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抗癌青年騎單車追夢 將建夢想客棧助他人圓夢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臺灣抗癌青年騎單車追夢 將建夢想客棧助他人圓夢

徐笙竣拿著手中的筆記本,嘟著嘴,在做演講前的最後準備。 吳瞳 攝

  中新網南京5月28日電 (記者 吳瞳)「我的家裡有間空房子,我將把它改造成一個『夢想客棧』,如果你有環遊世界的夢想,並且計劃到我的家鄉臺南白河,我希望能在你完成夢想的過程中助你一臂之力。你住在這裡,是完全免費的。」27日晚,臺灣抗癌青年徐笙竣來到南京先鋒書店,講述自己與病魔抗爭,騎單車追逐夢想的故事。

  這場名為「我要世界在我眼下」的主題報告會吸引了不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前來聆聽。當晚,徐笙竣身穿黑色T恤和淺色牛仔褲出現在大家面前。若不是自報病史,現場的觀眾很難相信,眼前正常人曾經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2006年,年僅19歲的徐笙竣被診斷出得了血癌。在住院的十個月中,他做了七次化療、十五次的骨髓穿刺、六次的腰椎穿刺。每天昏睡十幾個小時,醒著的時候,就看一些旅遊雜誌,旅遊節目,想要去全世界旅行的種子就此在他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現場不少觀眾們在聽完他的講述,熱淚溼潤了眼眶。

  為了要恢復體力,出院後的徐笙竣開始慢慢靠著騎單車復健。起初只是復健,只是想和朋友一樣在藍天下繼續追逐,發現單車在這段期間成為他獲得重生的力量,也讓他愛上單車旅行的樂趣,終而在2008年夏天開始了第一次的長途單車旅行,隨後完成環島、橫貫南橫公路、阿里山、塔塔加、武嶺、奧萬大、以及扛車走訪阿塱壹古道。「我希望能越過生命中的每一道艱難坎坷,所以你們現在看到我旅行的照片中有很多是跳躍的姿勢。」徐笙竣一遍播放著幻燈片,一遍介紹自己曾經遊歷過的地方。

  2011年6月5日,他前往大陸西部的雲南昆明開啟這趟環遊世界旅程的首站,在成功挑戰上下山2500米落差、長達2300公裡的川藏公路後,於2012年5月13日晚成功抵達西藏拉薩。這趟一般人只需要花28天就能完成的旅程,他卻花了43天。「每到一處都要將美景覽盡後才會啟程。」徐笙竣表示自己接下來還將穿越古絲路,經過新疆,並於8月回到臺灣。

  對於未來的計劃徐笙竣表示,在結束在大陸的旅程後,自己將會從北京騎往法國巴黎,繼續完成騎單車環遊世界的夢想。「接下來,我不會再去找廠商要贊助了,也不會從父母那獲取經濟上的支持,我要靠我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我的夢想。」(完)

相關焦點

  • 不負青春 踏夢前行——臺灣青年大陸追夢啟示錄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不負青春 踏夢前行——臺灣青年大陸追夢啟示錄  新華社記者  兩岸交流的澎湃大潮中,青春不缺席。臺灣年輕一代正越來越多跨過海峽,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那些意見多源於「未知」,但登陸臺青將「未知」視為無限的可能,求解「夢的方程式」,得出亮麗成績單。
  • 臺灣23名孤兒院單車天使今天進入福建
    導報自6月8日在大陸媒體中第一家推出專題報導「臺灣單車天使兩岸和平之旅」後,持續關注、報導單車天使行程。今天,導報記者將跟隨多名陪騎志願者,與臺灣單車天使會合,並跟隨他們一路南下到廈門,進行福建省內全程報導。
  • 臺灣孤兒院 「單車天使」昨抵達泉州
    >)-泉州晚報訊(記者王金植 陳小陽 文/圖)23名來自臺灣孤兒院的「單車天使」,7月17日從北京鳥巢出發,展開長達3200公裡的兩岸和諧之旅。昨日下午3時,臺灣「單車天使」來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博物館裡的各種模擬場景,呈現閩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的淵源,讓孩子們感同身受,從內心產生情感互動。「近鄉情不怯,近鄉情更濃。」臺灣雲林信義育幼院院長吳文輝說,23名孩子中,最大的18歲,最小的只有8歲。泉州人熱情、好客,來到泉州,離家近了。
  • 在臺大陸媒體人騎單車看臺灣(圖)
    如古騎公路自行車郊遊。福建日報   開欄的話 如古,一位供職於臺灣媒體的福建人。2009年定居臺灣,現為臺灣《旺報》主筆。她酷愛單車運動,經常騎行在臺灣的青山綠水間和大街小巷裡。今天我們邀請她推出《騎單車看臺灣》專欄,看她如何用車輪丈量寶島、丈量夢想,並且以媒體人的獨特視角,講述臺灣的百姓故事、風土人情,感悟人生的點點滴滴。
  • 臺灣青年南京實習就業 今年在蘇臺灣實習生將破千人
    3日,在南京江寧區的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百名臺灣青年在這裡開啟了實習就業特訓。 泱波 攝中新網南京7月3日電 (記者 朱曉穎)手指鬆開,心形木卡滑落,籤名箱中很快集滿了寫滿心願的木卡片。3日,在南京江寧區的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百名臺灣青年在這裡開啟了實習就業特訓。
  • 臺灣青年參訪團到我市考察交流
    茂名網訊 昨日上午,廣東省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參訪團80餘人到我市開展交流。市政協副主席、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楊培基和市委臺港澳辦、團市委、濱海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參加交流。
  • 【環臺灣】我的跨年單車旅行—騎遇福爾摩沙
    活動時間: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4日 線路特色:1:環島線路是當地車友多地考察及接待大量大陸遊客後設計的絕佳騎行線路行程安排: Day 1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臺北桃園國際機場(參考航班:MU5011 08:35 — 11:35)當日特色
  • 做有夢追夢圓夢的新時代新青年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叮囑、博雅塔下的勉勵讓無數青年心潮澎湃。民族正復興,青年該如何做好建設者和接班人,去舒展凌雲之志、去閃耀青春之光?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80後國產航母總體副總設計師王碩威是國產航母總師系統中最年輕的一員,以青春描繪海洋裝備事業嶄新的壯闊圖景;年輕女兵袁遠衛戍邊疆安寧,「沙場之花」在最邊防的地方戰鬥,個人夢想在祖國的邊疆傲然綻放;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首批最年輕潛航員唐嘉陵,在世界載人深潛歷史上留下了中國紀錄……源源不斷的青年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為奮鬥的人生立下清晰航標,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當中
  • 四川爐霍:「職教+非遺」免費教學助藏族青年追夢
    中新社甘孜6月17日電 題:四川爐霍:「職教+非遺」免費教學助藏族青年追夢作者 王鵬「我喜歡畫畫,以後想做一名唐卡畫師,用一生畫唐卡。」6月中旬,四川甘孜州爐霍縣民族手工藝技術培訓學校教室裡,18歲的兄其多吉盤腿坐在畫布前,小心翼翼地給一幅四臂觀音上色。說起夢想,他的眼睛閃爍著光亮。
  • 自由自在花蓮海岸線 騎遊碧海藍天
    臺灣人:純敏與玉娟,決定前進花蓮,在東臺灣純淨的碧海藍天裡,完成大學時代的夢想-騎著單車、環繞太平洋。經過多方打聽、充分收集資料後,純敏與玉娟發現花蓮已有一條『濱海自行車道』,忍不住擊掌歡呼,這簡直就是為助她們『圓夢』所量身打造。
  • 臺灣青年走進大陸美麗鄉村實現自己創業夢想
    「來這邊,我的主要工作是幫助臺灣青年實現夢想…」來自臺灣花蓮的臺青員工趙苡甯告訴記者。2018年5月,青創種子村在南京市江寧區觀音殿村掛牌成立。青創種子村是通過入駐美麗鄉村、設立圓夢小店,讓臺灣青年在美麗鄉村裡有個圓夢的機會,是初來大陸的臺青們實習、就業、創業的綜合實踐平臺,也是臺青生活、實作的融合空間。  薰衣草森林是首個入駐青創種子村的臺灣企業,店鋪裡的臺灣員工告訴記者,薰衣草森林也是青創種子村的實訓基地,為暑假和寒假到種子村的實習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習場域。
  • 臺灣「單車天使」再出發!30位小勇士將挑戰17天環島1000公裡
    7月20日,第八屆臺灣單車天使公益騎行活動將再度起航。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騎行活動不再前往大陸地區進行。而是以「益騎防疫,為愛啟航「為主題,邀請5所來自臺灣偏鄉學校的小騎手們,在安全範圍內,進行臺灣島內環島騎行。
  • UtiSpace築夢 追夢 圓夢三部曲丨不放手 直到夢想到手
    家人朋友們,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你實現了你的夢想了嗎?你又是如何實現你的人生夢想?現在,給大家分享下UtiSpace空間俠的夢想,這是一個築夢、追夢、圓夢的過程。我們將夢想公之於眾,並且義無反顧。我們志存高遠,放眼於整個全球的區塊鏈賽道,其中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早已入場,中國新基建政策也在謀劃區塊鏈等高新科技的布局。區塊鏈跑馬圈地時代才剛開始,但空間俠卻有了新夢要構築:多項技術集成創新開啟智慧空間,帶來了高端生態體驗、科技投資機會、創新數字環境。
  •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 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共享單車oBike進入臺灣,違停、佔用停車格等亂象頻生,也引爆「oBike還沒準備好進入臺灣」,或是「臺灣人還沒準備好迎接oBike」的爭論。  撇開各項外部爭議,單純從消費者觀點來看oBike「好不好用」。
  • 益騎防疫,為愛啟航——第八屆中國臺灣單車天使公益騎行即將出發
    此次2020年第八屆「益騎防疫,為愛啟航「在安全範圍內騎行環島,將以環島臺灣省為主。並以各校特色為分主題,協助小勇士們認識各區域教育特色,主要給單車天使校際聯盟學生一個驗證自己年度能力機會及取得資格完成夢想機會、以校際聯盟的學校為網站進行環島路線設計,並在該校進行環境體驗、生態教學、部落認識等活動。
  • 騎單車828天 「樂清小明」實現騎行環遊中國夢
    AA浙江在線10月08日訊「臺灣的騎行之旅也宣告完成,現在中國騎行夢總算是夢想成真。」一人一車騎行中國的「樂清小明」告訴記者。
  • 快手APP記錄《中國夢想秀》抗癌漫畫家丁一醬的催淚追夢路
    腫瘤君》裡熊頓的夢想,2018年3月18日,《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也迎來了這樣一位懷抱夢想的抗癌漫畫家。6P1中國網生活頻道_品味中國生活6P1中國網生活頻道_品味中國生活他叫丁一醬,真名丁穎錐,原本是一位電力工程師。2015年單位組織體檢,他被查出患上了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已經到了晚期。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粵美鄉村考察之旅在清遠啟動
    中國臺灣網12月15日訊 12月4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清遠市臺港澳事務局、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粵美鄉村考察之旅在清遠市啟動,兩岸約100名青年參加開營儀式。
  • 追夢圓夢 圳等你來:深圳多措並舉力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據悉,在深港澳有重要社會影響和豐富社會資源的社會團體共同推出的這一計劃,旨在吸引港澳青年到深圳實習、就業,以實際行動為港澳青年發展搭臺搭梯,為他們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據介紹,深圳海外聯誼會和9大社團將共同發揮資源優勢,每年可提供在深實習及就業崗位達1000個。
  • 溫國輝:歡迎更多臺灣有志青年共建共享廣州輝煌未來
    溫國輝表示,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是海峽兩岸青年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為推動青年交心交融、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本屆活動以「走到一起來,夢想更精彩」為主題,以感知、感受、感悟中華文化為主線,以廣東世界遺產探尋之旅、粵美鄉村考察之旅、禪宗文化研習交流之旅等9條特色線路為主要路徑,向各位朋友生動展現嶺南文化經典魅力、當代廣東時代活力,讓兩岸青年充分領略自然之美、歷史之美、人文之美、時代之美,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必將有效增進民族認同、互信認同、和平統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