。想要改變依賴型人格,我們應該主動去解決問題,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樹立自信。

2、不要害怕自己會失敗

失敗在所難免,千萬不要覺得別人不會經歷失敗,自己總是不盡人意。事實上,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即便是依賴其他人去解決問題,也會承受失敗的風險。我們只有不害怕失敗,願意去接受失敗,才能夠保障解決問題的時候遊刃有餘。

3、改掉向他人徵求意見的做法

做一件事前,我們一定要記住一點:不能總是徵求別人的意見。雖然聽取意見是一件好事,但依賴型人格卻恰恰相反,確定是這種人格特徵之後,我們就要儘量避免依賴他人觀點行事,轉而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解問題。

4、樹立「我可以」的觀念

不止是依賴型人格,就算是其他人格,只要對自己形成幹擾,我們就應該從樹立自信開始做起。有時候,自信心不夠,會導致各種問題發生。所以,改變依賴型人格的第一步,便是多做讓自己感到滿足的事情,一步步樹立自信。

藉助大五人格測試,青年人格測驗,via24種人格力量等,來分析自己的人格優勢,可以幫助自己快速樹立自信心。

大五人格測試 簡潔版 https://www.zxgj.cn/g/dawujianban

青年人格測驗CPI https://www.zxgj.cn/g/cpi

24種人格力量測試(VIA) https://www.zxgj.cn/g/via

結語:人格養成之後,雖然很難改變,但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做針對性的訓練,就一定可以慢慢改變。關鍵是我們自身,是否願意努力去做,是否願意去改變。

相關焦點

  • 如何改變偏執型人格?
    很多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為缺少專業的心理知識,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人格不良問題。其實,若是有一天發現自己經常陷入焦慮,感覺到周圍人都難以信任之時,就應該引起警惕,這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已經在往偏執型人格方向發展。
  • 依賴型人格不要怕,學會這2招輕鬆擺脫依賴人格
    依賴型人格不要怕,學會這2招輕鬆擺脫依賴人格依賴型人格:離開家,我該怎麼辦人應該是獨立的。獨立行走,使人脫離了動物界而成為萬物之靈。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賴的人,他們常常會不知所措。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感情無關。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依賴型人格的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
  • 心理諮詢回複分析(依賴型人格障礙)
    >第二段:原生家庭第三段:諮詢問題 解析:根據你的情況描述,你患有嚴重的依賴型人格障礙在人的潛意識裡,依賴性人格障礙的形成根源是因為把自己作為附屬品而存在,然後內心當中產生強烈的依戀、纏結心理。這種情感類似於藤纏樹。藤必須得有樹才能有生長的空間和力量。所以在你的內心當中,實際上就總是需要外界給你提供這種支撐力,來讓自己形成生長的力量。本質意義上來講這是一種壓抑的攻擊。這裡面有兩層心理攻擊。心理攻擊的是誰呢?
  • 《無處不在的人格》:依賴型人格,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法國弗朗索瓦·勒洛爾,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在《無處不在的人格》中提到過一段關於依賴型人格的典型描述: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交際的人
  • 依賴型人格:孩子無法獨立自主?3個小妙招,或能改善孩子依賴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對於父母和子女而言,適度的依賴會增進親子感情,過度的依賴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型人格」。依賴型人格其實是一種略顯病態的心理,擁有這類人格特徵的人不僅容易自卑,而且很容易導致抑鬱。我身邊的一個同學就是如此,她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家庭感比較重的人,既有愛心又多愁善感,性格看上去非常平淡無爭。但與她相處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她的外表具有非常嚴重的欺騙性,她遠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那麼自信,反而經常通過詆毀別人和模仿別人獲得自信和存在感。
  • 依賴型人格障礙有哪些特徵?
    最近有一學心理學的同學說我可能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請問我真的是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嗎?    武警總醫院心理工作室主任許建陽教授: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徵有:   無主見 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做出正確決策。  無助感 讓別人為自己做大多數重大決定,如擇業、就學等。
  • 如何改變強迫型人格?
    有的人並不是強迫型人格,但卻有所耳聞,平日裡聽說過這種人格。人們口中經常說的「強迫症」,便跟這種人格有很大聯繫。雖說,一定的強迫型人格有利於促進事業的發展,讓生活和工作更加有序,不會出現太大的困難。但若是把握不好這個度,就會讓自己非常難受。
  • 依賴型人格,與自我相處的9個方法
    《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中,稱這類厭惡孤獨的人為依賴型人格。在分析這類性格的人時,同時指出了他們的12個特徵。如果日常行為中有符合上述狀態中的七點,那很可能便是依賴型人格。總結下來,依賴型人格的人,一直為他人而活。依賴可以使自己與某個人有親密的關係,表面看起來親密無間。其實這種關係是不對等的,因為依賴本就是一種相對卑微的情緒。依賴型人格人群的心智,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的成熟。這種性格會對他們的人生構成限制和束縛,破壞他們的人際關係,也會使身邊的人遭殃。
  • 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從此告別「老好人」標籤
    如果你常有這樣的感受,那很大概率就是「討好型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去糾正和改變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認識到錯誤首先就是要自己先認識到討好型人格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否則接下來的改變無法繼續。
  • 愛情中的錯誤依戀關係-依賴型人格
    愛情從來不是某個人的附屬品,如果因為愛情你就對某個人特別的依賴,那樣就不是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愛情應該讓你擁有獨立的人格,你首先應該好好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過度依賴只會讓兩個人越來越遠上述案例中的女友顯然是過分依賴男方了,這完全已經突破愛情的界限了,讓男方承受不住。每個人天生有一種感情叫做「依戀」,這種感情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心理學家按表達方式的不同,將「依戀」分為三種類型:安全型、逃避型和恐懼型。
  • 賈伯斯的自戀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自戀型人格是一種需要不斷從外部獲得認可、肯定來維持自尊的人格。自戀型人格中男性多於女性。但其實常態的自戀普遍存在,絕大部分人都有,而只有「病態自戀」才需要引起注意。賈伯斯就是自戀型人格,他的養子身份讓他一生都在追問為什麼自己會被遺棄,於是他一直希望證明自己是完美的,進而追求一種特殊待遇。這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徵——覺得自己是特別的。
  • 實用心理學:缺少關愛導致的依賴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有哪些特徵?
    從小缺少愛的成長環境,會使她向依賴型人格或迴避型人格發展。依賴型人格與迴避型人格是心理學中的兩種障礙性人格體現。依賴型人格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童年時期強烈的「失落感」和「被遺忘感」。他們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經常感覺到無助,需要他人的鼓勵和承諾才能平復心中的焦慮感。
  • 在公司不敢表達自己意見,影響晉升,小心依賴型人格阻礙職場成長
    什麼是依賴型人格?依賴型人格 (dependent personality) 此類人格障礙患者在生活的很多重大領域裡都放棄了自己對他人的義務,並且讓被依賴者的需求取代了自己的需求。心理學家霍妮說:「依賴型人格的人對親近和歸屬有種盲目地、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非理性的。」依賴型人格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對於別人情感和物質資源的飢餓和貪婪。
  • 對待小學生的態度要慎重,謹防造成依賴型人格
    一、一位無法獨立的大學生如果父母性格強勢、急躁、遇事不能忍耐,那麼很容易造成依賴型人格的。依賴型人格的終身都將無法獨立,小時候受父母態度影響,大了之後會不自覺尋找可以依附的人,就像藤蔓一樣,離開了大樹,它就無法生長。
  • 負能量爆棚,如何改變抑鬱型人格?
    但在抑鬱型人格的我們眼中,這種事情幾乎不會發生。談論自我,坦誠交流,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那麼就注意觀察,要是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這個人十有八九就是抑鬱型人格。,後面很可能會變成抑鬱症,抑鬱型人格障礙,給我們的生活造成極大困難。
  • 十年後看《蝸居》:依賴型人格決定了海藻的悲劇走向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海藻的這種由於原生家庭而帶來的性格扭曲,屬於典型的依賴型人格。1、成長背景造就了海藻的依賴型人格《蝸居》劇照不妨先來看看依賴型人格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依賴型人格源於人類發展的早期。法國弗朗索瓦·勒洛爾,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在《無處不在的人格》中提到過一段關於依賴型人格的典型描述:我是一個非常喜歡交際的人。這就是我的問題,從心底裡說,我需要別人的陪伴。
  • 逃避型人格該如何相處?
    迴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力應付。和迴避型人格相處所要耗的都是時間,比的都是耐心。那麼迴避型的男友要怎麼挽回呢?改變很難,而且他自身也難認識到。所以,首先降低自己的需求,不要去埋怨對方,接受他的性格,而不是去改變。當你屬於主動型人格時,那應該去引導他。當你們之間出現一些矛盾時,不要去逼他,尊重他們的感受,也別去施壓。施壓只會讓他們越來越逃避,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能無力處理這樣的事情。所以就讓事情「隨緣」發展好了。這是他們的心態。
  • 依賴型人格:你廉價的兜售自尊,並不能換回真正的朋友
    作者:九霄雲客依賴型人格者,總是廉價的兜售著自己的友情,卻招來一群乞討者。依賴型人格者,往往伴隨著社交能力的缺乏。他們並不會排斥多元化的社交場合,但是往往因為缺乏社交技巧,儘管再怎麼努力,能夠成為朋友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一旦依賴型人格找到了朋友,他們就會完全將情感寄託於對方,並無條件的信任對方,甚至為對方開脫和辯解。在小秦的案例中,他認為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同事,就能夠交到朋友,這是錯誤的。
  • 死刑犯真實案例——極度依賴型人格是什麼樣的,到底有多可怕?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性,因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首要技能就是協作能力,有協作就會產生依賴。依賴性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生理性依賴、一種是精神性依賴。生理性依賴就像是嬰兒對奶水的依賴,精神性依賴就像是嬰兒一定要睡在母親的懷裡才能安然入睡,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性。為什麼說依賴性很可怕呢?
  • 出現這四種表現,你很可能是迴避型人格,如何改變?
    在人格分類中,迴避型人格為一種病態人格。迴避型人格的人往往社交能力弱,能力感不足,以及對他人的負面評價極其敏感。 擁有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他們懼怕見到陌生人、與陌生人說話。 在成年之後,人格會給他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社交能力缺乏、過分敏感與自卑,很難信任他人以及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具體來講,迴避型人格有哪些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