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個救生圈」發揮作用

2020-12-17 中國江西網

本報訊 (記者黃錦軍、趙影 通訊員陳銀生 實習生張宇軒)「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免費發放的救生圈,又一次發揮作用,成功救起一名落水少年。6月29日,一名少年騎電動車墜入鄱陽縣古縣渡鎮的河中。由於水深,圍觀的群眾沒有辦法下水營救,巧的是,鄱陽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正在古縣渡鎮發放救生圈。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當即拿出救生圈,套上安全繩,將救生圈遠距離拋投過去。出於求生的本能,少年緊緊抱住救生圈,岸邊群眾迅速將少年拖拽上岸,整個救援過程不到兩分鐘。據悉,古縣渡鎮是個人口多、水域面積廣的鄉鎮,也是「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在該縣投放量最大的一個鄉鎮。

據介紹,「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主要面向江西水鄉,通過以戶為單位,免費發放專業救生圈,實現全村應急共享。2017年6月以來,江西省紅十字基金會「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共籌集捐款180餘萬元,發放救生圈1.67萬個。

相關焦點

  • 一個救生圈關乎一條人命 河道邊救生箱被誰掏空了?
    越來越多的河湖邊安上了救生箱,箱中放上了救生繩與救生圈。一旦有人落水,救生圈、救生繩就能起到救人一命的關鍵作用。最近,蘇城的氣溫節節攀升,溺水意外接連發生了好幾起,正是這些救生圈、救生繩發揮作用的時候,「姑蘇晚報96466」微信卻接到網友反映:有不少救生箱被人掏空了,變成了空架子。
  • 卡通吃雞手遊香腸派對:「救生圈」作用詳解!
    「救生圈」是《香腸派對》遊戲裡面的一種常見的且有重要作用的物資,它通體黃色,有一個萌噠噠的小鴨子頭像,拾取「救生圈」之後,它便會自動穿戴在「小香腸」腰間,好看是好看,但是惹眼了點。關於「救生圈」的作用,一句話,它可以讓你浮在水面上或者說在你遊泳過河的時候使用武器進行攻擊,正常情況下,《香腸派對》和其它吃雞遊戲一樣,都是不支持在水裡面開火攻擊的,但「救生圈」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有了「救生圈」,就能應對決賽圈刷在水裡面的尷尬情況,而且也不必再害怕在岸上埋伏的LYB們,我們可以隨時反擊他們。
  • 救生圈什麼材質的最好
    救生圈是救生設備中的一個主要種類,通常是作為水上救災及相關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必備產品,具有使用方便、救人及自救功能。隨著經濟發展、新型行業的崛起,以及政府對安全生產經營要求的加強,救生圈應用配備的範圍已擴展很廣,涉及船舶航運、漁業捕撈養殖、水上旅遊休閒及抗洪救災等一切水上活動。一旦發生落水意外時,人們求生的希望便寄托在救生設備上,一個合格的救生圈或許就能救起一個或兩個人的生命。
  • [臨沂]不是所有的遊泳圈都叫救生圈 別把玩具當救生用品
    27日-29日,記者走訪多家水上用品店發現,多數遊泳圈為「三無」產品,很多市民混淆遊泳圈和救生圈的概念,認為遊泳圈就是救生圈,將兩者混為一談。業內人士稱,遊泳圈為玩具,救生圈則是救生用品。  事件 遊泳圈水中漏氣  「孩子遊泳的時候,突然看到遊泳圈開始變形、漏氣,趕緊把孩子抱出來了。」
  •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別戴著往深水裡遊
    記者昨天採訪了解到,我市市面上銷售的五顏六色的遊泳圈多數是塑料材質,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玩具遊泳圈而非救生圈。浴場救護人員提醒,使用這種遊泳圈的遊客,最好只在淺水區遊玩,以免遇險。遊泳圈標識「非救生用品」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第六海水浴場,十幾家銷售遊泳圈的攤位一字排開,不時有遊客上前詢問價格。
  • 蘭溪:再次安裝100個救生圈築牢生命安全防線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蘭江大橋,志願者們正在大橋中間的橋面護欄上安裝救生圈。據網蘭救援隊負責人「阿楓」說,此前由於施工需要,大橋上舊的救生圈被換了下來。如今大橋修復完工,他們又給大橋安裝救生圈。安裝一個救生圈只需幾分鐘,卻容不得半點馬虎。「固定好後還得把30米的救生繩理順清楚,要是真遇上突發情況,可以節省救援時間。」
  • 網友眾籌了百個救生圈 市民貪小便宜順走八根繩
    8月6日上午,在屏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慶元縣水利局主辦,共青團慶元縣委協辦的「眾籌救生圈為生命護航」捐贈儀式上,100個救生圈捐贈給慶元縣水利局,由其統一管理。當天,相關工作人員在濛洲公園松源溪岸邊設置了9個救生圈。
  • 遊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
    三伏天來襲,帶孩子去遊泳成為很多家庭的娛樂項目,不過這裡提醒家長,切不可將孩子的安全託付給普通的遊泳圈「玩具」,因為遊泳圈和救生圈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前者絕不能替代後者。救生圈的圈體芯材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纖維布,塗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
  • 河道上「救生圈被鎖」激怒了網友,負責人說出原因,打臉了…
    河道上「救生圈被鎖」激怒了網友,負責人說出原因,打臉了…救人之前先「救」救生圈?鄭州一河道上的救生圈被上防盜鎖…素材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閱讀!在水中活動,救生圈是我們保命的東西。不管是遊泳健將還是「旱鴨子」,下水了最好都佩戴好救生圈。「旱鴨子」要靠著救生圈救命,遊泳健將偶爾也會有「歇菜」的狀況出現。為了安全考慮,在水邊救生圈是必備品。特別是對於一些意外落水的人,有個救生圈及時出現無疑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 蔡英文就不行了 最後一個救生圈也離她遠去
    核心提要:何亮亮先生提到,臺灣曾經想以TPP作為自己的一個救生圈,這個救生圈現在已經遠離臺灣而去了,所以未來兩岸關係是很難樂觀的。那麼有了這樣一個不需要明言,但是一個原則的一種共識,它就是兩岸關係的基礎,現在兩岸關係的基礎不牢了,所以我們說基礎補牢,地動山搖。
  • 河邊救生圈被鎖,救命優先還是防盜優先?
    現在是冬天,等2019的夏天到來,如果沒有新辦法,救生圈仍會偷聲依舊。怎麼破?破解救生圈難題,首先回到問題原點。在河道上置辦救生圈,本意肯定是好的。但是,這些救生圈是不是真的有意義,還需要拿出證據。如果數據支持,哪怕是少數幾個人,因為附近沒有救生圈等設施,錯過最佳搶救時間,置辦和維護這些救生圈就是應該的。如果數據不支持,即沒有人因為附近沒有救生圈而失去生命,這些救生圈也許就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單方面的一個良好意願。其次,現在假設設置救生圈有意義,研究如何不丟失。
  • 國內大學生設計救生神器一個有溫度的救生圈
    所以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的 Xue Wenkai、Sun Jian、Qi Hongrui、Wang Hongchen、Li Tingyu 和 Zhang Yahan綜合這些問題設計了一個新型的救生圈。救生圈連褲子的設計可以保暖在海難中有這樣一件裝備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看起來有點像漁民穿的裝備的改良(來源:Yanko Design)  這款救生圈最大的特點就是內部採用了噴射模型技術設計的褲子,材質採用了熱熔橡膠材質,可以有效保持人類人體體溫,避免在水中因為低溫而失去生存的機會,同時,該產品還設計了內置求救燈和GPS方便救援人員快速找到你。
  • 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圈
    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近段時間遊泳圈銷售異常火爆,一些價格低廉標識不明的遊泳圈在市場上並不鮮見。業內人士提醒,應購買材質較厚、接縫處平滑的遊泳圈。另外,遊泳圈僅是水上玩具,與救生圈是不同產品,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設備使用。  部分在售遊泳圈標識不明  「我家孩子喜歡印有卡通圖案的遊泳圈,而我主要是看它氣充得足不足。」遊泳館內,一位正帶著孩子戲水的年輕母親說。
  • 小攤販賣遊泳圈多為「三無產品」 不等同於救生圈
    「中等的25元一個,大的35元一個。」一名皮膚黝黑的小販舉著遊泳圈,不停向過往私家車駕駛員推銷。短短5分鐘裡,小販就成交了3筆生意。   一名帶孩子前來遊玩的家長表示:「這個價錢蠻划算的。」當記者問及遊泳圈的安全性時,該家長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遊泳圈的質量問題,也不會仔細查看有無生產廠家、質量合格證等信息。在這名家長看來,「遊泳圈就等於救生圈嘛,肯定是能保障孩子安全的」。
  • 能獲得淡水的救生圈!西華大學學生喜提2018德國「紅點」獎
    ▲設計原理圖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紅點獎,是與IF設計獎齊名的一個工業設計大獎,是世界上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的競賽之一,與德國「IF獎」、美國「IDEA獎」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而觸手可得的海水的鹽濃度約為人體液的四倍,喝海水不但起不到補充水的作用,反而造成人體脫水。「(海上)有太陽嘛,利用蒸餾原理,就可以獲得淡水。」主創設計者之一的何越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次獲獎的設計作品,是改良後的救生圈,通過蒸餾從海水中提取淡水補充人體水份,並且不改變救生圈原有浮力,增加獲救機率。
  • 智能救生圈
    而且Ploota對正常水上活動不會造成什麼不便,加上水的浮力作用,佩戴者下水後就會開始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出現溺水危險時能讓頭部始終保持垂直於水面上,以確保安全。  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Ploota能自動彈出兩個氣囊,將潛在溺水者帶回水面呼吸,脫離危險,原理和汽車遇到迎面撞擊時觸發安全氣囊有點相似。
  • 「學業救生圈」系列公益講座(二):給高中英語課加個「救生圈」
    然後由在本地學生中最有口碑的老牌專業高中網校,安省在線高中招生經理仙媽Sunny老師,給出了針對數學課的解決方案」救生圈「。當我們在對自己的遊泳水平不夠有完全信心的時候,遊泳時要套上救生圈;我們在對孩子的學業掌握程度不夠有完全信心的時候,開學時我們也要給孩子的學業套上「救生圈」!歡迎參加由二名深受學生和家長們信任的華裔老師帶來的「學業救生圈」系列講座!
  • 救生圈被上鎖?兩個月就丟了三分之一,管理部門的回應來了
    12月10日,有網友在微博上以「奇葩救生圈」為主題詞發文稱:12月9日,在鄭州淮河路與汝河路(之間)的金水河畔,新配置的救生圈設施亮了!一個用膠帶固定可以忍,但另一個用防盜鎖鎖在河道的護欄上,這個有點不能忍!路人都很好奇:遇有危險使用時,找誰開鎖?
  • 遊泳圈≠救生圈
    鄭州市民王女士給孩子買了一個遊泳圈,回家充滿氣後,不到一個小時就漏完了。接到王女士的投訴,昨日,鄭州市二七工商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遊泳館附近的遊泳用品店進行了突擊檢查,查獲了30多件「三無」遊泳圈、救生衣、水球,執法人員責令當場撤櫃。  很多人對遊泳圈與救生圈還無法區分,認為是同一類東西,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差別。
  • 鎖捆救生圈,究竟照出了什麼?
    一個救生圈被鎖在鐵欄杆上,另一個救生圈被透明膠帶捆綁在石欄杆上,近日,河南鄭州金水河畔的「禁錮系」救生圈經微博爆料引發熱議。(12月12日澎湃新聞)  救生圈該不該遭「禁錮」?救生圈者,救人急難的工具,一旦遭到禁錮,絕難迅速打開。那麼,假如有人溺水遇難,則恐怕再無救援的機會。